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陷陣營

官道之上,陳旭率領兵馬南下寧陽,準備與曹操決一死戰。

大軍正往前行駛,忽然看見前方灰塵大作,地面也有着輕微的震動,陳旭不由心中一凜。

“報!”

就在此時,正在偵查的斥候忽然拍馬而來,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喜色。

“主公,高將軍率領陷陣營過來了!”

諸將聽見這個消息,都是面露激動之色。

“哈哈哈哈,嚴正終於來了!”

陷陣營乃是關中第一強軍,陷陣營所向,無人能擋,陷陣營已經成爲了關中士卒的精神寄託。

可以說,每一個關中士卒,都以加入陷陣營爲榮。

事實上,這些年關中發展極其迅速,陳旭也讓高順擴充陷陣營的數量。

雖說陷陣營士卒裝備很貴,可是以關中如今的條件,負擔三千人的陷陣營士卒,根本沒有絲毫問題。

至於兵源,更是小事一樁。

雖說陷陣營士卒挑選十分嚴格,想要進去非常困難,可是陳旭麾下帶甲之士,早就已經超過三十萬。

面對如此龐大的基數,想要挑選出一千五百士卒,將他們補充進陷陣營,卻是易如反掌。

這些被挑選的士卒,大多還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卒,每個人在軍中,幾乎都能擔任百人將職位。

就單兵作戰而言,這些士卒不見得會遜色陷陣營多少。

只不過,他們對於陷陣營的裝備以及配合,並不十分熟練,這些都要從頭開始訓練。

這些年來,高順在陷陣營上付出了許多心血,本來因爲添加人數,配合還有些生疏的陷陣營,如今也變得渾然一體。

這次三千陷陣營士卒,每三十人組成一支小隊,在河內郡與河南尹境內開始剿匪。

三十人一組的陷陣營士卒,甚至正面擊破過將近千人的盜匪,自己卻無一傷亡,使得陷陣營名揚兩郡。

本來陳旭傳檄這兩個郡城,雖然有許多盜匪投降了,終究還是有一些盜匪首領,放不下手中權勢。

可是當陷陣營分成一百隊,開始四處剿匪,見識過陷陣營的威勢以後,其餘抱着僥倖心理的盜匪,終於徹底屈服了。

這也是爲什麼,高順率領陷陣營,直到現在才抵達兗州了。

“踏踏踏!”

三千陷陣營奔跑的動靜,甚至要超過一萬騎兵,使得整個大地都在震動。

事實上,陷陣營如今每人三匹戰馬,每一個真正的陷陣營士卒,都會配備一員輔兵。

哪怕是這些輔兵,也有着極強的戰鬥力,都是曾經精銳的關中騎兵。

當然,與陷陣營相比,他們還是相差甚遠。

這些輔兵,可以幫助陷陣營士卒照顧裝備,在某種情況下,甚至能夠充當主力兵種,輔助陷陣營作戰。

所以說,如今的陷陣營早已今非昔比,有了三千輔兵相助,他們更是如虎添翼。

隔着很遠,陳旭都能看到一抹黑色洪流,正往這邊疾馳而來。

一杆大旗隨風飄揚,正中央寫着一個‘高’字,在大大旗四周,卻有許多虎狼的圖案,寓意這支軍隊乃虎狼之師。

陳旭看着高順縱馬往這邊奔來,臉上不由露出了喜色,輕踢馬腹就迎了上去。

“嚴正!”

兩人還沒走到近前,陳旭就勒住了繮繩,大聲呼喚道。

高順見狀,一直沉默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笑容。他揚起了手中長槍,厲聲高呼:“全軍止步!”

“籲!”

高順話音剛落,六千騎士紛紛勒住戰馬,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哪怕是陳旭都看得眼皮直跳。

須知,戰馬可不是自行車,它們有着自己的生命,有着自己的動作。

饒是如此,這支六千人的軍隊,還能保持如此整齊的隊形,這不由使得關中諸將,都有些歎爲觀止。

當然,所謂整齊也是相對的,相比起後世軍隊的方陣,高順麾下士卒也算不上什麼。

可是與這個時代其他軍隊相比,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哪怕是趙雲麾下的騎兵,也做不到這種程度。

“下馬!”

