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南征計劃

陸秀夫道:“陛下,軍務院也是剛剛收到這份戰報,還來不及討論,臣以爲有兩種可能,一是蒙古人在試探我朝的防禦能力和抵抗的力度,宋蒙雙方畢竟有六、七年沒有發生過正式的戰爭了,對於我朝軍力的變化,他們也不是十分清楚;二是蒙古人在挑起南北方漢人的矛盾,目前,蒙古軍隊中漢人將士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蒙古本族之人,在忽必烈即將大舉南下時,他自是不希望看到兩邊的漢人會有所聯繫。”

“恩,有道理,各位愛卿,你們的看法呢。”

兵部尚書範文煥道:“陛下,陸大人所說的兩點極有可能,此外,臣再補充兩種可能,那就是蒙古人故意在麻痹我軍,讓我朝上下都存有輕視之心,認爲他們不過如此,還有就是在誤導我們,讓我軍覺得,蒙古人會從四川、襄陽兩地,甚至還有江淮一帶發起攻擊,以達到分散我軍防備力量的作用。”

“不錯,這些都有可能,陸愛卿,傳朕旨意,令呂文德通過榷場向蒙古方面提出質問,就蒙古軍隊進攻我房州一事提出強烈抗議。”

陸秀夫猶豫道:“陛下,這有用嗎。”

我想也不想便道:“沒用,陸愛卿,執行就是。”

“是,陛下。”

抗議,再抗議,是後世的外交辭令和手法,不管有沒有用,有沒有理,都會嚴重抗議,當然,榷場既然存在,那自然也就該用上一用,以宋蒙之間的敵對關係來看,榷場是唯一的對話通道,房州屬於襄陽治下,身爲襄陽軍區制置使的呂文德要是對此保持沉默,怎麼也說不過去吧,

“陸愛卿,按照既定方針,令各軍區加強警戒,不得有誤。”

“是,臣遵旨。”

三月末,小七向我彙報了演福寺的調查情況,

“演福寺是一座小型寺廟,創建於孝宗(南宋第二個皇帝,也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時期,近百年來,始終默默無聞,當代主持俗名叫做王永和,法名允澤,這允澤和尚乃是本地人,自幼父母雙亡,因疏於管教,年少時好打架鬥毆,盡是潑皮行爲,中間有三年左右的時間不知其蹤,十年前,允澤在演福寺落髮爲僧,並得到了上任主持的垂青,在允澤出家的第二年,老主持便病重而亡,臨終前指定允澤爲其繼承人,允澤上任後,寺廟的香火同樣不見好轉,而允澤則常常獨自外出,演福寺中原本只有十二名僧人,自璉真到此掛單後,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僧人人數便增加到了三十四名,近一兩年來,可能是因爲璉真在演福寺掛單之故吧,允澤便很少外出,從周邊村民和當地里正的反應中,這允澤自從出家後便很少與人打交道。”

我道:“從表面看來,這允澤並無劣跡。”

小七點點頭:“正是如此。”

“小七,這幾天璉真有何動向。”

小七羞愧道:“官家,小的派人盯梢,那璉真曾經下山過一次,只是派去之人將其跟丟了。”

“是嗎。”我眉頭一皺,對袁棘道,“先生,你曾經說過,此人身懷武功,知道其武功深淺嗎。”

袁棘道:“這個臣暫且無法確定,小七派出去跟蹤之人是錦衣衛中的一位追蹤好手,其輕身術當不在雲仲飛之下,據此推斷,璉真和尚的武功很有可能還在雲仲飛之上。”

“雲仲飛之上,那就是說,璉真的武功有可能比文璋還高。”

“恩,陛下,當初那位蒙面人的武功就在文璋或藍羽之上,陛下,要不要臣去試試。”

“不用,先生,不必打草驚蛇,這璉真一定不簡單,可能是位隱居的高手,也可能,算了,我們也不用去猜測了,小七,派人盯住演福寺即可,對於璉真,能盯則盯,盯不住也沒關係,從臨安到苗寨,來回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等田景頭人的確認回來之後再行商議,你先查查允澤失蹤的三年間,都在做些什麼事。”

“是,官家。”

蒙古,忽必烈行宮的書房中,阿術和伯顏恭敬地走了進來,

“臣阿術,臣伯顏參見大汗。”

“平身,免禮。”

“謝大汗。”

忽必烈開門見山道:“兩位,本汗今曰讓你們前來,是想和你們說說南征之事。”

伯顏興奮道:“大汗,下定決心了。”

忽必烈點點頭道:“從南朝傳來的情報看,本汗認爲,南朝的氣氛越來越不對,其國內的經濟發展迅猛,時間越久,恐怕對我朝越不利,根據帝師的估算,今年冬天,我朝南征的軍備便可大致完成,因此,本汗打算在今年的九月下旬,開始南征。”

阿術猶豫片刻道:“今年九月,大汗,會不會過於倉促,我朝的水師建設,計劃要到三年後方可大成。”

