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

歩鹿孤樂平說道:“本將遠征大漠,誰不去,誰就是背盟。”這話一出,在座的部落首領面面相覷。

這些部落本來奉了金國的號令,要到燕京取齊,隨後南下劫掠。他們對金國即使談不上什麼好感,也絕對不是敵對關係。

但沒想到,被宋軍卡在陰山山口,十七個部落好幾萬人要吃飯,在沒打下奉聖州的情況下,聽劉敵烈的勸說,到奉聖州來探探風頭。

見到歩鹿孤樂平要拉攏他們,這些部族首領心中明白着呢,若是不答應,他們今天走不出奉聖州城。而他們身死,也不會有太多人記得給自己報仇,相反瓜分自己部落的人會如同禿鷲一樣涌來。

於是喝血酒,發盟誓,這些頭領都一一照做了,甚至討價還價也是真心的。但一旦他們回去,是否還會堅持今日許下的承諾,就要看是不是情勢所容許了。

但沒想到,歩鹿孤樂平當場就提出了遠征大漠。

劉敵烈問道:“請問將軍要遠征哪裡?”

“我答應大家避雪的錢糧,總要有出處,我要遠征東京道。”

東京道自然不是說宋廷東京汴梁,而是指金國的東京遼陽附近,這是金國治下除卻燕京附近以外最富庶的區域,比受過多次徵發的西京大同要富庶得多。

劉敵烈看各部頭領都看着自己,不由得硬着頭皮說道:“將軍要襲取東京道,自然是好的,但東京道遠在三千里之外,各個部落拖家帶口,只怕很難走到呀。如果半途之上,老弱婦孺紛紛倒閉,有損將軍的威信呀。”

劉敵烈說完這番話,並沒有回頭向部落頭領們轉述。

歩鹿孤樂平問劉敵烈:“莫非你有更好的去處?”

“將軍可知金界堡。”

歩鹿孤樂平搖搖頭,他真的不知道。因爲真正的金界堡是金界壕的一部分,要在胡沙虎掃北無功之後,才正式動工,用來防備漠北部族。

而現在的“金界堡”是金國剛剛滅遼的時候,由婆盧火在嫩江邊上修築的一道哨堡,其目的是將建立一個前哨,當草原部族要進入金國治下較爲繁榮的鹹平道和東京道的時候,。

劉敵烈解釋道:“在界壕的南面,臨潢路與鹹平道交界的地方,有大片的草場,草場中又有綠洲,前遼曾在綠洲中設立屯墾司,生產南人的米粟菜蔬。”

歩鹿孤樂平來興趣了:“大漠中有個屯墾司?”

“正是。”劉敵烈所說的地方,就是通遼——赤峰一帶的科爾沁草原,在遼代就以水草豐美著稱,在草原中的綠洲中,遼代統治者讓渤海人和被俘虜的漢民進行耕作,有塞北江南之稱。

現在,金兵忙着進攻南邊的宋國,暫時還沒顧得上這塊寶地。

歩鹿孤樂平和普六茹伯盛低聲商量了一下,歩鹿孤樂平道:“好,你前頭帶路,本將隨你去取這塞北江南。你以何人爲質?”

“妻子爲質。”

普六茹伯盛見劉敵烈毫不猶豫,心中暗讚一聲“好!果然是個梟雄。”

歩鹿孤樂平許可了之後,劉敵烈才向部落頭領們宣佈了攻打金界堡的的決定,部落頭領們一片譁然。

普六茹伯盛發現,吵吵嚷嚷的頭領中,明顯分作兩種,一種是極其不願意調頭向北走的,另一種卻在問戰利品是不是按規矩分配。

他招招手,將通譯叫道身邊:“要分配戰利品的部族都是漠北的?不願意的是漠南的部族?”

“鎮府明見。”

這時,就有一個二十多歲的漢子站起來,幾哩哇啦的說了一番。通譯解釋說,這漢子是乞牙惕部頭領的長子合不勒,他說,他和兄弟們願意帶領本部族人,去攻打金界堡,他叔叔的部族,也會跟着去。

“那他以何人爲質?”

通譯問過,合不勒一通回答。通譯臉色大變:“他說可以用他的父親和叔祖,也就是乞牙惕、泰亦赤兀惕、翁吉剌惕三部頭領爲質。”

把自己的父親爲人質,自己奪取部落的統治權,還真是果決的人物。不過這樣,他所表現的的忠心纔可信吧。

合不勒這番表態,讓漠北諸部堅定了決心:不管怎樣,先到漠南搶一把再說。札剌兒、蔑兒乞、克列亦惕、乃蠻、塔塔爾等部落也跟着同意了。

漠南諸部沒有辦法,也只好跟着同意。

“那好,各位回去,一面將人質送來,一面整頓部落,過幾天我等就可以出征了。”

待部落首領們紛紛起身要走,劉敵烈故意晚走一步,問歩鹿孤樂平:“爲何不等人質送來,再放我等回去?”

