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

亂匪聚集之地在郴州。

郴州之變,本是農民起義。陳峒因不滿官府用“和糴”的名義無償勒索農民的糧食,率領起義軍千人,連續攻克道州、桂陽軍和連州所屬多個縣城。

沈華宣沈大爺、三夜先生、金秋、周皖、葬花、拓跋慧、尉遲素婉、迎楓,以及天命堂的燕驚寒、魚唱晚同路而行。一路上,金秋向周皖等人說了一年來的動向:六醜中採花踏花已經由玄城捉了回去,沒有了周遊坤庇護的六醜便是落單的飛雁,要殺要剮已是悉聽玄城之便。顧茂笙等賊子一直在被監禁。正聯盟的其他人多在得知真相後悔恨不已,不再與寸步閣爲敵,正聯盟也散之無形。南水寨被寸步閣攻下,瀕臨瓦解,任子衿前輩自然也被救回,只是南水寨裡似乎有些隱情……

衆人抵達郴州之時,恰逢陳峒與衆將士凱旋而歸。

借江湖人之便,沈大爺與三夜先生立時會見了陳峒。

陳峒是個智勇過人的領袖,他利用偏架弩、礌石、手炮等武器與官兵周旋,屢戰屢勝。然而沈大爺並不希望他繼續攻佔下去——動亂,篡權,戰爭,看起來是在反抗壓迫,但可否讓這個過程更加溫和,不會傷害到更多的百姓?更何況……外族虎視眈眈,如此動盪,大宋危急,百姓危難。何不直接上報朝廷,頒佈立法,加強廉政,減少中間的環節對百姓、物資等造成的巨大損失?與其對內爭鬥,不如建設家國,讓家國更加強盛——恐怕也只有沈大爺有如此想法了,數十年來都是如此罷。

要照三夜先生的意見,估計就是上皇宮鬧一鬧,不成,強行迫使!劫持皇子——不,是給廢物的太上皇趙構一點教訓,叫他停止干預政權,讓官家仔細着,注重百姓生活,廉明政治,廢除《隆興和議》,一致對外抗金。

不過沈大爺畢竟是讀書人,希望以德服人。

陳峒是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然應當好好考量別人的意見。只是這回,他並不認同沈華宣。

“酸腐的文人,性子就是個彎彎繞!”陳峒暗自罵道。

沈大爺自然也看出來了,臉色沉下,低聲道:“四方百姓雖愛戴陳兄的勇於反抗,然而這死的死傷的傷,這樣鬧真的可以換回一個公道麼?大宋動盪,起義再盛也被算作是歪門邪道,如乾道元年李金起義,聚衆數萬,到頭來總爲朝廷鎮壓,如此折騰,浪費兵力資源,不利於對外抵抗,本是對民生的好意,卻變成了亂匪。如果陳兄不考慮老朽的意見,恐怕,老朽只能硬來了!”

“怎麼?”陳峒雙眉一挺,“你們要和官兵一樣與我作對?”

“不敢,只是老朽與幾位部下和朋友恐怕不能答應你們繼續打下去了。”沈大爺嘆息。

陳峒一拍桌子,未及說話,三夜先生立刻起身斥道:“沈大爺全心爲民,你卻充耳不聞,想完全推翻政權,任民衆生產停滯,打着爲民請願的旗號打算當皇帝是吧?你若是真心請願,我等可助你召集江湖人士請求上奏,護你們一路。但你若是居心不良,毀民生於水火,江湖正道絕不饒你!你若想知道江湖武林的厲害,三爺我隨時奉陪!”

陳峒眯眼看了看三夜先生,沉思一忽兒,道:“壯士請坐,二位所說之事恐怕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恕在下不能立刻停手……不如這樣,幾位前輩先與上頭有所交代,雙方各留個臺階。”

“聽起來還可以。”三夜先生坐下,示意沈大爺繼續。

“好。我們已經與宮中的探子聯絡過了,她應當會稟明聖上,我便先行派人去找那韶州太守,請他與你們戰平、交涉。”沈大爺頓了頓,“如果陳兄願意,那自然很好。”

“我且試試幾位前輩的建議。”話雖如此,陳峒的態度似乎仍然有些遲疑。畢竟他原本的想法是“不成功,便成仁。”他只是懾於三夜先生的威風,架不住沈大爺的勸說才勉爲其難地同意的。

