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聶士誠

前注:最近與英國的同盟,各位也許有各種各樣的疑問。首先,在甲午前,是不存在所謂的英日同盟的,英日同盟的時間是在1902年,爲了對付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締結的,當然,這個同盟是建立在日本在甲午戰勝了中國的前提下發生的。在甲午前,英國在遠東的政策是扶持清政府,排斥列強。這種戰略思想是建立在“光榮孤立”的戰略理念之下的。上文所提到的巨文島軍港,乃是俄國首先看中,向清政府強行索取,英國得知後,出面支持清政府對抗俄國,原因在於此港乃是一個天然的良港,英國本身也需要在遠東建立一個隨時可以威脅俄國西伯利亞的根據地。

個人認爲,一戰以前的英國國際戰略十分的高明,當世無出其右者,在對付俄國的戰略層面上,有着一個堅實的包圍網,近東扶植土耳其,中東扶植印度及中亞一些勢力,遠東扶植中國。而一戰開戰後,又迅速的將俄國拖下水,取得自己在戰略層面上的主動。對近代國際史有所瞭解的朋友,可以多說說~

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多找一些有關甲午之前的英國遠東政策方面的史料來看看。

至於本書中中英結盟後的國際局勢變化,請耐心往下看,繼續給予俺支持。

正文開始:

聶士誠一見了我,先行謝恩他母親獲封誥命的事情,我一笑止之道:“召你來,是有事情要交你去辦。不要忙着謝恩。”

聶士誠磕頭道:“皇上累加殊恩於臣,但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我點點頭道:“起來吧,賜座,賞茶。”,自己端起杯子喝了口茶道:“新軍練得如何了?”

聶士誠謝過道:“依皇上的諭示,新軍在洋員協助下,正習練新戰法,一時也還看不出什麼成效。”

我點點頭,他這種誠實的態度很可取,寬慰他道:“一時自然看不出什麼成效。龍旗軍戰鬥員額一萬餘人,朕便給你們配發一百挺馬克沁機槍。回頭朕給你批條子,你去神機營領,至於戰法,朕也沒什麼好教你的,好好聽洋人的,你是勇將,朕是知道的。不過帶兵的事情,朕也要多說幾句。”

聶士誠躬身正容道:“恭聆皇上聖訓。”

我點點頭道:“龍旗軍現在三位方面大員,世鐸是親王,不會與你爭一時之長短,榮祿朕安排他專心服務洋人,這練兵的兵權,你可要抓牢了。朕下月便要出京,這期間朕賜你密旨,龍旗軍任何調動,必須由你經辦,此事你可對世鐸明言。你一輩子行伍出身,這道理不用朕多說。”,說着,拿起御案上善耆呈交的有關榮祿與載漪勾結事的密摺,交到聶士誠手中道:“此人多詐,人脈也廣,朕一時也只好先防備着。朕信得過你,你可要替朕防範着些。”

聶小心翼翼的接過了展開一看,大驚失色道:“皇上!臣可立時將此逆賊縛來面聖!”

我搖了搖頭道:“朕不欲多興殺孽,且此人於宗室,地方上多有經營,若是冒然行事,一來此賊反形未著,朕也不好加罪。這二來嘛,禍根已斷,朕也不怕他鬧出什麼事來。只是讓你多個防範之心,別日練夜練,給朕練出一支反軍來!”

聶士誠面色一沉,隨即保證道:“但請皇上放心,臣一定嚴加防範。”

我點了點頭道:“呆會你去翰林院找志銳,他是珍妃的哥哥,朕要把他派到軍中,一來訓導士卒忠君愛國,二來,也是一番錘鍊他的意思。你代朕照顧於他。”

聶士誠允了,我揮揮手道:“還有一事,便是將來北方可能有事,以你在軍中的見聞來看,朕可以將北方交給誰人守護爲好?”

“皇上是說俄人?”,說到這個,聶士誠頓時來了精神,激昂的說道:“皇上若是信得過臣,臣擔保將俄人拒於國境之外。”

我點了點頭,以示褒獎,笑了笑道:“朕對你是青眼有加,將來不知道有多大的擔子要壓在你身上,若是事事要你去做,我大清又哪來那麼多聶士誠?”

聶士誠喉頭一哽,紅着眼道:“皇上厚恩於臣,臣不知和以爲報……”

我笑了笑道:“你替朕練好兵,將來再替朕練出一些大將來,便是最好的報了。說說吧,朕要防範着俄人在北方生事,你多薦幾個人來。”

這倒不是我一時心血來潮,與英國人的合約一旦傳到俄人耳中,俄國人必然要敵視中國,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是要多多準備纔是。

“臣以爲……”,聶士誠猶豫了一下,說道:“臣以爲人員上,皇上倒無需憂心,伊犁將軍長庚大人,亦是一時良將,黑龍江,吉林二地乃我大清根本所在,依克唐阿,長順兩位將軍也都是軍中良將,只是新疆自去歲劉錦棠大人致休以來,一直出缺,臣以爲,皇上不若下旨重召劉錦棠大人,劉大人在新疆經營十餘年,極富經驗,原是西北屏障。”

“嗯。”,我邊點頭邊思索道:“軍器方面,依你看,我軍要補些什麼纔好?”

