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

連城傑眼見荊琳兒一行人隱身如黑暗之中,心裡很是着急。匆忙中,連城傑向喬巧兒交代了兩句話後,便也迅速隱身進入了黑暗之中。只是在一刻鐘的時間追趕下來,前邊雖有腳步聲和說話聲不斷地傳來,但連城傑卻是無論如何加快腳步卻是趕不上的。

連城傑心下不禁奇怪起來,遂停下了匆忙中追趕的腳步,打量着四周。藉着神劍“天芒神劍”泛着的青光,連城傑瞧得自己置身於一個寬與高均約莫三丈的半圓形隧道之中,無論向前還是向後看不見來路卻也看不清去路,唯獨能瞧着兩側在青光照映下呈玄黑色且溼漉漉的四壁,向前後延伸入漫漫的黑暗之中。

也是在這一刻,全世界彷彿都靜了下來,連城傑只能聽得自己心跳的聲音。在青光微照的長長隧道里,那種死寂當真有一點嚇人。但是,再艱難的情形也是不能阻止連城傑追趕的腳步的,那是多少年的等待啊,怎能因一步之遙或者追之不及而斷送了這等待呢?一念至此,連城傑不禁又加快了腳步,欲向前趕去。

“城傑哥哥。”

卻在這時,連城傑身後的黑暗之中傳來了一個呼喊自己名字的聲音,那是他再熟悉不過的聲音了。雖然那聲音因長時間的追趕略有精疲力竭之感,有些斷續,但是聽在他耳裡卻是能立馬就能分辨開來的。那是喬巧兒的聲音。

巧兒怎麼追進來了?

也是在連城傑萬分疑惑不解之時,喬巧兒已然趕至身後不遠處。

“城傑哥哥,你等等我!”

連城傑急忙轉身,藉着輕微的青光,眼見一襲華服的女子由隧道的黑暗中快步趕至面前。許因爲長時間追趕的緣故,她的秀髮微微凌亂在這隧道的輕風裡,嬌好的臉龐上悄悄滑下晶瑩的汗珠,櫻桃小口微張着喘着粗氣,卻很不均勻。

只見,她一跑至連城傑面前,便兩手抓着連城傑的衣袖,彎着纖細的腰身,低着頭大口大口呼吸,像是疲憊極了。

連城傑急忙扶着喬巧兒坐下,可她卻是慢慢拉着連城傑繼續向前走。眼見此情形,連城傑不禁更加疑惑,然正在連城傑心裡疑惑之際,卻聽得喬巧兒斷斷續續地道,“巧兒不能……耽擱了城傑哥哥的事情。走,我們快……追上去吧。”

聽得她如此一說,連城傑的心裡不禁一愣,便站在原地。他靜靜地望着走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心裡頓時一陣暖意升起。而喬巧兒眼見拉他不動,便轉過身來,雙目迎上時卻見他深邃的眸子裡流露着一絲柔弱,恰似她二哥看向李慧兒的那種,帶着憐惜。

“你不該來此的,巧兒。”

“我只是擔心你。”喬巧兒說着,便偷偷轉過臉去,兩手放開了不願移動半步的連城傑。只見一雙形如柔荑、膚若凝脂的小手,很是自然得隨身垂下;她的頭也慢慢低下,凌亂的髮絲遮去半個美麗如華的臉龐。

我是如此揹負苦難浪跡於世間的男子,如何敢要你與終身託付?若是我與你此間相見,亦如十年之前的光景,那我只是個平凡的男子,你也只是個平凡的女子,那該多好!那時,即便讓我一生爲你畫眉梳妝,也是千般願意,萬般樂意的。

只是,縱然世事變幻,但心中的情意卻像一罈窖酒,越陳越濃。

連城傑望着面前突變嬌羞的美麗女子,看着她那在風中微微零亂的髮絲,一雙手掌忍不住想爲之梳理。這一瞬間的舉動,是一種習慣,像是在小的時候。卻在連城傑的手掌將要觸及她凌空之發時,前方的隧道里,傳來了另一個女子的聲音。

