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

韓行胄送別了李綱的門生,回到內堂向韓肖胄稟報。李綱既然只派門生來,韓肖胄自恃身份,也只讓庶支的堂弟韓行胄去接待。

“怎樣?”

“打發走了。”韓行胄大大咧咧的說,“李伯紀好大口氣,開口就是一萬石。我韓家憑本事收上來的租子,爲什麼要給他。”

與此同時,童穆也在送康王趙構離開行在:“陛下號召宗室百官捐贈,大王願爲表率,率先響應,不愧爲宗室之首。”

趙構道:“可惜南來,置辦田宅不多,只能繳納區區千石糧食。陛下似乎有不滿之意,還望中官多多斡旋。”

兩人說着話來帶府門前,趙構的隨從捧着一個盒子上前,趙構道:“這時福建路送來,用倭銀打製的銀鳥,小小玩物,望中貴人笑納。”

童穆也不推辭,雙手接過這個盒子,和趙構告辭,一面往府內走,一面暗自冷笑:“康王貴爲皇叔,自隨駕南巡以來,在江南東路,兩浙路買田置地,落下好大產業,卻只出一千石糧食。更可氣的是,居然拿幾個銀器就想收買我童穆。罷了,罷了,只怕這大宋江山,不是他趙家的。”

趙諶興致所至,要讓宗室百官捐糧,但少年人的興致來得快也去得快,趙諶將徵糧的事情交給宰相李綱,“李相公,何相公,捐糧犒軍,義之所至。二位相公可用任何辦法籌糧,朕絕無異議。”留下了這句話,皇帝施施然的御駕親征去了。

李綱是焦慮前線的軍糧,何慄則是因爲皇帝的囑託,兩位宰相一同推動向宗室百官徵糧,但遇到了孫傅和汪伯彥兩位執政的阻擾和抵抗。

康王趙構明裡帶頭捐贈,暗裡卻和百官串聯,互倒苦水。

“我等拋棄祖業,追隨陛下南下,生計困頓不堪,還要捐贈萬石糧食,陛下絕非如此不恤下情,這都是李伯紀搞出來的惡政。”

“不錯,吾當彈劾之。”御史中丞李回道,“但此去汴梁,路途遙遠,緩不濟急啊。”

“中丞,這揚州城裡,還有一位太皇太后,還有一位皇太妃啊。”

“你說的,可是鄭太后和楊太妃?”鄭太皇太后是趙佶的皇后,曾在靖康二年與朱鳳璉一同秉政,後備朱鳳璉架空,楊太皇太妃則是康王趙構的生母。

“朱太后遠在汴梁,當在揚州請另一爲太后監國,陛下又已出征,請大王率領百官,請鄭太皇太后,楊太皇太妃並肩秉政。”

在康王趙構府中,汪伯彥半躬着身體,向趙構建議道。

趙構大怒,將手中的摺扇摔在地上:“公欲陷本王於不忠不義乎?”

“李伯紀,何慄二人,盤剝宗室百官,全無宰相的體統。若不加制止,只怕大夥都要家破人亡了,眼下只能請太皇太后出來,阻止他們胡來。”

趙構揮揮手:“李相、何相公忠體國。汪左丞,你說些什麼呀。你請回吧。”

“大王,李何二人如此逼迫百官富戶,是要出亂子的。”

“休得妄言,聖君賢相當朝,是我大宋百姓的福氣。”

“小臣只是擔心而已。”

“呵呵,”趙構乾笑幾聲,“左丞也是用心國事,萬一真的有不妥之處,到時候再想辦法,眼下,仍需讓李相公放手施爲。”

汪伯彥會意。他立即同意了向宗室百官富戶逼捐,同時向糧店和買糧食。

雖然汪伯彥兼着揚州知府,但逼捐的事情,卻不派出一個衙役,全都讓李綱派遣軍漢去做。一時物議沸騰。

趙諶全然不知在他身後揚州發生的這些事情,他已經在天長與王稟匯合。宋軍和金兵在東到運河,西到大別山的漫長戰線上展開了戰鬥。

已經是二月初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武松在站籠裡看着外面柳條上的嫩芽,心裡的煩躁稍稍解了點。沒想到屋漏偏逢梅雨天,那天折家軍和本地的呼家軍幹起來,讓索虜給偷襲了,這次捱上的坎不知道能不能過去呢。

當天傍晚,武松所部吃過晚飯,席地而臥,大夥是又累又乏,正準備呼呼大睡,突然來了一夥軍漢,四處亂砸,看見米桶就要搶走,發現米桶是空的,飯已經吃光了,就把米桶砸了個稀巴爛。

武松問:“怎麼回事?自家兄弟,有話好說。”

“誰跟你自家兄弟,你們在好酒好飯的享受,咱們府州人就只有黴飯吃。”

武松聽話不是頭,一聲大喝,如同晴天霹靂,將場面鎮住,隨後一把抓住領頭的人,詳細詢問。

原來這夥折家軍實在東北面的山口防守的,今日大營送了晚飯來,卻有一半是黴的。這夥人臨時的都頭,正是背嵬軍教導指揮出身的鄒淵。鄒淵處事粗枝大葉,說了句:“黴飯也吃不死。”