“那就這麼說定了!”沈大爺欣然,“我明日遣幾位高手,與陳兄交流一番武藝,陳兄定能從中獲益匪淺。江湖人士,唯以此報。”

“有勞幾位前輩。”陳峒皮笑肉不笑。

沈大爺與三夜先生返回住處,向衆人說了這好消息。衆人雖覺得事情太過簡單,沈大爺多少還有幾分天真,卻也不便說什麼,便應下來,敲定了明日由燕驚寒、魚唱晚、周皖前去會見陳峒;沈大爺、金秋負責與人聯絡;三夜先生和餘下幾人看守駐地,準備伙食一類,與天命堂後勤部類似。

夜。陳峒在窗前只是徘徊又徘徊:已經做到了這種地步,放棄起義總有太多不甘。下一步是攻陷道州,這道州是一定要攻下的,若是戰平,也要等到韶州……況且綠林人士與宮廷……這……未免不太靠譜。但是天命堂的口碑頗爲不錯,應當沒什麼不妥,可是那官家當真肯放過我?不見得……罷了罷了!明天等他們人再來,我與他們再談談。

燭火未熄,猶自在窗前搖曳。

“三爺,‘白狐娘娘’那邊已經安排好了?”

“是啊。那日我與‘白狐娘娘’換過了消息,也已把大爺的意見轉達了。至於鄒長庚,暫時和‘小狐仙’他們住在一個村裡,按理說不會有什麼事的。”

“那就是了。‘白狐娘娘’與我天命堂合作了十來年,向宮中提過不少建議……”

“但是我仍有幾分不安……那‘小狐仙’之夫趙魏,雖聽說是個自臨安漂泊來的貧士,且爲‘白狐娘娘’喜愛……但是身份不明。”

“還是得勞煩他們查查去啊……咳……”

“大爺的傷還沒好?”

“有勞三爺再爲老朽扎幾針了……”

翌日,風輕雲淡,豔陽和暖,周皖與燕驚寒、魚唱晚來到了陳峒的駐地。

燕驚寒是個三十來歲的壯實漢子,一雙三角眼,鬚髮虯張,威風凜凜。魚唱晚的年齡似比燕驚寒小兩三歲,劍眉星目,正氣凜然。他們是打小的異姓兄弟,師從隆興府的隱士高人,兄弟二人以一套“壓江挹翠劍”和“鶩霞功”留名江湖,成爲天命堂北軒殺手部的重要人物。非要說這兩兄弟最大的不同的話,燕驚寒更嚴厲一些,飲食起居絕對規矩,而魚唱晚則隨性,常喜歡買糖果糕餅來填腹,夜裡四處溜達,也不急着睡覺,偶爾還去喝喝酒,聽聽書,逛逛勾欄。爲此,燕驚寒經常批評魚唱晚,三夜先生也屢次叫他收斂,但魚唱晚就是改不過來他幾分浪子般的性格。

閒言少敘,幾人與陳峒寒暄過後,直入正題。

“有關昨日沈大爺的提議,陳某覺得有待考慮。畢竟陳某已揹負了謀反之罪。”陳峒率先提出意見。

“陳兄勿要擔心。我們與宮中的線人已商量好了,定然能教陳兄脫罪,並達到最初的目的。”燕驚寒肅然,又說了一些和稀泥的話。

“罷,陳某隻是太過擔心……”陳峒知今日來人並非掌要事者,對他的話不過是順耳一聽,便不願再提起,改口道,“今日幾位英雄大駕光臨,陳某早已期盼多時,軍中也有幾位英雄想要與高手討教幾分功夫,還請幾位不吝賜教啊。”

“這是自然!”三人異口同聲。

“既然如此,陳某也不客氣了。這位是鄺深將軍,這位是舍弟陳崢。我三人爲軍中將領,皆是好武之人,想與諸位討教一番。”陳峒指着身旁的兩個漢子,介紹給衆人

“周兄弟,不如你與陳峒將軍切磋切磋?”魚唱晚笑眯眯道。

“晚輩才疏學淺,這……這可真是折煞晚輩了。”周皖只當是魚唱晚調侃。不過燕驚寒只是看了看魚唱晚,什麼都沒說。

“周兄由沈大爺和金閣主同邀而來,年輕有成,這切磋麼,自然由你來。”魚唱晚拍拍周皖肩膀。

陳峒在一旁看着,暗自來氣:教年輕後輩與我切磋……是看不起我的出身,還是……或者說這後輩真有些才能?他忍了火氣,笑道:“既然如此,還請這位壯士手下留情。”