那聲音柔弱嫵媚,不是荊琳兒,又是何人?只聽她大聲說道,“前面便是黃泉界了。”

連城傑聽在耳中,心裡卻是萬分激動的。他原以爲,荊琳兒一羣人已然消失於這永安地牢裡;加之喬巧兒的突然趕來,他在片刻便動搖了追趕的念頭。

因爲他打心裡是不願意的,不願意帶喬巧兒去赴險。

荊琳兒聲音的傳來之時,他的心裡卻是振奮之極的,但是此刻他心裡卻是萬分爲難的。

“走吧,巧兒,我們回到地上去。”

話音未落,連城傑卻見喬巧兒已然向前方荊琳兒聲音傳來的黑暗中走去,連城傑眼見狀則大聲說道,“巧兒,我們回地上去。”

不想,喬巧兒一邊走着一邊回過頭來,對連城傑嫣然一笑道,“城傑哥哥你快點啊,要不然又趕不上那些人了。”

連城傑則是快步趕到她身後,拉住了她的手,不讓她再繼續往前走。未等連城傑說話,已轉過身來的喬巧兒笑着道,“城傑哥哥,巧兒想跟你走這一遭。”

“可是……”

“巧兒已經和城傑哥哥分開了十二年,這一次巧兒不要和城傑哥哥分開了。”

喬巧兒靜靜地凝視着連城傑,眼中滿是情意和欲出的淚水。連城傑沒有再說話,只是微微而笑,然後拉着她的小手,向着黑暗中行進。

那種感覺,彷彿就是小時候,他拉着她的小手去看花開時的感覺。只是,竟然十二年的時光過去了。不過還好,因爲那種感覺,還在。

連城傑和喬巧兒在追趕的過程中,又聽得另一個女子的聲音傳來。而那人,正是林月兒。只聽得林月兒道,“我們先藏身於這黃泉界中,待那終南門人退去再出來爲妙。”

“說的極是。說的極是。”

衆人附和道,然後傳來的是詭異的笑聲,極是得意。

然後,連城傑和喬巧兒卻是再也沒有聽到荊琳兒一羣人任何的說話聲,似乎她們已然躲進了黃泉界之中。而不用多時,連城傑和喬巧兒卻已走出了隧道,來到了一河邊,河水靜謐不動,看不見彼岸和來去盡頭,水中散發着濃濃的血腥味。這種味道瀰漫在空氣裡,飄滿各處,聞之卻是令人作嘔。

喬巧兒出得隧道來,站在河邊的一塊土臺之上,聞之空氣中的味道,不禁嘔吐起來。連城傑急忙走至身邊,很是關切地問道,“巧兒,你沒事吧?”

“城傑哥哥放心,巧兒沒事。”喬巧兒說着便笑了起來,然後又手指前方繼續說道,“那裡有一座橋。”

連城傑順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座石橋橫貫河面,由隧道口前面的土臺盡頭起,延伸向河彼岸,卻在黑暗裡沒了蹤跡。連城傑望着如此詭異森羅的景象良久,然後走到了土臺與河水的邊緣,走到了橋與土臺的相接之處。

喬巧兒緊跟在他身後,在連城傑欲踏腳上橋的時候,制止了他。

“城傑哥哥,你說這裡像不像老人們常說的陰間地府啊?”

連城傑卻是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着面前凌空凸起的石橋,然後看向橋邊不遠處河畔與土臺交界處的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一看之下心裡卻是一驚。只見石頭上陰刻着三個詭異的大字,雖然字形不像今文,但連城傑卻也是看得明白正是“奈何橋①”三字。

此情景也被喬巧兒看在眼裡,心中頓生疑惑。儘管如此,連城傑卻聽得她很是冷靜地說道。

“既然此石橋名爲‘奈何橋’,那之前的那些妖人爲何把它說成是‘黃泉界’呢?”