折家軍前來援助延州,卻被打亂建制,受外人統轄,早就有一股怨氣,這下又明顯是受到了本地人的歧視,多日積累的怨氣一下子爆發出來,一聲呼喝之下,沿着防線一路打砸。

武松道:“俺武二郎最愛管不平之事,但軍法森嚴,豈容爾等胡來,隨我去見上官。”

就在這當口,索虜打過來的時候誰也沒注意到。只聽見哨兵的幾聲慘叫,接着就是密集的馬蹄聲。這邊大夥駭住了。

武松心說要壞菜,再看着後邊不遠處就是老百姓的營地,沒到山裡去的百姓都還在那兒睡着呢。武松眼睛一掃,看到站在不遠處的施恩還在那兒賣呆,上去一把拉着:“看帶弟兄們上去頂住。”

他又叫剛剛被自己擰住的那個折家軍領頭的,去幫助百姓逃走。

那頭目喝了一聲:“額乃是府州邢蛟,好漢子,怎的稱呼。留下名字日後討教。”

“武松。”

邢蛟去掩護百姓逃走了,武松指揮所有在場的軍漢,就地利用地形設好伏擊,幾百支弓弩已經張開,準備好了招呼小索虜。

忙忙叨叨的,一眨眼的工夫,施恩已經退回來了。金兵嗷嗷叫着往山口這邊衝,武松一揮手,近三百支箭射往金兵。

索虜被射懵了,他也沒想到宋軍還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因爲衝得急,金兵全都是輕裝,鐵浮屠和盾牌手也在後面,只能眼睜睜地挨箭,一點轍都沒有。

金兵蒲裡衍也急赤白臉,前面就到山口了,老百姓揹着財物的身影就是到嘴的肥肉,不能給搶了,就下死命令,一定要把山口給奪下來。

金兵不顧傷亡地朝上衝,等衝近了,索虜喊着叫着,提着狼牙棒像條被打疼了的惡犬般往陣地上撲。而此時的宋軍,缺兵少將,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了,再加上山口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工事,武松一急眼,一聲大喝,左手錘,右手斧,第一個與索虜白刃接戰。

宋軍殺紅了眼,一個反衝鋒把索虜生生給打回去了。

這是個多麼悲壯的畫面,不過三十丈見方的山口,每隔幾步就有兄弟倒下去,其他兄弟去照顧,自己又被金兵打殺,倒在自己弟兄邊上。

負傷的、沒負傷的,都在和金兵拼命,還是冒死回去背自己的兄弟。能救回來的,要背下去;不能救回來的,哪怕是具屍體了,那也是自己的弟兄,舍了命,也要把自己的兄弟揹回來。

正在膠着之時,突然在宋軍的後方,馬蹄驟然響起。邢蛟,就是剛纔去救老百姓的那個府州軍官,騎在馬上,也沒有穿盔甲,只拿了一杆馬槊,身後跟了十來個騎兵,衝了過來。

金兵總兵力也不過五百多人,和宋軍鏖戰了這麼久,陣型早已散亂,騎兵的衝擊力是巨大的,將這股金兵衝得七零八落。

邢蛟兜馬回來,對着武松大叫:“兄弟,我武藝不比你差,不過只擅長馬戰。”

武松苦笑。

在一切安定下來之後,對摺家軍的這次騷亂當然有懲處。但爲了安撫呼家軍和折家軍的軍心,卻沒有過重的處罰。只是要嚴懲雙方几個帶頭的。

武松作爲呼家軍這邊“帶頭鬧事”的,也難逃池魚之殃,被罰站籠一天。

武松在站籠裡站得筆挺,站籠邊上,軍漢百姓們都圍着看,眼見武松如同鐵塔一般,怒目圓睜,一動不動,百姓們紛紛議論:“這莫不是羅漢下凡?”

“折宣副,呼觀察,”呼延庚慢條斯理的說,“此次折家軍鬧出好大事端,其實都是心病鬧的。他們身爲客軍,如同無根之木,我等還需想辦法讓他們安心。”

“那以安撫看來,該當如何是好?”

“當整編。”

“整編?”

“正是,不要再分什麼呼家軍,折家軍,而是整編成一支軍隊,才能如臂使指。”

折彥質的面容扭曲了一陣,終於忍不住了:“只怕整編是名,吞併是實吧。”

“宣副何出此言。呼家軍也好,折家軍也罷,終歸是朝廷軍隊。”

“何況整編之後,該當以宣副爲首。”

“折家子弟在軍中爲官者,立即上調一級。”

“呼安撫,將吏升遷自有朝廷做主,你逾制了吧。”

“吾已在河北建藩,七品以下,皆有權任命,七品以上,還請宣副報知汴梁。”

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十六節 平州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十五節 夜驚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節 出軍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十四節 灤州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節 突圍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十三節 塘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十一節 獎懲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十九節 陣地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
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十六節 平州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十五節 夜驚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節 出軍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十四節 灤州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節 突圍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十三節 塘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十一節 獎懲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十九節 陣地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