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160|5.城

“還不是有些人多嘴,說漏了!”

紅鶯說着,朝旁邊一個小丫鬟惡狠狠瞪去。

小丫鬟差點被嚇哭,噙着眼淚說道:“前頭王妃問起世子妃的下落,奴婢便與她說世子妃不在。王妃一直怪奴婢騙她。奴婢就說,主子去了明粹坊,真不在府裡。她開始沒當回事。誰知睡了一覺,還記得這話,卻又信了。”

江雲昭回眸看了她一眼,並未言語。

她剛回到晨暮苑不久,董氏那邊就來了消息。說是王妃現在在吃飯,不得空。等下好了後,就會到訪晨暮苑。

世子妃最好提前做好準備,切莫讓長輩再等。

李媽媽聽聞,氣不過,“說的好像夫人請她來的,特意提前通知夫人一般。讓夫人屆時出院子去迎接?就憑她?真是可笑!”

封媽媽冷哼道:“那王妃最愛裝腔作勢。以前裝好人,不像。如今卻是要裝起這府裡的主子來了!”

邢姑姑在旁淡淡說道:“也真是苦了她了。一把年紀的人,如今是撒潑耍賴諸多手段齊齊上陣。也不知往後哪天她清醒個一時半刻的,想到這些事情,會不會懊悔至極。”

傳話的婆子躬身立在旁邊,不敢吭聲。只是那面上,亦是帶出了幾分不屑。

蔻丹截住了前來傳話的人,問道:“你可知王妃因何來尋世子妃嗎?”說着,不動聲色朝那婆子手裡塞了塊碎銀子。

新荷苑的主子們本來就不大房。這些時日以來,愈小氣了。不肯給賞銀不說,連月例銀錢都開始剋扣起來。

比如這婆子。

自認做事踏實肯幹。不求大富大貴,但月例銀子一分不少地拿到,攢個小錢,她覺得還是沒問題的。

誰知現在就連拿月例都成了奢望!

她是負責院子裡灑掃的。

上個月她勤勤懇懇,做事分毫都不馬虎。就連那枯樹葉子,都能及時處理乾淨。就這,拿到的月例銀子拖了半個月不說,還整整少了一半!

婆子氣不過,尋董氏她們理論。

董氏瞪着渾濁的眼睛,說道:“你說你平時賣力?那好。平日裡叫人去別處傳話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平日裡讓人去安排車、準備物件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還說自己做得多。哪兒來的臉!”

婆子被氣得半死。

先前有專門的人做那些雜事。不過那些人都是在府裡做短工。因着新荷苑再沒油水可撈,主子們變得比下人還吝嗇,他們就各自尋了藉口,6續請辭離去了。

那些人走後,主子們竟是樂得開懷。

婆子隱隱約約聽到董氏和廖澤昌說,那些個光拿銀子不幹活的走了也好,省下錢來買菸葉。

婆子本來還沒覺得那些人走了能怎樣。直到被董氏斥責,方纔領悟。

——敢情那些事情都落到了她們頭上了?!

而且,工錢還肯定不會增加!

想到這,婆子心裡頭的怒火就壓也壓不住。

捏着手裡頭的碎銀子,想到晨暮苑的下人們吃好喝好過得舒心,她們新荷苑的卻一個個連走路都得低着頭放輕腳步,婆子終究是忍不住了,將蔻丹喚到路邊,輕聲說道:“聽說,世子妃最近要修院子?”

蔻丹聽聞,心裡頭一驚,面上露出好奇模樣,“你怎知道的?”

“王妃今兒就爲了這事來的。”婆子低聲道:“我昨兒路過廊下的時候,聽到王妃和王爺在說此事。王妃還說,她侄兒媳婦的一個遠親平日裡的營生就和這個有關係,就想着見了世子妃,然後推薦他來晨暮苑負責這事。”

蔻丹笑道:“真是難爲王妃。她也有心了。”

“可不是有心麼。跟鐵公雞似的一毛不拔。平日裡苛待人慣了,讓人摸不準到底是真摳門還是假慈心。”

怨言說完,婆子好似才現自己口誤,忙輕輕拍了拍自己的嘴,自責道:“哎呀,你瞧我,就是話太多。一開了頭,就收不住。”

說完,將銀子好生塞在懷裡,這就轉身準備離去。

身後蔻丹喚她,“不知王妃怎麼曉得世子妃要修葺院子的?”

