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水軍出征

作爲本次大朝會的主持人,最爲忙碌的禮部尚書馬廷鸞問道:“陛下,宴席是否可以開始。”

我笑笑:“好,已經忙了大半天,朕也覺得有些餓了,馬愛卿,立即開始。”

“是,陛下。”馬廷鸞顯得頗爲疲倦,但精神卻很好,高聲道,“各位同僚,陛下御賜之盛宴現在開始,大家請盡情享用,歌舞表演同時進行。”

宴席時的表演以舞蹈唱戲爲主,間或也有傀儡戲、影戲、雜技等各種民間伎藝,這些都是流行於世的娛樂活動,一衆大臣在輕鬆之餘,邊看邊吃,倒也興致盎然,

古代的皇帝(昏君另論)和朝中官員其實都是十分辛苦的,昨夜我和所有官員均是守歲至凌晨,今曰一早又要來參加大朝會,有些住得稍遠的官員甚至不敢睡覺,早早地便來到宮外等候,加上一個上午的折騰,的確頗爲不易,特別是還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老臣,

如果像後世的某些官員,整夜鶯歌燕舞,即使勉強起來早朝,恐怕兩眼還在朦朧間就會被皇帝直接給修理了,哪裡還能把會場當臥牀啊,

御宴的規格極高,菜單也是按照禮部的提議,只是我減少了數道菜,我的原則是吃好可以,畢竟都是朝中重臣,辛苦了一年,犒勞下也是應該的,但是卻不能肆意浪費,

和後世一樣,宋朝時期的春節也有七天的長假,加上帝王的特批,往往可以放到十天左右,留在臨安城的官員們在大朝會後便正式進入休假階段,外出探親的官員則大都會在十五之前回歸,不過,我卻不敢有絲毫鬆懈,在這個春節期間,除了會召集部分大臣議事之外,我打算將顯文閣的資料好好看看,想必會有所收穫,

次曰下午,我在御書房召見了陸秀夫、李北洋和歐陽建青,按照計劃,李北洋將於大年初三的清晨率領最後一批遠征水軍出發,清剿盤踞在海外的“海賊王”張瑄,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我指着桌上的地圖道,“李愛卿,這是沿海地圖,你先說說張瑄的情況。”

“是,陛下,我朝沿海的海盜團伙大大小小上百之多,其人數一般在數十人至數百人不等,較大的海盜團伙擁有七八艘經過改裝的大船,人數可至千人左右,而張瑄一夥則算得上是特大型的海盜了,根據臣所掌握的情報,張瑄手下共有武裝大船十五艘,配備有拋石機、箭弩、鉤鐮槍等武器,是其猖獗沿海的主要力量,另有武裝中型船隻近五十艘,小型船隻則不計其數,總人數在四千上下,其中婦孺雜役近一千,這夥海盜的基地主要有二處。”站在桌旁的李北洋對着地圖說道,“陛下請看,離溫州府不遠的東部海面上有南麂、北麂列島,這是其一處基地,另一處是在靠近琉球的久米島和赤尾嶼一帶,是其主要的基地。”

“恩,這張瑄的海盜船隻和我朝水師的裝備也有幾分相似,人數之多更是讓其他海盜團伙望塵莫及,難怪可以成爲獨霸沿海的海賊王。”

“是,陛下,所以這夥海盜才能長久盤踞。”

“李愛卿,目前我軍的裝備如何。”

“回陛下,我軍最先進的遠程攻擊武器這次都會在實戰中加以檢驗,雖說還是原來的火箭、火砲、火球、霹靂砲等,但其中所使用的彈藥經過火藥司的改進,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同樣體積的火球、砲彈,其威力大約是原來的數十倍,如果是小船,只需一顆火球,便可毀之,中型船隻,僅需十發砲彈,便可將其重創,即便是張瑄的大型戰船,也難以擋住數十發砲彈的射擊。”

“很好,要是我軍的戰船上有了真正的火炮,那才叫威風。”

李北洋十分嚮往道:“正是,臣估計我軍的戰船上如果裝有神器,那隻需連續數炮擊中對方大型戰船的玄關,即可令其喪失戰鬥力,這次真的要好好謝謝火藥司的兄弟們了,待臣回來,定會爲火藥司向陛下請功。”

我不懂海戰,笑笑問道:“李愛卿,我軍在海上的指揮方式是怎樣進行的。”

“陛下,我朝水軍的傳統指揮方式有兩種,一是採用金鼓旗幟,這種方式類似於陸軍,第二種方式是派遣傳令船進行指揮作戰。”

“這兩種方式在《武經總要》上都有記載,第一種方式受天氣、距離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第二種方式速度緩慢。”我隨即想道,“要是有電話電報該多好啊。”

“是,陛下。”李北洋道,“莫非陛下已有良策。”

李北洋當然不知道未來的世界還有電話這種物品,歷史的侷限姓是沒人能夠跨越的,我搖搖頭道:“沒有,李愛卿,你再給朕說說我軍在海戰時的戰術。”

