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修園

在體和殿外等候的時候,李蓮英已經討好似的說了:老佛爺正和醇親王福晉說話呢。當時我還一愣,這點子事犯得着這樣賣乖嗎?

直到李蓮英從體和殿出來宣進,我才反應過來,醇親王福晉,那不就是慈禧她妹妹,俺載湉的親孃嘛。心下一寒,可別被看出什麼破綻來。

不過進了體和殿才發現自己的擔心純屬多餘。醇親王福晉低頭施禮,不敢怎麼向我看。我當然就更不敢多看她了。

“兒子給親爸爸請安了。”,我跪下,磕頭,請安。就在這一刻,向過去告別,就從這一刻起,我再不是葉風,我叫愛新覺羅.載湉,我是大清天子,光緒皇帝。

慈禧依舊在說笑着,聽我請安完畢,笑着招了招手示意我過去道:“聽蓮英說,皇帝今兒個還在爲了修園子的事情犯愁?看,咱這孩子,孝順着哪!”,這最後一句,是笑着向醇親王福晉說的。

我有些不習慣這樣的慈禧,這一刻她還真像個溫馨說着家常閒話的母親長輩,正向自己的姐妹炫耀自己的兒子有多麼孝順。

我瞟了一眼我的生身母親,醇親王福晉正尷尬的笑着迴應。心中泛起一陣悲涼,這可憐的女人,自己的兒子就在眼前,卻活生生被自己的親姐姐剝奪去母親的快樂。

我抿了抿嘴,起身走進她們身邊,儘量使自己的臉色顯得正常,嘆了口氣說道:“總還是缺錢,親爸爸,兒子無能,想不出辦法來,都是兒子的過錯。請親爸爸責罰。”

我想,即使是真光緒,大概也就只能像我這樣說話了吧。唉,首要的,是先了解並掌握這個時代吧,然後再慢慢找機會看能不能避免被囚禁瀛臺的命運,畢竟,瀛臺那種地方,偶爾去玩玩還不錯,不過,要在那呆十年,真可怕。

話說回來,這番話真是無能到底,不是爲着沒錢給慈禧修園子,而是一個皇帝,卻要因爲不能滿足這個女人的一己私慾而要奴顏婢膝至此!想到這些,情緒便波動起來,心下一慌,可別給慈禧看出什麼破綻來。

不過還好,看來慈禧還以爲我是爲着自己無能而發急,寬慰我坐下道:“皇帝,銀子的事急也急不來,我大清近年國運不盛,皇帝你剛剛親政不久,須知許多事情是急不來的。修園子的事情,醇親王管的不錯,你要相信七爺嘛。”,說着有意無意的瞟了醇親王福晉一眼,弄得她更是拘謹。

儘管是身着華服的貴婦,此刻卻顯得十分的可憐。我心中不禁有些不忍之色,不過此刻正提心吊膽着呢,哪敢在臉上露出分毫?當下跪下磕頭道:“親爸爸教悔的是,兒子記下了。”

也許是注意到妹妹的窘態,又或者是我的表現完全合乎她的心意,慈禧起身親自把我扶了起來,笑了笑道:“都是一家人,說這些幹什麼啊?”,回頭向醇親王福晉道:“妹妹,我也有些餓了,皇帝應該也還沒用過膳,我們一家人一起用點吧?”

雖說是詢問,但是卻絲毫不容抗拒,慈禧當先向偏殿走去,我與“母親”在後面跟着,我心中忐忑,想必她也是百感交集吧。

那邊早有李蓮英安排好膳食,當然是極盡奢華的山珍海味,許多菜我都沒聽說過,不過三個人也吃不了多少,加上我們“母子”又各有心事,幸而有李蓮英說些宮裡宮外的趣事來解悶,這餐晚飯纔沒那麼尷尬。

飯後,“母親”便說要回王府去。慈禧搖手說不急,回頭向李蓮英使了個眼色,李蓮英笑着答應一聲,轉身拿了一個食盒,呈給“母親”道:“這是太后和皇上給醇親王帶回去的,福晉您收好了。”

“母親”渾身一震,接過食盒連忙跪下謝恩告辭。

“皇帝,那清漪園的事情,你想了一天了,有什麼打算嗎?”,體和殿內就只剩下我和慈禧兩人了,我站着,頗有點拘束,好不容易慈禧發問,我趕緊回道:“回親爸爸的話,聽說清漪園工程上還有幾百萬兩銀子的缺,兒子想這也不算什麼大錢,想找北京的王公大臣們借點,便就應付過去了。兒子不知道想得對不對,還請親爸爸示下。”,我捏了捏袖子裡的銀票,心中琢磨着,是不是該拿出來?李蓮英可是說要我交給醇親王的啊。

