第534章 憂慮

熱血沸騰之後,衆人都冷靜了下來,他們畢竟都乃智謀之士,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會人云亦云。

賈詡所構建的藍圖雖然看起來非常美好,細細想來卻有些不太實際。畢竟袁紹實力極度強大,想要將其消滅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於雙方之間的戰事,還有可能會僵持數年之久。如此一來,必定會將整個關中拖入戰爭的泥沼之中。

不要以爲消滅一個諸侯很容易,特別是像袁紹這樣強大的諸侯,更是非常難以消滅。

歷史上哪怕曹操在官渡之戰,大敗了袁紹的主力部隊,仍舊花費了將近七年的時間,才徹底接收完了袁紹的領地。

文昭的實力縱然比當時的曹操強上許多,想要滅掉袁紹也並不容易。也許和曹操交戰,袁紹仗着自己佔據絕對優勢,會有所輕敵。

然而,若此時他與實力強過自己的文昭交戰,一定會小心翼翼,不敢託大。如此一來,文昭想要像曹操那樣,一戰大破袁紹,卻是不太可能。

更何況,如今的袁紹、曹操如膠似漆,互爲脣齒。若是文昭發動滅袁之戰,依照曹操過人的眼光,必定通曉脣亡齒寒的道理,不會坐視不理。

與袁紹一人交戰,文昭還有取勝的把握,若是再加上曹操,恐怕就有些困難了。

而且想要滅掉袁紹,就不能像以往那樣,只帶領幾萬人馬出征。面對與自己實力相差不遠的袁紹,只有傾盡全力一戰,纔能有所勝算。

想要傾盡全力,至少要調動二十萬人馬。依照關中如今的存糧,根本沒有辦法,支撐這麼多兵馬作戰的消耗。

更何況,現在文昭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大義名分,若是貿然興兵攻打袁紹,卻也出師無名。假如惹得其餘諸侯心中惶恐,難保他們不會羣起攻打關中。

真到了那個時候,則關中危矣。

衆人心中有所擔憂,覺得賈詡的謀劃不太容易實現。

爲了保險起見,他們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要按照關中的既定戰略,先取益州,再與關東諸侯交戰。

至於現在與袁紹爭鋒,卻並非上策。

賈詡瞭解到衆人的意思之後,當即正色道:“諸位覺得,相比起益州劉璋、漢中張魯,袁紹對於主公的威脅是否更大?”

衆人思量半晌,田豐才緩緩說道:“劉璋繼承父業,只是一介守城之輩;張魯性格懦弱,又無雄心壯志,早晚必爲主公所擒矣。”

“反觀冀州袁本初,卻是人中龍鳳。再加上他乃名門之後,麾下武將出衆,謀士衆多,他日必成主公心腹之患。”

賈詡微微頷首,說道:“既然如此,張魯、劉璋主公或早、或晚都能滅之,無需擔憂。反觀袁本初,現在正是他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機。”

“若不趁着現在減其羽翼,待他滅掉劉玄德以後,定會聯合曹孟德,將下一個目標放在主公身上。有這兩人虎視眈眈,主公又豈能找到時機再去攻打益州?”

衆人聞言心中一凜,他們以前認爲攻取益州並非難事。卻從來沒有想過,袁紹、曹操也並不是泛泛之輩。

現在有公孫瓚、劉備牽制兩人,關中尚且沒有後顧之憂。假如公孫瓚身亡,劉備失去豫州,袁紹、劉備必定會將目光瞄準關中。

那個時候,關中東部很可能會戰火連連。陳旭根本沒有機會,再出兵奪取益州。

因爲一旦關中空虛,沒有了障礙的袁紹、曹操,絕對不會繼續坐視文昭發展壯大,將會趁着文昭攻打益州的時機,兵臨城下。

哪怕擁有函谷關、箕關的關中,以及太行山爲天險的幷州,都很難長時間擋住兩大諸侯的兵鋒。

雖說劉璋、張魯並非雄主,然而益州的地勢卻極其險峻。文昭若想佔據益州之地,卻也不太可能。甚至於,還極有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那麼在這段時間裡面,關中、幷州不見得能夠抵擋住袁紹、曹操的兵鋒。

也就是說,若是劉備、公孫瓚被滅,袁紹、曹操將下個目標瞄準觀中的話。文昭在消滅或者擊敗袁紹、曹操以前,將不可能再有機會去攻打取益州。

想到這些,所有人臉色都嚴肅了起來。他們千算萬算,卻是算漏了這一點。

屋內的氣氛有些沉重,幾人都皺着眉頭沒有說話,心中細細思索着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

過了許久,田豐才說道:“雖說袁紹、曹操不見得會聯盟攻打主公,然而我們卻不能寄希望在這件虛無縹緲的事情上。”

“須知這兩人都不是泛泛之輩,他們的實力單獨與主公相比,都有所不及。而且主公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大義名分,兩人必定視主公乃平生大敵。”

“若有可能,他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聯合起來。既然如此,何不提前離間兩人,讓他們相互攻伐?”

李儒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前番主公抹書間袁紹,使得袁、曹相爭,兩人之間爆發了戰爭。”

“然而交戰數月下來,他們互相之間都沒有佔到便宜,最後袁本初得知此乃主公之計。更是與曹孟德摒棄舊怨,握手言歡,再次結盟。”

“經過那次的事情以後,想要再次離間兩人,必將難如登天。”

此時,程昱開口了:“既然如此,豫州這個屏障必定不能失去。”

爲今之計,也只能拼盡全力保住豫州這個屏障,好爲日後文昭攻打益州,給關中留下一個緩衝地帶了。

不僅如此,還應該儘量壯大劉備的勢力,使他能夠在袁紹、曹操的進攻下,支撐到文昭攻下整個益州。

直到此時,衆人還不想與袁紹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因爲想要戰勝袁紹,對於現在的關中而言,實在太過困難了。

缺糧,以及與袁紹交戰所需要消耗的時間,都不是現在的關中能夠承受的。

文昭聽着幾人的言論,當即忍不住說道:“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誰又能猜得到日後所會發生的事情呢?諸位先生如此憂慮,卻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吧?”

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31章 賭約第435章 得汝南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77章 張裕第109章 報仇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8章 返鄉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64章 水淹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630章 縱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02章 錦囊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38章 諸葛至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84章 水淹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210章 獻城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534章 憂慮第219章 白波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508章 出巡第33章 離間第97章 清河絕唱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97章 入涼州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32章 書信第385章 鴻門宴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475章 逃脫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章 報仇第278章 相見第376章 奇蹟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89章 刺客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719章 心憂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80章 劫營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43章 黃巾退兵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299章 大婚第507章 求助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21章 設伏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狩獵第281章 往事第769章 吳懿第207章 於夫羅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688章 追擊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87章 臨江仙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81章 春耕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595章 準備撤兵
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31章 賭約第435章 得汝南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77章 張裕第109章 報仇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8章 返鄉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64章 水淹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630章 縱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02章 錦囊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38章 諸葛至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84章 水淹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210章 獻城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534章 憂慮第219章 白波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508章 出巡第33章 離間第97章 清河絕唱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97章 入涼州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32章 書信第385章 鴻門宴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475章 逃脫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章 報仇第278章 相見第376章 奇蹟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89章 刺客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719章 心憂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80章 劫營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43章 黃巾退兵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299章 大婚第507章 求助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21章 設伏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狩獵第281章 往事第769章 吳懿第207章 於夫羅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688章 追擊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87章 臨江仙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81章 春耕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595章 準備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