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

折月嵐坐在池塘邊上,一襲青衣,她的手中,一些半青半黃的葉子被揉得粉碎,碎屑從她略嫌粗糙的手中飄了出來。她靜靜的坐着,出神的看着空空蕩蕩的學堂。心中如同旁邊的小池塘一樣,漣漪層層迭迭不休。

她曾經想把河北的孤兒都聚攏起來,親自教導他們,讓他們成爲河北的一支羽林親軍。但時間過了不久,呼延庚就讓各個邑接手了這百餘個孤兒。

呼延庚給折月嵐的解釋是:“讓這些孩子作爲平民長大,對他們更有好處。而我以天下爲家,不需要呼家軍。”

折月嵐有點弄不懂呼延庚,一代一代的折家將、楊家將以及呼家將,不都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嗎,邱穆陵仲廉、普六茹伯盛、歩鹿孤樂平,哪個不是父輩戰死成了孤兒,才被呼延家收養。

路眉如同一隻小狐狸一樣,隨便蜷縮在一側的樹蔭之下,眼角含着笑意盯着這個名義上她需要護衛的,但實際上是保護着她的鸞閣掌書記。

她撿起一個小小的土塊,瞄了一瞄扔向折月嵐,土塊沒有象她心中所想那樣打中折月嵐,卻掉在了身側的地上。

噠的一聲,也將折月嵐從發呆中驚醒。數年生死之間的磨練,讓她在片刻之間便將身邊的長劍拿在手上,臉上的惆悵一掃而空,仔細傾聽着身邊的異動。

“姐姐,是我!”路眉看着折月嵐戒備的樣子,低着頭,從樹蔭之中走了出來。一臉的嘻笑,“姐姐可是又在思念安撫,纔不過幾個月不見,姐姐便如同過了三秋。”

折月嵐顰眉道:“一天到晚唸叨這些幹嘛,流民斃於荒野,百姓填於溝壑。路眉,你每天唸叨呼延庚娶了誰,惡了誰,怎樣調戲你,不覺得煩嗎?”

折月嵐看着她,總有一種看着自己父親未去世前自己的神情。她已經不知道是幾年以前,那個十四五歲的姑娘,每日都對這鏡子梳妝打扮,急匆匆的在父兄面前炫耀着自己,等待着他們的誇獎。

只是從折可與在雁門關戰死之後,便一切都變了一個樣子。與自己有婚姻之約的楊居中也傳來噩耗,她忽然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再無可以爲自己遮風擋雨之人,父親也好,那個名義上的夫君也好,再也不會回來了。從此,那些胭脂水粉,那些少女情懷,便與她無緣。

不僅如此,她還要以一介女流的雙肩,撐起代州折家的門戶,不可以絲毫的軟弱,墜了父輩的威名。

“唉~”她低低的嘆息一聲,將長劍放回劍鞘之中,又坐到原來的地方,望着那池塘,口中不自覺的問着想要依偎在她身邊的小姑娘:“你真的想開了嗎?”

“姐姐說什麼?”路眉彷彿不明白折月嵐在說什麼,一臉的疑惑。折月嵐將眼光轉過來看着她,這種小姑娘的把戲,怎麼能夠瞞得過她,畢竟她領着一羣婦孺與金兵周旋了兩三年。

她也不發一言,只是盯着路眉,直到她低下頭去。

路眉知道瞞不過去,這才收起臉上得表情,恨聲說道:“我怎麼能想開,沒有他,我父親,母親兄長怎麼會死?”

“呵呵~”折月嵐一陣輕笑,“沒有他,你父親兄弟也不過早晚是死,你莫要忘記了,你母親,兄弟卻是死在金兵的手中,與他無關。你看看羅家堡的羅青,全家都被金兵抓作苦役。不管你多漂亮,也不過是金賊的奴隸,而只要金賊肚子餓了,都會吃掉你。”

她看着路眉,口中的語氣淡淡的,彷彿一切不相關似的。但路眉卻聽到一陣陣的寒意,她縮了縮身子,說道:“就算我父親死有餘辜,但呼延庚就是好人嗎?他對姐姐居心不良。”

“這些大人的事情,不用你們小丫頭管。”

“誰說我是小丫頭,至少……至少呼延庚玩……過我,姐姐還沒有過呢。”路眉發覺自己說錯了話,後面的聲音越來越小。

“你和他……已經有過了?”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他說,他說還沒進去就不算。要等姐姐過門的時候,再把我……”

“不和你說這些齷鹺話了。”折月嵐站起身來,轉身離去。

路眉跟上來:“姐姐每天愁眉不展,到底在擔憂些什麼?”

“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他在河北東路推行銳士,明明就是私軍骨幹,可他卻不讓我教訓孤兒。”

“他是怕姐姐偷練折家軍吧。”

“以他的氣度,不像。高鷺嫁給他,高寵爲背嵬軍統領,高家莊的私軍都被整合到背嵬軍中,以此爲例,他不至於猜忌我。”

“高姐姐不一樣,都已經被他收房了,折姐姐,你要和高姐姐比?那你什麼時候嫁給他。”

“都叫你別說這些了。”折月嵐惱羞成怒,嘶吼了一聲,隨即聲音轉爲平淡,“在代州折家有人頂起門戶之前,我是不會出嫁的。”

“可是,姐姐,不是說折老將軍就只有你一個女兒嗎?”

