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二原則

3第二原則

上一講我們只是說“履”體現了易的易原則,並且易的易原則體現了“太極環”的容易、和諧與快樂。另外,當小景開始寫作生之易的時候,易就不再是周易了,周易是周易,孔易是孔易,而小景的易是生之易,請不要搞錯。

記得我們說過,易的易原則表的是天時,是天性,是自然賜予我們的東西,我們只需合掌接受就可以了。對天時、天性,只可順,不可逆。

同時我們還說過,易的利原則表的是地利,是我們本身子系統的結構特點。你由誰複製同時你又複製了誰,進而你這個圈上有幾個擰勁甚至你是大系統第幾次分裂時產生的,等等等等,都是你所獨有的無人可以企及的資源。

當然別人上小學,你也上小學,但普通教育只是個窯廠,他只負責把每一個人都統一地燒到統一地火候,而統一地的火候也只能煉製出統一地硬度,也只能統一地去砌樓底或修橋樑。那只是每一塊磚都可以做到的事。當然這同樣也在地利的範圍之內。

而你必須細細地考察自己所處的的這個子系統,吃透他,看看你所處的位置,就是你必須明確在宇宙這個大系統中你身處何處,你的時間座標,空間座標,以及你的系統意義上的生物學座標:就是你與那個原始的“太極環”的傳承與被傳承的關係。你最好清楚你的這個子系統到底有多少擰勁?這意味着你在宇宙中被複制的次數。擰勁愈多,你可能進化的愈是高級,但同時距離最初智慧的起源也愈遠,也愈加的不容易,不和諧,不快樂。這樣當你在心路的歷程上回歸上溯時,即當你依照自然的本性來複原“太極環”以便恢復那最初的智慧時,也就愈加的困難。(迴歸是自然的本性,當我們被分裂,被誕生,我們的心就無時無刻不在渴慕迴歸,【即佛所說的自我,無我,大我。】那是一種對自然母親的渴望,一種再一次被以赤子之態擁抱的渴望。我們的心在思索的深處默默地復原那最爲原始的“太極環”的結構,並且在那裡找到我們渴慕許久的容易、和諧與快樂,而且那容易、和諧與快樂是發自內心的,是天生的,是自然的本原。我們的心在那裡找到了自己的家。容易、和諧而快樂,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心中認定的唯一的家。)相反地如果你的擰勁比較少,這代表着你可能進化的(忘了解釋一下我們所謂的“進化”的意義:子系統在大系統上的生物學座標)比較低級,但你卻因此而距智慧的起源很近,因而你可以更容易的復原智慧本身,從而也就更容易地獲得迴歸,獲得心靈上的無上的安慰。那安慰來自智慧的本原――“太極環”的容易、和諧與快樂。由此你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爲什麼有的人天生就是樂天派,而有的人天生就是精明派,除了後天的教育,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他們子系統的生物學結構:擰勁的多少在底下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可是我們說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很高級,就儘量去要做那些太需要精明頭腦纔可以的事,比如政客和職業經理人。因爲對你來說,與其復原最初的“太極環”倒不如好好地利用好你那超多的擰勁顯得更加地容易些。而如果你很低級,就儘量去要做太需要智慧的事,比如哲學家和慈善家。就是說你需要選擇對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向以更好地發揮你自身這個子系統結構的功能,如此而已。

當然,這近乎無稽之談,呵呵!我們何以知道自己是擰勁多餘正常人從而進化的更加高級呢,還是少於正常人從而進化的更加智慧呢?