“噢?皇帝打算找哪些人呢?”,慈禧不置可否,像是隨口一問,半躺了下去。

我一下子頭大起來,這清末的歷史我也是一知半解,叫我報人名我可上哪報去?於是硬着頭皮道:“首先便是恭親王,醇親王兩位,慶王爺也應該捐點,親爸爸的壽慶,這些王爺們應該也拿點出來,盡點做人臣的本分。”,一邊說着一邊緊張着,生怕犯什麼錯。

“哦。”,慈禧仍舊是不置可否的哦了一聲,臉上也沒了笑容,看不出什麼表情。

我心中一緊,難道什麼地方說錯了?

“親爸爸,李諳達也有捐獻,今兒個他貢獻了一百萬兩銀子,說是要給親爸爸您儘儘孝心呢。”,說着,我把銀票拿了出來。

心中一琢磨,還是拿了出來,李鴻章畢竟跟慈禧親近些,萬一日後傳到這老妖婆耳朵裡,她還以爲我有什麼私心呢,說不定認爲我私下裡討好自己的生身父親什麼的。女人啊,特別是更年期的女人,可說不定着呢。

將銀票拿到她的身邊,看她斜躺着慵懶的樣子,心中一橫,賣乖就賣到底吧,畢竟眼前不把這老妖婆伺候好,說不定關到瀛臺會提前呢。我蹲下身子,低頭輕輕的給她捶着腿。

“皇帝……”,沉默半晌後,慈禧終於纔開口,聽她聲音裡竟然有些感動:“你是我的兒子,親兒子。”

聽她說話,我一顆提着的心才放下,這老妖婆也不是沒有感情的,也不知道是我交出銀票還是給她捶腿打動了她。

“是我叫李蓮英拿銀票給你的。”,她話一出口,我這才反應過來,這李蓮英還真是狡猾,心中不禁騰起一股怒意來,居然騙我。幸好我剛剛拿了出來,不然這關過不過得去還是兩說呢。

“啊?”,我平息情緒,裝作毫無機心的樣子擡起頭來,愣愣的看着慈禧。

“呵呵,兒子,是我叫他這樣做的,你別怪蓮英。”,慈禧將我扶了起來,起身邊走邊說道:“我就是想看看你是我的兒子呢,還是記掛着自己是老七的兒子。皇帝啊,我這個親爸爸,當的不踏實啊……”,慈禧的喉頭一梗,盡然語帶哭腔。(老七,指光緒生身父親奕譞,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豐之弟。)

“兒子當然是親爸爸的兒子。親爸爸……”,這種表忠心的機會我豈能錯過?“母子倆”報頭啜泣。

過了一陣,慈禧開口道:“時候不早了,兒子早些去歇息吧。你剛剛說的,我也覺着有道理,不過……”,她遲疑了一下,像是想起什麼事情來,接着道:“就別找老六了,哼,你這個六叔啊,猴精着呢!”

“是,謹遵親爸爸教悔,兒臣告退。”,還不走幹嗎呢,於是我行禮完畢,緩緩後退準備出殿。不過突然想起來,應該往哪去啊?我是個冒牌的啊。

幸好,慈禧又出聲了:“皇帝,今兒去瞧瞧皇后吧,你們小夫妻倆,別弄生份了。”,這句話說得不陰不陽的,全然沒了剛纔那種溫馨之意。隨後揚起聲音道:“蓮英,送皇帝回去吧。”

“喳——”

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二三章分歧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一零章 太平...洋?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新書介紹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零五章 不存在的大艦隊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六章 軍機處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六章 軍機處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二一八章 海陸並進第八章 醇王府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二十六章 琉球中山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二十四章 慈禧之死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七十七章 天海攻略第三十三章 滿漢夷華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三一四章純潔的雪第六十五章 逆流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一百章 海參崴海戰!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二八零章廢藩置縣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第五十四章 撤旗事件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九十七章 光復海參崴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八十章 大計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二九七章家宴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三二一章奢望的和平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二三三章 起點
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二三章分歧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一零章 太平...洋?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新書介紹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零五章 不存在的大艦隊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六章 軍機處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六章 軍機處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二一八章 海陸並進第八章 醇王府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二十六章 琉球中山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二十四章 慈禧之死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七十七章 天海攻略第三十三章 滿漢夷華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三一四章純潔的雪第六十五章 逆流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一百章 海參崴海戰!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二八零章廢藩置縣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五十八章 吳起大於孫武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二二二章 和平的曙光第五十四章 撤旗事件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九十七章 光復海參崴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八十章 大計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二九七章家宴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三二一章奢望的和平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二三三章 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