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應對辦法(2)

範景文的神情,很快再次嚴肅了。

蘇天成有些奇怪了,難道還有什麼事情嗎,按說自己說到的條件,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範景文已經表態了,張泰寧也點頭了,應該沒有什麼事情了,畢竟江寧營的軍餉,是江寧縣縣衙負責的,沒有要求朝廷掏銀子,總不能要求自己去維持兩大營的穩定吧。

範景文看了看張泰寧,再次開口了。

“蘇大人,張溥和你辯論的事情,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大人,張溥和下官是同窗,相互之間,有着一些爭論,沒有什麼稀奇的。”

“呵呵,我看不一定啊。”

“大人爲何這樣說啊。”

“馬上要成立的中興學社,我看就是最好的反擊啊,這樣的辦法很好,成立了學社,最大限度的集聚天下士子,很多的事情,可以通過學社,最大限度的散播出去,不過,你在想辦法,張溥也沒有閒着啊,他肯定是有動作的。”

蘇天成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了。

在京城的時候,這是他想的最多的事情,張溥畢竟是復社的領袖,在讀書人中間,有着不小的影響,而且復社的力量,錯綜複雜,和朝廷的不少官員,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好在自己是朝廷官員,所有的舉措,得到了範景文的大力支持,所以說,在南直隸一帶,張溥和復社,都不敢輕舉妄動的。

“大人。下官和張溥之間,爭論到的話題,主要就是有關朝政的,下官曾經明確說過,張溥不是朝廷官員,可以議論朝政。但不得干涉朝政,包括東林書院和復社,也絕不能夠因爲贏得了士子的支持,就公開插手官府的事情。”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可惜那張溥,不是你這樣的想法啊,張將軍,還是你先說說。”

蘇天成的內心。再次咯噔了一下,爲什麼要張泰寧先說。

原來他以爲,張溥可能組織復社的社員,在南直隸以至於大明朝各地,製造輿論,反對侵害士紳富戶的利益,再一次的強調尊經復古,要求一切都按照祖先的要求來做。這也是能夠引發士子共鳴的,士紳富戶。更是會大力支持。

不過,回到江寧縣之後,沒有發現這方面的動作,甚至預計的復社的第三次大會,也沒有召開的跡象。他估計周延儒辭官了,對張溥還是有着一定影響的。溫體仁對張溥的印象是很不好的,說不定已經採取了什麼形式,警告了張溥,令張溥惶惶然,沒有動作也正常了。

想不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張溥依舊有動作了。

張泰寧說話,難道張溥將手伸向了兩大營。

想到了範景文要求江寧縣支援兩大營的事情,蘇天成打了一個冷顫,未必張溥喪心病狂,敢做出來大逆不道的事情嗎。

“蘇大人,張溥找到了我,專門說到了江寧營和兩大營的事情,先前大人要求江寧縣給予兩大營一些必要的援助,也是有道理的。張溥認爲,兩大營和江寧營的將士,軍餉有着很大的差距,這是不合適的,會嚴重影響到兩大營將士的軍心,甚至會波及到大明朝衛所的將士。”

蘇天成的臉色開始發白,張溥估計是瘋了。

“張溥說到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江寧營的將士,不能夠拿到那麼多的軍餉,必須和兩大營將士的軍餉一樣,二是蘇大人難辭其咎,朝廷一定要嚴懲,包括範大人,身爲江寧營指揮使,都是有責任的。”

蘇天成看向了範景文,範景文的臉上,帶着冷笑。

“張溥建議我彈劾江寧營,我當然是訓斥了張溥,給大人稟報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的建議,是採取措施,張溥有着如此的想法,明顯就是擾亂軍心,我大明朝衛所的軍士,因爲軍餉的事情,已經有過譁變的先例,張溥此舉,明顯是動搖我大明朝的根基啊。”

張泰寧說到後面,有些激動了,臉色有些紅了。

張泰寧剛剛說完,範景文開口了。

“我以前對張溥,還是有着不錯印象的,而立之年,能夠組織起來龐大的復社,門下士子遍佈,甚至殿試探花吳偉業,也是出自於他的門下的,足以證明,他是有能力的,不過,張溥公然找到張將軍,說出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令我吃驚,更多的是憤怒,張溥身爲讀書人,在籍的庶吉士,應該是知道天下大勢的,更應該知道我大明朝衛所將士的實際情況,爲了一己之私利,爲了一些理論上面的爭執,居然敢於置家國天下於不顧,這等的讀書人,若是真的在朝廷裡面,把持了權柄,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啊,豈不是禍亂天下。”

蘇天成已經沉下臉來了,張溥的舉動,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回過頭來想想,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算是特別稀奇的,朝廷裡面的黨爭,如火如荼,如果這些朝廷官吏,能夠想到以朝廷爲重,也不至於將大明朝拖入無底的深淵。

“蘇大人,張溥和你是同窗,我想聽聽,你是什麼看法啊。”

“大人,下官與張將軍的看法,是一致的。”

“哦,你爲什麼會這麼看啊?”

