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

“爹,你當初爲什麼要做個捕快呢?”小女孩擡起頭,好奇地看着男人。

“因爲做捕快可以抓壞人啊。”男人摸摸鬍鬚道。

“可是做捕快俸祿少,工作又辛苦。”小女孩低頭嘆息。

“俸祿少就節儉着用,辛苦也是沒辦法的事。”男人苦笑。

“那你爲什麼要從海井村跑到桐城呢?”小女孩又擡起頭道。

“在哪兒都一樣,不過聽說桐城的知縣好。你爹我一身力氣,要麼出村做捕快幫百姓,要麼在村裡做屠夫宰豬羊,你想讓我做哪個?”男人笑了。

“那,還是捕快好了。”小女孩抓抓腦袋,不情願道。

沉默。

“那麼爹,我以後也要做個捕快。”小女孩突然道。

“哦?”男人吃驚地看着小女孩,啞然失笑,“你一個姑娘家家的去當捕快,以後沒人娶!”

“沒人娶就不嫁,有什麼了不起嘛!”小女孩叉着腰,不以爲然。

“哈哈……哈哈哈……”男人只有大笑。

夜色很深,蟬鳴聲聲。

桐城外有個破廟,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揹負行囊,拖着疲憊的身子來到廟中。他把行囊丟到香案上,也顧不得什麼神靈降怒,將一個破爛的蒲團拽到屁股底下,便坐了下去。

這個廟也真是破,香案上的神像已被曾經的雨水澆得面容模糊,黃泥湯板結在香案上。廟內空空蕩蕩,四處的樑柱上掛滿了蜘蛛網,落滿了塵埃,牆角已有了個大窟窿,牆皮早已坑坑窪窪,破碎一地。屋頂塌下了一角,參差的殘瓦茅草被月光投射在凹凸不平的地磚上。

再看那男孩,容貌清秀可愛,臉上略有些塵土,眼中滿是倦意卻充滿了堅毅,他的頭髮用麻布條隨意地綁在一起。他體格結實,雖沒什麼肌肉,卻讓人知道他練過武。看他衣着,那比裋褐還裋褐的破衣破了又補,但洗得很乾淨。

他靠着牆邊,很快就睡着了。睡夢裡,他喃喃囈語着:“桐城……桐城……”

翌日,小男孩來到了桐城的縣衙。

“小孩子,一邊玩兒去!”一個衙役大聲呵斥道。

“我……我不是來玩的,我是來當捕快的!”小男孩憋紅了臉,大聲道。

“你?當捕快?”那衙役搔了搔頭,“你不過還是個小孩子!”

“我……我是小孩子,怎麼了?小孩子就不能當捕快嗎?”小男孩反駁道。

“虧你還大言不慚……這種捉拿犯人的事你豈能做得了?”那衙役笑道。

“出什麼事兒了?大早上……嗯……吵吵嚷嚷的。”一個穿着官服的男人伸着懶腰就走了出來。

“大人,這小孩子說他想當捕快。”那衙役連忙報告。

“我看你骨骼清奇,身體壯實,俠義之心十足,多半是練過武的。可是你現在年齡太小,只怕……”那男人捋了捋鬍鬚。

“可是我不當捕快……我一不能爲官,二不能保家衛民,三……我沒法子過活呀!”小男孩急道。

“如果你真心實意想當捕快,我倒可以幫你。你可以先去學塾學兩年書,學費我給你包了,然後再來當捕快——如果你學的好,還可以去參加科舉。”男人思量了一忽兒,道。

“我是罪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舉。但是我知道,我爹是無辜的。我想做捕快,不讓冤案發生,讓他的在天之靈得到安慰。”小男孩咬着牙道。

“你父親是何人?”男人聞言,頗爲詫異。

小男孩不答。

“放肆!知縣大人問你問題你怎麼不回答?”那衙役再次兇巴巴地呵斥道。

“誒。”那男人制止了衙役,“你不願意說就算了,可是想當捕快,你就得聽我的,先到學塾去讀兩年經。我楊某人恭候小英雄的歸來。”

“大人,有您這句話,草民必當爲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那小男孩拜倒在地。

“快起來快起來,你叫什麼名字?”楊知縣連忙扶起小男孩。

“張疏問。”小男孩擡起頭,“疏而不漏之疏,問心無愧之問!”