高順再次大喝一聲,六千騎士齊刷刷跳下了戰馬。

“行禮!”

“見過主公!”

六千人全都左手撫胸,眼神狂熱的盯着陳旭,動作整齊劃一,聲音響徹天地。

他們因爲甲冑在身,並沒有行大禮,而且陳旭曾經也說過,凡是陷陣營士卒,見到他以後只需撫胸低頭即可。

這就是陷陣營,是陳旭手下最鋒利的一柄利劍,他們忠心耿耿,可以爲陳旭清除一切敵人。

所有關中士卒,都希望加入這支軍隊,因爲這不僅代表了勇武,還代表了無與倫比的忠誠。

可以說,每一個加入陷陣營的士卒,身份都必須清清白白,必須對陳旭絕對忠誠,纔有資格進入陷陣營。

每一個陷陣營士卒,都是陳旭的嫡系,是他最爲信任的手下,哪怕年齡大了也能轉行爲陳旭的親兵。

故此,除了陳旭以及高順之外,整個關中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調動這支軍隊,他們也只對陳旭與高順負責。

對於高順的忠誠,陳旭也從來沒有懷疑過。

無論是歷史對於高順的記載,還是他對於高順的觀察,都使得陳旭對於高順十分器重。

當初陳旭還是一介反賊之時,高順是第一個主動投奔他的歷史名將。

趙雲雖然在他之前,卻是陳旭用盡手段,纔將其收入麾下,劉闢、龔都雖然忠誠,與歷史名將比起來,終究還是要差上一籌。

故此,陳旭對於高順的感情也十分濃烈,對於他的信任,更是無與倫比。

高順也是那種知恩圖報之人,再加上他本人潔身自好,從來不會拉幫結派,也不會前去刻意討好別人。

高順的爲人處世,更是得到了陳旭的讚賞。

可以說,關中異姓諸將之中,只有典韋、高順最得陳旭信任,他對這兩個人的信任,甚至還要在趙雲之上。

六千人齊齊行禮,看到這幅情形,陳旭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起來。

他深吸了一口氣,朗聲說道:“諸位都是關中最勇猛的戰士,是我手中最鋒利的寶劍,也是最忠臣的好男兒。”

“只要有你們在身旁,哪怕再如何強大的敵人,也會被撕得粉碎!”

“而我陳旭,也要帶領你們,在這個亂世之中,闖下赫赫威名,名垂青史!”

陳旭並沒有扯着嗓子大喊,可是他的每一句話,都能清晰傳到衆人耳中,聽得陷陣營士卒目露狂熱之色。

他們本來只不過是最普通的百姓,可陳旭的出現,卻讓他們生命發生了改變。

如果沒有陳旭,這些人可能早就餓死了,或者在戰亂之中被人殺死,或者被其餘諸侯拉去充當壯丁,拿着簡陋的武器戰死沙場。

現在的他們,卻是關中幾十萬士卒崇拜的對象。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他們亮出陷陣營士卒的身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哪怕是那些豪門大族,都不敢輕慢他們。

曾經就有一個陷陣營士卒,他父母被一個本地豪強欺負,此人假期回到家中,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怒髮衝冠,就要爲父母報仇。

可是他父母卻害怕把事情鬧大,制止了兒子的舉動,反而讓他委曲求全。

他雖然衝動,有熱血,卻也知道豪強勢力太大,再加上父命難違,也只能默默忍受。

假期滿了,他回到軍中之後一直悶悶不樂,高順對於每一個陷陣營士卒,都非常熟悉。

他察覺到了此人的不對,就開始詢問發生了什麼事請,士卒據實以告。

高順得到消息以後,直接點齊兵馬殺到士卒家鄉,將那些欺凌、毆打士卒父母之人,全部殺死。

那位陷陣營士卒,當即感激涕零,而又擔心的問道:“將軍,這樣做可是違法的。”

高順卻面無表情的說道:“汝之父母,就是我陷陣營所有兄弟的父母,辱我父母者,哪怕違背律法也要將其擊殺。”

道德與律法,又產生了一次無形的碰撞。

可是高順的話,卻得到了所有陷陣營士卒的認同。

後來高順親自向陳旭請罪,陳旭得到這個消息以後,並沒有懲罰高順。

他反而說道:“陷陣營士卒都是我最忠實的屬下,是我的手足,你們父母也是我陳旭的父母。”

然而,高順終究違反了律法,陳旭身爲關中之主,既然推崇法家,自然不會徇私。

可是陳旭本人,卻將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要求夏侯蘭處置自己。然而法不加至尊,這件事情最終也只是不了了之。

從那以後,陷陣營就連成了一個整體,再也沒有人敢輕慢陷陣營士卒。

縱然是一個最普通的士卒,也沒有人敢侮辱。

高順收斂了笑容,揮舞着左臂喝道:“願爲主公效死!”

