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以酒論道

“來,小兄弟,盡飲此杯。”

良久,老者端杯相邀,微微笑道。連城傑恭敬端杯,迎上,與女子小白一起,三人共飲。

“老人家,在下有一事相詢,還請您相告。”

飲畢,連城傑突然說道。

“你且說來,老朽若是知曉,必將告知。”

老者斬釘截鐵地說道,在他心裡,對於眼前這看似弱冠之年的孩子本已是有幾分欽佩,加之他一身修行雖說粗淺,卻敢孤身一人夜赴深山救人,亦頗具俠者之風。修行雖淺,看似卻已突破了太極全真決中玉清訣的第三層,若經人指點必將會有所成績的。

“適才聽得二位所言,在下斗膽猜想二位前輩必是世外高人,故而想相詢一事。家師凌乘風和師母方爾煙有一女,據說是兩歲時不知所蹤,多年來音信全無。然不想師父師孃兩年前仙逝,在下便擔負起找尋的責任,以求圓了他二老之心願。但兩年下來,尋遍關中各地卻是仍是無果。”

連城傑說道此,卻見老者低頭,兀自念着,“凌乘風,凌乘風……方爾煙,方爾煙……”隨後老者便看向身邊的女子小白,卻見小白卻也是搖頭,隨後兩人齊齊看向連城傑。

“實不相瞞,這五百年來江湖上無論中土正教還是蠻夷魔教,並不曾出現過這號人物。”女子小白說道。

“是啊小兄弟,這五百年來我並不曾聽聞過有這號人物的。”

那老者靜靜地說道,然後看着連城傑,卻見他一臉驚訝,並不似撒謊。

“沒,沒有……那世間百姓呢?”

連城傑道,心想正教與魔教沒有,那民間百姓呢?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夠詢問的方向了,可是這個問題卻是連自己也能回答的,因爲結果他卻是已然知曉。

“小兄弟,一民間百姓如何能習得終南玄門的無上心‘法太極全真決’,並教授於你呢?”老者微微笑道,神色慈祥。

連城傑一時無語,只是望着石桌上的犀角杯,還有杯中酒,忽然拿起便一飲而盡。

“大哥,會不會是終南門人獨自下山私傳技藝呢?”女子小白說道。

“不可能,終南玄門門規森嚴,凡經終南玄門選中,一生便是於終南山上深居修行,很少有婚配者。近五百年來,雖然終南人丁逐漸興旺,近達三千子弟,但婚配者也就十來人而已。再說近百年來,更是少有門人下山遊歷,更別說婚配了。”老者靜靜說道。

“那難道是魔教,或是歸樂谷之人?”女子小白疑惑問道。

“小白你怎忘了,玄門之人並無入魔門者,歸樂谷就……”

老者突然停了言語,而是看向連城傑身背的那把長劍,眼光中透露出一中難以置信。只聽他話鋒一轉,又是搖頭道,“是……又不像。”

“大哥怎麼了?”

“老人家,怎麼了?”

連城傑見老者緊緊地看着自己,不覺的很是緊張,也轉過身看向身後,卻是空無一物。

“小兄弟,你且取下隨身之劍與老朽瞧瞧。”老者道。

“是。”

連城傑輕取下身背之劍,放於石桌之上。老者攤開劍來看,卻是一臉疑惑,一會兒搖頭一會兒點頭。那是一把玄鐵②之劍,長約三尺,兩邊劍鋒均爲鈍口,劍身暗黑,劍首處似珠子,隱隱透出青光。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樣式不錯,卻怎隱隱發着青光?不對,不對。”

老者看了許久,仍是不斷地點頭、搖頭。連城傑和白衣女子看在眼裡,也很是詫異。也不知過了多久,老者突然擡起頭來問道。

“小兄弟,此劍從何而來?”

“應該是我師父的法器吧,我師父去世後曾聽我師孃說過,她還叮囑說要我行走天下帶着。後來師孃也去世了,我便在安葬師孃的地方發現了它。”

“那你可知此劍之名?”老者問道。

“師孃說過一次,說是‘叫天芒神劍’。”

“什麼……這便是天芒神劍?”

老者和女子小白突然喊道,看向連城傑,特別是女子小白,神情一剎間卻是變化萬千。連城傑心裡很是疑惑,便問道。

“怎麼了?”