“好!疏問啊,聽你意思你在桐城無親無故,不如便住在衙門裡。”楊知縣提議,“我看你非同小可,日後定能造福一方!”

“多謝大人!”張疏問因楊知縣攙扶,只得抱拳行禮,其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過了幾日,張疏問自學塾回到衙門,見楊知縣正在大堂審案。出於好奇,他湊到了人羣中。

“大膽刁民,你盜了季先生十兩銀子,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麼話說?來人啊!先打他二十大板!”楊知縣喝道。

堂中跪着兩個人,想來衣着樸素的是季先生,另一個衣着華貴的人大概就是竊賊。不過……這看起來像富家公子的人,爲何會對區區十兩銀子下手?

待行刑完畢,楊知縣準備結案。

“季先生,這銀子我給你追回來了,可那荷包,只怕早已被這廝銷燬。”楊知縣道。

“大人,那空荷包是草民無意中在路上拾來的,想來也不值錢,大人就無需過問了。”季先生道。

“那好,韓士炯,本官鑑於你曾出資修路出糧賑災,也不多給你刑罰,打你,是爲了讓你記住教訓。本案就此了結,不知堂下諸位可有什麼看法?”楊知縣習慣性地向堂下問了一句。

“大人,草民張疏問有疑,想斗膽問問這案子!”張疏問突然站出來向堂上提問。

“哦?疏問,你有什麼想法?”楊知縣見張疏問小小年紀,竟敢“質問”自己,不由有些好奇。

“這竊賊大概並不是爲銀子,而是爲了那個荷包。”張疏問朗聲道,“依我看來,韓公子家財萬貫,不至於爲了十兩銀子就去偷竊。”

“有意思,這也是我困惑的。”楊知縣扭頭看着韓士炯,“你有什麼話說?”

“大……大人,小的的確……是爲了銀子……荷包早已……扔進爐火了!”

“季先生,請問那荷包是怎生模樣?”張疏問竟不顧大堂秩序,走上前開始問起原告。

而楊知縣只是微微皺眉,叫季先生回答,好聽張疏問的想法。

“大人,草民不敢隱瞞,這荷包……只怕是妙娥的。”季先生猶豫了片刻,擦了擦汗,“我本想還回去,可聽說她已經失蹤了好幾天,就把這荷包暫時留用了。”

“妙娥?那翟家失蹤了七天的姑娘嗎?”楊知縣大驚,“你是如何判斷的,快從實招來!”

季先生連忙道:“我與妙娥相識,知她荷包上繡着一朵藍色的荷花。”

楊知縣一拍驚堂木:“那你先前爲何不說?”

季先生伏倒在地:“我……我怕我和妙娥之事被披露出來……”“該打!你可知你撿到的東西是證物!”楊知縣急火攻心。

“韓公子,你和那妙娥可有關係?”張疏問突然發問。

“沒……沒有!”韓士炯突然咆哮道,“你個毛頭小子!這裡哪有你的事!”“韓士炯!我讓他問的,你如實回答就是!”楊知縣怒道。

“韓公子,我看你還是如實說了吧。你身爲大家公子,手上爲何會受了刀傷?而且你的身上還有一股女子脂粉的味道。”張疏問頗爲平靜。

“胡……胡說八道!我手上這是燒傷!是我爲了不讓荷包被發現親手讓它燒……燒……”韓士炯驚覺不對,連忙向楊知縣叩首,“青天大老爺做主!我只是偷了錢,絕對與妙娥無關!”

楊知縣陰沉着臉:“把布帶拆開!”

“你適才說把荷包扔進爐火,這次又說親手拿着燒的,況且輕微的燒傷不應該裹得這麼嚴實。只怕是我說對了罷?你手上是刀傷啊!”張疏問冷笑道,“大人,現在應該派人去韓家,先去爐灰裡尋找有沒有殘餘的荷包,再看看茅廁或院內水池裡是否有一把刀,再把他們家翻個底朝天,看看有沒有妙娥姑娘……”

“住口,狂妄小兒!”韓士炯目光散亂,“我……我沒有殺人!”

