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行宮賜宴

行宮靖海宮大殿中,數百位大小官員,十數位洋員教習以及他們的夫人家屬等等,濟濟一堂,我與李鴻章,載灃,李秉衡,丁汝昌,林太曾,劉步蟾,戴宗騫等人坐了首席。很欣慰的是在洋員席上,看見了琅威利的身影,我朝他微笑致意,他卻苦笑着搖了搖頭。心知是劉步蟾還沒抹下面子去找他呢,當下朝劉步蟾瞪了一眼。

劉步蟾點頭低聲解釋請我看他的表現。我想,也許這傢伙是想在大庭廣衆之下道歉,更彰顯自己的誠意吧?這倒也好,給琅威利落足面子,給他個臺階下。

海軍副將以上高級將領都聚在一起,鄧世昌,林永升,楊用霖,林履中,黃建勳,邱保仁,薩鎮冰,葉祖圭,嚴復,方伯謙等人,佔了三桌,洋員以琅威利,漢納根爲首,坐了兩桌。首先是一段歌舞表演,滿漢女子在悠揚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引來陣陣掌聲。

音樂聲中,侍者爲各人倒上酒漿,待樂聲一停,我端起酒杯站了起來,衆人不敢落座,紛紛舉杯站了起來。

“諸位!”,我朗聲道:“讓我門舉杯,爲了大清帝國皇家海軍,爲了諸位的事業,乾杯!”

“Cheers!”,“乾杯!”

大家飲完了酒,都看着我,我笑了笑,擡起手來壓了壓道:“大家都請坐,今天是朕第一次見到諸位可敬的外國友人,很高興,很願意與你們單獨再喝一杯,來,爲你們爲大清海軍做出的貢獻,乾杯。”

飲完了酒,我走向琅威利,將預先準備好的黃馬褂和黃帶子讓寇連才捧了,微笑着道:“請威廉先生接受朕的封賞,沒有你,就沒有大清海軍的今天。”

寇連才送上黃馬褂和黃帶子,所有的人都訝異的看着我,我朗聲笑道:“琅威利先生爲了大清海軍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才華,他是一個真正的職業軍人,是貴國的驕傲,也是我大清海軍的驕傲,爲了表彰琅威利先生的卓越貢獻,朕今天在此宣佈,實授琅威利先生提督,賞穿黃馬褂,賞宗室稱號,特賜黃帶子。請大家與朕一起向他表示祝賀!”

掌聲四起。

“Congratulations!哦,我的威廉,您還會離開我們嗎?”,說話的是開朗而又心直口快的美國人馬吉芬。年輕爽朗的馬吉芬十分的帥氣,時任鎮遠艦幫帶,正是林泰曾的助手。

其他的洋員也一同過來祝賀,而一幫中國官員好像還沒反應過來,目瞪口呆的不知所措。這時候,琅威利剛要說話,身旁的泰萊詭異的笑了一笑道:“嗨,你這個牛仔,我們大英帝國的勇士是不能承受那樣的侮辱的!”,轉頭對琅威利正色道:“威廉,你說是嗎?”

琅威利不悅的瞪了他一眼,轉頭對我微笑道:“感謝陛下的賞賜,不過陛下,您知道我更希望得到劉先生的禮物。”,雖是如此說笑,但還是笑着將黃馬褂穿在身上,學着載灃的樣子將黃帶子紮在頭上。得意洋洋的轉頭四顧。

我留心看了看泰萊,這傢伙可不是個好東西,什麼時候得找個由頭把他趕走纔是。

當下不動聲色回座,看了看劉步蟾,笑道:“衆位愛卿不要羨慕,從今天起,誰爲國家做出像郎威利先生那樣的貢獻,朕一樣賞他黃帶子。”,掃了一眼劉步蟾,這傢伙怎麼還不去道歉?

