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鮑信

兗州東郡,濮陽城,太守府。

曹操看着風塵僕僕的鮑信,急忙上前,挽住了鮑信的手臂,關心的說道:“允誠,你一路急行,身子肯定已經非常疲憊了。”

“我這就派人,去爲你準備熱水、宴席。到了晚上,咱們再抵足長談!”

鮑信卻是急忙說道:“曹東郡好意,我心中如何不知?然而現今,昌邑被賊兵圍困,劉使君危在旦夕。還請曹東郡早日發兵救援!”

曹操聽到鮑信的話,卻是皺起了眉頭,說道:“允誠,非我不願前去救援昌邑。奈何賊兵勢大,東郡兵微將寡,難以抵擋。”

“況且陳文昭陳兵壺關,虎視兗州。我若派兵,唯恐東郡有失啊!本初曾經也作書與我,讓我不要阻攔黃巾軍,從兗州借路。”

“若是貿然發兵昌邑,不僅得罪了陳文昭與袁本初,還不見得能夠救援昌邑。而且稍有不慎,就會失去東郡這等根基!”

鮑信聞言,只是不語。少年時期,曹操就與鮑信交好。

曹操這樣對他說話,也是推心置腹,鮑信自己,也不是不知進退之人。

想了一下,鮑信終究是嘆了一口氣,說道:“孟德之困境,我何嘗不知?但是現在,我蒙劉使君重託,前來求援。”

“若是孟德也不發兵,昌邑城必定會被黃巾軍所破啊!”

曹操聽到鮑信喊他孟德,不怒反喜。他與鮑信自幼交好,方纔鮑信喊他曹東郡,已經有些見外了。

聽到‘孟德’二字,曹操反而想起了,以前與鮑信交好的日子。

對與鮑信的才能,曹操早已知曉。鮑信此人,勇武果敢,並且目光長遠,是個大將之才。

當初董卓進京,立足未穩之時,鮑信就向袁紹建議:“卓擁強兵,有異志,今不早圖,將爲所制;及其初至疲勞,襲之可擒也。”

那個時候的董卓,只帶領了幾千兵馬進京,實力不算強大。若是袁紹聽從鮑信之言,偷襲董卓,必定可以大破西涼軍。

但是袁紹爲人優柔寡斷,並且他懼怕董卓的聲威,所以沒有采納鮑信的計策。

鮑信見袁紹不是成事之人,而且知道若是繼續留在洛陽,日後必被董卓所害。

所以,鮑信就引軍還鄉里。而後招募步卒二萬人,騎兵七百,輜重五千餘乘,開始籌備討伐董卓。

果不出鮑信所料,董卓手下的其餘兵馬趕到洛陽,並且收編了西園八校,斬殺丁原以後,就開始獨斷朝綱,廢立天子。

那個時候,袁紹卻是悔之莫及。後來討董開始,鮑信舉兵呼應,與劉岱一同前往討伐董卓。

當時諸侯討董,光是兗州就有四路諸侯。他們分別是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

劉岱雖然身爲兗州刺史,有監察兗州郡縣官吏的資格。但是橋瑁素來與他不和,並且兗州人傑地靈,豪傑並起。

所以,當時劉岱怒而誅殺橋瑁,盡降其衆,未嘗沒有震懾其餘兗州諸侯的意思。鮑信身爲濟北相,自然就歸屬劉岱管轄。

歷史上劉岱被青州黃巾所殺,當時天下諸侯,袁紹勢力最盛,豪傑大多都前去投奔袁紹。

鮑信卻對只擁有一郡之地的曹操說:“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雖強必斃。君殆天之所啓!”

而後,鮑信就投奔曹操,引曹操取兗州。後來爲了保護曹操,不幸戰死。

鮑信不管是在洛陽,勸諫袁紹誅董卓;還是在曹操弱小的時候,就看中了曹操,認爲他比袁紹更有前途。都可以看出,鮑信此人的不凡。

奈何鮑信,尚未在亂世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就戰死沙場,真是令人嘆息。

曹操知道鮑信,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一直想要將其招攬至麾下。奈何鮑信、曹操,名義上都要歸劉岱節制。

所以,曹操也不好挖劉岱牆角。

現在既然知道劉岱必死,曹操自然又起了招攬鮑信的心思。

曹操對鮑信說道:“橋公詐作三公書信,才使得討董師出有名。劉岱不顧盟友情義,擅殺橋公,纔有今日之禍。”

“幷州陳文昭,深受橋氏父子大恩,又豈會不爲橋公報仇?”

“如今以典韋之勇武,陳宮之智謀,更兼張燕、管亥身爲爪牙。就算我現在發兵救援昌邑,恐怕也已經晚了啊。”

鮑信聞言,默然不語。良久之後,才嘆息道:“孟德所言,我又豈會不知?”

說到這裡,他搖了搖頭,重重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曹操想要使得鮑信對他傾心,再加上他也想趁機攻取兗州,就對鮑信說:“允誠,你若不信,我可以現在就點齊兵馬,往昌邑趕去。”

“若是劉使君沒有被殺,哪怕得罪陳文昭與袁本初,某也一定會救援昌邑。若是使君已經身死,那麼允誠就先留在我這裡如何?”

聽到曹操的話,鮑信略一思量,就似笑非笑的盯着曹操,說道:“孟德救劉使君是假,取兗州纔是真吧?”

被鮑信說破心思,曹操有些尷尬。

好在他的臉皮頗厚,立刻調整心態,正色說道:“董卓亂政,漢室衰微,某隻想以滿腔之熱情,匡扶漢室。”

鮑信細細打量了曹曹一番,忽然跪在地上說道:“天下諸侯並起,各懷心是,能忠於漢室者,又有幾人?唯使君耳!”