“他有說你殺人了麼?你還敢咆哮公堂,這是你自己往陷阱裡跳啊!”楊知縣拍響了驚堂木,“來人!速速拆開韓士炯手上布條,老樑帶人去韓家尋找荷包殘骸、刀,還有妙娥姑娘!”

韓士炯癱坐在地上,無言以對。布條一圈圈地剝落,他手上的確是刀傷。那刀傷像是他在慌亂中割破的。

“疏問,你幹得好啊!”楊知縣不由讚道,“看來另一件案子也有眉目了。”

“多謝大人。先生還要我背書,那我先行告退了。”張疏問抱拳。

“去吧。”楊知縣看着張疏問遠去,不由感慨,“好一個張疏問!”

夜幕降臨,冷月低懸。

“爹,今日有什麼好玩的事兒嗎?”小女孩問道。

“有啊,有個叫張疏問的小孩,嗯,比你大三四歲,他當堂推理指出了韓公子的罪行,後來派人一查,果真如此。老樑跟我說,楊大人可看重他了!過兩年他也要當捕快。”

“哦……”小女孩陷入了沉思,“他在城北當神捕,我就在城南當神捕。”

“傻孩子,現在說這事兒幹啥,你還太小。”那男子大笑。

兩年很快就過去了,兩年來,張疏問經常在公堂下提出質疑,破獲了不少案子,在城中頗有美名。現在他年紀差不多了,就琢磨着去申請當捕快。這天夜裡,他正在院子裡“兜圈子”。他練習輕功練得最帶勁兒,他一心想成爲一個捕快,認爲要抓壞蛋,就得輕功頂好。

正當他跑得汗流浹背,那楊知縣就來了。

“疏問啊,還在練功呢?”楊知縣看張疏問辛苦,不由心下暗喜:這孩子是塊料,百姓有福了!

“楊大人!”張疏問抹抹汗,“楊大人,我正想着當捕快呢!”

“那麼今晚,我就特批你成爲城北的捕快!”楊知縣爽快地說道。

“大人,爲什麼要分城南城北?”張疏問一直對這個問題很不解。

“歷史遺留問題……之前的知縣設了南北兩個神捕所,而衙門只在城北。因州府稱不許一縣兩衙。我打算合併,卻覺得爲難得緊。咳,明天我帶你去認識認識兩邊的捕頭和捕快。城北的捕頭叫樑勇,城南的捕頭叫王承旭。城南的捕頭只是接城北的命令,但是他們的俸祿嘛……依然還得我掏腰包補足。”楊知縣不再多說。

知縣爲讓捕快們能更好地養家餬口,總是自掏腰包,把自己的錢財當做俸祿,一併發給他們。

第二天,楊知縣剛帶着張疏問從城南迴來,就聽得有人喊冤叫屈。

張疏問自然要旁聽了。只是這回公堂之上,氣氛頗爲異樣。

楊知縣審理完了,見張疏問也沒提出疑問,正要結案,卻看那被告袁葆突然起身大笑。

“你做什麼!”楊知縣怒道,“大膽袁葆,莫不是不服本官的判決?”

“見識了,真是佩服,佩服!”袁葆狂笑,楊知縣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你幹什麼!還不快些跪下受罰?”

“人人說你是清官,卻對我那殺了**的侄兒施刑,前前後後七十大板,又關到了衙門裡,讓他人不人鬼不鬼!我今日也叫你這昏官嚐嚐這滋味!”袁葆撕下了麪皮,麪皮之內,竟是韓士炯進過牢的叔叔韓葆元!

