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

三軍授旗完畢,朱由檢又做了一番軍旗關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意義的演講。

崇禎帝朱由檢希望自己的近衛第一二三軍是一支有靈魂的軍隊,通過口號、軍旗等一系列方式讓每一個官兵都知道他們參加近衛軍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光有精神勉勵是不夠的,雖然嘴上朱由檢說是加入近衛軍不爲升官發財,不計個人生死。

但只要是人,就得有利可圖。

朱由檢命人將成箱的銀元擡了上來,由他和各軍總兵官和總督以及大元帥府的官員向官兵們發放響銀。

當軍人也是要有物資保障的,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很多時候士氣的高低就看你發多少銀子。

朱由檢不會在這方面吝嗇,而且只有軍人的響銀豐厚,才能更好地讓他們嚴守紀律,對民衆財產和公共財產做到秋毫無犯。

這一次的響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豐厚,按照朱由檢的說法,這叫做年終獎,是天下百姓對近衛軍的殷切期盼和新年祝福。

也正因爲此,當由朱由檢親自發放,以此收三軍之心。

每一員前來領響,朱由檢在將用紅紙包裹好的銀元塞到其手中時,都會與其拍肩示意。

近衛軍的官兵們誰也沒想到高高在上的君王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心中自然是更爲敬佩。

看着這些或手持崇禎十四式火器或是彎刀或是長矛或是鳥銃,一個個精神抖擻,臉上興奮異常的官兵。

朱由檢很是欣慰,他不相信就自己就憑這四十五萬大軍還會讓清軍輕易攻下江南。

“馬上就要過年了,朕決定給你們放假,從臘月二十七日期到正月初七之前,你們可以回家看看父母,畢竟明年是否能再見也已不知道,回不了家的就去南京看一看,去蘇州看一看,也可以來紫禁城來找朕,李若璉你不許阻攔他們!”

朱由檢這麼一說,眼前的官兵都歡呼起來,長達數月的訓練對於他們而言的確已經很疲憊,一聽見要放十日長假,自然是興奮不已。

“傳旨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近衛軍休假期間,務必嚴加警戒,另外,各軍安排一下,每一日各軍得有一個兵團值班守備,謹防一旦清軍趁此突襲,朱昭明那邊報警時,也能有個機動兵力!”

朱由檢吩咐後便下令繼續訓練。

十五萬甲種營的官兵開始由各自的基層軍官帶去訓練。

步兵營自然是要先熟悉燧發槍的,已有步兵營的軍官到軍械所觀摩了崇禎十四式火槍的操作過程,此時開始訓練時,便由各隊隊長進行操作演練。

噼噼啪啪的實彈射擊嚇得洪澤湖上的白鷺成羣成羣的飛。

而騎兵營則沒有開始進行騎馬訓練,而是在老騎兵的帶領下,給各自的馬匹喂草料豆料,刷毛,以及一起相互依偎。

按照老騎兵的說法,這是先與各自的馬匹培養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使馬對人產生感情,然後戰場上才能像戰友一樣相互配合。

到以後,纔會訓練馬匹跨火圈,趟血水,模擬戰場衝殺。

這些細節,朱由檢自然不會去抓,一切都交給周遇吉去管,畢竟他可是與清軍騎兵對戰過的邊軍老將。

朱由檢現在擔心的是騎兵營後續的馬匹供應問題,現在山東還在自己手裡,還有馬匹供應,可若是明年一但山東丟失,朱由檢很難再尋地養育戰馬,南方水土明顯是不適合養馬的,尤其是戰馬。

炮兵營在開始試探着用照門和測距儀發射炮彈,諾大的原野裡時不時的傳來炮聲,有高聲呼叫射中了的,也有大笑沒射中的。

初始的時候大家還都比較熱情,甚至在五日的各兵種訓練同時還開始加班加點在朱由檢請來的葡兵幫助下襬出長矛與火槍騎兵搭配的戰術訓練。

將騎兵與火槍步兵以及長矛合理搭配成戰鬥力極強的混合兵種,這方面佛郎機人即所謂的西班牙比較有經驗,而大明對此也不陌生,畢竟這種混合兵種的戰術配合,從明初以來便也有。

看着長矛兵的刺殺與火槍兵整齊的發射以及以及騎兵們有模有樣地突襲包抄迂迴,讓朱由檢很是欣慰,或許此時的近衛軍官兵對於這種戰術還比較生疏,但只有日復一日的重複訓練,一旦養成慣性再加上紀律的嚴格,不愁不形成強大戰鬥力。

朱由檢最強調的就是近衛軍的紀律,逃兵以及舊習不改搶掠民財以及貪贓枉法,玷污民女甚至只是調戲的都被朱由檢命令軍法官砍了腦袋掛在了校場的旗杆上,其中不乏指揮使級的高級軍官。

大元帥府新成立總軍法處,由何新直接管理,而各軍乃至各兵團和各營都有自己的軍法營,由各軍總督主抓。

這些軍法官雖然與其他官兵一樣參加訓練,但都臂膀上多一繡着軍法二字臂章,這些人都是選自軍中或錦衣衛中的古板嚴苛之人,絲毫不講情面,一旦有人違反,不顧級別高低,俱是先禁閉再按照近衛軍違紀條例懲罰。

朱由檢希望可以以此讓近衛軍可以真正成爲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這樣才能具備近代乃至現代軍隊的一些性質,崩潰率要完勝當今這個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才行。

從對歌比拼,到每五日一次各軍格鬥大比武,朱由檢要培養的就是各軍的集體拼搏精神,他不希望自己的主力軍輕言放棄,他要讓他們把軍隊的榮譽視爲比生命還重要。

因陸軍部總長周遇吉宣佈是臘月二十七日中午休假。

所有臘月二十七的上午,以往訓練熱情高漲的官兵此時都表現的很無精打采,許多人不時的看向箭樓上的大鼓,都等着正午的到來。

“看得出來,今天早上的軍心已經沒了,陛下,要不提前到上午就給大家放假吧?”

“不行,軍令不可改,正午就是正午!”

朱由檢也有不近人情的一回,而等到正午到來時,他則親自上了箭樓,敲響了大鼓:“兒郎們,回家吧!”

底下一片歡呼之聲,有人開始相互擁抱,有人則脫去了軍帽,有人在抱着自己的馬久久不離開。

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
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