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

(感謝星漢馬、陌生友人、笨笨熊、胡不歸0831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看着奏摺,蘇天成皺着眉頭,顯得很是無奈。

坐在一邊的渠清澤,看見了蘇天成的神情,開口說話了。

“大人,下官以爲,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只不過陝西各地剛剛豐收,此等的情況,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應付的,是不是給各府州縣提出來要求,必須要妥善解決此類的情況。”

“老渠啊,不是那麼簡單啊,要說陝西各地,老百姓根本就不富裕,官府也沒有應付這等事情的能力,陝西纔剛剛開始復原,老百姓剛剛能夠安定下來,驟然出現這件事情,有可能讓前面所做的一切,完全散失作用啊。”

“可這樣的事情,若是不管不顧,也有可能出現問題啊。”

“說的是啊,這讓我想到了,若是僅僅陝西一地致力於民生建設,恐怕是杯水車薪,河南府的張溥也多次給我寫信了,訴說困難,我本還有些不相信,現在纔開始明白,張溥是真的有些難以承受了,看看江寧縣,爲什麼能夠應付此類的情況,那是因爲南直隸普遍條件都不錯,老百姓基本能夠維持生活,可這裡的情況,就不是如此了。”

蘇天成這樣說,渠清澤也是啞口無言了。

寧夏衛、榆林衛以及延安府、漢中府、平涼府、慶陽府、臨洮府等地,都發來了緊急奏摺。說是有大量的流民進入,官府驟然感覺到壓力。難以應付了,這些流民的境況很不好,急需得到救濟,否則難以維持,幾個地方的官府,都是在勉力維持,購買糧食,設立粥場。可流民的數量實在是有些龐大,長期如此,肯定是不行的。

通過暗線的調查,流民的主要來源是三個方面,第一是曾經被蒙古部落劫掠的漢人,因爲互市的開始,因爲江寧營和新軍的崛起。渴望回到家鄉,加之蒙古各部落崇拜強者,幾次與江寧營、新軍交鋒,遭遇慘敗,對漢人開始有些敬畏了,而且陝西巡撫蘇天成和新軍都指揮使盧象升曾經警告過蒙古部落的首領。絕不能夠虐待漢人,否則會起兵滅掉他們的部落,所以蒙古部落放鬆了對漢人的管控,絕大部分的漢人,都啓程回到家鄉了。可這些人,離開家鄉的時間有些長了。有些甚至是全家都被劫掠到蒙古,突然回到家鄉來,舉目無親,生活無法維持,只能夠依靠官府的救濟。

第二是四川一帶的流民,流寇進入四川之後,儘管說四川總兵官、鎮東將軍秦良玉,率軍多次的征剿,但作用不是很明顯,四川本就是窮苦之地,因爲驟然起來的戰亂,大批的老百姓流離失所,緊靠着四川的漢中府,瞬間成爲了重災區,數萬四川的老百姓,涌入到漢中府,這些四川的流民,品質還是不錯的,特別能夠吃苦,可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夠依靠官府的救濟,才能夠活下去。

第三是山西、北直隸一帶遭受災害的農民,家鄉遭遇了災害,沒有糧食吃了,這些百姓聽聞陝西的情況不錯,所以說攜家帶口,到陝西來了,只要能夠活命,這些人倒是不準備在陝西長期停留的,一旦度過了這段時間,他們就要回到家鄉去。

按說這是好情況,多年的戰亂,陝西境內的人口,大幅度的減少,雖沒有達到赤地千里的景象,但也是人煙寥寥,蘇天成來到陝西之後,曾經想到很多的辦法,促使陝西的人口多起來,裁撤衛所軍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衛所軍隊的軍士很少,絕大部分都逃走了,可裁撤軍隊的時候,沒有追究逃兵的責任,還允諾分給土地,於是大批的逃走軍士,回到了衛所,也實實在在的分到了耕地,這一招迅速令陝西的人口增加了。

陝西的底子太薄了,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發展幾年,雖說冬小麥和夏季農作物都豐收了,可老百姓只是解決了吃飯的問題,遠談不上豐衣足食,官府更是一窮二白,有些地方的官員,窮的連官服都購置不起,如今的情況稍微好了一些,有涌進來了大批的流民,這明顯打亂了蘇天成的部署。

蘇天成早就明白一個道理了,僅僅是陝西發展起來,或者說是河南府發展起來,難以扭轉乾坤,就算是陝西、河南府富足了,也會被周圍的地方拖得不堪重負,甚至是再一次的貧窮下去,發展必須要平衡,若是能夠在北方普遍調整政策,限制士紳富戶的特權,關心百姓的生活,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可惜這個方面,蘇天成還做不到,他畢竟是在地方上做事情,還沒有能夠進入到京城,沒有能夠掌握調控全局的權力。