楊知縣反而冷靜下來:“你侄兒殺人本應償命,若不是看在他爲民辦事,本縣早就讓他見閻王了。至於那妙娥不守貞潔,也當由我等裁決而非任韓士炯殺害。”

“這麼多廢話!”韓葆元踢飛了兩個想壓住他的衙役,“噌”地拔出一旁助陣的捕快的刀,劈向大堂案。兩旁衙役衝去阻攔,都被韓葆元打飛。楊知縣慌忙躲閃,但聽“咔嚓”一聲,大堂案竟斷做兩截,文書、案卷、火籤噼裡啪啦散落一地。

那原告早已嚇得屁滾尿流,逃得不知去向。

楊知縣不會武功,見韓葆元來勢洶洶,自己雖然佔理,一時卻對付不過這個瘋子,只得退後,心下不由大急。

“大膽韓葆元!竟敢在公堂之上毆打官差、脅迫官員,還有沒有王法了!”張疏問搶上前來,緊追兩三步,呼地擋在楊知縣身前。

“不怕死的小鬼頭,腳程不賴。當年都是因爲你……”韓葆元雙眼噴火,大刀“唰”地斬了過去。

張疏問輕功雖好,而近戰卻稍遜一籌。他躲過刀,找準縫隙,去奪韓葆元天樞穴。那韓葆元回刀偏斬,迫張疏問收了手。

“有本事便到外面打去,這裡的東西礙手礙腳。”張疏問心想到了外面,就可以盡情施展輕功。

“小鬼,別想騙我!”韓葆元卻執意不走,連下三刀,將地面砍出了三道印記。

張疏問咬牙:“那我跟你拼了!”

“快去城南找王捕頭!”其餘百姓連忙散開,一面通風報信,一面揪心觀戰。

張疏問連換腳下步法,一時半會兒還挨不了打,受不了傷。八卦步、四象步、七星步、逍遙遊、凌波遊……無數奇異的步法不斷襲來,正逆步法互換,極爲靈動,將韓葆元繞得暈頭轉向。張疏問趁機施“鳳尾手”,試圖打下韓葆元手中佩刀並將他制服。

可韓葆元只是哂笑,他雖然被張疏問繞得眼前發花,可他的注意力只在張疏問的拳腳上。他猛地提刀上揮。饒是張疏問躲得快,竟被他那一刀狠狠地劃破了左頰。

“疏問!”楊知縣大驚,卻見張疏問恍若未知,仍在奮力與韓葆元周旋。

“大人!”王承旭闖入公堂,見韓葆元如此重手傷那孩子,便抽出刀,衝上前去。

“疏問!快閃開!”王承旭擋下韓葆元的一刀。

“王捕頭!”張疏問見幫手來了,心頭放鬆,這才覺得左頰上火辣辣的痛,不由低聲**。

“疏問,快過來!我叫人給你看看傷勢。”楊知縣勸道。

“這惡人可恨,我也要助一臂之力!”張疏問說着,竟又撲了回去。“疏問!”楊知縣頓足,生怕有什麼閃失,可張疏問竭盡全力,不放鬆一絲一毫,猱身而上,乘刀刀相錯時平拳擊出。

“好小子!”韓葆元忙飛起右腿,踢偏張疏問的拳,側身避過。

三人纏鬥在一起,一時間竟也不能奈何對方。

“莫不是桐城無人了?”韓葆元大笑,“我就……”

卡着這須臾的空當,張疏問猛地掰過韓葆元不拿刀的左手。王承旭將單刀向前遞出,刺中韓葆元的胸口。一瞬間血濺公堂,卻是韓葆元臨死之際橫丟佩刀,將王承旭狠命地傷了。

“王捕頭!”張疏問和楊知縣等人大驚失色,紛紛撲過去查看。韓葆元已死,可王承旭亦瞪着溜圓的大眼倒在血泊中,沒有了呼吸。看來韓葆元那看似無意的丟刀,卻是致命一刀。

“爹!”人羣中突然鑽出個瘦小的身影,她擠在人羣中,險些被忽視了。

“別過來!”張疏問怕王捕頭的女兒被嚇壞了,立刻擋在她身前。

“爹!”小女孩不依不饒,幾次三番想要繞行過去,“我要爹爹!”