這個要被人知曉的話,其實不過是一兩句話的事兒。

前兩天的時候,有一次江雲昭在院子裡坐着聽管事婆子們彙報事務。完事後,她正準備回屋,看有幾處樑上的彩繪掉了色,又想着要不了多久就快到年關了,就和身邊的人說了句:“過幾天得把院子好生修修。免得過年的時候還這副頹敗的模樣。”

江雲昭就在公開的地方說過這麼一次。後來吩咐蔻丹和紅霜還有李媽媽她們,是在屋裡頭私下提的,並無旁人在場。

但,就算那一次說時被人聽到,那也是晨暮苑的人。如今被董氏知曉,可見,是有人說了出去。

那婆子回過頭來,聽蔻丹這樣問,茫然地望向蔻丹:“難道這消息王妃不是從正經路子得知的?”

蔻丹轉眸一笑,“倒也不是。這事沒有遮着掩着。不過看着王妃很是留心世子妃這邊,所以問一下罷了。”

婆子哼了聲,“能不留心麼?世子妃可是有大把的銀子在手裡!”說着,朝蔻丹叮囑了句:“看好你家主子,可別被人坑了銀錢去!”這才搖了搖頭,轉身走了。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蔻丹臉上的笑容就也不見。

她匆匆回了屋,將與婆子的對話盡數告知江雲昭。

江雲昭想到先前剛回來時的那個小丫鬟,命人將紅鶯喚了來,說道:“剛纔那個小丫鬟可是你負責的?想辦法將她分到別的院子去吧。晨暮苑是留不得了。”

“是。”紅鶯應聲後,有些不忍心,忍不住說道:“夫人,那小丫頭年歲小。王妃是主子,她看王妃在那邊一直不走,不懂事說漏了嘴也是有的。而那修葺之事……也不見得就是她說的。”

李媽媽正給江雲昭準備等下要吃的果子,在一旁聽到,很是同意江雲昭的決定。

她看了眼紅鶯,說道:“原來夫人也留意到這件事。我先前也是覺得奇怪,王妃怎麼會知道夫人去了明粹坊。剛剛私下裡問了好幾個人,最後確認是她說出去的無誤。就依着夫人的意思辦罷。”

“那修葺之事呢?”紅鶯說道:“當時在的人不少,不見得就是她罷。”

先前她幫着訓誡新來之人,對這小丫鬟印象不錯,又替小丫鬟辯解了幾句。

“可是當時夫人在院子裡,本不需要她伺候。她卻硬是擠破了頭往夫人身邊湊,你不會不記得罷?”李媽媽寒着臉訓斥紅鶯:“你若不記得了,可以問問當時在場的邢姑姑。”

紅鶯垂不語。

確實有這麼一件事。

她總覺得那小丫頭天真爛漫,跟她當初剛進侯府似的,總是不經意間就做錯事、說錯話。不由自主就對那那丫頭多了幾分愛護。

李媽媽看她開始開竅了,便道:“前端時日府裡來了好些個年歲小的,有的比她還小几歲,怎地沒說錯話?因爲咱們千叮嚀萬囑咐,主子們的事情,一個字兒也不能漏給那院子的人聽。也不知她是聽了誰的,居然與那邊的人報了信。如今她能說一句,下一次,便能說了八句、十句去。”

“不過是口誤吧……以前她也沒做過這種事情。”紅鶯想到那小丫頭甜甜叫姐姐的模樣,有些心軟,“年紀小心性不定。再教教或許就……”

“剛開始沒動作,不過沒人尋到她給她誘惑罷了。想當初紅霜去侯府的時候年歲也不大。紅霜還鎮日裡去靜園尋她姐姐紫雪呢。那麼多人許她好處,你可曾見她漏出過一字半句去?”

想到紅霜,再對比一下,紅鶯徹底沒言語了。

只是到底有些同情那小丫頭。

江雲昭看了出來,便道:“先前新荷苑沒有動靜,爲何今日突然前來難?先前知道晨暮苑是塊硬石頭,撬不開。如今瞧見裂紋了,覺得自己可以試着來插一手,這纔有了此番動作。你道那裂紋在何處?”

