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

偏安與南方,不僅僅是蘇天成不會同意,就是朱審烜等人也不會善罷甘休的,大晉王朝如此的強大,江寧營驍勇無比,而且兵精糧足,如此有利的局面之下,若只是想着統領南方,那也是說不過去的。

商議瞭如何推進土地改革的事宜之後,接下來就是想着北方進兵的事宜了。

這方面存在兩種意見,也就是兩個進攻的方向。

第一種意見認爲,從湖廣和江蘇省等地開始,朝着河南、山西以及陝西等地展開進攻,拿下了北方諸省之後,最後進攻北直隸,持這種意見的理由就是,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此舉能夠很好的穩住遼東的局勢,令大明朝廷總是抱有一絲的幻想,等到最終剩下京城的時候,江寧營也就能夠控制遼東的局面了。

第二種意見認爲,從山東方向,直接朝着北直隸進攻,目標就是大明朝廷的京城,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京城,只要能夠拿下京城,就有可能出現拿下南直隸時候的情況,南方的其餘諸省,根本不可能抵抗,也沒有實力抵抗,只能夠是歸順。至於說遼東的局面,問題不是很大,只要儘快的進入北直隸,一樣能夠掌控遼東的局面。

當初蘇天成也是支持第二種意見的,並且做了一定的準備。

可提出來第一種意見的人,居然是朱審烜、楊嗣昌和範景文等人。

這就令蘇天成高度重視了,他很清楚,朝廷裡面的諸多文武大臣,內心裡面還是有着一絲情結的,那就是對大明王朝的愧疚。想着能夠儘量讓大明王朝存在的時間長一些,畢竟這些人都曾經是大明朝廷的文武大臣。

這是屬於思想工作的範疇,不能夠忽視,至少需要在適當的場合提出來一下,化解一下朝廷大臣的心結。

進攻方向的問題好解決。其實朝中文武大臣也明白,直接進攻北直隸,是最好的選擇,夜長夢多,萬一遼東和草原的局面變得難以控制了,後悔也來不及了。故而這就是蘇天成開口解釋一下,安撫一下衆人的心,也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關鍵問題還在於蘇天成接到的最新情報。

這個情報是通過大明內閣首輔周延儒傳出來的。

後金的皇太極,居然派出了濟爾哈朗抵達了大明的京城,提出來和大明朝廷聯合,共同來對付大晉王朝的事情了。而且雙方開始了實質性的接觸和談判,估計很快就要達成協議了。

這是出乎蘇天成預料的。

這樣一則關鍵的消息,同樣經過了情報機構的分析。

說到情報機構,登基稱帝的時候,蘇天成曾經想到過,專門成立一個情報機構,隸屬於自己直接領導。但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沒有運作,這也是因爲大明的情報機構過於的臭名昭著了,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留給文武大臣的只有噩夢,如此的情況之下,蘇天成不好公開成立情報機構,至於說錦衣衛之類的機構,他肯定是要廢除的。

情報的事宜,依舊是渠清澤和蘇俊直接負責。渠清澤成爲內閣大學士,高居丞相之位,以刑部尚書的職務是不夠資格的,其實還要負責情報工作的。

知道這個最新消息的,也就是寥寥數人。當然,來到乾清宮商談的衆人,基本都是知道的,他們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丞相之中,除開張溥和渠清澤,朱審烜、楊嗣昌和範景文都是忍不住情緒,甚至要破口大罵了,蘇天成理解他們的思想,後金韃子歷來都是蠻夷,有什麼資格提出來與大明朝廷合作的事宜,至於張溥和渠清澤,很是理性,認爲這樣的事情,沒有多大的了不起,說到底都是爲了能夠對付大晉王朝的。

討論很快開始了,相關的情況,是渠清澤親自介紹的。

討論情緒之熱烈,甚至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

首先發言的是徐爾一。

徐爾一以耿直著稱,曾經不肯屈就蘇天成,這是誰都知道的,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脾氣,令徐爾一不顧一切,首先開口了,他漲紅了臉,首先是狠狠的大罵了一番後金韃子,接着對大明內閣首輔周延儒和內閣次輔陳新甲也展開了一場人身攻擊,可惜這樣的話語人家根本就聽不到,反而是乾清宮的諸位在這裡聽着,也許是覺得自己的話語有些跑題了,徐爾一轉到了大明朝廷聯合後金韃子的事宜上面了。

“。。。臣以爲,這樣的聯合是萬萬不行的,後金韃子狼子野心,究竟是什麼目的,是非常明確的,臣建議皇上將此事昭告天下,讓天下的讀書人都知曉,讓大明朝廷無法與虎謀皮。。。”

蘇天成有些啞然,看來讀書人的脾氣,徐爾一還是保留了,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人家看重的是利益,管那麼多幹什麼啊,再說了,自己要是真的昭告天下了,還不是將周延儒直接供出來了,這樣的事情是萬萬不能夠做的。

