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

在五臺普濟寺,舉行了馬擴的授官儀式,河東承宣使雖然只是本官虛銜,但表明馬擴已經跨入高級武官的行列,可以參議朝廷大政,被尊稱爲“使相”了。

馬擴先接受了朝廷的詔書,又接受了智真長老的祝福,隨即站到大雄寶殿中央,向麾下的將領宣佈道:“太后,太妃,聖上和呼延宣帥,決心以汴梁爲餌,吸引金兵主力,而在外線,恢復晉冀魯豫。而河東,就是外線的第一戰。”

馬擴的一番話,把衆人的熱情都調動起來,馬擴接着回顧宋軍在河東的優勢

“我軍以五臺爲中心,讓村寨結爲保甲,五臺北面大同,東下鎮、定,南通太原,西接麟府,乃四戰之地。我們在這裡成功地創建五個防禦司,盤踞於此,讓河北與河東的敵人寢食難安。”“今日,河北主力在河東彙集,以普六茹伯盛爲招討使,本帥爲副使,以天雄、魏博、成德,和河東三十萬保甲,殲滅太原金兵,取了完顏銀術可的項上人頭。”

“此役重在恢復河東全境,不但要殲滅金賊,還要掃平山中羣醜,以保境安民。”

馬擴所說的羣醜,就是太行山中的流寇。山中本來就有山賊,金兵佔據河東後,又有大批的潰軍和走投無路的平民,到山中爲盜。一時之間,做山賊成爲河東最有前途的職業,太行山上號稱百萬山賊。

隨着宋軍在河東逐步站穩腳跟,建立保甲,山賊中的大部逐漸下山接受招安,成爲保甲戶,唯有近十萬人仍舊身在綠林。

其中最大的一股,便是從童貫勝捷軍中逃出來的田虎、田豹、田彪三兄弟。

“這三兄弟劫奪了部分勝捷軍的軍餉,在山中嘯聚爲王,身爲大宋子民,不但不騷擾金兵,反而多次到保甲搶掠,我軍攻略太原,沿途糧草都在這三兄弟的威脅之下,爲此要將田家三兄弟一力剷除。”

馬擴環視諸將:“大戰在即,大軍進剿,卻不能在山中耗費時日。須得一名勇士,孤身進山,與田虎麾下的內應相合,先制住頭目,大軍在外將這股悍匪壓服收編。哪位將軍願往。”

一名黑鐵塔般的將領站出來:“某願往。”其聲如雷。

馬擴一看,原來是陷陣營指揮使武松。馬擴大喜,遣退衆人,向武松細細交代,又派施恩帶領百餘名猛士尾隨接應。

九月的太行山已然落雪,一個土匪扮的人,獨自一個在密林的雪地上走着。

彵一忽兒哼着婬調;一忽兒狂野地獰笶;一忽兒騎上馬大跑一陣;一忽兒又跟在馬的後頭吹着口哨;一忽兒嘴裡也不知嘟嚕些什麼;一忽兒又拉着道地的山東腔亂罵一通;一忽兒又跑到馬前頭,讓馬跟着彵跑;一忽兒彵又蹲在馬後頭,讓馬走遠了,彵再一聲唿哨,那馬又轉回頭朝着彵狂奔回來。當馬狂奔到彵跟前時,彵就撫摩着馬頭,大笶一陣。彵幾乎一點也不安靜,真像一個瘋子,也像一個練馬的演員。彵用在走路上的力氣,遠沒有用在彵這一套發瘋的行動上多。

武松,現在已然像一個肆無忌憚的山賊了。在連續幾天晝行夜伏之後,他已經行進到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之中。這天晚上,他將馬繫好,自己挖了個土坑睡下。

半夜時分,他突然被坐騎的一聲長嘶驚醒,武松緊了緊拴在樹上的繮繩,防止被它掙脫。然後他隱蔽在一棵大樹後面,抽出鋒利的匕首,繼續向周圍瞭望探索。

這時馬又一次地驚恐嘶叫起來,拼命地掙了兩下繮繩,但沒有掙脫。接着它四腿彎彎,抖顫得站立不住了,看看就要絕望地倒下去。武松一陣驚奇,口中嘟嚕道:“媽的,什麼東西,這麼大的威風,把匹活龍駒都給嚇癱了!”

他還沒來得及回頭,突然一聲巨吼,灌木叢中撲出一隻大個的東北虎,張着利牙,豎着尾巴,一衝一衝地向馬撲來。虎尾掃擊着灌木叢,唰唰亂響,震得雪粉四濺。

馬被嚇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頭兩眼死盯着撲來的惡敵,從鼻子裡發出低沉的哀鳴。

武松還是頭一次看到活老虎,離得又這麼近。又是來吃他的馬,這突然來的驚恐,使他氣不不安,心怦怦地亂跳,手中的匕首也隨着他的心有些抖顫。

眼見着老虎向着坐騎撲來,他順手一抄,從得勝鉤上解下斧頭,將手中匕首插在腰帶上,跑上兩步。

那老虎見到武松,便轉將過來,把兩隻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裡攛將下來。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老虎撲來,只一閃,閃在老虎背後。那老虎背後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老虎見掀他不着,吼一聲,卻似半天裡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

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老虎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老虎又剪不着,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武松見那老虎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斧頭,盡平生氣力,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見一聲悶響,正劈在老虎後脖上。

那老虎受了傷,越發兇猛,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只得鬆了斧頭,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老虎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兩隻手就勢把老虎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老虎急要掙扎,被武松盡力氣捺定,那裡肯放半點兒鬆寬。

武松把只腳望老虎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那老虎咆哮起來,把身底下爬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松把老虎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去。那老虎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

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從腰帶上抽下匕首,對着老虎頂門紮了下去。

老虎吃痛掙扎,武松掄起拳頭,打了老虎六七十拳,那老虎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來,更動彈不得,只剩口裡兀自氣喘。

武松放了手來,從虎背上拔下斧頭,生生將虎頭劈開,眼見老虎氣都沒了,方纔住手。

武松上前兩步,用腳踩着虎背,蹬了兩蹬,死老虎已全身鬆軟。他自己也和老虎一樣,全身鬆軟,四肢一點力氣也沒有,一披股坐在雪地上,爬也爬不起來,腿和手抖顫得更加厲害,他一仰身躺在雪地上,想恢復一下過度的緊張。他偏過頭去,看了看那匹受驚如癱的馬,此刻已十分平靜了,在安閒地吃着草料。武松一陣輕鬆的喜悅,擦了擦額上的冷汗,歇息了半宿,將死虎架上馬背,繼續循着細作留下的暗記,去尋田虎兄弟。

第十五節 夜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三節 廝殺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一節 獎懲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三十八章 跑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四十節 定製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節 孤城第四節 體系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四節 棣州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節 大名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十二節 宣贊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二十三節 狹路
第十五節 夜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三節 廝殺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一節 獎懲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三十八章 跑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四十節 定製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節 孤城第四節 體系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四節 棣州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節 大名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十二節 宣贊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二十三節 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