“說不得,只能從府州折家過繼一人了。”

“還不知道現在代州怎麼樣了呢,代州只有馬防使一人,孤懸敵後……”路眉喃喃的說。

代州,五臺,風。

一面“馬”字大旗,在一處還沒有建好的塢堡上空飄揚。距離塢堡數裡外的地方,幾千金兵正在勒馬等待命令,幾個河東的豪強正帶着他們亂哄哄的軍隊站在後面。

他們一面神情緊張的等待着金兵的命令,一邊心神不安看着那面隱約可見的“馬”字大旗。不知道通風報信的信使到了沒有。

“可有河北的消息傳來?”走在工地之上的馬擴,向他的幕僚追問,他的幕僚由代州本地人構成。

這幾日附,附近幾個豪強通報的消息,大隊的金兵彷彿要穿過代州境內,回大同區。據說這些金兵是完顏粘罕的幾個兒子,從淮西大勝歸來。那河北也應該有更準確的消息吧。

“未有消息,不過我聽傳言,完顏阿骨打的諸子爭利,大部會南下追擊皇上。”

“百里而趨利,必闕上將軍!”馬擴一笑,咳嗽了兩聲,放在說道:“河北正好有機會休整。”卻看到遠遠的天邊,一個穿着紅衣的騎士迅速的從塢堡前面掠過,然後就聽到望樓上的士兵長聲的呼喝:“敵襲~”

整個營地動了起來。

“嗚~”金兵進攻的號角聲響了起來,五千金兵一瀉而下。

“嗡~”天色一暗,數千支箭落在還沒有建成的塢堡之上。三四個附近的士卒將馬擴嚴嚴實實的掩倒在地。士兵們拿着盾牌躲在半人高的土牆後面,等待着金兵的進攻。

金兵們一聲呼喝,縱馬躍入還沒有挖掘完成的壕溝。藏在土牆之後的士兵們一聲吶喊,趕上前去,長槍迎上了金兵的長刀。

“死戰!”一個都頭喊道,長搶已經金兵砍成兩截,他棄槍拔刀,一刀砍在一個正要躍上壕溝的金兵腿上,金兵慘叫一聲,兩側的金兵兩把長刀同時向着都頭的頭顱砍去。

都頭渾身帶血,張嘴一笑,向着右側衝去,左側的金兵長刀立刻落空,右側長刀卻砍在他的左臂上,左臂飛出。校尉恍惚未覺,長刀狠狠的看在那馬的脖子之上。

“撲通~”瀕死的馬匹,將那個金兵重重的貫在地上。

一抹鮮血。右手按在斷臂之上,他厲聲長呼。

“死戰——,保家——”

一匹金兵的戰馬將他踩在腳下,“保家——”聲音在戰馬之下,逐漸微弱不聞。

馬擴的眼睛全是淚水。保家,他的家不在這裡,他的家在西北。

“騎兵,騎兵準備。”

馬擴大聲喝令着自己的屬下。他一手將圍在他身邊的士卒推開,代州還有騎兵,但只有幾百人,他走上塢堡中央懸掛着戰鼓地高臺,站在高臺之上,看着那些跟隨他守衛代州這家鄉的本地農民,此刻正在壕溝地邊緣與金兵英勇的纏鬥着。

他鬚髮皆張,一把推開呆立在那裡地士卒,搶過鼓錘,用力地敲了下去,熱血,青春,壯志飛揚。宛然當年渡海結盟滅遼的年代。熟悉的鼓聲讓在壕溝邊緣,土牆之後的戰士們熱血欲出。

“死戰,保家”豪邁的聲音,從他雄闊的胸膛之中爆發出來,隨着鼓聲,傳遞給了那些不屈服的人們。

“死戰!保家!”淒厲的聲音在塢堡內此起彼伏,他們用身軀在壕溝邊緣抵擋着金兵,他們依着矮牆,向着金兵發出憤怒的長箭,他們背靠着袍澤的身體,困在金兵的馬羣之中,死戰不退。

因爲他們知道,每消滅一個金兵,在這個塢堡掩護下的五臺縣城便多一分安全。

“嘶~”一支利箭的破空聲猛然而至。

身旁的士卒合身而上,利箭穿過盾牌,穿過士卒的胸膛。鮮血沿着利箭的方向,衝出身軀,塗灑在馬擴身上,沾染在戰鼓之上。馬擴恍然未覺,鮮血隨着鼓錘,正在天空之中盡情飛揚。

士卒依靠着長矛,直身而立,生命隨着鮮血漸漸逝去,身軀依然牢牢的護衛着身後的將領。鼓聲一變,愈發急促。接着巨大的聲音將塢堡震撼,騎兵猝然而出。

“死戰!保家!”

第一百節 解難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節 魯達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十節 打探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十節 姻緣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十八節 收稅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六節 成軍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九節 束伍第七十節 壓力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十四節 灤州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節 復耕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
第一百節 解難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節 魯達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十節 打探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十節 姻緣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十八節 收稅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六節 成軍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九節 束伍第七十節 壓力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十四節 灤州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節 復耕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