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醇親王之病

是收買?還是妥協?又或者是麻痹?慈禧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我也想不出來。身邊沒個好點的謀士,是有些麻煩。

回到鍾粹宮不久,李蓮英又跑了過來加傳懿旨,說爲了顯示朝廷對於奕譞的恩寵,明天要皇帝用全副天子儀仗,向天下人宣示皇家孝慈之道。我想了想也沒什麼不妥,便答應了。

晚上,隆裕再也耐不住我的瘋狂,居然叫上了這幾天一直侍寢在側的那個宮女,本來我是不知道她的名字的,但是做了我的女人,我自然要問一問名字,剛剛承受了一番痛苦的女子紅着臉,閉着眼睛說她叫做小桃。

當然,隆裕是皇后之尊,不可能與她聯牀而歡的,小桃又是處子,自然是無力享受恩澤,又考慮到龍種的問題,弄完了小桃之後,隆裕趕緊的把我叫了過去,又瘋了一回,終於在她身上發泄了過去。

兩個女人都各自睡了,而我在牀上,卻很難入眠,想着慈禧的用意,怎麼也摸不着頭緒?難道,真是因爲醇親王妃的姐妹之情,載洸又是她妹妹的唯一骨血了?沒道理啊,她妹子的一個兒子已經做了皇帝,還要那麼加恩幹什麼呢?收買載洸?那更不可能,我絕對相信載洸,也許……是要做交易?我真的有資本與她做什麼交易嗎?

明天去問問醇親王吧。反正明兒要去看他,以他幾十年的宦海閱歷,應當能看出什麼端倪來吧?心中大事一放,頓時一股疲累感襲上心頭,我合上眼睛,將身子沉沉的搭在赤裸的皇后身上,沉沉睡去。

大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農曆三月廿七日,光緒皇帝以天子儀仗,親抵醇親王府邸視疾。同行的有禮親王世鐸,豫親王義道,瑞郡王載漪,慶郡王奕劻,敦郡王奕棕(言旁),孚郡王奕漁,鍾郡王奕怡(言旁),敏郡王奕志(加言旁),貝子加銜貝勒奕謨等等宗室覺羅親貴,以及身體不好的恭親王奕忻的世子載澂等等,全是家人,沒有帶一個大臣,宣示這是一次皇室家族中的內部活動,與國家無干。(注,醇王這一輩,也就是道光帝的兒子們,前三子以絲作旁,後六子以言做旁。其他叔伯兄弟,也大多如此,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後來的慶親王奕劻,奕格,奕勳等人不受此限。而次一輩即載字輩則全是三點水旁。)

這次隨同着我出來,我這才知道宗室居然有這許多,浩浩蕩蕩的隊伍華蓋,滿街的禁軍郎衛,顯示這次活動的規格之高。坐在車上,我突然想起如果這是發生在後世,新聞聯播以後在醇親王過世後,大概會這樣說:在醇親王病重期間,皇帝光緒爺曾親自到醫院探望,隨同看望的還有禮親王**……打電話或者電報表示慰問的有:恭親王奕忻……想到這裡,不由撲哧笑出了聲來。

隨即大感不安,兒子去看病重的老子,居然在路上笑出聲來,多不好啊,況且我還是以孝治天下,所幸這天子儀仗四面密閉,除了身邊的小德子以外,倒也沒人知道。我狠狠地看了小德子一眼,他吐了吐舌頭,便乖覺地說道:“皇上,奴才剛纔什麼都沒聽到。”

我笑了笑,小德子接着說道:“皇上,奴才還聽到消息,聽說老佛爺也要來。”

“什麼?”,我一驚,她要來怎麼不與我一起出發?這是個什麼信號?豈不是告訴天下臣民,全北京的老百姓,我這個皇帝和她不和嗎?而且我還是在前面走的,一點孝道都沒有。

聯想到昨天對載洸的特別加恩……難道,是起了廢立的心思?