劉步蟾輕輕咳嗽了一聲,向我欠了欠身,起身向琅威利走去,廳內氣氛頓時尷尬起來,有些洋員甚至瞪大了眼睛,生怕又生出事端來。

我心知無礙,便轉過頭去與李鴻章丁汝昌說起話來,跟他們說起讓丁汝昌出任駐蒙大臣兼烏里雅蘇臺將軍,駐防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加太子太保。這是我下午自己看着地圖琢磨出來的。卻不料雖說是榮升,丁汝昌臉上卻並未有多少喜意。我心頭納悶,當下暫時按下此事。轉頭看着劉步蟾。

只見劉步蟾爲琅威利倒上了酒,恭敬的鞠了一躬道:“我劉步蟾是個粗人,不知道怎樣向先生道歉,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叫一笑泯恩仇,如果先生願意原諒步蟾,請與步蟾飲了這杯,從今以後,步蟾不敢對先生有半點不敬之處,還請先生多多教導於步蟾,一同爲我大清的海軍努力!先生,請!”,舉杯仰頭一飲而盡。

琅威利也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有了我的姿態,和劉步蟾這大庭廣衆之下的低姿態,他豈有不就坡下驢的道理?當下與劉步蟾碰了杯一飲而盡,與他親熱地握手擁抱,說起他對劉步蟾的好感來。

我一笑,見到二人握手言歡也甚是欣慰。只是劉步蟾啊劉步蟾,你要是真能說到做到,那纔是好啊。

席間又與幾位洋員說了幾句,漢納根是個比較沉默的標準德國人,也許是這裡大多是英國人的關係,他更是顯得沉默寡言。我便特別留心與他多說了幾句,聊下來才知道這傢伙原來是個陸軍工程兵專家,對於土木工事和工兵作業頗有專長,是負責爲海軍軍港設計建造岸防炮臺的。心頭一動,便將他介紹給了李秉衡,並請他從德國請來陸軍方面的朋友,爲山東新軍的組建和訓練提供幫助。

漢納根與李秉衡聊了幾句,聽到我的這個要求,驚訝的問我道:“陛下,貴國不是即將與大英帝國——”,朝英國人席間努了努嘴道:“結盟了嗎?難道還歡迎我們德國人嗎?不蠻陛下您說,我正在打算提出辭呈呢。”

我一愣,這傢伙還真是個直腸子,哈哈大笑道:“誰說大清不歡迎德國人了?朕有一個秘密。”,說話間向他招手示意,漢納根附耳過來,我小聲在他耳邊道:“事實上對於貴國,朕有着特殊的好感。特別是貴國的陸軍,請代朕向您在貴國陸軍界的朋友們發出邀請,便說大清的陸軍界,向德國的各位英才敞開大門!”

“是嗎?”,漢納根難以置信的縮身回去瞪着我道:“難道陛下不怕英國人不高興?”

“不高興?”,我不悅道:“大清是獨立國家,可不是他們的殖民地。”

漢納根鬆了口氣,臉上頓時露出笑容,舒了口氣道:“陛下的心願,我一定向國內轉達。”

搞定了這一頭,我便將漢納根交給了李秉衡,自行與其他洋員說話。馬吉芬此人十分活躍,不停與我扯東扯西,彷彿對我這個年輕皇帝很感興趣,我性格上本不排斥,但有許多事情要做,哪能被他纏住,於是召來同樣活躍的載灃,讓他通過譯員與馬吉芬攀談起來。

尼格路士是個憨厚的長者,帶了他美麗的女兒安吉芬來,父女倆自顧說話,不時拒絕身邊對他女兒不懷好意的糾纏,一邊不時吃些東西。我溫言與他倆說了幾句,說實話,這傢伙給我的吸引力可比他那看上去十分明豔的金髮女孩要小得多了。