“疏問,你先把依敏帶離此地,這裡的事,先讓大人來處理吧!”楊知縣命令道。

“是!”張疏問不顧臉上流血,奮力抱起王依敏向外跑,任她撕心裂肺地呼喚——即使他也心痛如絞,但他不能讓王依敏看到如此血腥的場面!即使王依敏也是要當捕快的。

此事之後,楊知縣請了個聞名遐爾的工匠魯半班,將衙門重新修過,做了些防禦設施。

事過數年,楊知縣任期已滿,被調離桐城。衆民灑淚挽留揮別楊知縣。

楊知縣道:“衆位,我雖然走了,也不知下一位知縣是誰……但桐城百姓的安危,我已託付給了二人:城北張疏問張捕頭,城南王依敏王捕頭,他二人年齡雖小,卻思維清晰,武功高強。還望衆位爲桐城着想,在這段時間內配合他們代理知縣之務。”

張疏問和王依敏不負衆望,將桐城城北城南管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桐城來了個縣太爺,這縣太爺經常去城外閒逛,只是掛了個頭銜,是以張、王二人經常“自作主張”斷案抓人,縣太爺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凡縣太爺能坐堂審案,張疏問必定會在旁“輔佐”。

這麼些年來,桐城百姓都頗爲愛戴張、王二人,因他們秉公辦案,衆人稱張疏問爲“君子神捕”,王依敏爲“淑女神捕”。然而衆人又覺得張疏問的腦袋裡缺根弦:這小夥子,二十五六七八了都不想着討房媳婦兒。再看那王依敏,倒和他般配得緊,怎地都只有“公務”,不懂點“兒女私情”?萬一他們哪天出點事兒,有誰能接他們的班?

百姓們有意無意地撮合倆人,這倆人反而百般推脫,一時“相持不下”,也沒有辦法。

自打寸步閣玄城十二花出沒桐城,那縣老爺擺明了真身:正聯盟盟主付臣主。而後經歷一番風雲變幻,卻發現這付臣主竟是個野心奇大,因仇生恨,曾篡奪了寸步閣閣主之位的瘋子!一切的***就是寸步閣的薛無黛、玄城的薛二城主搶奪了他五歲的女兒。

事情過後,那縣老爺自然再也回不來了——他已被寸步閣真正的閣主殺死。

秋寒,月黯,夜談。

院裡怒放的秋菊如數年前般自在隨風。

“王神捕,今日怎偷得餘閒到此一遊了?”張疏問打趣道。

“你知道的,縣老爺和十二花那事初始人人自危,大家都想合併南北的神捕所,一直到事件解決都是如此……恐怕大勢所趨……”王依敏自語道。

“咳,這可不是我們該操心的事兒,上頭自然會有所安排。”張疏問似沒意識到王依敏話裡有話。

“可是這樣的話……就是一山難容二虎了?”王依敏低嘆。

張疏問一愣,突然笑道:“我又不是老虎。這山給你扛着唄,我還可以回老家看看。”

“張神捕,你若這樣說,我還不同意。”王依敏突然擺出架勢,“一定要分出個高下!”

“你……來真的?”張疏問拿着茶杯的手一抖,“不至於吧?”

“的確不至於。”王依敏低眉,“我欠你很多。所以……要麼我走,要麼一起留着。”

張疏問這才覺得心中震動:敢情王捕頭……“呼”的一拳襲來,張疏問向旁一避,伸手握住了王依敏的拳頭。

“那一起留下吧。”張疏問左手摸了摸臉上的刀疤,笑道,“只要你不嫌我長得嚇人,夜裡把我當做鬼怪。”

“說定了。”王依敏笑了,“這是百姓們的願望,也是我打小就有的願望。”

“什麼……願望啊。”張疏問兀自愣神。

“腦子缺根弦還能當神捕,真是服了……我回去了,今天的事情……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王依敏掙脫了手,轉身就走。

張疏問看着她背影,暗道:“你以爲我真的不懂?我好歹見過這麼多案子了……哈……”

