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

流寇的帥旗被砍到的那一剎那,軍心完全潰散了。

知縣早已經發現,流寇開始大規模的潰敗了,機不可失,這個時候,必須要率領守城的軍士,衝出城去搏殺了。雖然說他不是很清楚,援軍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但大明的戰旗、將士的穿着,他太熟悉了。

縣衙的典史和巡檢司的巡檢,早就做好了準備。

信心的力量是無窮的,看見了援軍,看見了流寇的潰敗,守城的軍士,已經躍躍欲試了,一直被流寇壓着打,他們內心,憋了好多氣了。

城門被打開了,接近一千人衝出來了,直接衝向了流寇。

前後夾擊之下,流寇徹底潰敗了,帥旗被砍到,預示着大帥已經出現問題了,羣龍無首了,這個時候,只能是各自逃命了。

劉鐵漢和紫金樑直接交手了。

本來以爲,紫金樑一定是萬人敵的,身爲流寇的大首領,三十六營的組織者,一定是力大無比、驍勇善戰的,開始交手的時候,劉鐵漢是有些小心的,不客氣的說,在氣勢上面,是輸給了紫金樑的。

可惜交手幾個回合之後,劉鐵漢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情況,紫金樑算是英勇的,可馬背上拼搏的能力,好像不如自己。

接近一刻鐘的時間過去,劉鐵漢完全佔據了上風,要不是想着生擒紫金樑,他早就將紫金樑擊落馬下了。

劉鐵漢不知道,他在江寧縣軍營裡面的殘酷訓練。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效果,如果說以前是魯莽的作戰。依靠着一股子的力氣,現在就是能力加上技巧了。

紫金樑臉色慘白,他的前後左右,都是大明的軍士,身邊的親兵,幾乎被斬殺殆盡了。

仰天長嘆一聲,紫金樑準備自殺了。

他沒有機會,身後的一柄長矛。挑開了他的鋼刀,劉鐵漢上千貼身,一把抓住了他的腰帶,硬生生的將他扯下馬背了。

劉鐵漢身邊的將士開始大聲高呼。

“劉將軍生擒了紫金樑。。。”

喊聲越來越大。

這是壓垮流寇的最後一根稻草,尚在抵抗的流寇,聽見這樣的喊聲,看見大明的將士。手持帥旗,完全放棄了抵抗,四散逃命了。

也有一些流寇,跪在地上,表示投降了。

知縣終於見到了蘇天成。

“下官拜謝大人,大人救了英山縣全城百姓啊。”

“不用客氣了。我奉兵部的敕令,剿滅入侵南直隸的流寇,這是職責範圍內的事情。”

英山縣城外,已經慢慢沉寂下來了。

戰果還在清點過程中,不過。紫金樑已經被帶到了蘇天成的面前了。

看着這個名動一時的流寇最大首領,蘇天成突然覺得。他已經完全改變了歷史進程了。

“紫金樑,你恐怕還在想着,成王敗寇的事情吧。”

紫金樑看了看蘇天成,本來沒有表情的臉上,閃現出來一絲的詫異,他不敢相信,打敗自己的,令自己全軍覆沒的大明將領,竟然如此的年輕。

“呵呵,本官乃是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本官欽佩你的勇氣,組織三十六營的流寇,齊聚山西,可是,你們總歸是流寇。”

“你、你是蘇天成。”

紫金樑嘶啞着聲音,終於開口了。

“不錯,我就是蘇天成。”

紫金樑仰天長嘆一聲。

“我敗了,敗得心服口服,在河南的時候,我就敗給你了,你在河南賑災,不知道用了什麼魔法,農民不支持我們,支持官府,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你一定是我們最大的對手,想不到這麼快就遇見你了。”

蘇天成眯着眼睛,沒有說話,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魔法,官吏心中有百姓,關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就能夠得到擁護。

“蘇大人,我今日第一次見到,如此強悍的大明軍隊,我的諸多兄弟,要是遇見你了,難以有好的結果,可我還是要說,下輩子我一樣要造反。”

“紫金樑,本官明白你的意思,走投無路之下,只能是造反,總不能活活餓死,可惜,你的信念,已經產生動搖了,本官不客氣的說,你想到的,難道真的是讓農民都有飯吃嗎,你怎麼能夠做到,本官看來,你造反的道理是可行的,可你們的作爲,是令人不齒的,什麼均田地,什麼人人有飯吃,你最終的目的,恐怕也是稱王稱霸吧。”

щщщ▪ тт kán▪ c ○

“什麼闖王、闖將,什麼八大王,左金王,改世王,說來說去,都是一丘之貉,藉着造反的名義,自身掌握權力,本官承認,有些地方,災禍連連,農民沒有飯吃,地方官吏不顧百姓死活,貪墨腐敗,所以說,本官一方面要剿滅你們這些流寇,一方面要改善民生,若是遇見那些貪官污吏,本官一樣不輕饒,孟津縣前任知縣,就是最好的例子。”