南方普遍富裕一些,但朝廷幾乎被南方的學子所把持,就算是朱由檢和孫承宗,想着調集南方的財富,來援助北方,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弄得不好,南方的士紳富戶集體反彈,朝廷裡面的大臣鬧起來意見,這可不是鬧着玩的,人都是自私的,這些大臣,無一不是想着維持家族和地方的利益。

這些問題,蘇天成都想到了,但只能夠一步一步來,不可能跨大步,採用鐵血手段,推行全面的改革,只能夠是權力穩固之後的動作,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看見蘇天成好半天沒有說話了,渠清澤再次開口了。

“大人,下官以爲,對這些流民,是不是區別對待,從蒙古部落回來的流民,官府還是要救濟的,他們本就是陝西人,好不容易回到家鄉來了,什麼都沒有,若是官府不救濟,他們就沒有活路了,下官以爲,不僅僅是要救濟他們,還要讓他們能夠安定下來,可以令里長、甲首覈實情況之後,上報解決的辦法,至於說四川、山西、北直隸一帶的流民,稍作救濟之後,可以令他們回到家鄉去。”

“說起來簡單啊,究竟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啊,按照你說的,從蒙古部落回來的流民,這是必須要安置的,土地方面,府州縣衙門可以想辦法,還有一部分的官田,在府州縣衙門,這次也分出去,可四川和山西、北直隸來的流民,稍作救濟之後,令他們回去,他們回什麼地方去,要不是走投無路了,誰願意做流民,回去豈不是等死。”

“這個,大人,下官想不到好的辦法了,這麼多的流民,府州縣衙門實在是無法悉數都安置下來啊。”

“我倒是有個主意,你看如何,安定堡和靖邊的互市,帶動了大批的商賈,這些商賈,爲了生意的方便,除了在安定堡和靖邊的商鋪,也在西安、延安、慶陽、平涼乃至於寧夏、榆林等地方,開設了商鋪,他們需要大量的人手,可絕大部分的夥計,都是從老家帶過來的,官府是不是可以給這些商賈說說,要求他們僱傭部分的流民,我本來是沒有注意的,以爲商賈不需要很多人手,可前些日子才弄清楚,商賈的販運,需要大量的人手,統計起來,他們需要的認識,至少在三萬人以上啊,若是能夠說服他們,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啊。”

渠清澤點點頭,說服商賈,問題不是很大,自從互市開始之後,保護商賈在陝西境內的安全,已經成爲江寧營的職責之一,經過了江寧營全方位的肅剿,陝西境內的土匪消失無蹤了,貨物的安全得到了最大的保證,只要是貨物進入了陝西境內,商賈基本上不擔心了,這些商賈,對於官府是非常感激的,這樣的要求,肯定會答應。

“此外就是請陝西的士紳富戶協助,請他們儘量多的僱傭農戶租種土地,這樣也能夠消化一部分的流民,依照我的判斷,山西和北直隸的流民,一段時間之後,有可能返回到家鄉去,可四川過來的,就不一定了。”

蘇天成得出來這樣的判斷,也是幾百年之後的感受,四川人能夠到各地生根,而且勤勞樸實,若是能夠留下來這一批四川人,成爲陝西的勞動力,何樂而不爲,如今的條件艱苦,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只要有飯吃,就能夠留住人的。

巡撫衙門很快給府州縣衙門下發了告示,要求各地妥善安置流民,儘量不要出現餓死人的情況,當然,隨着告示的下發,巡撫衙門也是要給各地許諾銀子和糧食的,給他們一些政策,包括在收取的賦稅之中,能夠支出救濟的銀兩。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地反饋回來的情況,漸漸的趨於平穩,流民基本上得到了安置,特別是從蒙古部落回來的漢人,基本上安置好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蘇天成沒有感覺到高興,大局勢不改善,這樣的情況會不斷的出現,時間長了,陝西也無法面對這樣的局面,唯一還是全面的改變北方各省的情況,只有情況普遍好轉,才能夠基本杜絕這樣的情況。

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6章 鄉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章 馬市賣馬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45章 租子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54章 造船廠第153章 吳三桂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85章 對決(7)第764章 開埠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754章 造船廠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84章 對決(6)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772章 海戰(2)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080章 暗戰(1)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73章 歹毒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76章 升堂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157章 算計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44章 想不到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76章 分析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69章 算計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44章 戰果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81章 暗戰(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157章 算計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1章 遊歷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章 禮部第676章 分析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09章 前兆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4章 在路上(1)第610章 早有預備
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6章 鄉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章 馬市賣馬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45章 租子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54章 造船廠第153章 吳三桂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85章 對決(7)第764章 開埠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754章 造船廠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84章 對決(6)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772章 海戰(2)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080章 暗戰(1)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73章 歹毒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76章 升堂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157章 算計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44章 想不到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76章 分析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69章 算計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44章 戰果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81章 暗戰(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157章 算計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1章 遊歷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章 禮部第676章 分析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09章 前兆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4章 在路上(1)第610章 早有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