“願爲主公效死!”

“願爲主公效死!”

“願爲主公效死!”

六千道聲音匯聚在一起,聲如巨雷,勢若奔馬,陳旭身後的關中士卒見狀,都被這種氣勢所震懾。

繼而,他們眼中都露出了狂熱之情。

“這纔是關中第一強軍,不加入陷陣營者,就不配稱爲勇士。”

每個關中士卒心中,都發出了這種吶喊,他們也恨不得加入這支軍隊,成爲其中的一員。

……

我看到總是有書友,在書評區說小貓、春草如何如何,不知道寫他們有什麼用,還有人說我是爲了湊字數、騙錢。

那麼我就爲大家解釋一下。

其實小貓與春草這兩個人物,有很多人非常喜歡,我寫他們的目的,是想通過另一種視角,描寫陳旭對於百姓生活的改變。

如果說寫陳旭爭霸天下,能從宏觀上改變整個歷史進程,那麼小貓與春草命運的改變,卻是以底層人物的身份以小見大,見證滾滾歷史車輪。

兩人一開始只是無家可歸的流民,稍有不慎都會餓死在荒郊野嶺,自從投奔陳旭以後,命運就開始發生改變。

從勉強能夠果腹,到衣食無憂,再到懷着感激之情,無怨無悔響應陳旭號召,而後幾次捨棄家業進行遷徙。

甚至於,在陳旭最困難的時候,小貓甚至願意捨棄妻子參軍,並且將家中糧草貢獻出去,幫助官府渡過難關。

他們的忠誠,也終於得到了回報,小貓以大齡男子身份,進入太學又得到器重,繼而改變了一生。

他們雖然都是小人物,劇情卻貫穿了整本書,與主線相輔相成,一如我當初刻畫的一個又一個小人物那樣。

陳旭爭霸天下,是一個草根崛起的發家史,小貓其實與陳旭一樣,也是一個草根的發家史,換一個角度來看,小貓也是一個主角。

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看看書評置頂區的致所有書友,不喜歡的話直接跳過就好。

可以說,這本書每一個出現的小人物,都有我所要表達的思想,至於你們能不能看出來,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就像我以前說的那樣,我不想把這本書寫成純粹的網文,僅此而已。

第21章 相邀第201章 封官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71章 函谷關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47章 渡河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16章 很年輕第161章 斬赤龍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04章 判刑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435章 得汝南第773章 破劍閣第229章 交易第539章 戰!第258章 吃嫩草第349章 奪權第755章 虎豹騎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385章 鴻門宴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210章 獻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84章 楊樹下第24章 國輔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241章 殺意第339章 船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40章 出戰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40章 被圍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9章 援兵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94章 決戰日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37章 借貸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16章 很年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92章 離去第376章 奇蹟第269章 止戈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208章 絕路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453章 張遼至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328章 龜兒子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99章 復奪廣宗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16章 再審第85章 張角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823章 下馬威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3章 婚事(上)
第21章 相邀第201章 封官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71章 函谷關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47章 渡河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16章 很年輕第161章 斬赤龍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04章 判刑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435章 得汝南第773章 破劍閣第229章 交易第539章 戰!第258章 吃嫩草第349章 奪權第755章 虎豹騎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385章 鴻門宴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210章 獻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84章 楊樹下第24章 國輔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241章 殺意第339章 船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40章 出戰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40章 被圍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9章 援兵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94章 決戰日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37章 借貸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16章 很年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92章 離去第376章 奇蹟第269章 止戈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208章 絕路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453章 張遼至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328章 龜兒子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99章 復奪廣宗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16章 再審第85章 張角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823章 下馬威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3章 婚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