這下還真把小景給問住了,這還真是個問題。說實在的這個問題也是寫到這幾個字時纔想到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拿小景來說吧,我的父親和我都是低級的進化層次上較爲原始的一類人。所以我一向都只是炫耀自己與智慧更加地接近,甚而至於可以爲各位指出智慧的所在。(但我依然無法告訴各位如何來判定自己身上到底是更加地高級還是更加地逼近智慧。讀了小景的文章,或者諸君心中應該有自己的判定。)

說白了,就是我這個人比較那啥,擰勁頭,有點呆,腦子轉不過圈。

我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我可以運用我所知道的東西將我的缺點轉化成優點。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就在於,生之易說了,難者福也!你的缺點,這樣看是缺點,而換一種角度看,則完完全全地變成了優點。而小景竭力向大家證明的就是: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來看待自己。而答案就是:如何角度。

就是說,是缺點的同時就是你的優點;而是優點的同時也就是你的缺點。

問題就在於你如何讓你的優點用在他擅長的地方,比如小景,決計不去搞人際,不做政客,不做經理人,那是我的軟肋。我的缺點全都用來思索非常體系,而我的優點?我幾乎沒有什麼優點,除了我自認爲的被自己當成了優點的那些缺點之外。

生之易的利原則講的是地利,是你此時此刻所擁有的東西。你擁有的就是於你來說最有利的,哪怕是“缺點”在小景的眼裡也全是“閃光”。因爲在生之易中沒有缺點和優點,只有使用得當地特點和使用不當的特點。說到這裡你大概聽得有點熟悉了:

沒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元帥。

雖然這話每個人都知道,但只有你讀過小景的書之後,你纔會真正明白這句話最底層的易學涵義。

如果諸君讀到此處,闇然發笑,並長嘆一聲,思忖一下自我的話,小景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易的利原則不在於別人手裡的,而在於自己碗裡的。只要正確認知並有效地使用好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你就足以擁有改造世界的力量。而這正是“太極環”所秉承的容易、和諧與快樂的思想在人世間的具體反映。

由此看來易的利原則與易的易原則是渾然一體的,利是如此容易得到的利,而易又是如此有利的易。易的三大原則原本一體,只是側重點不同。而易體系本身、“太極環”本身原本就是一體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體系本身的結構和功能使然。

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6 治國九策其九節59 堅守理念恆17 美國論第3章 善惡之源謙24 訟論4 老子的德是什麼75 天下鼎震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26 師比無相論66 失衡與平衡蹇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5 師說34 前途光明離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71 聚才之道萃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3 炊煙裊裊家人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22 言天徵人論1 老子是半璧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2 言天徵人論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33 安全感豫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35 財路說蠱臨12 論沙與珠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44 俗大過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30 禍福之源無妄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5 論進取心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36 非常體系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6 師比無相論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65 治國九策其八渙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9 簽約者說同人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15 小議復興56 論腐之敗之54 論法與律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25 師說3 第二原則55 論治與政44 點石成金睽43 炊煙裊裊家人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45 上帝爲什麼發笑17 美國論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32 過猶不及大過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4 俗大過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4 老子的德是什麼45 上帝爲什麼發笑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15 小議復興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36 非常體系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30 禍福之源無妄76 治國九策代後記59 治國九策其二漸2 第一原則14 生命論6 實力論37 噬嗑指數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
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6 治國九策其九節59 堅守理念恆17 美國論第3章 善惡之源謙24 訟論4 老子的德是什麼75 天下鼎震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26 師比無相論66 失衡與平衡蹇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5 師說34 前途光明離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71 聚才之道萃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3 炊煙裊裊家人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22 言天徵人論1 老子是半璧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2 言天徵人論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33 安全感豫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35 財路說蠱臨12 論沙與珠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44 俗大過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30 禍福之源無妄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5 論進取心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36 非常體系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6 師比無相論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65 治國九策其八渙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9 簽約者說同人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15 小議復興56 論腐之敗之54 論法與律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25 師說3 第二原則55 論治與政44 點石成金睽43 炊煙裊裊家人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45 上帝爲什麼發笑17 美國論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32 過猶不及大過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63 論不確定因素明夷44 俗大過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4 老子的德是什麼45 上帝爲什麼發笑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15 小議復興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36 非常體系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30 禍福之源無妄76 治國九策代後記59 治國九策其二漸2 第一原則14 生命論6 實力論37 噬嗑指數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