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

相比較大明朝廷來說,後金的皇太極,更加的關注這一道聖旨,這一道聖旨,關乎到了遼東的局勢,關乎到了大清國的未來。

蘇天成已經成爲皇太極的眼中釘,他既欣賞蘇天成的能力,但也爲蘇天成的能力所惱火,蘇天成擔任薊遼督師之後,採取了穩中有進的戰略,一方面牢牢的守住大淩河城,令大清國面對關寧錦防線,望洋興嘆,另外一方面穩固邊關,令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臣服,成爲了大明邊關的一道堅固的防線,不客氣的說,大清國想要進入到關內,已經沒有可以選擇的線路了,最爲重要的一方面,是蘇天成在佔領大淩河城之後,開始建設遼東了,江寧營將士和邊軍,不再是龜縮在城池裡面,而是外出巡邏,面對強悍的江寧營,八旗軍也不能夠輕舉妄動,因爲江寧營將士和邊軍的巡邏,遼東的耕地開始被種植,一些老百姓慢慢開始遷往遼東,過不了多久,遼東將完全改變過去荒涼的景象,這一切的努力,預示着大清國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總有承受不住的一天。

表面上,皇太極加強大清國的建設,重視農桑,組建了大清國水師,成立了漢八旗,這表明了他要征服中原的決心,也令整個的大清國顯得信心十足,可內心裡面,皇太極是異常苦惱的,找不到突破口,長期這樣僵持下去,等到局勢慢慢發生轉變,他也不一定能夠穩住大清國的穩定了。

四十八歲的皇太極。正是處於巔峰期,成熟睿智。能夠掌控局面,進退自如,這也應該是大清國迅猛發展,逐步擊垮大明朝的時候。皇太極也清楚,擊垮大明朝這個龐然大物,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說不定自己畢生都難以達到這個目標,但這樣的規劃。總是需要有進展的,這樣纔有可能看到希望所在,那個令他頭疼的蘇天成,在二十七歲,通過時間來消耗,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皇太極一直都有些不明白,蘇天成爲什麼會如此的厲害。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能夠剿滅大明內部的流寇,而且駐守遼東的時候,令大清國的勇士,不敢妄動,想到自己的大兒子豪格。已經是三十一歲的人了,崇德元年被敕封爲肅親王,掌管戶部的所有事宜,按說條件比蘇天成強百倍不止了,爲什麼就是比不上蘇天成。

這一次。大明朝廷調陳新甲到遼東,出任遼東巡撫。這究竟是什麼信號,皇太極還不是很清楚,蘇天成是薊遼督師,負責遼東以及邊關的所有事宜,爲什麼大明還會派出陳新甲,擔任遼東巡撫,這裡面是不是有着其他的一些奧妙。

牽涉到大明朝的一些調整,皇太極一般都是聽取范文程的分析。

范文程急匆匆來到了大殿之上。

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的事情,令范文程看到了希望,也是欣喜若狂的,若是大清國能夠趁着這個機會,突破關寧錦防線,就算是蘇天成傾盡全力來挽救,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看見范文程臉上輕鬆的神情,皇太極也有些高興了。

“文程,這一次,你給朕帶來什麼樣的分析啊。”

“奴才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啊。”

“哦,那你說說原因吧,詳細一些。”

“皇上,奴才曾經說過,大明朝的崇禎皇帝,志大才疏,總是想着振興大明朝,卻不願意相信下面的文武大臣,如今這句話應驗了,崇禎必須要依靠蘇天成,當初剿滅流寇,是蘇天成的功勞,穩定遼東的局勢,佔領大淩河城,也是蘇天成的功勞,這蘇天成的功勞太大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功高震主啊,崇禎派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目的就是要削弱蘇天成的權勢,奴才可以肯定的說,從現在開始,遼東就是陳新甲做主了。”

皇太極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文程說的很有道理啊,若是蘇天成權勢再大一些,直接與那個崇禎發生衝突就好了,可惜朕知道,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的,這個蘇天成,一定是想到了這些問題的,對了,那個陳新甲是什麼情況,朕不是很清楚,記得當年的大淩河之戰之後,陳新甲好像是到過遼東的,其餘的情況,朕就不知道了。”

“皇上,奴才專門打探了陳新甲的底細,獲得的情報頗豐,這些情報,剛剛到奴才的手裡,奴才準備整理一下,稟報皇上的。”

“嗯,你現在就說說,這個陳新甲如何啊。”

皇太極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陳新甲的能力如何,直接關係到遼東的局勢,蘇天成不再管轄遼東的事宜,這就是不錯的機會,可如果陳新甲也有着不一般的能力,這次的調整,大清國依舊難以得到好處的。

“皇上,從情報上面的情況來可能,陳新甲還是有着不錯能力的。”