淳熙六年,初春。北雪微融,南柳新綠,鶯燕低啼,人,如玉。

已當了近二十年的捕頭,自小就走在江湖上,看各種醜惡與和善臉色的他在衆人的歡送中,忐忑不安地踏入房門。

屋內一片火紅,更讓他的心中悸動不安——即使他身上也穿着豔紅的衣服。鑼鼓喧天與嗩吶齊鳴漸漸停歇,他這才倒了一杯茶——其實是酒——將它緩緩灌入喉嚨。

“南北一家,休慼與共……”張疏問喃喃着,這才挑開了那大紅的蓋頭。

“明明是交杯酒,倒教你一個人喝了。”蓋頭下的人鬱鬱不樂。

“這還有一壺呢。”張疏問笑道,“陪你喝到天亮也沒什麼說的。一家人,這是自然。”

王依敏拿過杯子,倒了酒,默默飲了。她酒量小,酒卻辣得厲害,她硬是一聲不吭地喝盡了一杯。

“你小時候的願望,到底是什麼?”張疏問突然問道。

“小時候?當然是……你做你的城北神捕,我做我的城南神捕。”王依敏微醺的模樣頗有幾分嬌豔。

“沒了?”張疏問傾酒。

“一定要說的話……就是和你比試比試誰是大神捕。”王依敏笑了,表情略有些痛苦,“喝了酒,嗓子一直到肚子都火辣辣的。看來……今晚是不能陪你喝到天亮了。”

“何需到天亮,兩杯共一心。來,再飲最後一盅酒。”張疏問把半杯酒遞給王依敏。

這正是:飲宴傾酒朱堂前,合巹擲盞紅燭間。君子淑女得並蒂,鴛鴦神捕名始綿。

此後這二人便共有一名:鴛鴦神捕。這班強強聯手,自然驚天動地。

不過張疏問在想:爲什麼自己秉公辦案就能有此名聲?爲什麼別的捕頭捕快就難得聽說?自己當捕頭,真的能慰父親在天之靈?爲什麼……

王依敏看張疏問喃喃自語,吃吃笑道:“哪有這麼多爲什麼,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疏而不漏,問心無愧就足夠了!”

她突然撓撓頭:“生死相依,訥言敏行……這倒也是。”

張疏問聞言,沉默片刻,笑道:“好了好了,時候不早,該去巡街了。周兄和沈大爺他們去外地保家爲民行俠仗義,我們是代理的父母官,保本地民生就是,倒輕便得多。哎,他們能者多勞……”

王依敏不答,只是笑着給張疏問拍拍身上塵土:“他們行俠仗義,我們也是謹行俠道,都是懲奸除惡,不過職業身份地位不同。”

二人走在街上,在岔道口分開:“像以前一樣巡罷,我們再會於盡頭的岔路。”

“遇不到怎麼辦?”

“那就繼續往前走,直到碰到對方。”

“如果去追捕惡人了呢?”

“當然會心有靈犀了。”

“怎麼還這麼多話,再晚就巡不完了。”

“那我走了。”

“你等等。”

“還有事麼?”

“做捕頭是件很欣慰的事,我一直堅信。雖然我爹他因爲是捕頭……”

“看到別人和樂,自己似也沒什麼所求。”

“的確!”

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七十四章 行之未遠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六十六章 太湖賊寇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五十八章 奈何故人第五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九十六章 迷途偶遇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寸步閣之一 許以寸步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九十章 重開新章第七章 偏逢異變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九十五章 再尋真相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十章 首戰告捷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換位場景之一 待繁華盡矣,自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六十八章 力敵賊首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九十六章 迷途偶遇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三十六章 暗計難防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一百零一章 初具陣勢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五十八章 奈何故人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五十章 暫隱南苑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七十一章 塵囂難算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八十八章(天命線)三爺受命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十七章 齊心一致
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七十四章 行之未遠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六十六章 太湖賊寇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五十八章 奈何故人第五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九十六章 迷途偶遇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寸步閣之一 許以寸步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九十章 重開新章第七章 偏逢異變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九十五章 再尋真相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十章 首戰告捷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換位場景之一 待繁華盡矣,自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六十八章 力敵賊首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九十六章 迷途偶遇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三十六章 暗計難防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一百零一章 初具陣勢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五十八章 奈何故人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五十章 暫隱南苑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七十一章 塵囂難算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八十八章(天命線)三爺受命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十七章 齊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