聶士誠欠了欠身,微微皺眉道:“遼東蒙古新疆,都是苦寒之地,除新疆有左文襄公曆年經營外,遼東蒙古,軍力略顯嬴弱,然一時亦無強兵可調。依臣觀之,多補槍械及快炮,加緊訓練,應可解燃眉之急。只是……”

我點點頭道:“你但言無妨,無須太多避諱。”

聶士誠欠身道:“臣斗膽進言,遼東兵卒多爲八旗根本,驕悍有之,謙虛不足,臣憂其未必肯習用新兵器。”

我哈哈一笑道:“這個你倒是放心,待他們見了新兵器的厲害,自然會放下那些個面子。嗯,你要是還不放心,朕把這差事交給禮親王去辦,他們再驕悍,也不能不給王爺面子。”

“如此,臣無憂矣。”,聶士誠笑道。

我點了點頭道:“好了,朕今天很歡喜,你給朕好好帶兵,待朕自威海衛回京後,放你一個月的假,讓你回家鄉去把你老母親接來北京安居。”

聶士誠大喜謝恩告退。我卻連寫數道上諭給神機營,禮親王世鐸,志銳等人,又令軍機處擬了一道聖旨,起復劉錦棠任新疆巡撫。

江南機器製造局先前受命加印的幾本槍炮彈藥製作方法已經送到北京,我命人送去天津機器製造局,並加旨讓他們自行外購軍事書籍,擴大產能,以應付將來之需。(都是洋務運動時,李鴻章組織人力翻譯的克虜伯相關書籍,有明史記載。)

剛剛跟聶士誠說到的北方戰線的問題,突然想起那蒙古喀喇沁親王父子來了有幾天了,我還一直沒抽空見他們呢,於是也不等着到承德去見他們了,便下旨召他們入宮覲見,宣恭親王奕忻,禮親王世鐸,素親王善耆相陪。

便在這當口,高靜卻又來了。今天她是一身素裝,面帶愁容,頭髮盤在腦後,冷着臉見了禮。便一言不發的站在一旁,我心想你這是幹什麼呢?於是也不理他,叫來寇連纔將幾道上諭發了出去。

這才笑着道:“高靜今天心情不好?這是誰欺負你了?”

高靜冷冷一笑,只冷哼一聲道:“沒誰欺負我,皇上理政辛苦了,我奉了皇后之命,來瞧瞧皇上。”

原來如此,隆裕啊隆裕,你難道要我收了你這個妹子嗎?嘿,這副樣子,我可提不起興趣。

於是微微一笑道:“噢,朕沒事。唉,隨朕去見皇后吧。”,看她仍是冷冷的模樣,不禁笑道:“你這番冷臉擺給朕看,朕可沒半點對不住你吧?”

“那自然是沒有,皇上自然是萬事皆對的,奴婢不敢有半分不敬。”

我冷冷一笑,不去理她,自行離去。心想這傢伙現在肯定是有火氣,俺先躲一陣再說吧。只聽得身後傳來輕輕的嗚咽之聲,讓人心中不忍。但是心知這一回頭就是自找麻煩了。於是心腸一硬,往前而去。

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三七章 勸降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三三七章變端第二三七章風雲色變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八十六章 火金兒第一九三章威海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六十八章 殺!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二八章 棋局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二七八章 大白艦隊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四十二章 榮祿的智慧第二五七-二五八章 危機與機遇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二零九章有變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三三四章三國寫在前面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一些資料 測試發波斯國地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俾斯麥同盟下的歐洲第二五九章十字路口第六章 軍機處第一四二章 外交風雲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六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四一章 漢城廟坍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九六章對德皇的建議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一九五章今日德意志!明日全世界!第二十二章 奕譞之死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寫在前面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九十六章 飛艇的作用第一八七章神州霽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零八章 募捐購艦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八十五章 策略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一二八章 棋局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二六章戰爭與和平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九十八章 面晤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三一章 水調歌頭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二十九章 活蜘蛛榮祿
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三七章 勸降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三三七章變端第二三七章風雲色變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八十六章 火金兒第一九三章威海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六十八章 殺!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二八章 棋局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二七八章 大白艦隊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四十二章 榮祿的智慧第二五七-二五八章 危機與機遇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二零九章有變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三三四章三國寫在前面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一些資料 測試發波斯國地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俾斯麥同盟下的歐洲第二五九章十字路口第六章 軍機處第一四二章 外交風雲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六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四一章 漢城廟坍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九六章對德皇的建議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一九五章今日德意志!明日全世界!第二十二章 奕譞之死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寫在前面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九十六章 飛艇的作用第一八七章神州霽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零八章 募捐購艦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八十五章 策略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一二八章 棋局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二六章戰爭與和平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九十八章 面晤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三一章 水調歌頭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二十九章 活蜘蛛榮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