“大人,下官和張溥是同窗,一同參加了會試和殿試,關於朝政方面,有着一些爭論,這都是正常情況,大不了我們相互證明,誰是正確的,不過,下官以爲,做任何的事情,都應該都自身的底線,若是爲了達到目的,喪失了基本的準則,甚至置朝廷於不顧了,那就顯得非常可怕了,張溥找到了張將軍,說出來了這樣的話語,足見他已經是利令智昏了。”

“張溥身爲復社的領袖,有着不小的號召力,下官和他辯論過,發現他是極其自負的,不在乎他人的意見,復社的影響力是不小的,正是因爲這樣,促成了張溥的自高自大,若是張溥想着挑撥兩大營的軍士,就一定會這樣做的。”

“兩大營的穩定,是最爲重大的事情,包括南直隸衛所軍士的穩定,要是出現了問題,不僅僅是朝廷震動那麼簡單,流寇已經慢慢朝着南方活動了,這個時候,南直隸的軍士,若是出現了動搖,正好給了流寇可乘之機,流寇進入了南方,將會引發可怕的後果。”

“下官以爲,其餘的事情,可以和張溥辯論,甚至是對着幹,下官建議成立中興學社,就是想着從正面擊敗復社,可張溥有了這樣的想法,決不能手軟,這不是可以辯論的事情,相信張溥自己應該明白,這樣做是什麼後果,既然他已經不管江山的穩固了,那官府也就沒有客氣的必要了。”

範景文的眉毛跳動了一下。

“蘇大人,那你說說,具體該怎麼處理張溥。”

“張溥是翰林院庶吉士,尚在籍,因爲父喪,在家守制,下官的意思,將張溥押解到京城,稟報朝廷,由朝廷處置。”

“可你想過沒有,張溥是復社的領袖,此舉肯定會引發很大波瀾的。”

“下官以爲,引發波瀾是肯定的,不過,和動搖軍心比較起來,押送張溥到京城,是最好的處理辦法,若是真的讓張溥四處活動,甚至鼓動兩大營的將士抗議了,那個時候,再來處理,已經晚了。”

範景文暫時沒有說話,張泰寧準備開口,看見範景文沒有開口,也沒有說話。

蘇天成知道,範景文是有顧慮的,畢竟張溥的影響太大了。

“大人,下官以爲,這件事情,不能夠耽誤,張溥找到了張將軍,被訓斥了,不會死心,兩大營可能是做好了必要的防備事宜,可南直隸還有那麼多的衛所,若是張溥轉移了目標,到其他衛所去鼓動了,引發的後果,會更加的嚴重的。”

聽到蘇天成這樣說,範景文有些沉不住氣了。

“蘇大人,你憑什麼說張溥會到其他衛所去鼓動啊。”

“這是下官的直覺,再說了,下官以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張溥到其他衛所去鼓動了,引發了不堪收拾的後果,一切都晚了。”

範景文站起來了,急促的走動了幾步。

“張將軍,令軍士直接去緝拿張溥。”

張泰寧有些遲疑,緝拿人的事情,應該是五城兵馬司的事情,兩大營出面,似乎不是很好說,畢竟軍隊不能夠干預地方事務的。

看見張泰寧的遲疑,蘇天成知趣的開口了。

“張將軍,大人認爲,這件事情是很重大的,涉及到軍營的事情了,故而要求兩大營去緝拿張溥的,此事不屬於地方上的事物的。”

張泰寧恍然大悟。

張泰寧離開之後,範景文看了看蘇天成,開口了,不過聲音顯得有些蒼老了。

“蘇大人,但願沒有什麼波折啊,朝廷裡面,有很多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東林書院和復社,影響不小啊,成立中興學社,是最好的辦法,有什麼想法,擺到桌面上來爭論,用事實說話,想的很是全面啊。”

“你確實不錯,不依附東林書院和復社,而且敢於對着幹,若是天下讀書人,都能夠以振興朝綱爲己任,朝廷也不至於面臨如此多的問題啊。”(未完待續。)

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16章 理還亂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225章 贖身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47章 協調會(1)第494章 宿命論(3)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22章 熱鍋(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14章 剪不斷第884章 對決(6)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448章 誓師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18章 秦淮河(2)第493章 宿命論(2)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4章 準備(3)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69章 昏頭了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3章 離去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321章 聖旨下第136章 大調整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31章 大婚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47章 協調會(1)第811章 詫異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3章 離去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3章 離去
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16章 理還亂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3章 些須情況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225章 贖身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47章 協調會(1)第494章 宿命論(3)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22章 熱鍋(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14章 剪不斷第884章 對決(6)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448章 誓師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18章 秦淮河(2)第493章 宿命論(2)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4章 準備(3)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69章 昏頭了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3章 離去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321章 聖旨下第136章 大調整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31章 大婚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47章 協調會(1)第811章 詫異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3章 離去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3章 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