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程昱之言

遲疑了一下,陳旭才小心翼翼的向程昱問道:“軍師,你是否曾經在潁川書院當過講師?”

“潁川書院?”

程昱回憶起了那段往事,眼神有些迷茫,而後他才傲然說道:“不錯,我的確在那裡當過講師。”

“但是,那裡並非什麼潁川書院。只不過是潁川世家大族,爲了讓家族的後輩,能夠學到更好的知識,辦的一個私學罷了。”

可以說,潁川乃是三國時代士子的搖籃,有很多名留青史的謀士,都是出身在這裡。

諸如戲志才、郭嘉、荀攸、荀攸、陳羣、徐庶、鍾繇、鍾會,這些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全都出自這裡。

至於郭圖、辛評、辛毗之流,就更不用提了。

讀過三國曆史的人,可能都會有所疑問,爲何潁川賢才何其多也?

其一,這裡士族林立,諸如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鍾氏,都是當地望族,人才輩出。這種家世培養出來的弟子,自然不會太差。

其二,漢代私學遍佈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許多名士大儒都在私學授徒。

不僅是潁川有名望的名士們,經常會給潁川的學子授課。他們還會邀請其餘州郡的名士,前來此處講課。

正是這種濃郁的學習氛圍,才使得潁川人才輩出。

而程昱,曾經就有幸被邀請前往那裡講學。可以說,能夠被潁川私學邀請的名士,都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因此,程昱才爲自己以前在潁川講學,而感到驕傲。

陳旭問道:“軍師在那裡講學的時候,你難道沒有發現過,非常優秀的學子嗎?”

程昱臉上帶着回憶之色,唏噓的說道:“潁川人傑地靈,又豈會沒有優秀的學子?”

“荀文若、荀公達、陳長文,皆有張良之才,還有戲志才,更是有着陳平之謀。可惜這麼多才能之士,大多都歸於曹孟德帳下。”

說到這裡,他急忙解釋道:“非是我不曾將這些人推薦給主公,而是這些人,大多都是名門之後,眼光很高。”

“以主公的出身,很難得到他們的效忠。是以對於這些人,我才一直沒有向主公提及。”

程昱這樣解釋,也是怕陳旭怪他嫉賢妒能,不肯爲幷州推薦人才。

陳旭自己倒有自知之明,並不怪罪程昱沒有向他推薦。

陳旭帳下的謀士,程昱、田豐都是他強行綁來的。

陳宮是因爲和他沾親帶故,饒是如此,也是在陳旭取得幷州以後,他才前來投奔。

至於李儒,卻是因爲走投無路,又不想埋沒自身的才華,這才前來投奔陳旭。

現在,陳旭心中只是疑惑,爲何程昱沒有提及郭嘉。像郭嘉這種人才,無論在哪裡,都會爆發出萬丈光芒。

陳旭根本不相信,以程昱的眼光,會看不出郭嘉的才能。

“軍師,你在潁川授學之時,難道沒有接觸郭奉孝麼?”

程昱聽見陳旭的話,有些驚訝的問到:“郭奉孝,曾經在潁川書院求學過麼?”

陳旭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應該是吧。”

程昱拍了拍額頭,說道:“我在潁川書院授課,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了。那個時候,郭奉孝恐怕還不滿十歲吧?”

陳旭聞言,這才訕訕的說道:“是我考慮不周。”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爲何程昱並不重視郭嘉了。以前的日子裡,程昱與郭嘉之間,沒有絲毫交集。

再加上現在的郭嘉,只有二十二歲,並且名聲不顯。這樣一個人物,又豈會得到程昱的重視?

畢竟,程昱不是一個穿越人氏,並不知曉歷史上的郭嘉有多麼厲害。

在他看來,如今幷州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哪怕郭嘉再厲害,也不會給幷州帶來多大的麻煩。

知道陳旭有趁着這個時機,殺掉郭嘉的想法以後,程昱苦口婆心的勸道:“主公如今擁十一郡之地,兵精將勇,百姓歸心。”

“值此時機,正當內修政治,親善士族;外結諸侯,以爲援助。只待長安有變,即可奪取關中,圖謀天下。”

“若爲郭奉孝一人之患,派人除之。不僅會與曹孟德交惡,更會得罪天下士族。”

“屆時,豪傑之輩心中猶疑,賢能之士遠離幷州。如此一來,豈不因小失大?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況且,除去一個郭奉孝,曹孟德帳下仍有荀文若、荀公達、戲志才。”

“天下才能之士,如同過江之鯽一般,多不勝數。難道主公因爲一時忌憚,就欲屠戮賢才?”