范文程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皇太極眼睛抖動了一下。

“陳新甲是大明四川長壽人,萬曆年間的進士,曾經擔任定州知縣、知州知縣,刑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右僉都御史,兵部左侍郎,這一次出任遼東巡撫,掛兵部尚書銜。”

“天聰五年,我大清國攻陷大淩河城之後,遼東的局勢危急,崇禎派出陳新甲,趕赴遼東,穩定局面,陳新甲不負衆望,穩定了遼東的局面,因此得到了崇禎的賞識,從這個方面分析來看,陳新甲是有着不錯能力的,據說陳新甲頭腦靈活,決斷事情速度很快,而且不會出現多大的偏差。”

范文程這樣說,皇太極的臉色恢復了正常,他清楚范文程的習慣,若是陳新甲這個人非常厲害,范文程的說法不同,往往是首先說到不足,從不足之中找到機會,若是不那麼厲害,那就首先說優點,接着說到不足之處,不管怎麼說,就算這個陳新甲很有能力,但肯定是有着致命的不足,要不然范文程不會如此的評價。

果然,范文程的話語很快轉到了陳新甲的不足。

“奴才賀喜皇上的理由,是陳新甲存在重大的缺陷。”

皇太極的眼睛裡面,射過了一絲的精光。

“陳新甲雖然有能力,但爲人是有些自負的,認爲自己能力出衆,而且沒有遭遇過波折,自負的基礎上面,陳新甲貪財,有人行賄,來者不拒,而且提拔任用官員的時候,也是根據行賄數目的多少,所以陳新甲所用的官員,大都沒有什麼能力的,甚至是喜歡貪墨錢財,陳新甲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好大喜功,時時刻刻想着證明自身的英明和能力。”

范文程說到陳新甲好大喜功的時候,皇太極興奮的站起來了。

要說陳新甲貪財,那不算是多大的事情,做官的人,有幾個人是不貪財的,只要沒有影響到根本,貪財也無所謂,同時這樣的人,上面有人管着,也出不了多大的事情,遼東的情況不同了,陳新甲恐怕還是要想到,任用能夠打仗的將軍,全部用一些廢物來守住遼東,陳新甲也沒有這樣的膽量。

但陳新甲好大喜功,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在遼東這個地方,好大喜功的明軍將領,無一不是遭遇慘敗的,無一不是給大清國創造出來了巨大的機遇的,陳新甲好大喜功的缺陷,能夠被大清國好好的利用,就是大清國的幸運了,更是他皇太極實現抱負的最好捷徑了。

“文程,陳新甲好大喜功,這個情報準確嗎?”

“皇上,這個情報是準確的,陳新甲擔任知縣的時候,就體現出來這樣的跡象,縣裡發生的一點點的變化,都要想方設法奏報到朝廷,而且喜歡誇大,因爲這件事情,陳新甲曾經還遭遇過彈劾的,陳新甲大淩河之戰之後,趕赴遼東,曾經誇下海口,說是他完全能夠穩定遼東的局勢,不過那個時候,陳新甲官職很小,沒有引起注意,奴才通過京城裡面的情報,得知陳新甲有着很大的抱負,總是想着揚名立萬,據此奴才分析,陳新甲一定是好大喜功的。”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好啊,文程分析的很有道理,朕聽到這些,都感覺到這個陳新甲,將自己看的太大了,這類的讀書人就是這樣,有一些本事和能力了,就要拼命的展現,不管條件是否合適,也要想方設法證明自身,引起上面的注意,既然陳新甲有着這樣的想法,那朕就要成全他了,黑山的部署也要改變一下了。”

“皇上聖明,皇上只要抓住了這次的機會,我大清國一定能夠攻克關寧錦防線的。”

“好,朕好好考慮一下,文程,明日之內,將陳新甲的情況整理一下,朕要好好看看,仔細分析一下。”

范文程離開大殿之後,皇太極興奮的在大殿裡面,走了好一會,一會喃喃自語,一會低頭思考,注意聽,可以發現皇太極唸叨的都是什麼天佑大清的話語。

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189章 稱帝(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57章 遇匪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13章 羣英會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章 馬市賣馬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53章 預判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04章 敵情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93章 整合(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79章 借銀子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28章 上任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614章 剪不斷第204章 敵情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16章 大比武(1)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44章 慘敗(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35章 青州第847章 慘敗(5)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02章 商議第182章 家信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73章 海戰(3)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31章 大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420章 頭疼第647章 夜襲(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773章 海戰(3)第646章 夜襲(1)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42章 狂飆突進
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189章 稱帝(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57章 遇匪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13章 羣英會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章 馬市賣馬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53章 預判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04章 敵情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93章 整合(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79章 借銀子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28章 上任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614章 剪不斷第204章 敵情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16章 大比武(1)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44章 慘敗(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35章 青州第847章 慘敗(5)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02章 商議第182章 家信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73章 海戰(3)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31章 大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420章 頭疼第647章 夜襲(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773章 海戰(3)第646章 夜襲(1)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42章 狂飆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