“不敢不敢,晚輩周皖,請前輩手下留情。”二人說了幾句門面話,便與餘人來到帳前的校場,另取了木刀木劍木矛一類訓練用的兵器,用以切磋比試。因這場起義經費有限,這些最初訓練士兵用的木質兵器皆做工粗劣,重量也輕了許多。軍中雖備有未開刃的刀槍劍戟,卻多是作爲戰利品收集起來,不輕易使用。

“我等軍中人士,多騎馬作戰,時常使用弓箭,不知小兄弟可擅長?”陳峒發問。

“慚愧,晚輩並不擅長騎馬、射箭。畢竟軍中作戰與江湖中比武不同,晚輩也只能盡我所能,助前輩們討回公道。”

陳峒對周皖產生了幾分好感:這小子倒謙虛,不由笑道:“不礙事,我這農民就是想和江湖人士過過招,感受一下,請。”

“請前輩賜招!”

這二人開始比試,餘下幾位也不甘落後。於是乎,燕驚寒對陳崢,魚唱晚對鄺深,這六個人便在校場之中,千軍之中,各顯才能!

木刃飛舞,“託託”之聲不絕。一旁圍觀的兵士多是農民出身,難得見到武林人士揮灑武功,此時紛紛前來觀看學習。

木劍,木劍,木劍!木刀,木刀,木矛!

刀劍爭霸,充斥着武林中的殺機;劍矛相鬥,蘊藏着無數的暗着。雖說叫切磋,雙方都得用上真功夫。天下武功無數家,兵刃不同,招式不同,卻有無數相通之處。招式熟練度,臨敵經驗,反應速度……習武之人,唯以此報……

陳峒出刀,刀若游龍!周皖出劍,劍似驚鴻!雙方身形靈動敏捷,刀劍之間不失威力。數招過去,立見高下!

注:郴州陳峒起義發生在1179年,即淳熙六年,正月起始,當年5月即被官兵鎮壓。時年廣南西路有李接起義,半年後被鎮壓。此處歷史與故事稍有差距,衆位看官莫要當做真正歷史看待。

包括陳峒之弟的名字並無確切記載,隨手編了個……

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五十一章 竹居殺機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九十七章 臨危思塵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八十一章 夕照泣血第四十八章 半日初過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六十三章 花襲未休第六十章 餘情而歸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七章(天命線)異變陡起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換位場景之一 待繁華盡矣,自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八十七章(天命線)異變陡起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二十九章 冷雨未晴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四十二章 秋事堪涼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四十四章 荒村野店第四十八章 半日初過第四十章 秋風涼兮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九十二章 心服口服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招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四十四章 荒村野店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八十四章 戰後餘閒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十九章 往事成謎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八十八章(天命線)三爺受命第九十九章 歸思迎戰第九十五章 再尋真相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六十七章 險之一瞬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六十四章 城中秘語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
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五十一章 竹居殺機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前緣之二 小城神捕第九十七章 臨危思塵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五十二章 轉身輕負第八十一章 夕照泣血第四十八章 半日初過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六十三章 花襲未休第六十章 餘情而歸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七章(天命線)異變陡起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二十六章 傾花情醉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換位場景之一 待繁華盡矣,自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八十七章(天命線)異變陡起第三十九章 復返桐城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十章 首戰告捷第九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二十九章 冷雨未晴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四十二章 秋事堪涼第七十九章 奈何黃泉第二十一章 玄城花襲第四十四章 荒村野店第四十八章 半日初過第四十章 秋風涼兮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九十二章 心服口服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招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九十一章 初見陳峒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四十四章 荒村野店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八十四章 戰後餘閒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十九章 往事成謎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八十八章(天命線)三爺受命第九十九章 歸思迎戰第九十五章 再尋真相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六十七章 險之一瞬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六十五章 暮下湖畔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六十四章 城中秘語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三十四章 過塘入陣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五十五章 冬風卻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