“使君若是不棄,還請收留鮑信!”

曹操聞言,大喜過望,急忙扶起鮑信,說道:“我得允誠,何愁大事不成?”

鮑信起身,立刻改口說道:“主公,冀州袁本初,雖爲討董盟主,卻心懷私心。如今他據冀州而伐幽州,大勢已成。假以時日,必成董卓第二。”

“幷州陳文昭,出身黃巾,本就是朝廷叛逆。接受招安,也不過是爲了佔據幷州罷了。”

“漢室頹喪,奸臣當道,唯有主公,能夠匡扶社稷。今日劉岱身死已成定局,若不趁勢奪取兗州,以成王霸之志,豈不可惜?”

“主公若是有心,可以即可發兵,打着救援劉岱的旗號,前往昌邑。路途之中,卻不與黃巾軍交戰。”

“某料定,黃巾軍攻破昌邑,只爲劉岱一人,必不會盤桓過久。待黃巾撤兵,主公就可以名正言順進駐昌邑,而後據兗州爲己有。”

“好好好!恭喜主公,又得一良才!”

幔之後,忽然有鼓掌之聲傳來。鮑信擡頭望去,才發現幾個文士從後面走了出來,爲首者正是郭嘉、荀攸、荀彧幾人。

鮑信的建議,可以說與郭嘉等人不謀而合。

就這樣,曹操一方面在東郡留下少許的兵馬,用來防備陳旭。另一方面,卻是率領大軍前往昌邑。

走在官道之上,曹洪向夏侯惇問道:“元讓,主公在東郡,只留下那麼一點兵馬。若是幷州軍來攻,卻是如何?”

夏侯惇神秘的笑了一笑,說道:“我聽奉孝講,陳文昭得到青州黃巾,以及泰山軍,就相當於的到了半個州的地盤。”

“他現在應該忙着操心,去安頓這一百五十萬人口,而不是擴充地盤。不然的話,幷州必定根基不穩。”

“而且冀州的袁本初,以及長安的董卓。他們能夠容忍主公取兗州,卻無法容忍陳文昭佔據兩州之地。”

“陳文昭不是愚蠢之徒,這點事情他不會看不到。所以我們只要,不阻攔那一百五十萬人馬進入幷州,陳文昭就不會兵犯東郡。”

一旁的夏侯淵,卻是有些不忿的說道:“主公何等英雄,居然只有一郡之地。想那陳文昭,不過是一介農戶,居然擁有一州之地。”

“而且不久之後,幷州又要多上一百五十萬人口,陳文昭的運氣真是太好了!”

想到一百五十萬人馬,縱然除去老弱病殘,也能夠得到很多精壯能戰之士,夏侯淵就有些眼紅。

曹仁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陳文昭能夠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打下今日這等家業,才能顯示出他的不凡。”

“他如今佔據幷州,更是增添了這麼多人口,他日必是主公大敵!”

夏侯惇、夏侯淵、曹洪聞言,都是默然不語。

陳旭的功績擺在那裡,縱然他們心中不願,卻也不得不承認,陳旭自身非凡的才能。身旁有這樣一個強鄰,換做是誰,心中都不會踏實。

曹操帶着一彪人馬,往昌邑趕去。行軍一半,忽然看到前方灰塵大作,曹操派出去的斥候,忽然前來報告,說黃巾軍正往這邊趕來。

曹操聞言,臉色一變。

若是果真與黃巾軍遭遇,恐怕少不了要交鋒一陣。

曹操對着身後的將士,大聲吼道:“全軍南下,莫要擋着黃巾軍西進的道路。”

吼完之後,曹操仍舊不放心,還派遣了使者前去面見陳宮,表明自己等人沒有惡意。並且讓使者告知陳宮,備言自己願意借道東郡,讓黃巾軍前往幷州。

在廣闊的曠野上,沒有人願意,與一百五十萬軍隊交戰。哪怕這這軍隊,大多都是手無寸鐵的流民。

真要交鋒起來,曹操帳下的這點兵馬,絕對不能剩下多少。

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33章 離間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11章 歸心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62章 陷陣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353章 烏龍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241章 殺意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309章 劉備第235章 鮑信第281章 往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210章 獻城第747章 快來了第507章 求助第49章 援兵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210章 獻城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78章 斥徐晃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928章 拜將第64章 野心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14章 苦衷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278章 相見第267章 捷報第289章 疑惑第156章 伏兵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663章 遊行法第773章 破劍閣第503章 傳統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84章 旭之志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05章 謀劃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26章 誘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004章 病危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765章 對峙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385章 鴻門宴第355章 鍾繇第640章 聆聽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章 魂入漢末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911章 勸諸葛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11章 歸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911章 勸諸葛第231章 遭遇第580章 抉擇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16章 再審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82章 李儒三策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779章 下戰書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5章 輕視第20章 重逢
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33章 離間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11章 歸心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62章 陷陣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353章 烏龍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241章 殺意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309章 劉備第235章 鮑信第281章 往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210章 獻城第747章 快來了第507章 求助第49章 援兵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210章 獻城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78章 斥徐晃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928章 拜將第64章 野心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14章 苦衷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278章 相見第267章 捷報第289章 疑惑第156章 伏兵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663章 遊行法第773章 破劍閣第503章 傳統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84章 旭之志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05章 謀劃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26章 誘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004章 病危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765章 對峙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385章 鴻門宴第355章 鍾繇第640章 聆聽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章 魂入漢末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911章 勸諸葛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11章 歸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911章 勸諸葛第231章 遭遇第580章 抉擇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16章 再審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82章 李儒三策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779章 下戰書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5章 輕視第20章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