紅鶯面露震驚,遲疑道:“難道說……”

李媽媽恨鐵不成鋼地點了點她的額頭,“一整天裡,旁人一點消息都沒透出去。偏她多嘴。還不是因爲那人就杵在院子外頭,沒法避開人說、只能故作無意當中提示?你在夫人身邊那麼久了,可是長點心吧!”

紅鶯想了想,不由垮了臉,“才那麼小的孩子,哪裡想到懷疑她去!”

她真的是沒往那邊想。如今被江雲昭和李媽媽一說,她才驚覺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是年紀小,但也算不得很小了。夫人並不趕她出去,只讓她去別的院子,已經是心善至極。”

江雲昭緩緩說道:“你要好好想想:晨暮苑,爲什麼能夠那麼牢靠,讓新荷苑的人沒有空子可鑽!不只是因爲邢姑姑她們守得牢。更重要的,是大家上下一條心,不給那些人任何機會!”

她這話說得紅鶯心頭一震。

是了。

大家當初都了誓,要替主子守好這一處地方的!

紅鶯想到董氏在晨暮苑外撒潑的情形,白日裡還只是覺得厭煩,看着往日清冷的王妃成了這潑皮無賴的模樣,覺得十分可笑。如今細想,董氏那副模樣,分明帶了些有恃無恐在裡面。

想到自己被人矇騙,紅鶯心裡頭不舒服,也十分懊悔,邊說邊朝外大步行:“我和她說,讓她收拾收拾搬出院子去!”

李媽媽在後面說道:“別顯得那麼急!你是夫人屋裡頭的頭一個,好歹做出點沉穩的模樣來!”

“知道了!您放心好了!”紅鶯頭也不回地說道。又低聲嘟囔道:“還真當我是小孩子了。”

她最後那句聲量不小,江雲昭和李媽媽都聽見了。

李媽媽喟嘆道:“人是長大了,可這性子,和小孩子有什麼分別!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江雲昭看着李媽媽關切的目光,說道:“媽媽很喜歡紅鶯。”

李媽媽聞言,收回視線。想了想,說道:“這孩子從小就是個一根筋的,經常做錯事,還不時地不小心惹到別人,看着讓人心焦。難爲她在深宅大院裡頭一直忠心不二,是個純良的。唉,瞧着這樣單純的孩子在這裡一點點變得穩重起來,也有點感慨罷!”

“要是說起旁人,怕是媽媽沒有那麼多可說的。獨獨對着紅鶯,真是滿腹的話都講不完了。”江雲昭笑道:“媽媽沒子女,她沒爹孃。倒不如認個乾親,也好有個照應。”

江雲昭雖和善,也愛開玩笑,但在大事上,她卻素來謹慎,從不亂說話。

她這幾句一出口,李媽媽就愣住了。

“媽媽好好考慮下。若是成,我去與紅鶯說。”江雲昭說罷,起身朝外行去。

跨院的繡娘給晞哥兒和暉哥兒做了兩身衣裳。白日裡出去前,她們就與她說了,正在收尾,等她回來後就也差不多了。說是讓她今日到府後,得空了去看看。

可今日事多,竟是給忘了。還是現在趕緊去瞧瞧,免得她們在屋裡一直等着。

江雲昭這樣想着,往外剛走沒幾步,就被旁邊的噗通一聲驚到。側一看,居然是李媽媽跪到了地上。

江雲昭驚愕,忙上前去把她扶起來。

李媽媽不肯,硬是給她磕了個頭,才哽咽着說道:“多謝夫人替老奴這樣着想。老奴就沒想過,這輩子還能有子女緣分。”

她年輕時嫁過人,也有過一個孩子。

那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生性好動。

四五歲時,有一天,她去河邊玩耍,不小心掉了下去。被人撈出來的時候,早已沒了呼吸。

李媽媽心痛難當,暈了過去。而後的日子裡,每日每日醒來,都是女兒臨跑出去前,和她笑嘻嘻地說要去河邊玩一會兒的小模樣。

這事過了沒多久,李媽媽的夫君因了意外,也故去了。

李媽媽自此以後,就一直一個人。

思及亡故的親人,她更加悲痛,難以抑制。眼淚不住地往下落,止都止不住。

江雲昭看李媽媽情緒太激動,就拉了她在一旁坐下。也不多言,只將帕子遞給她,讓她好生擦去眼淚。又一遍遍幫她順着背,讓她緩緩氣。

李媽媽停歇過來後,意識到江雲昭在做甚麼,驚了一下,倒是止住了哭。

她將面上淚痕擦去,不安道:“怎能勞煩夫人這般!”

