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大廈將傾

(感謝臘九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nicenine的打賞,謝謝了。)

春節應該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最爲傳統的節日,不管是官家,還是老百姓,都會非同一般注重這個節日的。可崇禎十六年的春節,朱由檢內心只剩下了冰涼和苦澀。

局勢變化之快,出乎了他的預料,就在春節休沐之前的最後一次早朝,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文武大臣告假了,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蘇天成拿下了天津,駐守天津的二十餘萬明軍悉數都投降了,陳新甲和王道直一直都沒有消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爲什麼駐守天津的明軍會投降,是不是陳新甲和王道直都歸順蘇天成了,朱由檢曾經想着擒拿陳新甲與王道直的家眷,但最終還是作罷了,已經到了這一步,就是抓住了又能夠如何。

京城的百姓,因爲在天子腳下,還是較爲關心時局的,有關江寧營的諸多消息,漫天都是,到處都在流傳,不知道是真是假,錦衣衛和東廠在這個時候也焉了,好像得不到什麼準確的情報了。

臘月二十四是小年,這一天皇宮裡面必須要清掃,據說是掃去一年的晦氣,等待竈王爺的降臨,等到皇后安排完畢一切之後,宮女和太監做好準備,快要開始打掃的時候,朱由檢突然開口說了,不要打掃了,一切都維持以前的樣子,什麼地方都不要動,皇上說出來的話就是聖旨,皇宮之內當然就不能夠打掃了,就連內閣與六部辦公的地方,也沒有打掃了。

這是很不妙的情況,證明皇上的心情很是不好。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朝中大臣也陸續要休沐了。除開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必須要隨時等待皇上的召見之外,其餘官吏比較平日裡輕鬆很多了,其實朝廷裡面的官吏已經非常輕鬆了。

大晉朝廷佔去了大半的江山,朝廷能夠管轄到的地方,少的可憐了,而且就是管轄的這些地方,諸多的官吏也是心懷異志。早就開始陽奉陰違了,朝廷能夠收到的奏摺,就是天津和遼東等地的情況稟報,如今天津也被攻陷了,就剩下順天府周圍和遼東一帶了。

接連幾天的時間,內閣沒有收到任何的奏摺。看似平靜的朝廷,其實亂成了一鍋粥,不少的文武大臣,都是稱病不出了,他們也很清楚,京師失陷是遲早的事情,說不定春節期間。蘇天成就率領江寧營打過來了,就算是遼東邊軍,也是難以抵抗的,這等的情況之下,上朝還有多大的意義,特別是朝廷之中,南方的官吏居多,這些人的老家都屬於大晉王朝了。若是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對,惹得大晉王朝的皇上蘇天成發怒了,家人豈不是要跟着遭殃。

內閣首輔周延儒是能夠充分感覺到世態炎涼的,他這個內閣首輔,估計也就是大明朝廷最後一任的首輔了,攤上了這樣的名氣,誰都感覺到晦氣。可命運就是這樣,無法避免,這個春節,周延儒註定只能夠是在苦澀之中度過了。

周康還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聯繫到了朱審烜等人,周延儒很清楚,他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朝中不少的官吏,因爲老家在南方,都在託付家人,與大晉朝廷聯繫,希望能夠找到後路,來日還是能夠進入到大晉朝廷爲官,不管怎麼說,只要是保住了官職,大明朝廷是不是垮掉了,與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紫禁城裡面非常的冷清,以前的繁華,如同過眼煙雲,這裡面的淒涼,不是親身經歷,是不可能感覺到的。

周延儒嘆了一口氣,也準備回到府邸去了,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都在過小年,都在吃年夜飯,他這個內閣首輔,卻必須守在宮裡,隨時等候皇上的召見,其實皇上也沒有什麼必要召見了,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從天津方向來的消息,江寧營的軍士一樣在天津過小年,估計春節之前,不會展開攻擊了。

正準備離開的周延儒,看見王承恩過來了,忍不住再次的嘆氣了,看樣子皇上還是有事情要說的,自己暫時不要想着離開。

王承恩的臉色很是不好。

因爲秦三德的關係,王承恩與周延儒之間的關係也算是可以了,反正大明朝廷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就算是王承恩與周延儒的關係很好了,也沒有多少值得忌諱的事情了。

“王公公,是不是皇上有什麼事情需要詢問啊。”

王承恩點點頭,開口卻說到了其他的話題。

“周大人,咱家一輩子在這裡長大,陪伴皇上這麼多年,咱家還記得,以前的春節,皇上都是厲行節約的,不準鋪張浪費,宮裡甚至不準修繕,可想不到,這纔多長的時間,就落到這個境地了,咱家真的是不明白了,皇上對蘇天成如此的恩寵,蘇天成確實狼心狗肺,想着造反,如今竟要奪取皇上的江山了,咱家狠自己沒有能力啊,若是能夠在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人頭,咱家一定不會饒過蘇天成的。”