“巧兒,那你說這裡真的是,通往陰間地府的‘奈何橋’嗎?”

喬巧兒正在思索之前那幫魔人所說之事,卻突然聽得連城傑如此一問,便不禁笑道,“城傑哥哥,這裡應該是世人按照世間那些傳說而建造的,哪會真是什麼陰間地府啊。”

也在此時,石橋之上的黑暗深處傳來荊琳兒的聲音,“想必終南門人,是料不到我等會藏身於這橋上的吧?”

然後,又是一陣附和的笑聲,在這黑暗之地卻很是詭異。

話音剛落,連城傑心中則是更加歡喜,故而便輕聲對身後的喬巧兒說道,“既然不是陰間地府,那我們便沿橋追趕而去看個究竟吧。”

未等喬巧兒回答,連城傑卻已然腳踏上石橋臺階,走了兩步臺階,很是輕鬆的樣子。喬巧兒也聽見了那黑暗中的言語,欲對連城傑說些什麼;但一轉念見連城傑已然出發,便心中一橫緊緊跟着他踏上了石橋。

但踏上石橋之後,她原本懸着的一顆心則如弦一般繃得更緊了。她原以爲走在此石橋之上會很輕鬆,不想剛走上一階,便覺得腳底的石板很滑,好似石階之上塗抹了一層油脂一般。也在這時,喬巧兒聽得連城傑說道。

“巧兒你小心些,剛纔雖見此橋橋面寬大且有臺階,但是走上來之後才發現此橋以青石爲橋,險窄光滑,且越往前走越感覺不到臺階的存在了。”

連城傑說着,便很自然地向後伸出了自己的左手,並五指張開。

而下一刻,一隻嬌小的玉手伸到了他粗糙寬大的手掌裡,那是喬巧兒形如柔荑、膚若凝脂的右手。然後兩人慢慢向前走着,在這黑暗之中,一步一步雖不是如年般漫長,卻也走得艱難極了。

而這種艱難,於喬巧兒來說,則是愈加鮮明。

但其實無論如何艱難,喬巧兒卻是不懼怕萬分的。

若這真的是那黃泉路,只要與你一起走,也是我一生最美好的記憶。

石橋越走越高,越來越滑,越來越窄,橋上之人望不見來路和去路,亦望不見橋底似雲霧之下河水。

“巧兒,假若此石橋真是‘奈何橋’,那橋下之水爲何名呢?”連城傑一邊拉着喬巧兒向前慢慢走着,一邊微微而笑向喬巧兒問道。

“在傳說中,此河名爲‘忘川河’。據說人死以後要過鬼門關,須經黃泉路去陰間地府,而黃泉路和陰間地府就以這忘川河爲界。忘川河水呈血黃色,其間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忘川河上的奈何橋,取無可奈何之意。”

“那前面橋頭,真的會有孟婆熬湯給我們喝下麼?”

喬巧兒聽他如此一問,心裡不禁浮現出一絲笑意。然後,只聽她慢慢說道,“據傳奈何橋頭有孟婆守着,要想過橋須喝下孟婆湯,喝則忘記前世的一切,重入輪迴投胎。如若不願則須跳入這忘川河,忍受千年蛇蟲的煎熬,看自己心愛之人一世世地路過這奈何橋,纔可再入輪迴。”

“她若要我們喝那破湯,我必然拔劍斬殺了她。”連城傑語氣堅定地說道。

話音剛落,喬巧兒便覺得自己的左手被他寬大的手掌攥得更緊了,心裡則是一陣歡喜。而連城傑見她不言語,便繼續道,“其實等一千年也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爲能夠重逢也是一件美滿的事情。”

“但在這千年中,將會不止一次看到自己不願忘卻之人,卻是不能相遇的。漸漸地,在等待着輪迴的時間裡,等待的人也將會忘了自己在等待什麼。”

喬巧兒靜靜地說道,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因爲若此間真是到了陰間地府,碰見了孟婆,她端起了以“遺忘”爲料作的湯,在喝下欲喝下那刻,喬巧兒心裡多少是猶豫的。