紫金樑擡起頭,想着說些什麼,可稍微思索之後,低下頭,什麼都沒有說。

羅昌帶着驍騎營的將士,等的有些焦急了。

從鎮子裡逃過來的流寇,不堪一擊,絕大部分被斬殺了,剩餘投降的流寇,打掃戰場之後,被看押在路邊的樹林裡面。

斥候騎馬飛奔過來了,臉色通紅。

“報,流寇完全潰敗,朝着這邊來了。”

羅昌拔出了鋼刀。

“弟兄們準備好,不能夠放過流寇的一個騎兵,一定要全部斬殺於此。”

四里路的距離,騎馬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流寇的騎兵,逃跑畢竟快一些,他們想到的,雖然說大帥被抓住了,可還有不少的軍士,逃回到湖廣境內之後,可以再行組織,推舉出來新的頭領,一樣可以造反。再說了,鎮子裡還有兩千步卒等候。

喊殺聲和鼓聲突然出現的時候,流寇身體還是顫抖,他們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了,這裡出現了大明軍隊的伏兵,可以想象,鎮子裡是什麼情況了。

廝殺開始的時候,不少流寇的騎兵,尚在驚慌失措之中,甚至沒有來得及揮刀,就被砍落馬下了。

羅昌沒有想到,廝殺如此的順利,驍騎營的將士更是沒有想到,他們以爲,可能有一番激烈的廝殺的,想不到這樣的簡單,沒有遇見像樣的抵抗。

審訊一個俘虜的時候,羅昌才知道,紫金樑被生擒了。

流寇步卒逃過來的時候,天色有些黑了,按照孫元坤的安排,羅昌放過了大部分的步卒,沒有趕盡殺絕,鎮子裡還有埋伏,這些人,交給安慶衛的軍士了。

鎮子裡的戰鬥,顯得索然無味,曾宇帶領一千多軍士,衝進鎮子裡的時候,流寇的步卒尚未反應過來,不知道從哪裡來了這樣一隊的大明騎兵,可惜結果和蘇天成預料的差不多,變成了追豬趕羊,好多的流寇,都跑向了縣城的方向去了。

曾宇有些羞愧,他記得蘇天成說過這樣的話,剿滅流寇,重點在於殺敵,不在於趕走。

所以說,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之後,曾宇毫不留情的訓斥了軍士。

天黑之後,大股的流寇潰逃到鎮子前面了,這一次,曾宇下了死命令,誰要是還想着趕走流寇,不願意殺敵,就地正法,軍功一律以人頭多少計算。

逃到鎮子裡的流寇,有兩千多的步卒。

他們根本想不到,面臨着滅頂之災了,要是當初在縣城外面投降,還能夠保住一條命。

安慶衛的軍士發起攻擊之後,發現這些流寇,根本就沒有士氣了,和待宰的羔羊差不多,軍功是按人頭計算的,沒有誰會想着留下活口,儘量的多集聚人頭。

流寇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就是跪地投降,也一樣被斬殺。

曾宇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連忙要求身邊的親兵,制止這樣的行爲。

亥時,戰果出來了。

英山縣縣城外、羅昌帶領的驍騎營、曾宇帶領的安慶衛的軍士,一共斬殺流寇四千餘人,生擒紫金樑以及五千多流寇,剩餘一千多流寇,不知去向。

江寧縣巡檢司陣亡將士兩百四十七人,驍騎營陣亡將士三十五人,安慶衛陣亡將士十五人,重傷和輕傷還在統計的過程中。

英山縣守城軍士,陣亡兩千餘人。

如此巨大的戰果,按說是應該高興的,但江寧縣巡檢司陣亡的將士最多,蘇天成有些鬱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自己帶來的兄弟,承擔的是最爲艱鉅的任務,至於說英山縣陣亡的將士,不屬於他考慮的範疇。

英山縣知縣,準備了晚飯,縣城裡面的士紳富戶,紛紛拿出來自家的酒肉。

蘇天成和孫元坤等人,商議之後,決定休整一夜之後,離開英山縣,直接回到江寧縣去了,曾宇帶着安慶衛的軍士,回到安慶府城。

至於說繳獲的戰馬,蘇天成毫不猶豫據爲己有了。

惱火的是,這五千多的戰俘,要押送到南京去。

流寇依舊被剿滅了,任務完成了。

夜裡,蘇天成寫出來了奏摺,渠清澤安排了當地的錦衣衛,以最快的速度,將奏摺送到京城和南京去。

這一夜,蘇天成睡得很是踏實,江寧縣巡檢司的將士,這次是真正的磨礪了,體現出來了非同一般的戰鬥力了。

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92章 稱帝(4)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59章 剿匪(1)第127章 密旨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3章 痛下殺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19章 怒氣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81章 準備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9章 發榜(1)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44章 戰果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39章 鉅變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204章 敵情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94章 整合(2)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46章 慘敗(4)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21章 聖旨下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480章 內耗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83章 定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42章 新的情況
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92章 稱帝(4)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59章 剿匪(1)第127章 密旨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3章 痛下殺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19章 怒氣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81章 準備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9章 發榜(1)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44章 戰果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39章 鉅變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204章 敵情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94章 整合(2)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46章 慘敗(4)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21章 聖旨下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480章 內耗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83章 定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42章 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