“合則留,不合則去,若是有人不甘心受灑家驅使,自可率領部衆遠去。”

“但恰恰就是不能通過陰山山口南下。”劉敵烈點破這一點,隨後就告辭了。

晚上,十二個部落將人質送來,其他五個部落已經連夜帶着部族向西北出發,另尋出路。

送來的人質中,以合不勒兄弟的人質地位最高,他們是合不勒兄弟的父親和叔叔:乞牙惕部首領屯必乃薛禪、泰亦赤兀惕部首領察喇亥領乎、翁吉剌惕部抄真斡兒帖該。第一人爲傳說中的海都汗的孫子,另兩人是海都汗的兒子。

第二天,歩鹿孤樂平帶了二百親兵,出山口去點驗部衆,其餘各部頭領都在,卻唯獨少了合不勒。

“他們去哪了?”

合不勒的堂兄弟俺巴孩留下的人回答說:“那些連夜逃走的部落,是對將軍不敬,合不勒大人最恨這些無信之人,連夜去追殺這些蠕蠕。”俺巴孩已經接替他的祖父,成爲泰亦赤兀惕部首領,而合不勒的妻弟賽因,則成爲翁吉剌惕部。

到了下午,合不勒才帶着部族,趕着成羣的牛馬和俘虜,回到了集結地,他一夜又一天,襲擊了三個西遷的不足,奪去了他們的牛馬和人口。並向歩鹿孤樂平請功。

歩鹿孤樂平將戰利品中的三分之二,都賜給了合不勒,其他的分給其他部落。

他早已收拾停當,立即就要率領各部出發。

劉敵烈道:“已經是下午了,是否等到明天再走。”

歩鹿孤樂平道:“我已經等了一個上午,然道還要浪費一下午嗎?走,馬上啓程。”

索超帶領騎兵先行出發,普六茹伯盛與歩鹿孤樂平告別。

普六茹伯盛道:“劉敵烈心懷鬼胎,合不勒野心勃勃。兄弟,你要小心。”

“你放心,大不了憑我這二十斤獨腳銅人,八壺連珠箭,一路殺回來便罷。”

“兄弟,你千萬要慎重。最兇險處,不在戰場”

“我知道,劉敵烈,合不勒都有野心,爲了他們這野心,可能會把我出賣給金賊。但同樣因爲他們的野心,在打敗金國這個大敵之前,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與少兄交惡。”歩鹿孤樂平笑道:“兄弟,你爲我坐鎮范陽,只要你不出事,劉敵烈便不敢炸刺。”

送走了歩鹿孤樂平之後,普六茹伯盛回到奉聖州,召集宣德、懷安、懷來的守將開會。他們奪取奉聖州,連接草原諸部的任務已經完成,四個主力團沒必要都呆在奉聖州。

普六茹伯盛留下趙邦傑的第十六團鎮守奉聖州,就帶着第十一、十二、十三團南下回到飛狐,隨後登船向着河東撤退。他們將在五臺休整後,再加入到河北戰場中去。

就在歩鹿孤樂平剛剛奪取奉聖州,正在和祖卜人廝殺的時候,河北,雄州前線,宋金兩軍在此已經對峙了十餘天,這些天裡,沒什麼大戰,只是雙方的斥候,小打小鬧幾場。

巡夜的士卒敲響三更的更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帳外傳來。兩三句幾不可聞的耳語,一名親衛走到賬外。“將主?”他隔着帳幕低聲地叫道。

呼延庚披衣起來,認得是親衛的聲音:“何事?進來說。”

來人低聲而急促地道:“將主,滄州生變。張益謙調王淵部北上,要接管滄州。”

溫柔的夜色,頓時變得金戈鐵馬。呼延庚短促地命令道:“講來。”

親兵遞上來一封軍報。是滄州的坐營指揮使宣贊寫來的。

呼延庚觀完軍報,神情劇變,險些站立不穩,勉強剋制住,扶着坐塌坐下。一盆冰水,從頭澆下,他手腳冰涼,帶軍至今,從未遇到過這等兇險之事。

“怎麼了?將主。”

陽光、綠蔭,堂上、冰冷,呼延庚揮手急令:“傳邱穆陵仲廉來。”親兵不敢怠慢,拔腳就走,未到門口,呼延庚又改變了主意,拽他回來,“且慢,且慢,……容我再想想。”

翻開軍報,一目十行,再看一遍。宣贊寫道:“王淵大軍北上,末將奉夫人之令,將糧草鐵器等諸般要害物,收入滄州州城當中,滄州堅城,支持一月當無虞也。唯張運使所駐塘沽,尚未通消息,不知情境如何。”

呼延庚稍微平復了一下心境,宣贊是奉張嬋之令,退守滄州城內,以王淵之無能,滄州老家還是安全的,可是塘沽的張彥橘,怎麼沒有信來呢?

第八十三節 僞詔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六節 滄州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七節 馬場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十三節 張灝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八節 突圍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五節 平靜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九十六節 折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十節 練兵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節 沁水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四十節 賽跑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
第八十三節 僞詔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六節 滄州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七節 馬場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十三節 張灝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八節 突圍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五節 平靜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九十六節 折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十節 練兵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節 沁水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四十節 賽跑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