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

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達,教育水平自然也就發達。

大明之盛,財富大半皆在江南。

而眼前這幾位少年英才,朱由檢也知道自己即便是當今帝王肯定在詩詞文章是比不過他們的。

當然,朱由檢也沒有要和他們比的必要。

“賢,有才者也,乃能幹之人,對大明對天下黎庶做出過貢獻者,方可以賢而稱之,你們都是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可你們有幾人爲天下立了大功,研究學問,可你們洞曉這魚爲什麼不能離岸嗎,爲何人從高處摔下來會死,而鳥爲什麼卻不飛,人是怎麼出來的,爲什麼男女結合便可成人,這些就需要你們做學問的人來爲世人解釋,只有你們解決了一個問題,才能稱爲賢者。”

朱由檢說着就順手撿起剛剛飄落下的黃葉:“爲什麼這片落葉在枯萎後會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飛,你們有沒有想過原因,如若西洋人所說,我們腳下之地乃圓球,那爲何球底的人不會掉下去,是不是有某種引力。”

朱由檢的問題還真問住了方以智和張岱等人,生活中葉往下掉和鳥會飛是他們都知道的常識,但他們從來沒有細究過這方面的原因,最多童年時候有過好奇,待長大後都關注着修身之學與治世之學,連帶詩詞歌賦短文都不過是閒時娛樂,因而此時誰也不知道,誰都不禁抓耳撓腮起來。

“朕讓你們來這裡,就是要你們好好去格這些最簡單現象的自然之理,當然閒暇時寫寫詩詞文章,朕也是支持的,我大明與建奴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的文化比他們發達,而詩詞便是文化之一。”

朱由檢很忙,他沒時間與這些士子閒扯,在待了半個時辰後就離開了大明科學院。

而就因爲他待的這個半個時辰,從此以後,科學院裡就沒再有高歌朗誦之聲,也沒有觥籌交錯的舉杯談志之聲,整個科學院裡的人開始變得異常安靜起來。

方以智現在就喜歡一個人呆呆地坐在樹上,沒事就把石頭啊葉子啊往下丟。

被砸中腦袋的小內宦很有怨言多次請求回宮,不願意面對這幫沒事幹的瘋子。

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現在不但好美婢好**好丹青,如今也好看自己小妾的肚子,摸了前面又摸後面,只差沒有戴眼鏡去看自己小妾的洞,嘴裡直唸叨着人是怎麼出來,一聽說呂留良的小妾要生了,跑得比呂留良還快,嚇得穩婆連忙罵當爹的太着急。

呂留良爲此還大罵了張岱,以爲自己剛出生的孩子不是自己的。

傅山劍術高超,一顆木塊被他劈得薄如蟬翼,但他還是沒看清木片下到底是什麼構成的,爲什麼還是會有紋理。

唐甄很殘忍,他把一隻鳥的翅膀砍斷,一隻只留一隻翅膀,一隻則拔光了翅膀上的毛,還有一隻則被拆掉了翅膀骨架,爲的就是找出爲什麼鳥能飛。

朱由檢知道後是很興奮的,至少他們沒有像王陽明一樣只是呆呆地看着竹子。

大明製造學堂的孩童們大都是附近各縣上過幾年學的寒門學子,認得字卻還不能走舉業之路,朱由檢去軍械所經過這裡時便看見湯若望在這裡給這些孩童講着算術。

“按照陛下的要求,這新式學堂以後分科而教,現在暫且分爲算學、國學、化學、格物、生物、體育、音樂、史學、地理、外文等科,且分爲小學、中學、大學三等級,每一等級又有初、中、高級三個階段,初級小學只授算學和國學,越到後面再增加新的學科,中學結束後再分爲各科教育。”

朱由檢聽了宋應星的稟報後,不由得笑了起來,暗想自己這麼一搞,等於是把大明製造學堂變成了從幼兒班到大學的綜合學校。

眼下大戰在即,整個大明朝廷只能把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軍事上,不過朱由檢也覺得等到明年過後也得讓禮部搞搞改革,把大明的教育從新變一變。

不能只培養一批做官的人,要想真正做到民0族覺醒,就得打破精英階層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做到全民普及,但這樣的話,就需要大批的師資力量和更多的財政支撐。

朱由檢現在也只能一步步來。

大明第一兵工廠已經開始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崇禎十四式火器的生產。

整個廠房重新進行了構建,從鐵礦冶煉到最後的組成檢查,都有許多的工匠參與其間。

整個生產過程是一條完整的流水線,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熟練而又老成的工匠負責,朱由檢只看見火器一捆一捆地被小推車推了出來,總裝備處的人會一一點驗,待上油後用牛油紙包好,放在鋪有稻草的木箱裡,會有工人去釘上木板,直接擡送到河邊裝船運往淮安。

不僅僅是火槍、其他還在用的三眼銃以及虎蹲炮等也在陸續啓運,連帶着長矛和倭刀也是如此。

朱由檢問向暫領大元帥府總裝備主任的史可法:“現在已經近衛軍第一二三軍各軍裝備採購如何?”

“加上這一批,五日後,各軍三個甲種步兵營的火槍都已經裝備上新火槍,不過乙種步兵營只能暫時用鳥銃代替,得到明年二月初才能換裝完畢,微臣已經命人繼續去浙江、江西等地招募流民準備繼續擴大規模。”

朱由檢聽後便道:“儘量快點,眼下最不缺的就是無家可歸的百姓,只要給他們一口飽飯,幾塊銀元就能讓他們辛勤幹活,不過也不能出人命,寧願多招些人也不要長時間加班,煤礦和鐵礦那邊也要看緊,不能因爲抓生產而苦了老百姓,另外,東廠要嚴查會不會有建奴等敵人細作混入進來。”

朱由檢說後就親自進入大明第一兵工廠的車間,所謂車間更像是一片大工地,除了屋頂是用的竹篾加茅草搭的頂能擋擋雨外,整個車間是不能擋風的。

好在車間裡煤火燒得旺,再加上大家都在來回活動,也就不那麼冷。

如今堂堂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進入了這裡,更是讓底下各個階層的人都忘記疲憊和寒冷。

不過,宋應星之前已經嚴明紀律,即便是朱由檢來了,他們也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因而這些人都只能看一眼,朱由檢也同樣只能在旁邊看着。十幾個錦衣衛擋在他前前後後,使得他有時候還得踮起腳尖才能看見自己的子民是如何地在勞作。

當看見這些人大都皸裂的手時,朱由檢朝史可法吩咐道:“朕聽說駙馬都尉鞏永固是做布匹生意的,讓他來見朕,這麼冷的天,再加上又是這種常常接觸銳器的地方,怎麼能沒有手套。”

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
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