“小兄弟,你可知天芒神劍……”小白問道,言語中有些哽咽。

“我確是不知。”

“小兄弟,來。”老者拿過酒盅,給連城傑倒了杯酒,又給女子小白也倒了杯,然後微微笑道,“五百年了,不想在與小白這重逢之時,這劍竟也是來了,想必是一種緣分。小白你也不必難過了。”言畢,老者又轉向連城傑道。

“相傳這天芒神劍,由取自北方鬼山以北極寒之地的玄鐵,經上古鑄劍師幹莫①後人花耗七十年,並以身殉劍而鑄成,後幾千年無人知其下落。五百年前,在中原正道與西方魔國的大戰中,中原正派即將敗北,終南門人左丘子鈞攜一玄鐵劍力挽狂瀾,擊敗魔國,並使魔教到今一蹶不振、四分五裂。此劍便是天芒神劍。但也是在此役中,左丘子鈞因身心疲殆,不幸仙逝,天芒神劍自此也消失人間。”

“對於玄門來說,這是神器,是絕世仙家神兵,而於千萬百姓來說卻是最可怕的兇器。”

女子小白靜靜地說道,從她望着天芒神劍靜默的眼神裡,連城傑看到的是深深的恨意。

“老朽雖有幸見過天芒神劍,但是卻不是這般模樣,天芒神劍渾身散着土黃色光澤,卻不似這般泛着青色。確實奇怪。”老者說着,還是搖了搖頭。

“在下也不知此劍如何會落到家師手中,若是知道此間緣故,必是放在家師身邊與之長眠,不會將之帶來世間的。”連城傑隱約感覺,那白衣女子的落寞,還有這老者的“逍遙”,必是與此劍有關,一時卻又不好出言相詢。

“五百年了,此劍再現人間必有緣故,想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等凡人又何必強求呢。一切隨緣吧,來,小兄弟,飲酒。”

老者說着便是大笑起來,邀請連城傑飲酒。

連城傑此時心間雖有萬千迷惑,卻見無法解開,也只得飲酒唯一醉解千愁。時下他也便同以往與他人飲酒一般,豪爽起來,遂與老者和女子小白共飲。

這一飲也不知過了多少時辰,連城傑隱約只見女子小白不斷地從屋裡拿出酒來。而自己卻只覺有些頭疼,眼神迷離,竟是漸漸看不清二人模樣……

夜風清徐,微有涼意。酒還在繼續,卻只剩得二人。

一老一少,坐於院中,圍石桌而飲,竟在不自覺中以天下下酒。

“老人家,您是仙人,想必能知過去未來。”連城傑悠悠道,顯示醉意更濃了。

“老朽哪是什麼仙人,只是閒雲野鶴耳。”老者哈哈大笑道。

“那您看這天下,將作如何?”連城傑問道。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千百年來,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②”老者道。

“既是天下人之天下,爲何卻容不得天下人呢?”

連城傑突然雙手握拳捶桌,怒道。老者看向他,良久,緩緩而言。

“老朽自修行幾百年來,無時無刻不在參詳,卻始終參不透一個道字,又如何能參透着世間之理呢?”

言語中略有蒼涼,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老者轉而問道,“小兄弟,你可知何爲道?”

“我師父常言道:‘道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然今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所尋之道竟不同也。’”

連城傑說道。在老者聽來,此話雖然其言採他家之言,卻是得句句在理。老者臉上不禁臉露喜色,但也略顯擔憂,爲這涉世未深的孩子,爲他將來要走的路。這攜“天芒神劍”要走的天下之路。

“小兄弟,你說這劍法要如何才高明呢?”

老者突然一言,連城傑擡起頭來,很茫然地看着他,許久才聽他說道。

“應該是精妙無比的劍法啊,像美麗的舞蹈那般,出手、身法奇快奇詭,讓敵人難以捉摸、難以抵擋。”

“小兄弟,這下你錯了。”老者說着便笑了起來,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那深邃的眼睛看了看一臉茫然的連城傑,又看向石桌上的“天芒神劍”,繼續說道。

“道祖有語,道便是虛無,就是生死、榮辱,道往往就藏在萬物之間,只是我們修行不夠,始終參不透。但恰似這劍法,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若挺劍直刺,只要勁力強猛,威力遠比那變幻奇妙的劍招更大。這也便是要順其自然,不可冒進的道理,比如修真煉道,煉氣時,不可急躁,不可用力吸氣,或拱背挺肩低頭使後頸用力提升,否則易生流弊。應以意識暗示緩慢引氣上升,若無上升感覺,多練多引自然成功。”

老者靜靜說着,他是想說與連城傑聽的。卻見,良久沒有聽到連城傑說話,老者又問道,“你此生修行,所爲何來,又所爲何去呢?”

“師孃說,修行是爲了解自己、瞭解衆生,進而悟道以己渡人、以道渡人。我也這樣認爲,老人家您說是也不是?”

“好,好一個以己渡人,以道渡人。就爲這話,當是痛飲啊!”

老者笑道,邀連城傑盡飲。看着眼前的孩子,他突然想到了年輕的自己,自己和他這般年紀的時候還於山上修行呢,也曾凌雲壯志,也曾意氣風發。只是時過境遷,壯志猶在,卻早已變得慵懶,變得遙遠了。

遠成一場夢境,越是努力卻越離越遠。

“老人家,一個人活三四百年應該很有意思吧?”

連城傑突然問道,老者見他已有醉意,雙目呆呆望着自己,竟是孩童之狀,便笑道。

“開始的時候覺得挺好,但是慢慢地就膩了。”

“不過,我倒是覺得挺好的,若是父親母親,還有兄長,他們都能夠長壽,那便好了。”

連城傑說着,一會兒臉上歡喜無限,一會兒又是痛苦無比。這時,老者也看到他臉上的那個疤,在燈光裡,很是醒目。

這孩子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呢?

