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

朱由檢對於瘧疾不算陌生。

這種肆掠歐亞兩洲達數千年的疾病,即便是在後世也對人類生活影響巨大。

要不然,屠呦呦也不會因爲青蒿素而得諾貝爾獎。

這種病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染病者會經歷潛伏期、發冷期、發熱期以及出汗期,直到死亡。

也正因爲此,這種病又叫做打擺子,即初始非常冷然後又非常熱,冷的時候即便是酷暑天蓋幾牀棉被也無濟於事,熱時墜入冰窖也無用。

而現在朱由檢聽聞畢懋康開始發熱,自然是心裡一沉。

這說明即便徐文爵及時帶去了名醫,也依舊沒能阻止比畢懋康病情的惡化。

朱由檢疾步跟着徐文爵來到了畢懋康面前。

只見畢懋康面色潮紅地躺在藤椅上,虛弱無力地喊道:“國公爺,你怎麼讓陛下來了,快讓他離開,這病傳人,讓陛下染了病,就是我畢懋康的罪孽了!”

“陛下,請恕老臣無禮,您請回吧。”

畢懋康昏昏沉沉地朝朱由檢點了點頭。、

王承恩聽此也是嚇得不行,他也怕病過到了自己陛下身上,忙勸道:“陛下,要不我們還是回去,您有什麼話,讓別的人傳一下就是。”

“怕什麼,這瘧疾雖傳染,不過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染,又非鼠疫,這大冬天的,哪會有蚊子叮咬。”

朱由檢說着就走到畢懋康面前來:“畢愛卿不必擔憂,這瘧疾雖來勢兇猛,但也不是無藥可治,朕會替你想辦法,你先好好靜養,大明還需要你呢。”

朱由檢見畢懋康如此虛弱,也不好再和他多說些話,命徐文爵好生照料後就來到魏國公府正堂歇息。

魏國公乃大明開國第一將徐達的爵位。

朱由檢既然來了魏國公府自然也是要瞻仰一下徐達的,上了三柱香後才坐下對徐文爵又吩咐道:“你們府上可有西洋人的玻璃瓶?”

“有的,不知陛下要此物作甚?”徐文爵問道。

“製藥!”

朱由檢說着就又道:“久聞你繼承國公之位後一味好煉丹藥,不理南京軍政,尤其是在誠意伯劉孔昭接任操江水軍後,更是找了幾個洋人一起煉丹,如今朕也要讓你煉一種藥,治治畢懋康的病。”

徐文爵摸了摸腦袋:“微臣不敢欺瞞陛下,微臣這個煉的丹藥只是在房中行樂時管用,微臣少年好色,虧了身子,現在不得不靠這些東西補補陽氣,所以就一直尋摸着能夠再展雄風的好藥,陛下您若是需要,微臣倒是可以進獻幾顆微臣密藏的好藥,可畢公如今身體如此虛弱,可萬萬是玩不得的。”

“荒唐!”

朱由檢將桌子一拍。

“你好歹也是我大明第一國公之後,不思江山社稷,竟整日鑽研這些,也罷,朕也沒空替中山王和朕祖上文皇后教訓你,你既然喜歡鑽研此道,也不能只一味制閨房行樂的藥,這畢公的病雖然可怕,但只要把一種叫金雞納霜的藥製出來,則可以根治他這病,而且售賣出去,根治犯同樣病的士紳百姓,這樣既賺了錢又造福於民,豈不比你在女人肚子上多運動一會兒有價值!”

朱由檢知道抗瘧疾的藥最出名的便是金雞納霜以及後世的青蒿素。

青蒿素雖提取自青蒿,但提取難度比金雞納霜高,而且青蒿素的應用算是二十一世紀最新的生物技術,他一個大學生自然不可能掌握這裡的法門。

單純的青蒿用藥效果又不明顯,青蒿素這種生物鹼與青蒿這種植物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因而,朱由檢只能選擇讓徐文爵研製金雞納霜。

金雞納霜是在青蒿素出現之前根治瘧疾的良藥。

後世之所以讓青蒿素取締金雞納霜,則是因爲金雞納霜作爲抗瘧疾藥物應用時間比較長,使得很多瘧原蟲已經產生了對金雞納霜的耐藥性。

因而導致在後世的瘧疾,金雞納霜對其沒有任何作用。

而在大明還沒有提取生物鹼作爲藥物的應用,因而金雞納霜在這個時代是可以對瘧疾有根治效果的。

相比較於青蒿素的提取,金雞納霜提取難度並不高,只需粉碎與鹼石灰混合,再加以石油醚溶劑抽提,然後再用稀硫酸萃取,然後濃縮結晶得到硫酸金雞納霜即可。

鹼石灰與稀硫酸都不難,在大明可以直接找人配製稀釋出來。

唯獨石油醚這種有機溶劑需要對石油進行蒸餾。

但也有可解決之處。

畢竟在中國,古人尤其是很多方士還是知道石油的。

沈括的《夢溪筆談》裡就提到過石油。

朱由檢相信徐文爵也能找到這東西,然後用玻璃儀器進行蒸餾得到石油醚。

要用石油蒸餾得到石油醚則根據石油各種有機物的不同沸點而通過溫度操控得到石油醚。

石油醚的沸點是在三十到一百攝氏度,差不多就是水將要沸騰之時,朱由檢可以讓徐文爵找人在蒸餾石油的同時以水爲參照物,這樣就可以得到石油醚。

當然,最後能不能成功得到金雞納霜這種治療瘧疾的神藥。

朱由檢並不敢有十足的保證。

不過,反正畢懋康這個病情都會因爲瘧原蟲破壞身體機能而最終死去。

朱由檢覺得倒不如趁此抓緊時間試一試,沒準還真能研製出金雞納霜這種藥,減少大明人口的非戰爭死亡率,也從而更加地安定和收攏民心。

同時也挽救一位科學家的生命。

畢竟在這個時代,很多人總是喜歡把天災和自己這個君王的德行以及百官的德行聯繫起來。

朝廷的合法統治性有時候就與這些瘟疫息息相關。

另外,朱由檢覺得與其讓徐文爵把他魏國公府幾百年積累的家業花費在制壯0陽藥上也還不如讓他乾點正事,爲大明的藥物研究做些貢獻。

魏國公徐文爵不知道崇禎朱由檢說的金雞納霜是什麼藥,他甚至聽都沒聽說過。

但朱由檢這麼一說後,徐文爵也知道這裡面有很大的商機,因而他便忙拍了拍胸膛:

“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儘早研製出金雞納霜來。”

“有信心是好事,這件事要是完成的好,朕讓你們徐家獨家經營金雞納霜的生產發賣,不過朕得佔六成的利潤,算是技術入股”,朱由檢說道。

徐文爵也不知道什麼是技術入股,但他可不敢違背朱由檢的旨意,只能答應,當然,他也知道,這種藥如果真如陛下所說對瘧疾有根治效果的話,那帶來的利潤比賣千年人蔘還賺錢。

當然,即便虧了,徐文爵也無所謂,他徐家家大業大,平時花萬金研製丹藥失敗的事常有,如今不過再敗家一次而已,反正也是討皇帝陛下歡心,何樂而不爲。

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十一章 南撤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
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十一章 南撤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