“主公之志,當王天下;着眼世間,胸懷宇宙。若是心有畏懼,又豈能披荊斬棘,立於世間巔峰?”

程昱的一番話,使得陳旭心中豁然開朗。他急忙上前,恭恭敬敬的向程昱施了一禮,道:“若非先生之言,恐誤大事矣!”

看着陳旭知錯能改,善納忠言,程昱捋了捋鬍鬚,臉上滿是笑容。

忽然之間,程昱臉色一肅,有些陰沉的說道:“主公,我聽聞西涼軍派遣賈文和,前來幷州。如此一來,我等正好趁機將其除去,以絕後患。”

說到這裡,程昱的臉上,露出了狠厲的神色。

陳旭驟然聽見這句話,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方纔,程昱還苦口婆心的勸諫陳旭,不能擅殺賢才,不能因小失大。但是轉眼之間,就要除掉賈詡。

這種轉變,簡直讓陳旭有些不知所措。

好像知道自家主公心中的疑惑,程昱急忙解釋道:“郭奉孝出身潁川郭氏,與當地名士多有往來,若是貿然殺之,自然會引來天大的麻煩。”

“然,賈文和出身西涼荒蕪之地,往日亦是名聲不顯。縱然白波谷一役,使其名揚天下,卻也不爲天下士族所承認。”

說到這裡,程昱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李傕、郭汜之流,劫持天子,殘暴不仁。賈文和幫助這些人,就是助紂爲虐。”

“況且李傕等人,之所以能夠攻破長安,全賴賈文和謀劃。賈文和獻上如此禍國殃民的計策,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

“以此觀來,殺掉賈文和,不僅可以除掉後患,還能使得天下忠於漢室之人,拍手稱快。如此行事,何樂而不爲?”

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399章 密信第507章 求助第289章 疑惑第497章 衝突第35章 燒糧第640章 聆聽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723章 小霸王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214章 苦衷第301章 反應第744章 糾結第11章 訛詐第145章 回馬槍第478章 韓遂死第329章 虐呂布第43章 黃巾退兵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1004章 病危第437章 離間第795章 益州定第108章 破敵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0章 重逢第245章 大捷第617章 讒言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11章 歸心第194章 陷陣營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298章 獅虎鬥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06章 鴻門亭第51章 欲擒故縱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779章 下戰書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13章 渡河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477章 反目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58章 法正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305章 謀劃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933章 狙擊戰第578章 獻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55章 假借天命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747章 快來了第172章 放風箏第779章 釋放第507章 求助第611章 三問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231章 遭遇第437章 離間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242章 出塞第210章 獻城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89章 疑惑第274章 安心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389章 殺貴妃第528章 安置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4章 野心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558章 法正第339章 船毀第608章 盜竊案
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399章 密信第507章 求助第289章 疑惑第497章 衝突第35章 燒糧第640章 聆聽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723章 小霸王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214章 苦衷第301章 反應第744章 糾結第11章 訛詐第145章 回馬槍第478章 韓遂死第329章 虐呂布第43章 黃巾退兵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1004章 病危第437章 離間第795章 益州定第108章 破敵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0章 重逢第245章 大捷第617章 讒言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11章 歸心第194章 陷陣營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298章 獅虎鬥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06章 鴻門亭第51章 欲擒故縱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779章 下戰書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13章 渡河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477章 反目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58章 法正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305章 謀劃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933章 狙擊戰第578章 獻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55章 假借天命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747章 快來了第172章 放風箏第779章 釋放第507章 求助第611章 三問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231章 遭遇第437章 離間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242章 出塞第210章 獻城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89章 疑惑第274章 安心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389章 殺貴妃第528章 安置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4章 野心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558章 法正第339章 船毀第608章 盜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