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

“臣文天祥、臣留夢炎參見陛下。”

朝會時,我見到了前往福建省監督行省制改革已有一個多月之久的政務院院士文天祥和留夢炎,

“兩位愛卿,何時返回。”

“陛下,臣等於昨夜子時剛到臨安。”文天祥道,

“恩,兩位,辛苦了,你們先說說福建省的情況吧。”

文天祥奏道:“陛下,因政務院事先準備充分,加上福建省新任制置使陳心書大人的大力配合,使福建省的行省制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目前,省一級行政機構已經全部改制完畢,陳大人等福建省各級官員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下級府衙的全面改制。”

“好,二位愛卿,你們將詳細情況上折於朕,特別是所遇到的問題要全部列入,有好的經驗要推廣,有問題的更要加以改進,以免在其它地方重蹈覆轍。”

“是,陛下。”

“兩位,先好生休息下。”我接着又對衆人言道,“各位愛卿,御林軍已經組建完畢,下面朕宣佈臨安、廣南兩大戰區的廂指揮使人選,經過朕與軍務院、樞密院和兵部的商議,現已確定了兩大戰區的五名廂指揮使名單,小七,宣旨。”“是,陛下。”小七在金階上向前一步,大聲道,“奉陛下旨意,宣原禁軍將領龍在田、原禁軍將領吳鬆含、原兵部秘書郎趙寶、原殿前副將馬暨以及兩浙路安吉人氏張順進殿聽旨。”

這五人中,只有張順乃是一介布衣,沒有任何從政的經歷,

趙寶是老將趙葵的養子,四十出頭,年輕時曾經跟隨趙葵征戰,善使長槍,曾搏得過槍王之稱,後因不滿當時的權臣丁大全,便借養傷爲由,入樞密院任文職秘書郎,據趙葵道,趙寶的傷勢早在數年前就已痊癒,經趙葵引薦,趙寶於上月中旬加入了龍牙,

吳鬆含比趙寶大一歲,乃是五人中年紀最大者,十二年前加入禁軍,善騎射,號稱禁軍中的箭神,憑戰功累計,升至禁軍統領,其人不善交際,一向爲人低調,在禁軍中屬於獨來獨往之人,似乎不屬於任何一黨,唯一的喜好就是與底層將士一起飲酒作樂,深得普通士卒愛戴,

龍在田,武舉出身,六年前參加武舉殿試,當時的主考官正是今曰的兵部尚書範文煥,得自範文煥之助,殿試成績排在第九的龍在田進入前三甲,最後被宋理宗欽點爲探花,放榜後,龍在田加入禁軍,並投在了範氏兄弟門下,六年裡,龍在田的表現尚可,也上過戰場,加上他頗通兵法,善爲人處事,對於宋朝軍隊的建制又是十分熟悉,所以深受範文煥等人的器重,

馬暨,祖籍宕州(今甘肅宕昌縣),進士出身,參加過六年前的川中抗蒙戰爭,驍勇善戰,實爲殿前營中爲數不多的文武雙全之輩,每當有戰爭時,殿前必是由馬暨執筆首作方案,馬暨爲人正直,嫉惡如仇,在後世的記載中,馬暨領導的靜江(今桂林)保衛戰在宋末算得上是可歌可泣的一場悲壯戰役,史書道,馬暨“被執,殺之,斷其首猶握拳奮起,立逾時始僕”,馬暨死後,部將婁鈴轄仍率餘部據守月城十餘曰,直至城毀,宋軍無一人投降,

以上幾人的資料是我從吏部、兵部的資料檔案中加上龍牙的情報綜合分析而成,

“臣趙寶、臣吳鬆含、臣龍在田、臣馬暨、草民張順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皇上。”

“張順。”我首先點名道,

“草民在。”

“張順,你是本次將領招募中唯一的一名合格者,但是,因你沒有實戰經驗,所以朕任命你爲臨安戰區第一廂代理指揮使,行廂指揮使之權,張愛卿,戰場瞬息萬變,戰爭的經驗只有經過戰火的洗禮纔會積累,這點是任何人研究多少戰例也取代不了的,你到了軍中,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兵,老將們學習,切記不要自詡精通兵法,就自以爲是。”

“是,臣張順謝皇上恩典,臣謹遵皇上旨意。”

“趙寶。”

“臣在。”

“趙寶,朕聽聞你當年號稱槍王,只是愛卿你數年不上戰場,槍還在否。”

“回陛下,臣的槍時刻皆在。”

“是嗎,何在。”

“陛下,臣手中無槍,但心裡有槍。”

“啊。”我驚歎一聲笑道,“哈哈,好個心裡有槍,趙寶,朕任命你爲臨安戰區第二廂指揮使。”

“謝陛下。”

所謂手中無槍,心中有槍,在後世的武俠小說中最爲常見,沒想到在這裡也聽到了,

“吳鬆含。”

“臣在。”

“吳鬆含,朕看過你的資料,十多年來,你一直在軍中服役,累積戰功,升爲禁軍弓馬軍副指揮使,可以說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升上來的,在禁軍中,你號稱箭神,這個名字不錯,可和趙寶的槍王媲美,待朕哪天得閒,去軍營中看看,你們一個槍王,一個箭神,誰更厲害。”我接着道,“吳鬆含,朕任命你爲臨安戰區第三廂指揮使。”

“臣吳鬆含謝陛下恩典。”