王承恩說着話的時候,擡手擦着眼角,極力在周延儒的面前,掩飾自身的情緒。

周延儒嘆了一口氣,就連王承恩都看清楚了局面,說明確實沒有什麼出路了,大明王朝的覆滅,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公公,其實朝廷還掌握有京營,還有遼東邊軍,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啊,京城的防禦是非常穩固的,想必江寧營也不要想着輕易能夠攻破的,說不定京營與遼東邊軍聯合起來,能夠打敗江寧營。”

王承恩的臉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

“周大人這等自我安慰的話語,咱家也和皇上說過的,就算是京營和遼東邊軍聯合起來,又能夠怎麼辦啊,蘇天成從出兵開始,浙江、福建、南直隸、河南、北直隸,這麼多地方,剿滅了多少朝廷的軍隊啊,劉澤清、左良玉、黃得功、錢謙益、曹化淳、陳新甲、王道直等等,曾經率領的是七十餘萬的大軍啊,可這纔多長的時間,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全部都灰飛煙滅了,京營和遼東邊軍怎麼能夠抵擋。”

王承恩擡頭看着周延儒,繼續開口了。

“咱家就不明白了,蘇天成究竟有着什麼樣的能力,江寧營是不是被妖魔附身了,那麼多的軍士,就算是壓過去,江寧營也無法承受啊,咱家實在想不通啊。”

王承恩的痛惜是有道理的,也是得益於蘇天成,大明王朝漸漸開始興旺起來了,朝廷有了足夠的銀子,各地的軍隊也能夠領到軍餉,流寇被剿滅了,後金韃子被打的臣服了,如此的情況之下,爲什麼興旺起來的王朝不經意之間,就要垮塌了。

周延儒當然明白,朝廷的行爲,絕大部分的功勞都是蘇天成的,就好比是修建一座大廈,從頭到腳都是蘇天成負責,這座大廈的優缺點,蘇天成是掌握的非常清楚的,人家要是想着掌握這座大廈,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長吁短嘆一會之後,王承恩恢復了平靜。

“周大人,皇上是想着和你商議遼東的事情,皇上很是猶豫,遼東的局勢很不好,多爾袞還在大同虎視眈眈,隨時都準備侵擾的,可恨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不願意討伐大同的多爾袞,皇上準備懲戒兩個部落在京城的繼承人,可又下不來決心,此外皇太極的女人和兒子也還在京城,皇上也準備要從他們的身上想辦法了。”

聽見王承恩這樣說,周延儒臉上的顏色有些變化了。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不願意征伐多爾袞,這裡面肯定有蘇天成的原因,其實兩個部落如今根本不聽朝廷的,聽蘇天成的,這也難怪,當初打敗兩個部落、令兩個部落規規矩矩的,就是蘇天成,如今蘇天成建立了大晉王朝,兩個部落肯定是臣服大晉王朝的,再說還在京城的莊妃和福臨,人家到京城也是幾年時間了,孤苦伶仃的,皇太極做出來的一系列的舉措,明顯就是放棄了莊妃和福臨,皇上這個時候對母子兩人動手,恐怕惹得衆人恥笑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繼承人,就更是不能夠動了,那樣兩個部落說不定也準備來京城京城了。

如何看待遼東的局勢,周延儒內心是矛盾的,蘇天成曾經託人傳話,遼東必須要保持穩定,至少需要在朝廷的手裡,不能夠落入到後金韃子的手裡,若是出現了那等的情況,一切的罪責,都是大明朝廷來承擔了,可朝廷已經危在旦夕,大廈將傾,這個時候了,還保住遼東有什麼作用,無非是留給蘇天成一個穩定的遼東。

周延儒無法選擇,也沒有提出來有關遼東的什麼建議,這件事情上面,他始終保持沉默,內閣也一樣保持沉默,大概衆人都想到了後果,多爾袞擅自離開滄州,一路劫掠到了大同,更是引發了衆人對後金韃子的憎恨,如此的情況下,丟失了遼東,恐怕真的會成爲歷史的罪人了。(未完待續。。。)

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67章 血戰(1)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106章 自作孽(2)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703章 遠見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53章 預判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30章 妥協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844章 慘敗(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1章 收服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6章 如願以償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39章 故人來(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80章 暗戰(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56章 出發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8章 上任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29章 巡視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792章 偶遇(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268章 敵情第752章 大度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21章 佈置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5章 小試牛刀(2)
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67章 血戰(1)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106章 自作孽(2)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703章 遠見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53章 預判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30章 妥協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844章 慘敗(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1章 收服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6章 如願以償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39章 故人來(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80章 暗戰(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56章 出發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8章 上任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29章 巡視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792章 偶遇(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268章 敵情第752章 大度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21章 佈置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5章 小試牛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