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廷議

大明政客sodu

正月十六,大朝的日子。

緊趕慢趕,蘇天成一行,正月十五到達了廄,住進了官驛之後,還沒有來得及喘氣,立刻得到了通知,正月十六卯時參加大朝。

大朝在太和殿舉行,每年也就是那麼幾次,廄七品以上的官員,悉數都要參加的,人數多了,太和殿裡面,當然是站不下的,文武官員,按照各自的級別,在鴻臚寺官員的引領之下,站在大殿的外面。

這樣的滋味可不好受,正月十六,正是嚴冬季節,北京的氣溫本來就低,站在大殿的外面,沒有一副好身體,還真的有懈不住。

可見這當官,雖然說威風,但也要遭受一些折磨的,也難怪官吏都有着不一般的承受能力。

朱由檢心血來潮,居然要唐世濟等人,帶着紫金樑等人,到太和殿來獻俘。

自崇禎四年西澳大捷以來,朝廷面對流寇,屢屢圍剿不利,流寇的聲勢,越來越大,後金也是蠢蠢欲動,攻佔了新修建的大凌城之後,愈發顯得囂張了,兩相夾擊,朱由檢顯得疲憊不堪了。

看着銀子如同水一般的流出去,各地都是叫苦連天的,包括南方諸省,什麼遭遇了災荒,什麼懇請免去多少的田賦,還不是看着府庫的銀子有些多了,就想着自家的小金庫了。

征伐和賑災,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可效果依舊不是很好,朱由檢也知道。有些官吏,看見銀子了。什麼都不顧了,也不怕掉腦袋了,上下串通,貪墨銀子。可這些問題,沒有暴露出來,他也沒有辦法。

春節的時候,出現了英山大捷,蘇天成帶領江寧縣巡檢司、南京驍騎營和安慶衛的軍士。憑藉着不足五千的軍士,居然殲滅了紫金樑率領的一萬一千多的流寇,活捉了紫金樑,這是巨大的勝利,可以最大限度的鼓舞軍心士氣。

要知道,紫金樑是三十六營流寇的組織者,流寇最大的首領啊。

接到了奏摺之後。朱由檢興奮的幾乎一夜未睡,如此的大捷,當然要大張旗鼓的宣揚。

蘇天成等人半夜起身,跟隨者唐世濟、張泰寧,來到了紫禁城外。

他們一行是特殊的待遇,從官驛出發。就有京營的軍士,嚴密守護,一千人看護着紫金樑,以及紫金樑的五十多個兄弟,沿路也是五步一崗。三步一哨,估計蒼蠅都飛不進去。

來到紫禁城外。衆多的大臣都在等候,他們卻可以跟隨內閣大臣,進入到紫禁城裡面,在建極殿外面候着。

終於到了卯時三刻,蘇天成感覺到,自己都要被凍僵了,凌晨是最冷的時候了,偏偏他還要老老實實的站着等候。

熊子健等人,心情不同了,能夠來到這紫禁城,見到皇上,他們早忘記了寒冷了。

蘇天成沒有那麼大的興趣,見不見皇上,都是一樣,今後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鴻臚寺的官員過來了,帶着衆人,朝着太和殿的方向走去。

看護紫金樑等人的護衛,早就換成了錦衣衛了。

就算是立功了,可按照品秩,蘇天成依舊是站在太和殿的外面,隔着老遠,至於說渠清澤等人,站到了最後面去了。

伴隨着太監高呼皇上駕到,所有人都跪下了,跟着前面的官員,三拜九叩,其實連朱由檢的人毛都沒有看見。

半個時辰之後,內閣首輔周延儒走到了大殿的門口。

“皇上有旨,英山大捷,令南晶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唐世濟,南京守備勳臣張泰寧,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江寧縣主薄渠清澤,江寧縣巡檢司巡檢孫元坤、副巡檢劉實亮、羅昌,有功將士熊子健、劉鐵漢、鄧輝獻俘。”

馬上有鴻臚寺的官員,帶着衆人,朝着太和殿走去。

錦衣衛押解紫金樑等人,跟在後面。

當然了,俘虜也是講資格的,紫金樑纔有資格進入太和殿,其餘的都是看押在大殿的外面,等候處置。

蘇天成再次見到了朱由檢。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是,朱由檢居然將英山縣一戰,定爲大捷。這在他看來,根本不算什麼的,紫金樑不過是遭遇了諸多的挫折,走投無路之下,想着劫掠英山縣城,被自己算準了,所以遭遇大敗的,和那些兩軍對壘的搏殺,不是一個檔次的。

奏摺是由唐世濟宣讀的,這不關蘇天成什麼事情。

接下來的廷議,就是關於如何處置紫金樑等人了。

這是獻俘的程序之一,彰顯朝廷的威嚴。

處死紫金樑,衆人沒有異議,畢竟是流寇最大的首領,不可能赦免,但在處理紫金樑下屬的問題上面,出現了問題。

唐世濟率先發言了。

“皇上,臣以爲,流寇大多是驛卒、飢黎、難民,本是良民,只不過因爲飢寒交迫,食不果腹,故而造反,爲體現我大明懷柔之心,臣建議,僅處死匪首紫金樑,餘者可赦免,以此來分化瓦解諸多流寇,讓他們明白皇上之苦心。”