沒有人回答,因爲那孩子已倒在了石桌上沉沉睡去。

這晚風清徐之夜,在這崖上的小院裡,竟也只剩他一個人獨飲。

老者看着石桌之上的那柄玄鐵之劍,不禁又想起往事。就在他端起酒杯那飲時,那滿是滄桑的臉上竟落下淚來,只是已無人看見。

次日清晨。

連城傑醒來,卻發現自己置身於一木屋中簡易的木牀之上。他起了身,仍覺得頭有些迷糊,待定了神,透過窗戶卻見一百衣女子立於院中。那人正是女子小白,靜靜地望着遠方,只是身影在微風中略顯孤單。

連城傑見房間中有擺好了洗漱用具,便先洗漱完畢纔出得房門來。女子小白依然站在原地,靜靜地望着遠方,也許是山裡的清晨有些冷,她不知覺地雙手環抱在前。連城傑向她走去,她便轉過身來,依然是絕代的風華,容貌如畫,眼睛裡閃動着琉璃的光芒。

“姐姐。”連城傑道。

“姐姐?那就姐姐吧。”

女子小白一臉錯愕地看向他,不想他會這樣稱呼自己,不過心裡卻是異常高興的。幾百年了,除了青淵都沒人如此叫過了。

“姐姐,昨晚的那位老人家呢?”

連城傑見女子小白眼神中透露着絲絲哀傷,便轉而問道。

“大哥半個時辰前便走了。”女子小白靜靜說道。

“已經走啦!”連城傑心裡靜靜地說着,心裡也不免失落起來。且不說他心裡仍有疑問沒來得急詢問,卻也是有些恨自己酒量不爭氣,昨夜竟沒能陪老者痛飲的。連城傑想着不免搖頭嘆息起來。

“大哥說既是有緣,他年必會有相見之期,公子不要太在意。”

“姐姐叫我城傑便好。”連城傑笑道。

“好,城傑……”女子小白獨自念着,便笑了起來。

“既然此間事情已了,城傑便要繼續東行去尋找師姐,就此與姐姐作別了。”

連城傑說着便是要走,不想女子小白突然說道。

“兄弟且等片刻。”

女子小白說着,便轉身走進木屋。過了好些時候,才見她手提一個包袱走了出來,把包袱遞到連城傑手中說道。

“此東去路途遙遠,姐姐備了些乾糧,兄弟拿着路上吃。”

連城傑卻是推脫,不肯收下。女子小白繼續說道,“裡頭還有兩壺好酒,兄弟且收下。”

“好。”

連城傑笑着,很是幸福滿足的樣子,因爲這一刻,從女子小白身上,他看到了家人的影子。這種關懷卻是兩三年來,或者十多年來,他不曾體會到的。

“兄弟也莫要擔心,昨夜所說之事雖有蹊蹺,但大哥和我還是幫兄弟留心的。只是兄弟行走天下,凡事一定要多個心眼,莫要讓自己吃虧了纔是啊。”

“城傑記下了,待他日尋得師姐了,城傑必將來此看望姐姐。”

連城傑說着便辭別了女子小白,沿着山崖上的臺階漫步而下。來到湖邊時,連城傑回望,只見在山崖之上,仍有一白影立於風中。

連城傑沿着原路返回,回到了竹林村,見過老婦人後知曉他的兒子們已然安全歸來,心裡便是放心了。於是又問了東去的路,便作別了老婦人,離開了竹林村。

忽忽半日,連城傑便行至關山腳下,眼見天色暗下,他便放緩了腳步,慢慢走進潼芮縣城。在傍晚時分的潼芮縣城外,除了連城傑,便是一支支從他身旁略過的辰胤軍隊,足足有兩萬之多,與他一起向潼芮縣城而去。

他心裡猶豫了片刻,心想這五年來辰胤國鮮有戰事,不知這般軍隊行進之神速卻是爲了哪般,難不成是與佘諸起了衝突?可佘諸皇帝不是一心向道追求長生麼,又怎會有餘力來攻打辰胤呢?

連城傑在辰胤軍隊之後進了潼芮縣城,卻已不見剛纔進城的那些軍隊。一打聽之下,方知這半天就有一萬到兩萬的軍隊經潼芮東調往河陽城,卻是誰也不說不出這河陽城發生了何事。

註釋:

①幹莫,筆者認爲可能是傳說有誤,應是干將和莫邪。干將是春秋末著名冶匠,相傳爲吳國人,歐冶子之徒,善鑄造兵器。曾爲吳王闔閭作劍,“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金鐵不銷,其妻莫邪斷髮剪爪,投入冶爐,於是“金鐵乃濡”,成劍兩柄,即名爲干將、莫邪。

《搜神記》載:楚干將、莫邪爲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爲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鬆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爲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鬆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鬆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②“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此句,語出《道德經》。

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
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