江雲昭知道她剛纔怕是想到了孩子,便沒接她話茬,而是說道:“紅鶯去尋那小丫鬟說事,別不小心說錯了話惹了人怨恨。不如媽媽去看着,提點着些。”

紅鶯不過是性子單純罷了,卻不駑鈍。做了這些年事,怎會連幾句話也不會說?

江雲昭這般說,不過是怕李媽媽再想到傷心事罷了。

李媽媽知曉江雲昭的好意,應了下來。又謝過了江雲昭,去到屋外用布巾淨了臉,這才往紅鶯那邊去了。

過了些時候,眼看着天都要黑透了,董氏果然“依照約定”跑來。

但這一次,她沒有獨自前來,而是帶了廖心芳和廖心美一起。

三人在那棵大樹下站定,遣了婆子和丫鬟,不住在晨暮苑外頭喊叫。

旁人去勸去趕,她們也不管不顧,反而叫得更加大聲。大有江雲昭不出去,他們就能把晨暮苑的院牆給喊出一個大窟窿的架勢。

紅鶯笑了,與江雲昭說道:“先前在侯府的時候,二夫人和三夫人也是在院子外頭叫。可沒王妃這樣大的聲勢。果然地位高了就是不一樣。就連喊叫起來,也氣勢更足一些。”

江雲昭還沒和她提起那事。李媽媽說了,今日事情多,且又有了小丫鬟那一出,紅鶯正難過着。等到明日的時候,再與紅鶯提。

雖然紅鶯不知曉,但李媽媽心裡有數。

她看着紅鶯時的眼神,更是柔和,“你這孩子,說話就是不知分寸。哪能隨意編排主子?”

她這般說,不是覺得那些人說不得。而是希望紅鶯能夠口裡更嚴實些,省得日後被人抓住把柄。

封媽媽在旁卻不以爲然,嗤道:“這叫編排?這叫說出實話來!那些人也算得上‘主子’?”

侯府當年的事情,可是鬧得不小。二夫人和三夫人做出的‘光輝事蹟’,她們多少也知道些。

紅襄卻問江雲昭:“夫人您看這事兒怎麼辦?”又低聲道:“邢姑姑都準備好了。在外面將人都招呼起來了,就等您下令呢。”

邢姑姑是帶着那些會武女官的頭。她召集的人,自然就是那些個武藝高強的。

江雲昭剛纔聽說董氏還會再來,就和邢姑姑說了,讓她提前準備好。

如今時機既已成熟,她也不耐煩再聽那些鬼哭狼嚎之聲,當即說道:“讓她儘管去辦罷。”

語畢,江雲昭覺得不夠完善,補充道:“婆子丫鬟裡有抵死不從的,就與她們說,再抗爭下去,就把她們丟到府外后街去,再也不準進到王府。”

紅鴿在旁聽了,有些遲疑,“世子妃的這幾句話太和軟了些,會不會不頂用?畢竟她們的賣身契不在主子手裡頭,她們聽了,也不會懼怕。”

“怎麼不怕?”封媽媽笑了笑,斷然說道:“新荷苑那些人現在正愁沒借口裁剪人手。如今只要主子了話,再把人丟出去,她們巴不得藉機趕緊將人辭了。新荷苑不少人都因爲這個而惶惶不安,所以才拼了命地幫她們主子做事。”

紅舞在旁笑道:“那可是妙了。聽說反抗的話會被趕走得更快,她們哪還敢這樣張狂?”

