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

中原地區對春節的重視是無以倫比的,剛剛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做準備了,購置年貨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由於這些年的動亂,讓百姓無暇舒心過年了。

河南府今年的情況大不一樣了,新任的知府大人上任之後,着重抓好民生,百姓破紀錄的能夠吃飽飯了,最大的改變在賦稅上面,實際上朝廷的田賦是很低的,百姓基本能夠承受,關鍵是加徵的諸多賦稅,各式各樣,令農民無法承受,如今悉數取消了。

府州縣衙門的官吏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不合格的吏員衙役被清除出去了,有些甚至直接關進了大牢裡面,沒有哪個官吏敢直接欺凌百姓,至少衙門是這樣要求的。

老百姓是很知足的,儘管說日子過得一般,遠沒有達到富足安樂的標準,可他們已經覺得,知府大人是最好的清官了,聯想到這位知府大人,曾經在河南賑災,給予了老百姓最大的好處,河南府的百姓,覺得自己很是幸運了。

這也導致河南府的人口慢慢增加。

每個地方的政策是不一樣的,就是緊靠河南府的汝州、懷慶府、南陽府,因爲這樣那樣的問題,老百姓有些不滿意,膽子大的百姓,索性偷偷摸摸搬到河南府來了,好在河南府各地的衙門,都是睜一眼閉一眼,沒有排斥外來人員。

就連山西平陽府和臨近的陝西西安府,都有百姓過來。

最令百姓感覺到吃驚的,還是府州縣衙門的濟農倉,設立之初,衆人以爲濟農倉不過是擺設。府州縣是不可能真正救濟農戶的,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秋收之前,濟農倉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府州縣衙門的官吏到村鎮,詳細瞭解情況。對於那些確實活不下去、沒有飯吃的農戶,果斷進行了救濟,按照家庭人口和糧食消耗的數量,予以補助,農戶每月憑着衙門和里長、甲首開出的證明,到府州縣領取糧食。

這一條政策的出臺。震動了所有的農戶。

濟農倉開始發放糧食了,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河南府的流民徹底消失。

沒有誰願意做流民,更沒有誰天生想着造反,官府如此的關心百姓,百姓還有什麼理由造反。安安心心生活,憑着自己的能力掙錢吃飯,實在生活不下去了,還有濟農倉,保證不會餓死,如此情況下,個人的能力。就能夠充分體現出來了。

牛二等人,在河南府的名氣,甚至比蘇天成還要大。

他們對甘薯和玉蜀黍的種植技術,已經非常熟悉,而且經過自己的探索,慢慢摸索出來一些新的辦法,有利於提高甘薯和玉蜀黍的產量。

牛二的名氣大,還不在於這些方面,主要是他學會了制種,這也是蘇天成專門安排的。出銀子讓牛二等人到福建,學會了甘薯的制種辦法,至於說玉蜀黍的制種,南方就有現成的辦法學習。

河南府的農民,從來沒有種植過玉蜀黍和甘薯。一直都是種植小麥,剛開始對甘薯和玉蜀黍,沒有看在眼裡,以至於牛二等人種植和推廣的時候,大家根本就不理睬。

江寧營將士的家人,很多人是種植玉蜀黍和甘薯的,而且種植的面積很大,和這些家眷關係不錯的農戶,試着種植了一些甘薯和玉蜀黍,但還是擔心,甚至有農戶,半夜起來觀看,害怕出現什麼變故。

秋收季節,甘薯和玉蜀黍的收成,震驚了農民。

牛二等人,送給了附近農民一些甘薯和玉蜀黍,大家品嚐之後,感覺到這東西甚至比小麥都要好吃,一些農戶將甘薯和玉蜀黍,按照牛二等人提出來的要求,小心的保管起來,等到春節的時候吃。

更多的農戶,找到了牛二等人,懇求提供一些種子,來年一定要種植。

轟動最大的還是陝州。

陝州弘農衛調防了,跟隨去剿滅流寇,官田被州衙門暫時收回來,租賃給百姓耕種,這一次租賃的政策不一樣,嚴格按照耕地收成的20%上繳,而且是實際收入的20%,州衙根據上一年度河南府平均耕地的收成,取最低的標準,若是遭受了災害,還要考慮災害的因素,適當的減免田租,如此的情況下,好多的農戶爭相租賃耕地。

甘薯和玉蜀黍種植的成功,令農戶明白了,原來不僅僅是重小麥。

甘薯和玉蜀黍的產量大,特別是甘薯,長出來的葉子也可以吃,還可以餵豬。

這些是河南府的農戶,以前不敢想的,人都沒有吃的,還談什麼餵豬。

陝州知州渠清澤,清楚平陽府和西安府有些農戶,暗地裡搬遷到陝州來了,這樣的情況,他是歡迎的,人多力量大,所以說,暗地裡,他要求州衙的官吏,靈寶縣和閿鄉縣,大開方便之門,爲這些農民落戶。