可惜,載洸爲了迎接皇帝大駕,早早回家準備去了,不然我還可以抓他過來問問侍衛們有什麼異動。如果侍衛大換班什麼的,恐怕我就危險了。

幸而醇王府很快便就到了,醇王一家老老少少,俱都跪迎,醇親王雖是臥榻之身,卻也掙扎着下牀,在初夏的陽光下跪在地下,看上去都快要虛脫了。身邊的兩位福晉一左一右的護持着他。再身後跪的是四個兒子,載洸,載灃,載洵,載濤。以及散騎侍郎長史等王府管理人員。(醇親王計有4位福晉,前兩位有出,身份高些。)(散騎侍郎長史,親王府邸中世襲的王府管理人員,此職爲從二品。古代有句話叫宰相家人七品官,嗬嗬,親王家人可是二品官。要知道一省巡撫不過二品。)

三歲的載濤生得極是乖巧,雖然這天氣一身正裝跪在地下實在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居然也不淘氣。

醇親王見了我的車架,立刻率領全家山呼萬歲,磕頭迎接,我心中一酸,連忙跑上前去,親自將他扶了起來,讓大家都起身進府,奕譞也這纔有機會跟他的那些兄弟子侄們招呼。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入王府,奕譞身子不好,我親自扶着他,只見他額頭的汗水不住涔涔流下,心中越發的難過,扶了他進了房,屏退左右人等,立刻命太醫來診治。

我出了房,陪着各位宗室說了些閒話,兩位福晉陪了會笑,終是放不下心來,不住的要抹眼淚。嫡福晉,也就是光緒的親孃,還時常的看向自己。

在座的還有載洸,載灃兄弟,各自陪着母親,載灃到不多話。只是載洸好像不住的埋怨母親,別讓皇帝傷心什麼的。場面極是傷感。

過了一陣,太醫出來跪在我面前,我連忙叫他起來說話,心下緊張。

太醫道:“稟皇上,王爺這會子好了些。說想見皇上和諸位王子。”

我鬆了口氣,讓兩位福晉陪着各位宗室說些閒話。便領着載洸兄弟進入房中,因爲載洵載濤兩位不在,派人去叫了來。

奕譞此刻已經半躺在牀上了,氣色也比剛纔好了許多,額上敷了一塊白毛巾,而鬢角卻依稀能看見汗珠。我拿起枕邊的毛巾,爲他拭了拭汗水。

“唉——”,奕譞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扭頭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牀邊站着的兩個大孩子,兩個小孩子。淆然流下淚來。

“阿瑪!”,奕譞的五個孩子都跪了下來,場面實在傷感,我雖然與奕譞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但也眼眶溼潤。

“都起來——”,奕譞無力的伸了伸手,我們不敢違背,都站了起來,奕譞見到載濤的臉上還掛着淚,忽然一笑,招了招手,載濤爬上chuang去,奕譞疼愛的將他半抱在懷裡,奕譞又叫過載洵,也攏在一起。轉頭看着我道:“孩子們,你們的阿瑪……要走啦……”

“阿瑪——”,載灃撲通跪下,哭喊道:“阿瑪不會走的……”

奕譞搖了搖頭,仰頭望天道:“你阿瑪這輩子,從一個小小的貝子,突然一朝得志,由貝勒而郡王,由郡王而親王,又晉了鐵帽子,只是短短几年工夫,也是這富貴來的太快了,就十分的怕失去。”

奕譞閉着眼睛,右手撫着兩個孩子,臉上一臉哀傷,語調也是悲涼,忽然睜開眼來對載灃道:“載灃,叫你幾位額娘都來吧。外面那些人,嘿,不陪也罷,我有話……要交待交待。這是家事,天王老子也管不着。我這個七房啊,就看你啦載灃……”

載灃嗚咽着叫來幾位福晉,懂事的他叫來那個散騎長史陪着客人,又懂事的向各位宗室長輩致歉,交待完畢後才走了進來,奕譞看着他忙碌,臉上露出微笑,又安慰了幾個哭泣着的福晉幾句。閉上眼睛,就這麼仰着天說着話。

*票……票票……*

第三一一章予取予奪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二五五章新時代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三二二章暗流第十五章 頤和園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七四章政變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三一四章純潔的雪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新書介紹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二十八章 變種狼羣戰術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二九四章韜晦第四十九章 外交談判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二十一章 逼人太甚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三章 隆裕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三三五章網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十九章 旭日旗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八十五章 策略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章 修園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三五章 外交的賭博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一七六章軍情局出擊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七十章 中俄護漁糾紛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五十二章 威海行宮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一六六章起步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一章 瀛臺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寫在前面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
第三一一章予取予奪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二五五章新時代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三二二章暗流第十五章 頤和園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七四章政變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三一四章純潔的雪第一一一章 中英日東京通商友好條約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新書介紹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二十八章 變種狼羣戰術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二九四章韜晦第四十九章 外交談判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二十一章 逼人太甚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三章 隆裕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三三五章網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十九章 旭日旗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八十五章 策略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章 修園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三五章 外交的賭博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一七六章軍情局出擊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七十章 中俄護漁糾紛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五十二章 威海行宮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一六六章起步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一章 瀛臺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寫在前面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