屋內人哈哈大笑。

紅襄說道:“我趕緊去和姑姑說去!”這就趕緊出了屋。

果然,不多時,外面婆子丫鬟的叫嚷聲小了起來。

接着,王妃董氏的叫聲響起。

然後,董氏的聲音也弱了下去。

邢姑姑回來後,大家都笑着問她,怎麼讓王妃也閉了嘴了。

“往年在宮裡頭看多了生死,我說話就也沒那麼多顧忌了。”邢姑姑平淡地道:“我不過是和她說,如今天已經黑了,地府的門已經打開。冤死的魂魄要在外頭遊走,若王妃沒做過虧心事,不放繼續大喊。這樣的話,路過的鬼魂聽了她的聲音,也不會黏住她不走。”

跟在她旁邊的女官接道:“剛纔王妃提了一句大姑娘,就哆嗦着身子走了。走的時候,還四處張望,好像很害怕。”

聽到提起廖心慧,大傢俱都沉默了下。

前些時候,廖心慧就是因着被逼出嫁而跳河自盡。

董氏和廖宇天一不給她設靈堂,二不承認女兒已死。如今卻是怕女兒的魂魄回來報復……

封媽媽當先冷笑了聲,打破了屋子裡的靜寂。

“好母親!當真是好母親!”封媽媽道:“也不知以後她到了陰曹地府,會不會後悔今日所作所爲!”

晚些的時候,廖鴻先回到家中,江雲昭和他說起了白日裡這些事情。

廖鴻先亦是十分感嘆。

“紅鶯和李媽媽在家中多年,一直盡職盡責。到時候認乾親的時候,你吩咐下去,在院子裡好好擺上幾桌,慶祝慶祝。”

說起這對母女後,他想到另一個身爲母親的,不禁嗤了聲。

江雲昭自然曉得他那聲不屑是給董氏的,便道:“我早就想好了。到時候不只擺酒,再給她們件明粹坊的飾,當做賀禮。”

“也好。”廖鴻先頷道。

兩人就這事兒商議了幾句後,廖鴻先想起一事來,與江雲昭說道:“那件事情,我查得差不多了。已經有了眉目。”

江雲昭怔了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廖澤昌逛青樓的事情,問道:“可是和那些菸葉有關?”

“無關。”廖鴻先輕笑道:“不過,更加離奇些就是了。”

125第7章 氣惱第19章 姐妹第2章 長幼有序157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74第3章 .24城首第38章 相助157第3章 .城第46章 究竟是誰126第50章 相遇157第3章 .24第3章 .第83章 去或不去第3章 .119128第65章 送物與詢問156161第68章 心火第46章 究竟是誰第7章 氣惱第58章 壽禮和貴客144第58章 壽禮和貴客第73章 喝止153第55章 離第72章 “意見一致”第4章 初現130第22章 誰之過155118第45章 解決之道128第3章 .文126第3章 .文170171第14章 入內165第3章 .文124第7章 氣惱151第82章 阻攔第29章 怒第31章 勸說老夫人160176第83章 去或不去第3章 .第4章 初現175142121第61章 心思各異164第45章 解決之道第86章 避第60章 防患於未然126162第39章 見與不見第3章 .第72章 “意見一致”第82章 阻攔129第76章 分家前夕第55章 離118第82章 阻攔第65章 送物與詢問126第35章 赴宴第30章 選擇第67章 目的第61章 心思各異第83章 去或不去第59章 心事167161第3章 .城151第47章 明粹坊第38章 相助第87章 點心鋪子第79章 露出端倪160第40章 丟失的東西第24章 客人125第50章 相遇
125第7章 氣惱第19章 姐妹第2章 長幼有序157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74第3章 .24城首第38章 相助157第3章 .城第46章 究竟是誰126第50章 相遇157第3章 .24第3章 .第83章 去或不去第3章 .119128第65章 送物與詢問156161第68章 心火第46章 究竟是誰第7章 氣惱第58章 壽禮和貴客144第58章 壽禮和貴客第73章 喝止153第55章 離第72章 “意見一致”第4章 初現130第22章 誰之過155118第45章 解決之道128第3章 .文126第3章 .文170171第14章 入內165第3章 .文124第7章 氣惱151第82章 阻攔第29章 怒第31章 勸說老夫人160176第83章 去或不去第3章 .第4章 初現175142121第61章 心思各異164第45章 解決之道第86章 避第60章 防患於未然126162第39章 見與不見第3章 .第72章 “意見一致”第82章 阻攔129第76章 分家前夕第55章 離118第82章 阻攔第65章 送物與詢問126第35章 赴宴第30章 選擇第67章 目的第61章 心思各異第83章 去或不去第59章 心事167161第3章 .城151第47章 明粹坊第38章 相助第87章 點心鋪子第79章 露出端倪160第40章 丟失的東西第24章 客人125第50章 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