安吉芬不像我印象中的西方女孩,看上去十分的文靜害羞,看了我,紅着臉也不說話,只低下頭去。

閒聊了幾句便召了李鴻章一起來說話,李鴻章爲我介紹了一個叫做金達的英國人,此人卻不是海軍的,而是鐵路公司的,李鴻章介紹是他爲大清製造了第一輛機車,也是可以與外國機車相媲美的國產機車,命名爲“龍”號,爲海軍的用煤作出了巨大貢獻。我也與他喝了一杯,多多閒聊了幾句。也許是因爲是鐵路公司的關係,他特別提起了計劃中的京伊鐵路的事情,金達說的很複雜,但是意思我大概聽了出來,好像是北京到伊犁要是想修建鐵路的話,十分困難,不如修到迪化府(今烏魯木齊)即可,我心中一動,這樣說來的話,既然安排丁汝昌去了庫倫,那幹嗎不在西安修一條向北的分路通到庫倫,這樣對於蒙古新疆的控制都能有保證。當下跟金達說了,他想了想表示可行,說這條分路要容易得多。但是還是要經過考察纔好,估計要用時三年左右,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我當然知道這個年代修建鐵路的難處,時間嘛,自然要花,錢也要花,但是這條鐵路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與那個泰萊嘛,我可提不起與他敷衍的興趣,讓李鴻章去應付了幾句,晚宴也就差不多了。我回到主位,倒滿了杯中酒,起身朗聲道:“諸位!讓我們再一次舉杯,感謝各位外國朋友的光臨!”

衆洋員謝了飲了。我又說道:“最後,祝賀你們的丁提督吧!丁汝昌接旨!”,丁汝昌跪地靜聽。

“丁汝昌,管帶海軍有功,擢爲駐蒙大臣,署烏里雅蘇臺將軍,加太子太保。剋日赴庫倫任上,欽此。”

丁汝昌微笑着接受衆人的恭喜,洋人們鬧了一陣也紛紛告辭。海軍各官員似乎都知道我還有話說,一個個都留了下來,我命人撤去了桌椅,數十人便站在廳中,等待着我的指示。

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二十七章 北洋更名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一六二章大賞第二八零章廢藩置縣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二五二章 羅斯福總統第二一二章 斡旋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零八章 募捐購艦第三二八章物是人非第二七零章操作第一二九章 誘敵第三三五章網第二三九章維多利亞公主護衛艦隊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三一五章 紅色的五月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三一章醞釀第二九零章連鎖反應第二五一章 工業井噴第一七八章安南亂第二一七章 不死心的沙皇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寫在前面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寫在前面第三一六章坦克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五十章 聶士誠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九十六章 飛艇的作用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三二三章分歧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北京之冬第二三一章醞釀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八十章 大計第一二零章 漸進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三二七章分贓寫在前面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一一五章 典型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二零一章取信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五十二章 威海行宮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新書介紹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二七九章刺殺袁世凱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一九章 反擊進行時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一六一章反間計第八十六章 火金兒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寫在前面第十九章 醇親王之病第三三九章春秋大義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二九三章宣戰
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二十七章 北洋更名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一六二章大賞第二八零章廢藩置縣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二五二章 羅斯福總統第二一二章 斡旋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零八章 募捐購艦第三二八章物是人非第二七零章操作第一二九章 誘敵第三三五章網第二三九章維多利亞公主護衛艦隊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三一五章 紅色的五月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三一章醞釀第二九零章連鎖反應第二五一章 工業井噴第一七八章安南亂第二一七章 不死心的沙皇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寫在前面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寫在前面第三一六章坦克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五十章 聶士誠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九十六章 飛艇的作用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三二三章分歧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北京之冬第二三一章醞釀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八十章 大計第一二零章 漸進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三二七章分贓寫在前面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一一五章 典型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二零一章取信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五十二章 威海行宮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新書介紹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二七九章刺殺袁世凱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一九章 反擊進行時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一六一章反間計第八十六章 火金兒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寫在前面第十九章 醇親王之病第三三九章春秋大義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二九三章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