忽必烈道:“這點本汗已經考慮過,也告訴了劉整,務必要求他在明年年底前打造出一支可以和南朝抗衡的水師,哪怕只是在漢水之中。”

伯顏問道:“那要等到明年嗎。”

“不用,同時進行便可,本汗的初步打算是將南征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襄陽之戰爲重點,困死襄陽,並在襄陽城下消滅宋軍的主要力量,這個階段預計會在三、四年之間;第二階段就是全面出擊,從四川、江淮、襄陽三路齊進,先取臨安,你們來看地圖。”

忽必烈指着牆上的地圖說道:“本汗詳細來說說南征計劃,你們看看有何補充或者建議。”

“請大汗指示。”

“首先,阿術率領中路軍的先鋒部隊於今年九月進軍南朝的襄樊一帶,到今年八月份,我朝在襄陽城東南的鹿門山榷場所修築的城堡便可完工,因此,我軍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在鹿門山建立第一處據點,到了明年年中,白河城的城堡也可以建成了,中路軍全軍出動,在白河城建立第二處據點,並以此切斷襄陽城與漢東地區的聯繫,對襄陽形成半包圍之勢,到了明年年底,襄陽城外的百丈山築城完畢之後,便可切斷襄陽糧道,令南北不相通,之後,南面的峴山、虎頭山等地也會相繼修築堡壘,諸堡相連,襄陽城所有的陸路交通都會被我軍控制,只要劉整的水師能夠牽制住南朝水師,我軍就可以進一步收縮、緊逼,築新城以困住襄陽,同時築堡於萬山,以斷漢水西向的交通,立柵於灌子灘,以絕漢水東流的通道,如此以來,襄樊就會徹底成爲孤城。”

伯顏不住點頭,讚道:“榷場的設立已經爲包圍襄陽創立了極爲有利的條件,真不知道南朝怎麼會允許呂文德做出如此之事的,大汗在六年前便遣使以玉帶賄賂南朝荊湖制置使呂文德,以在襄樊城外置榷場,後來又以防止盜賊、保護貨物爲名,在襄樊外圍的鹿門山築造土牆,此舉實爲高瞻遠矚,臣敬佩不已。”

阿術笑道:“呂文德貪得無厭,如果我朝順利拿下襄陽,這呂文德倒是我朝‘第一功臣’,當年,若非呂文德等人嫉妒排斥劉整,我朝也得不到劉整這位水師將領了,大汗,對於這一階段之安排,臣無異議。”

“好,當襄陽成爲孤城後,你們認爲南朝會怎麼做。”

阿術和伯顏同時道:“自然會派兵救援。”

“不錯,本汗對襄陽的策略是圍而不攻,而襄陽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南朝必定會發兵救援,此時,我軍就能依託連接成環的城堡土牆,誘敵深入,逼迫不善進攻的宋軍前來攻擊我們的堡壘,等到南朝軍隊士氣衰竭,主力盡滅之際,我軍便可先取樊城,樊城一破,隨後就能輕易拿下襄陽。”忽必烈豪氣萬丈道,“以我蒙古將士之英勇,此仗必勝,哦,對了,還有一點,兩三年後,我朝的回回火砲便可大量製造,到時更會增添我朝的勝算。”

“是,大汗英明。”

忽必烈繼續道:“佔領襄樊之後,我軍便可自漢江入長江,繞開南朝防守森嚴的渝城釣魚城,沿長江一路東下,這就會很快逼近南朝的中心臨安,同時,東路大軍進攻江淮,西路大軍進攻四川,令南朝的四川軍區、揚州軍區、廬州軍區只能自顧而無力分兵臨安,在臨安城下,我軍可一鼓作氣,利用回回砲的攻擊力,撕開臨安城門,一舉消滅南朝的臨安軍區和小皇帝趙禥的御林軍,臨安一失,南朝必定會人心惶惶,我軍順勢南北夾擊李庭芝和夏貴的江淮軍,再一路南下,取福建,奪兩廣,最後揮師西進,滅掉南朝的四川軍區。”

阿術道:“我軍奪取襄樊之後,一馬平川,取臨安當不在話下,而一旦攻下臨安,則南朝氣數已盡,不復存也,所以,只要我軍佔領了襄陽,戰爭其實就已經結束了。”

“不錯,宋蒙之間的關鍵一戰就是襄陽之戰。”忽必烈認可道,

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29章 夢魘第307章 視察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63章 海戰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95章 風揚陣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316章 張三丰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378章 襄陽城第310章 按揭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54章 破局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85章 武舉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237章 游擊隊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75章 瓊林宴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129章 夢魘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85章 武舉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74章 人選
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29章 夢魘第307章 視察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63章 海戰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95章 風揚陣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316章 張三丰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378章 襄陽城第310章 按揭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54章 破局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85章 武舉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237章 游擊隊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75章 瓊林宴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129章 夢魘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85章 武舉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74章 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