朱由檢讚許的點頭,接着,周延儒和溫體仁,都發表意見,表示贊同了。

蘇天成感覺到了不對,按照這樣的處置方式,有重大問題,若是紫金樑手下的五十餘骨幹,都赦免了,無異於放虎歸山,留下了巨大的後患,這些人,絕不會做良民,出去以後,一樣會造反的,他們的想法,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不願意過平靜的生活了。

而且,這些人都是有號召力的,若是南京羈押的五千俘虜,也一律赦免了,可以預計,不就之後,另外的一個紫金樑,馬上就出現了。

蘇天成有些後悔,早知道這樣的情況出現,當初就應該斬殺這些骨幹。

眼看着衆人都是贊成了,朱由檢準發話了,蘇天成顧不上許多,開口說話了。

“臣不贊同如此的處置意見,臣以爲,不能夠赦免,紫金樑以及紫金樑的骨幹,悉數應該斬首,不可姑息,否則就是養虎爲患,爲害我大明。”

在太和殿裡面,蘇天成是沒有資格發言的,他說出來這番話,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給事中準備出來彈劾。

傅友亮率先出列了。

“臣以爲,蘇大人說的有道理,雖然在大殿之上,不該隨意開口,可蘇大人是爲了朝廷,臣贊同蘇大人的意見。”

衆人再次感覺到吃驚了,不久之前,傅友亮曾經彈劾蘇天成,現在又支持蘇天成了,這是什麼道理啊。

蘇天成看了看傅友亮,接着看了看周延儒,若有所思的低下頭了。

看着辯論即將開始,朱由檢終於發話了。

“蘇愛卿,你爲何出此言啊?”

“臣有兩條理由,第一,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流寇確實是驛卒、飢黎、難民,本是良民,造反之初,因爲飢寒交迫,無法生活了,這可以理解,可一旦他們形成了勢力,習慣了四處劫掠的生活,他們的心性,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不再滿足於平靜的生活,時時刻刻渴望獲得權力,甚至想着自立爲王,威脅我大明的江山,若是有機會,他們必將再次造反,朝廷的赦免,不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必將再次成爲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此情況下,再和他們談論朝廷的恩惠,無異於對牛彈琴。”

“第二,對待敵對勢力,依靠的是鐵血手腕,絕非懷柔政策,如今我大明,外有後金的騷擾,內有流寇作亂,朝廷應該用不一般的手腕,降服內亂,臣的建議是,對那些作亂的流寇首領,以及他們的骨幹成員,格殺勿論,絕非用懷柔的政策。近些年災荒連連,皇上仁慈,認爲流寇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飢寒交迫,無奈之下造反的,臣深切體會皇上仁慈之心,但流寇已成氣候,他們攻破城池的時候,可否想到了皇上的苦心,可否願意釋放我大明的官吏,沒有,他們都是趕盡殺絕,連家眷都不放過,此等的賊子,絕非善類,不可輕饒。”

“綜上所述,臣以爲,對紫金樑以及其骨幹成員,全部斬殺,南京羈押的五千流寇,視情況區別對待,那些賊心不改之徒,照樣是格殺勿論。”

大殿裡面,引發了嗡嗡的議論聲。

朱由檢陷入了沉思之中,的確,朝廷採瘸柔政策,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效果很不好,楊鶴就是因爲貫徹這樣的思路,結果致使流寇降而復反,被免去三邊總督。

“臣以爲,蘇大人的理由是成立的,朝廷採瘸柔政策,本是皇上仁慈,可流寇賊心不死,不體諒皇上的苦心,拿了朝廷的銀子,轉過身後,依舊造反,我大明的官吏,慘遭他們的殺戮,我大明的子民,遭遇他們的蠱惑,如今的災荒,依舊存在,若是放虎歸山,這些人繼續造反,必將給朝廷帶來更大的麻煩。”

周延儒居然站出來了,贊成蘇天成的意見。

見到這樣的情景,溫體仁不甘示弱,也開口說話了。

“臣以爲,蘇大人的建議,確實可行,對待流寇,不能夠心軟,不能夠留下後患。”

出現了這樣的情形,蘇天成有些迷惑了,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本是死對頭,怎麼都贊成自己的意見了。(未完待續。

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7章 馬市驚魂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23章 行刺第148章 辯解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240章 故人來(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752章 大度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11章 江寧營第211章 江寧營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56章 出發第92章 會試第29章 從容應對第844章 慘敗(2)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24章 屠殺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6章 禮儀第822章 準備(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37章 安排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8章 落地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98章 內訌(3)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5章 放心了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12章 誤判?(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078章 補償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080章 暗戰(1)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33章 準備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8章 落地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84章 情報戰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771章 海戰(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
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7章 馬市驚魂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23章 行刺第148章 辯解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240章 故人來(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752章 大度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11章 江寧營第211章 江寧營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56章 出發第92章 會試第29章 從容應對第844章 慘敗(2)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24章 屠殺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6章 禮儀第822章 準備(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37章 安排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8章 落地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98章 內訌(3)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5章 放心了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12章 誤判?(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078章 補償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080章 暗戰(1)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33章 準備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8章 落地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84章 情報戰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771章 海戰(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