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

就在朱由檢離開通州前往天0津衛之時。【.aiyoushen】

李自成的主力大軍也已抵達京城。

李自成之中軍大帳駐在沙河,並命權將軍劉宗敏指揮攻打京城之戰。

不過,劉宗敏不會想到的是,此時的京城已經是四處城門大開。

根本就沒有守城之兵。

事實上,在朱由檢帶着整個大明在京統治體系撤離京城後。

整個京城已經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有士民主動逃離這裡的。

也有捨不得家業忙於屋前打上“順民”旗,希望可以繼續在新的朝廷裡生存下來的。

更有不法者趁機闖進民賊,大肆劫掠。

因沒有官府管束。

一時,京城犯罪率急劇上升。

惶惶然,整個京城猶如末世一般,恍若一座空城。

劉宗敏很輕鬆地佔據了京城。

李自成聽聞京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也感到大爲驚駭,忙離開沙河直接進城。

“這是怎麼回事,是崇禎跑了,還是吳三桂或者建奴捷足先登了?”李自成暗自狐疑。

李自成現在已經建國稱帝,跟在他身後也有不少僞順重臣。

而且,大部分是大明降臣。

其中,就有剛投降不久的大同巡撫董復走上前來,取下城門告示,遞給了李自成:

“陛下,請看這告示內容,是崇禎寫給您的,由此告示內容看來,崇禎的確跑了!”

李自成接過告示來看了後是半晌不語,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作爲一世梟雄,李自成知道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有多麼重要的人物。

他想過在進入京城後直接處死崇禎,也想過逼迫崇禎立自己爲王,然後自己挾天子令諸侯,平定南方的殘明勢力。

當然,李自成更希望崇禎朱由檢自己自殺,這樣他就可以不用擔當殺害崇禎的罪名而遭到忠於明廷的南方勢力的仇恨。

甚至,他也可以藉此厚葬崇禎而收攏天下人心。

但偏偏現在崇禎跑了!

這就意味着他即便佔領京城,也沒有真正地完全佔據天下,完全滅掉大明。

從某種角度來講,他在南方勢力眼裡,他依舊還是賊寇,還不能轉變爲天下正統。

“崇禎跑了!”

跟着李自成的一干文武百官聽此也不由得駭然失色。

尤其是這些投降大順的明朝舊臣們更是惴惴不安!

在知道崇禎朱由檢撤離京城後,他們甚至比李自成還要寢食不安。

畢竟,若崇禎被捉拿或者自殺還好,他們還能名正言順地成爲大順官員。

但現在崇禎脫險,就等於他們依舊是從賊之叛臣。

甚至,他們不知道崇禎會不會捲土重來,懲罰他們。

彷彿被一把刀架在了脖子上的明朝降臣們忙建議李自成立即率大軍追擊。

“陛下,不能放了崇禎,崇禎不死,江山不穩,南方尚在殘明之下,一旦讓崇禎順利南歸,則將後患無窮啊!”

明朝降臣於重華忙建議道。

作爲曾經的順天巡撫於重華很鬱悶,鬱悶崇禎爲何不直接就死在北京城!

其他明朝降臣也忙附和建議李自成立即追拿崇禎。

李自成見他們沒有半點念舊日君臣之誼,心裡也有些鄙夷,但作爲一代梟雄,他也知道崇禎南撤對他未來統一天下的確威脅巨大。

所以,李自成也沒有拒絕這些明朝降臣的提議:

“着令:右營制將軍田見秀部攻取通州後沿運河追擊,左營制將軍劉芳亮所部立即沿通州保定向北追擊,務必生擒崇禎!告訴各城明朝守官,生擒崇禎獻城者,封侯爵!”

說畢,李自成便命令大軍入城。

作爲率流民起義的李自成這還是第一次入京,看着這座諾大的城池從此就屬於自己,李自成的內心不能不說是激動。

雖說崇禎已南遁,但也絲毫不影響他現在激情澎湃的心。

從陝西起兵,李自成並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會有一天佔據這座北京城,會真的有當皇帝的一天。

而且,李自成也沒想到的是。

前內閣首輔陳演、少詹事項煜、給事中介鬆年、主事劉養貞等沒有跟隨朱由檢南撤的官僚此時正整齊地跪在永定門內迎接他李自成。

朱由檢走得太匆忙,沒有來得及逼着京城的每一位官員都跟着他撤離。

但朱由檢自然不會想到的是,他前腳剛走,這些留在京城的士大夫們便很快歸順了李自成。

陳演很卑微地跪坐在地上,烏紗帽放在了地上,匍匐在地:“前明內閣首輔陳演恭迎大順皇帝陛下!”

其他留在京城的明朝官員也忙高喊:“吾皇萬歲”之類的話。

李自成對此很有春風得意之感,仰着頭就進了京城。

雖說同朱元璋一樣,李自成也是農民起義者,對陳演等士大夫有階級仇恨。

但李自成沒有朱元璋的隱忍功夫。

所以,李自成打心眼裡鄙夷這些投降的佞臣,因而也沒有做任何掩飾,沒有搭理陳演。

陳演諂媚的笑臉保持了半天,只得臉都笑僵硬了,也沒見李自成派人請他前去,不由得有些失落。

李自成進入了皇宮。

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朱由檢曾經坐過的那張寶座。

不過,就在他跨上丹樨,走到大殿內那張金燦燦帝王寶座前時,卻見在帝王寶座下居然有封信。

李自成親自拆開了這封信。

這封信是朱由檢留給李自成的。

作爲一個後來者,也考慮到自己的安危,朱由檢決定在南撤之前特地留了封信給李自成。

而信的內容則是告訴李自成,在他佔據北京城後,誰纔是他現在最大的威脅。

朱由檢將關外的建奴與山海關的吳三桂和自己都做了說明。

他希望李自成明白,自己不過是恍若喪家之犬的落魄皇帝,短期內掀不起大浪,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一統北方。

而真正對他李自成造成最大威脅的是吳三桂與建奴。

朱由檢特地告訴李自成,未來格局很可能是南北分治。

但這樣的南北分治,各自爲帝的局面需要一個前提。

就是建奴和吳三桂部不會勾結在一起成爲一股新的勢力並進而趁着自己這位皇帝和你李自成鷸蚌相持時來個漁翁得利,並最終得了這江山。

“好個崇禎,倒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過朕就不明白,你既然如此洞曉天下大勢,爲何現在還敗的如此慘,連帶着京城也丟了。”

李自成說後就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轉身就坐在了寶座上,有些愛不釋手地摸來摸去。

李自成到底也不是糊塗之人,也知道朱由檢的意思,而且也採納了朱由檢的意見,因而他也沒有動用全部力量南下追剿朱由檢,相反他明令主力在京休整十日後準備北上。

同時,李自成還遣派使者招降吳三桂,且調動陝西山西一帶的大順精銳往宣府、薊州一帶集結,爲的就是防止建奴或者吳三桂南下。

看得出來,李自成最終接受了朱由檢的意見,將重點放在了建奴和吳三桂身上。

當然,原本歷史上的李自成也是這麼選擇的。

畢竟,不用朱由檢說,李自成也知道天下之中,能具備戰力且有與自己大順軍有一戰之力的就只有吳三桂的關寧騎兵和建奴的八旗兵。

而朱由檢等殘明勢力自然是不足掛齒。

而朱由檢的主動示弱,也給了他自己這麼一個厲兵秣馬的機會。

多謝書友關心,感冒好的差不多了,今天睡醒寫了一章,明天起恢復正常更新。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