“對了,你們臨安戰區第二、第三廂指揮使都有自己的綽號,張順,你身爲第一廂指揮使,你有沒有呢。”

張順道:“陛下,臣沒有。”

“那朕給你取一個吧,張順,朕看,你就叫‘浪裡白條’吧。”

“浪裡白條。”張順雖然不知道此爲何意,但見我親自賜名,自也十分歡喜,忙謝恩道,“謝陛下賜名,臣以後就叫浪裡白條了。”

浪裡白條,《水滸傳》中張順的別名,意思是指其在穿梭水面時快速無比,就象一根白條一閃而過,至於真正的張順是否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臨安戰區的三位廂指揮使任命完畢,我繼續叫道:“龍在田。”

“臣在。”

“聽說你對於本朝的軍制頗有研究。”

“是,陛下。”

“恩,龍在田,你是武舉出身,在禁軍中服役六年,有多年帶兵的經驗,又有實戰經歷,朕任命你爲廣南戰區第四廂指揮使。”

“是,臣龍在田謝陛下厚愛。”

對於龍在田,我自是猶豫了很久,我知道他是賈黨中人,但一來沒有合適的人選,二來也是由於范文虎的力薦,我也暫且認可了,

我最後點名道:“馬暨。”

“臣在。”

“馬暨,朕任命你爲廣南戰區第五廂指揮使。”

“臣馬暨謝過陛下。”

“馬暨,朕看過一篇你對於廣南邊境地區的一份奏摺,建議在廣南建立以邊軍爲主,少數民族屯兵爲輔的防禦體系,這次朕新立廣南戰區,目的是要將整個廣南納入我朝正規的防禦體系中,因此會不分民族,統一稱爲廣南戰區,你們南下廣南所帶的兵力只有編制的一半,另外一半要到當地後自行招募,而當地民族衆多,你們必須團結各個民族,不得欺壓任何一個少數民族,只要做到一視同仁,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是,臣馬暨謹遵陛下旨意。”

“印應雷、王安節、范文虎。”

“臣在。”

“印愛卿、王愛卿,臨安戰區三廂的士卒已經招募完畢,各廂的指揮使也已經任命,接下來,你們就要儘快完成戰區各部門的組建,參謀部、情報部等一個都不能缺少。”

“是,臣等遵旨。”

“範愛卿,廣南戰區的兩廂均只有一半的將士,你可以先安排部分隊伍先期前往廣南,而你在最近需要儘快搭建好戰區其它部門的骨架。”

“是,臣遵旨。”

“三位愛卿,在你們安排好將士的駐地後,立即展開練兵事宜,從這次淮南西路的安豐戰役看,我朝將士的戰鬥力還是有待提高啊。”

“是,陛下。”

“恩,各位愛卿,朕在此正式宣佈下,我廬州軍已經攻破了安豐軍北面的陽家鎮,成功地收復了淮河南岸之地,在這場戰爭中,我軍以傷亡三千多人爲代價,擊斃擊傷以及俘虜了蒙古軍一萬多人,並且擊斃了敵軍主將,身爲萬夫長的蒙古大將虎馳,至於詳情戰況,還需要等夏貴夏愛卿的戰報。”

馬廷鸞聽罷,高興道:“一萬多名蒙古軍,陛下,此實乃我朝近年來的大捷啊,臣恭賀陛下。”

葉夢鼎同樣激動道:“是啊,大喜啊,陛下。”

衆大臣們也一同道:“恭賀陛下,安豐大捷。”

“哈哈,同喜。”我道,“各位,雖然我朝軍隊大捷,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在這一萬多名蒙古軍人中,真正是蒙古族的軍人只有兩千來人,正是這兩千人給我朝大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且我軍還是在偷襲的情況下,這就說明了在單兵對陣中,我軍還是弱於對手,這也是朕要求臨安、廣南戰區立即開展兵訓的原因。”

“陛下,老臣以爲當爲夏將軍及廬州軍請功請賞。”賈似道慢條斯理地奏道,

“恩,准奏,師臣說得不錯,等夏愛卿的戰報到了後,由軍務院會同兵部還有樞密院共同商議此事。”

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60章 面試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13章 碧落宮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524章 混戰第315章 競拍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81章 喜事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24章 混戰第292章 聖公洞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6章 雪中情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46章 黃道婆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85章 神通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07章 掛帥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86章 失憶第451章 同福鎮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98章 藉機立威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61章 開源節流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78章 點火爲號第154章 破局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24章 點將第127章 試槍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29章 夢魘第129章 夢魘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557章 北進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07章 視察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73章 新科三甲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84章 東康坊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91章 陣破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186章 豪賭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79章 滅寇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0章 可恨可嘆第554章 木馬計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04章 戰書第478章 西路戰火
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60章 面試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13章 碧落宮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524章 混戰第315章 競拍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81章 喜事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24章 混戰第292章 聖公洞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6章 雪中情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46章 黃道婆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85章 神通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07章 掛帥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86章 失憶第451章 同福鎮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98章 藉機立威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61章 開源節流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78章 點火爲號第154章 破局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24章 點將第127章 試槍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29章 夢魘第129章 夢魘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557章 北進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07章 視察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73章 新科三甲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84章 東康坊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91章 陣破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186章 豪賭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79章 滅寇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0章 可恨可嘆第554章 木馬計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04章 戰書第478章 西路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