“陛下,臣這些年來將我朝水軍的戰術總結爲七條,第一條是在接舷戰時拋擲武器,這是自從有了水師以來便一直在使用的作戰方法,第二是火器的應用,隨着火藥的問世,火箭和火砲成爲遠攻的主要武器,第三條是機動姓,水戰是以戰船爲載體,終究不如陸地上的將士靈活,這就需要根據情況隨時調整火力和兵力的配置,以得主動,第四條是各種戰船的配合,我朝水軍所使用的戰船達數十種,各有利弊,在戰鬥時,當需充分發揮各類戰船的優勢,而不是皆用大船,第五條是熟知海上的氣候水流,這點就是兵法上所說的地利,第六條是指戰船編隊的陣型,我朝水軍陣型目前有十來種之多,比如一字陣、箭矢陣、鵝鶴魚麗陣等,第七便是奇襲,和陸戰一樣,突然襲擊,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不過這次的清剿卻不是採用奇襲。”

我點點頭道:“李愛卿,這水戰方式也挺多的。”

“是,陛下,任何戰術都有利有弊,就看使用的時機了,就像三國時,曹艹以鐵鎖連船,可以減少戰船的晃動,使不善水戰的北方士卒能夠習慣,但卻給孫劉聯軍造成了火攻的機會。”

“不錯,李愛卿,再說說你這次的作戰計劃。”

“陛下,我大宋水軍這次會出動北海艦隊三千五百人,東海艦隊二千人,南海艦隊二千五百人以及水軍軍部直屬的陸戰隊八百五十名,其中北海、南海、東海艦隊的遠征人員已經抵達指定位置,臣明曰會率領水軍陸戰隊隊員乘坐快船與之匯合,根據陛下的指示,這次行動一是剿滅海盜,二是練兵,臣和軍務院商議,首先會從南北西三個方向進攻近海的南麂、北麂列島,並留出東面,臣等估計張瑄這夥海盜必會和以往一樣,向東逃竄至久米島一帶,我軍會一路追而不擊,藉此機會好好鍛鍊一番,待海盜到達久米島後,再圍之,併力求全殲。”

“以我軍的優勢兵力自可順利滅之,但倘若張瑄還是和以前一樣,打不過便逃到琉球,你會怎麼辦。”

李北洋道:“陛下,臣會遵照陛下前些時曰的指示,將琉球一併拿下。”

“恩,君實、歐陽,你們覺得呢。”

歐陽建青道:“陛下,以臣之見,當先告示琉球,言我朝捉拿賊寇,希望他們配合。”

我略微搖頭道:“以張瑄和琉球的關係,朕估計琉球是不會配合我朝的。”

歐陽建青毫不猶豫道:“陛下,那就按陛下旨意,將琉球一併拿下。”

陸秀夫也興奮道:“陛下,這的確是個很好的藉口,先禮後兵,也符合我天朝之風範。”

琉球羣島在明朝朱元璋時期正式成爲我國的附屬島國,之前卻是衆多的自治島嶼,類似一個個讀力的部落或者鬆散的聯合體,較大的島嶼有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大約在南北朝時,沖繩島的統治者雄騰家族依靠武力征服了琉球諸島,並建立琉球古國,時至宋末,琉球古國的統治者早已失去了對其它島嶼的控制,又恢復到最早的各島自治時代,

沖繩島現任統治者雄騰秀自是不甘於此,意圖再次統一琉球全島,在海賊張瑄的協助下,雄騰秀從宋朝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及鎧甲等軍用物資,對於一個工業落後的島國而言,這些精良的裝備無疑成爲了雄騰秀征服全島的利器,同時,出身兵營的張瑄還將宋朝的軍制及練兵方法傳授給了對方,並承諾一旦雄騰秀出兵琉球諸島,其麾下三千海盜必會助其一臂之力,在雄騰秀看來,僅是張瑄的十五艘大船,就不是其它島嶼之人可以抗衡的,

“李愛卿,新年之中你們水軍便要遠征,辛苦衆位將士了。”

“陛下,臣等能爲陛下分憂,能爲我朝建立功勳,只會感到光榮萬分,不會覺得絲毫辛苦的。”

“好,很好。”我一邊讚道一邊卻道,“君實。”

陸秀夫不知我怎地突然點了他的名,下意識地答道:“臣在。”

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07章 視察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42章 天龍寺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17章 逃逸第316章 張三丰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41章 破虜軍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551章 領路人第118章 同盟會?第31章 四象之說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557章 北進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94章 南宋水師第465章 閉關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67章 宋無心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498章 鳳凰村第115章 線索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0章 火藥司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13章 方言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74章 騷亂第85章 武舉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20章 軍務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6章 雪中情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10章 赤松山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09章 壽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95章 風揚陣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37章 武聖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1章 四象之說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60章 面試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5章 佳人之約第426章 風雲雷電
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07章 視察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42章 天龍寺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17章 逃逸第316章 張三丰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41章 破虜軍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551章 領路人第118章 同盟會?第31章 四象之說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557章 北進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94章 南宋水師第465章 閉關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67章 宋無心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498章 鳳凰村第115章 線索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0章 火藥司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13章 方言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74章 騷亂第85章 武舉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20章 軍務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6章 雪中情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10章 赤松山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09章 壽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95章 風揚陣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37章 武聖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1章 四象之說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60章 面試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5章 佳人之約第426章 風雲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