因爲她深知,這多年的日日夜夜延綿不絕的念想,獨獨只是爲了面前這一人而已;如若遇見之後便是訣別,多少於心不甘。

шшш☢тt kan☢C〇 我願與你天涯相伴,中土也好海外也好,貧窮也好富貴也好,我有一個永伴於你的夢想,一顆永伴你的心。我願下一刻,我不再是辰胤的公主,你也不再是飽經苦難的遊子,我就是你的巧兒,你就是我的城傑哥哥。

我願與你隱退在朝野,隱退在江湖之外。

不知我不說,你是否能懂我心意?

喬巧兒心緒頗多,故而這“奈何橋”之路的漫長,於她來說只是內心長久的糾結而已。她只一心隨他,與他沿橋慢慢走向黑暗深處。

好在沒有孟婆,也沒有以“遺忘”作料的湯,那些只不過是個假設而已。而那些假設,也許只是對於自己內心的一次考驗,恰巧她卻是能夠得到答案的。這個答案,從她懂事之初始,便是沒有更改過的,而且將來也不會更改。

只是這一假設,心靜如鏡,沉如石,磐如石。

“幸好沒有什麼孟婆。”

突聽連城傑略帶輕鬆的言語傳入耳中,喬巧兒才從內心的糾結中緩過神來,此時兩人已然走下石橋,站在一堆方土之上,方土面積不大就似個小院而已。連城傑慾望明周遭,那神劍“天芒神劍”似知主人心意,便散發着更亮更明的光芒。

在光亮中,只見此處建造結構相當奇異,上寬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餘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

連城傑二人沿着石階向上,直至石階盡頭,是一面石臺。石臺盡頭,與石階相對之處,是一面高高的懸崖山壁,岩石呈黑色,卻色澤溼潤。在懸崖正中,矗立着一塊高六丈、寬五丈的巨石。石上,篆刻着三個大字:“望鄉臺”。

見此情形,連城傑轉過身來,靜靜地看向喬巧兒,眼神中充滿疑惑。而喬巧兒似心有領會,便靜靜說道,“據傳古時名臣包拯初任第一殿閻羅王時,各路鬼魂尚沒有飲孟婆湯,仍對陽間的生活和親人存有眷戀之心,故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陰間的名山,企圖再回望一下陽間的情景,但卻無法得見。在思親欲見卻不得相見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聲音悲慘,催人淚下。包拯大慈大悲,聽聞此事,便動了惻隱之心,命鬼差建築瞭望鄉臺,並將其遷至天子殿旁邊,允准陰曹亡魂遙望自己生時的家鄉與親人。因此,望鄉臺又稱‘思鄉嶺’。”

“常聽人言道,‘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難道說的便是此處麼?”連城傑問道。

“正是如此。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儘管鬼卒嚴催怒斥,但還是強登望鄉臺,最後遙望家鄉大哭一場,才死心塌地前往陰間地府。”

喬巧兒說着,卻見連城傑似乎不聽她言,而是慢慢地走向寫着“望鄉臺”三個大字的巨石前。喬巧兒沒有再繼續說下去,而是跟在其後,也走向了那巨石。但是連城傑卻在離那巨石還有三步的地方停了下來,然後看向另外的方向。

喬巧兒沿着他眼神所往的方向看去,只見那是在巨石左邊約六丈的地方,一顆發着玄黃色的石頭靜然矗立,儘管那玄黃色在青光裡不是很鮮明。

喬巧兒跟着連城傑一起,在一邊觀望一邊走近中,漸漸看清那塊玄黃色的石頭高約三丈,上邊赫然篆刻着三個字:“三生石”。

就在喬巧兒看得那字體愈加分明的時候,突聽得連城傑慢慢說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往相訪,此生雖異性長存。②”

