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陣地

這時,有些越過壕溝的金兵騎兵紛紛陷入重圍,被宋兵用鉤鐮槍拉下馬來,亂刀分屍。

呼延庚看着這一切,心中暗喜,往日的幸苦沒有白費。大營被挖得溝壑縱橫,所有的將士,包括呼延庚本人都只能裹着大氅睡在溝裡,早就怨聲載道,只是今日這一戰,便再也不會有怨言了。

呼延庚親帶親兵、本部,一同殺上來。他們的兵力佔絕對優勢,敵人身處溝壑的圍困中,自顧不暇,砍瓜切菜也似,一一喪命。

營外金兵不知營內的變故,押懶河習室只道營內戰局焦灼,便下令全軍攻入大營。押懶河習室手舞鐵骨朵,一馬當先衝進大營,迎面正遇到一隊潰退出來的契丹人,他揮手打碎領頭人的腦袋,大喝:“臨陣脫逃,殺無赦。”

邊上一人叫道:“二將軍掉坑裡了。”

押懶河習室以爲是普通的陷馬坑,大急:“還不帶我去救他。”

契丹人無奈,跟着押懶河習室往再次往營內殺去。他們通過一個被金兵打垮的帳篷,從這裡越過第一道壕溝,立刻就被宋軍的箭矢重點照顧,被射倒一大片。押懶河習室憑着一股悍勇,跟着契丹人順着第二道壕溝走,果然見到前面宋金兩軍擠在一處在廝殺。

原來押懶河思恭騎馬越過第一道壕溝的時候,被一柄長槍正中馬腹,身着重甲摔到地面上,一時站不起來,幸好親兵忠心耿耿,拼死護衛,不過身邊的契丹人,渤海人都跑了。宋軍知道這裡有個重甲將領,便紛紛過來搶功勞。

押懶河思恭眼看性命不保,押懶河習室振奮精神,殺進衝圍。

“兄弟莫慌,哥哥來了。”

“兄長,苦也,鐵浮屠丟光了,兄長快走。”

押懶河習室舉目四望,只覺敗局已定:“兄弟,我們且回平定軍,再想辦法。”他雖口上這麼說,但這一次押懶河部損失慘重,回去只怕只能混個小部落的待遇了。

兩人帶着親兵,且戰且走,突然,左面衝來一夥宋軍,爲首者鳳眼長鬚,手持一柄巨大的偃月刀,當者無一合知底。

押懶河習室叫道:“兄弟先走,亞駐子還小,你嫂子也還年輕,你多多看顧。”亞駐是押懶河習室的繼承人。

押懶河習室舉起骨朵,向宋將衝去。

來的宋將正是關力原,他雖鏖戰日久,但眼下局勢大好,他是精神抖擻,習室雖然勇猛,卻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五個回合,被關力原劈倒在地,取了首級。

到的此時,一聲令下,五百伏兵從山後繞出,不理營內金兵,一頭扎入營外步兵陣裡。

金兵留在營外的兩千人上下。熊大白所部不過五百人。衝擊半晌,傷亡不多,但殺敵也不多。幾次衝陣,半步不得前入。苦戰之中,營內如同山崩一般大喊:“韃子盡數被殲!大宋天威,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隨着呼喊聲,押懶河思恭帶人潰退而出,四散奔逃。

“天德好生,都指揮使令,棄械投降者,優加善待;有官不降,卒殺之者,以其官職任命。”呼延庚連帶調出了宣贊、郝思文部衆,傾巢而出。熊大白攻擊一面,其它人攻擊兩面,剩下一面虛張旗幟,網開一面。

敵人精銳,呼延庚怕他們拼死突圍,得不償失。

熊大白感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金兵陣內喧譁大作。鼓聲、號聲,軍官的喝罵聲、士卒的驚叫聲,一一傳入耳中。風沙彌漫,他們瞧不清,只見得圍繞本陣四周,旗幟遍佈,盡是影影綽綽無數的宋兵。

熊大白攻擊的方位,首先自亂。一方波及一方,蟻穴潰堤,幾乎同時,全陣大亂。旗倒幟曳,自相踐踏。宋兵勢如破竹。開始出現小股的投降。

一部金兵精確地判斷出呼延庚所布疑兵的位置,保着押懶河思恭,突圍而出。渾不顧剩下的金兵,揚長而去。

呼延庚見此,對金兵的戰力他心有餘悸,嚴令不得追趕。集中精力,對付圍中的敵人。

亂軍陣前步鹿孤樂平滿臉泥血,頭髮散亂臉側,身後的披風破破爛爛,他舉起獨腳銅人,揚聲大笑:“將主,築壘地域,不亞於天下雄城。”

呼延庚望着屍橫遍野的戰場,喜氣洋洋的得勝宋兵,以及跪倒地上乞降的金兵;回想交戰經過,念及金兵精悍,他連呼僥倖,又驚又喜,心潮澎湃,對步鹿孤樂平笑道:“依此一陣,我等便可化汴梁爲汴梁格勒。”

擊退了押懶河部的追兵,呼延庚收束人馬,退往威勝軍,趕回發鳩山大營,搬取家眷輜重。小敵既去,大敵必來,發鳩山大營也不是絕對安全了。步鹿孤樂平率全軍主力,向西去汾州,與河東西路訪察使張灝——就是張孝純的長子——所部會合,呼延庚與家眷會合後再行趕上。又派宣贊和石行方前往絳州(新絳),絳州是李綱宣撫河東時糧草輜重所在,在另一個時空,金兵破隆德後,絳州六十萬貫錢糧被潰兵劫掠一空。呼延庚這次要把絳州的錢糧好生搬運。

押懶河思恭帶着押懶河部回到了平定軍,此時粘罕已經攻下了平定軍,粘罕在軍城的衙門裡等着押懶河思恭去領罪。

別看押懶河思恭彪悍異常,但在完顏粘罕面前,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不但丟光了部衆,連兄長的屍首也未搶回來,你倒是還有臉面領着合扎猛安。”完顏粘罕呵斥道,“這孛堇你也就別做了了吧。”孛堇是女真語中的“王”,即另一個時空中的“貝勒”。以粘罕的本意,要藉機嚴懲押懶河思恭,藉機吞併押懶河部,但這時有個打岔的。

完顏婁室在一旁道:“折損三千人,南蠻子哪裡來的膽氣?”金兵西路軍是由各個部落聯合而成,完顏婁室可不能眼看着粘罕吞併小部落,於是將話題岔開,詳細詢問南關一戰的經過。

聽押懶河思恭說完,完顏婁室又道:“這南蠻如此狡詐,以前倒也未曾會過。看來,只有吾去領兵追逃這廝了。國相,你看這般可好,我帶着七水部、押懶河部等,南下追擊呼延庚,國相親自領兵經略西路。”

求收藏、推薦、紅票

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節 解難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節 魯達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二節 踹營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三節 張灝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節 真相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七十七節 失蹤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五節 潰兵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五節 平靜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四十二節 逃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五節 潰兵第一節 出軍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十七節 家破
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節 解難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節 魯達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二節 踹營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三節 張灝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節 真相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七十七節 失蹤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五節 潰兵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五節 平靜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四十二節 逃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五節 潰兵第一節 出軍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十七節 家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