土地是農民的根本,官田基本要傾斜到這些農戶,陝州嚴格按照這樣的政策執行,所以外來人口大幅度的增加。

弘農衛調防了,不存在軍士和農戶爭奪利益的行爲,江寧營的將士,甚至還幫助農民在農忙時節做事情。

這一切的改變,最大限度的吸收了外來人口。

臘月初十。

州縣的官員,悉數到洛陽,參加府衙召開的會議。

這是蘇天成的首創。

陝州的知州、同知、判官、吏目,各縣的知縣、縣丞、主薄,悉數到了洛陽。

會議的主題有三個,一是總結年度的工作,二是對來年的工作做出來安排,三是佈置春節需要做的一些事情。

這樣的會議,與幾百年之後的經濟工作會,有着相似之處,好在如今的官員數目不多,包括府衙的官員,參加會議的還不到六十人。

寅賓館早就做好了準備,生活安排的很好,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這次的會議,也是河南府所有官員提前團年的意思了。

而且這次的會議上,府衙還要對做的好的州縣,給予獎勵,這個獎勵,直接落實到個人的頭上,府衙拿出來白花花的銀子。

會議自然由蘇天成主持,過程很是緊促。

首先是州縣彙報情況,按照要求,知州和知縣的發言時間,不超過一刻鐘。

州縣彙報的情況,所有人都能夠聽見,大家相互可以做出來比較,糧食收成、賦稅收入等數字是明確的,不能夠造假,通過這樣的彙報,可以比較出來差距。

陝州和洛陽縣的情況最好。

陝州吸納的外來人口,超過兩萬人,而且都妥善安置了。

洛陽的商貿發展最爲迅速,不到一年的時間,新開業的商鋪達到了兩千戶,小小的洛陽縣,已經難以容納,縣衙做出來決定,已經在郊外重新開始規劃土地,計劃建設外城,擴大洛陽縣的規模,如今的外城建設,開工一個多月時間,已經有了明顯的效果。

當然,支撐這個外城建設的,還是江寧營將士的家人,幾個月時間過去,江寧營駐地四周,已經形成了集鎮,開工建設在預料之中。

洛陽縣的百姓,得益於這樣的建設,他們在農閒之際,到工地上做事情,能夠賺取收入,補貼家用。

好在如今這樣的彙報,還是真實的,河南府不大,相互之間的情況,大家都是瞭解的,也不會有人去造假,加之絕大部分的知縣,都是蘇天成信任的人,他們的目的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河南府安定下來、富裕起來,懷揣着這樣的目的,所有人在彙報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一些不足之處。

觀點集中起來,矛頭還是指向了士紳富戶,他們做的貢獻太少了。

作爲中興學社的負責人,劉宗周自然是參加了會議的。

對於召開這樣的會議,劉宗周第一時間還不明白,在他的印象裡面,朝廷沒有這樣的制度,沒有這種開會的形式,府州縣都是嚴格按照朝廷和省裡的要求,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所以說,這次的會議,也引發了他高度的興趣。

州縣的彙報,首先就震撼了他。

雖然衆人說的時間不長,但都說到了主要的工作成績,存在的不足之處,特別介紹了老百姓的生活情況,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會議形式,能夠掌握很多的情況。

劉宗周手都寫的有些酸了,對於州縣提出來的問題,他詳細記載了,其實這件事情,不需要他親自做的,只是他還有任務。

接下來張溥代表府衙做的發言,對河南府所有州縣來年的工作,會提出來明確的要求,對於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會給出來答覆,而且有半天的時間討論,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集思廣益,拿出來最好的辦法。

這簡直就是一場羣英會。

劉宗周感慨,不知道蘇天成是怎麼想到這樣的點子,簡直是太妙了,雖然河南府個州縣的情況有些不相同,但整體的發展思路,還是一樣,總結州縣的經驗,在這樣的基礎上,明確來年工作的重點,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事半功倍。

若是大明朝各地的府衙,都能夠按照這樣的做法來辦事,相信辦事效率一定會提高很多的。

第467章 敗退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7章 禮部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24章 屠殺第122章 眉姑娘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53章 吳三桂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7章 安排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0章 連環計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397章 開花彈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95章 畢懋康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7章 下狠手(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71章 海戰(1)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66章 兩重天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69章 心結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19章 賀瘋子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368章 碰撞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3章 唐海泰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0章 先手第122章 眉姑娘第1251章 崩潰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5章 現實第509章 刺激(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06章 募捐(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448章 誓師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0章 殿試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
第467章 敗退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7章 禮部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24章 屠殺第122章 眉姑娘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53章 吳三桂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7章 安排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0章 連環計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397章 開花彈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95章 畢懋康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7章 下狠手(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71章 海戰(1)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66章 兩重天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69章 心結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19章 賀瘋子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368章 碰撞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3章 唐海泰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0章 先手第122章 眉姑娘第1251章 崩潰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5章 現實第509章 刺激(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06章 募捐(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448章 誓師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0章 殿試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