喬巧兒聽得他吟誦前人之詩,而且還是流傳不廣的,便心生疑惑,問道。“此乃唐人袁子乾之詩,不想城傑哥哥你也看過。”

“我這隻粗淺讀懂《四書》《五經》的水平,怎會知道這詩呢?這詩刻在石上的,就在‘三生石’幾個大字旁邊。”

連城傑說着,便拉着喬巧兒走近。喬巧兒也沒有反駁他的言語,亦沒有對他遞過來的手掌有任何反抗或者敵意。她一雙眼睛全盯在那散發着玄黃色的石頭上,只覺越走近那“三生石”玄黃之光則越亮,硬是把連城傑身後之劍首散發的青光也變成了黃色。

然而,直至走至那“三生石”面前,浮現在喬巧兒面前的卻只有那“三生石”三個大字,根本就沒有什麼詩文。喬巧兒方欲詢問連城傑,卻被這“三生石”深深吸引住了目光。呈現於她眼前的,是這樣一番景狀:此石質地柔軟、文理精膩,石中除了那三個大字外,便是一幅幅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飛禽走獸的交織圖案。圖案清晰逼真,各得其妙,甚有水墨畫的清高淡雅。

突然,喬巧兒只覺這些圖案快速地轉動,轉得人眼昏花。然後,一幅畫面印在了石面之上。

那是一幅似真實般的畫面,只見畫中:大雪皚皚,一身着龍鳳圖案服裝的女子靜然而立,她頭髮蒼白,目光靜靜地望着面前,一無字的石碑默默矗立於風雪之中。

“巧兒,你怎麼了?”

連城傑眼見喬巧兒愣愣地望着石碑上詩文,卻是久久移不開視線,也道不出半句話,心下緊張,不禁問道。不想,喬巧兒竟是不答,而是靜默如石一般望着面前的“三生石”,好似靈魂出了竅一樣,面露懼色。

突然,連城傑站到了她面前,擋在了喬巧兒與“三生石”之間。喬巧兒則猶似夢中驚醒一般,“啊”地尖叫一聲向後退卻兩步,神情緊張,整個人言語無措,“城傑哥哥這是哪裡?巧兒在哪裡?城傑哥哥,城傑哥哥……”

連城傑在她向後退卻的時候,已然拉住了她的雙手,然後向着自己的身體靠近。不想還未等得及連城傑說話,喬巧兒卻是撲在了連城傑的懷裡,只聽她口中輕輕說道,“城傑哥哥……城傑哥哥,巧兒害怕……巧兒不想和城傑哥哥分開。”

連城傑見此狀,一下也不知如何是好,額頭上豆大的汗水滴了下來。但見懷中的女子一臉恐懼,不禁張開雙手將她環抱起來,不再言語半句。

他記得小時候,她每次傷心難過的時候,自己都是這樣安慰她的。因爲巧兒以前說過,她只要這樣靜靜地靠着他便好,不要他有太多言語便可以懂得他的心意。只是不知時隔多年,此舉是否依然管用。

只是,一切時光仿若倒流,回到那年。

註釋:

①奈何橋。唐•張讀《宣室志》第四卷記載:“行十餘里,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因河上有橋,故名“奈河橋”。橋險窄光滑,有日遊神、夜遊神日夜把守。橋下血河裡蟲蛇滿布,波濤翻滾,腥風撲面。

②語出唐•袁郊《甘澤謠》。《甘澤謠》,漢族傳奇小說集,共一卷。袁郊,字子乾(一作之儀),蔡州朗山(今河南確山北)人。生卒年不詳。唐懿宗鹹通間曾官祠部郎中,又爲虢州刺史。與溫庭筠有交往。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錄有袁郊的《月》、《霜》、《露》、《雲》詩四首,借自然界的反常現象來表達自己對時政的不滿,發揮詩歌的貶刺功能,與《甘澤謠》的寓意是一致的。袁郊還著有《二儀實錄衣服名義圖》和《服飾變古元錄》等。

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三章 山中小榭
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八章 九天神龍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三章 山中小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