徐爾一剛剛說完,朱審烜馬上開口了。

“昭告天下的事情是不能夠做的,皇上好不容易得到了情報,若是直接泄露出去了,豈不是斷了情報的來源,此事萬萬不可,臣也以爲後金韃子不懷好心,不過後金韃子與大明朝廷聯合,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江寧營將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復州、宣州和蓋州將承受極大的壓力,情報顯示,大同邊軍十五萬大軍,悉數都調動了,準備趕赴保定和天津一帶,大明朝廷還招募了近十萬衛所軍隊的軍士,也有二十來萬了。”

“臣仔細考慮了,後金韃子此舉,最大的目的,恐怕是想着大明朝廷能夠調遣遼東邊軍,這樣的情況之下,後金韃子在遼東的壓力將大大的減小,不管這場戰鬥,誰獲得了勝利,後金韃子都是能夠得到好處的。”

“蓋州方向,後金韃子完全可以以守爲攻,不展開真正的進攻,屯集重兵威脅我江寧營,在北直隸,我江寧營與明軍展開激烈的廝殺,後金韃子一定認爲,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坐收漁利了。。。”

朱審烜邊說,蘇天成變點頭,其餘人聽得很仔細,也是頻頻點頭。

要知道朱審烜是尚書省的尚書令,百官之首,還是內閣首輔,要沒有真正的能力,坐在這個位置上面,也是不行的。

討論還在繼續,洪承疇和盧象升也表態了,對於後金韃子與大明朝廷的聯合,有了自身的看法,他們不是太在意,認爲後金韃子不會真正的展開進攻,觀望的程度居多,一旦明軍在北直隸失利了,後金韃子會迅速的佔領遼東,擴大自身的實力,若是明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後金韃子就會向着蓋州方向發動進攻了。

蘇天成一直都聽得很是仔細,終於到了他最後拍板的機會了。

“你們的分析很是準確,朕一直在思考,先前徐大人發泄了怨氣,估計這等的怨氣,你們都是有的,不過朕以爲沒有多大的了不起,在生死攸關的利益面前,節氣是需要讓步的,大明朝廷肯定是想到了,若是丟失了京城,丟失了江山,說什麼都沒有作用了,故而朕以爲,大明朝廷與後金的聯合,是肯定會成功的。”

“可惜這種聯合的基礎不牢固,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後金韃子從最開始是抱着謀利的心思,我江寧營佔據浙江、福建等地,進攻南直隸的時候,後金的多爾袞盤踞在遼東,甚至越過了遼河,準備展開進攻了,這纔多長的時間,態度就完全變化了,有意思啊。”

“朕早就說過,皇太極這人不簡單,做任何的事情,都是考慮深遠,後金韃子若是從遼東展開進攻,一定能夠獲取到最大的好處,甚至能夠佔領遼東,威脅到大明的京城,至少也是能夠劫掠無數財富的,可皇太極果斷放棄了,命令多爾袞撤出了遼東,前往耀州和海州方向再次的集結,一般人是做不出來這等決定的。”

“皇太極看的很遠,謀求到的也是最大的利益,剛剛朱大人說過了,皇太極坐山觀虎鬥,想着遼東邊軍能夠和我江寧營火拼,其實皇太極還想到了,一旦我大晉統一了中原,又豈會放過他後金韃子,包括蒙古草原,所以他這樣做,也是自保的一種方式。”

“大家分析到了這裡面的利弊,就不用過於的緊張了,朕的意思是,蓋州方向,依舊保持原有的格局,不管多爾袞如何的虛張聲勢,不要去理睬,集中大軍拿下北直隸,進而拿下大明京城,一旦拿下了大明京城,江寧營以最快的速度控制遼東的關寧錦防線,到了那個時候,不管皇太極做什麼樣的打算,江寧營都是要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

蘇天成開始說到了具體的部署,其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按照以前的想法,集中十萬大軍進攻北直隸,此外盧象升帶領四萬大軍,進入河南府,趁勢拿下河南、陝西和山西等地,這些地方沒有什麼強悍的軍隊了,地方衛所部隊,不堪一擊,如此兩面出擊,也能夠儘快的統一北方。(未完待續)

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8章 拜訪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39章 廟會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14章 傷情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1章 收服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1章 周密安排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48章 夜襲(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4章 證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60章 變通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424章 屠殺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52章 北平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7章 密旨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700章 提醒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88章 拜訪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5章 蠢笨如豬第764章 開埠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2章 善後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428章 甕中捉鱉
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8章 拜訪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39章 廟會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14章 傷情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1章 收服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1章 周密安排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48章 夜襲(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4章 證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60章 變通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424章 屠殺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52章 北平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7章 密旨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700章 提醒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88章 拜訪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5章 蠢笨如豬第764章 開埠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2章 善後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428章 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