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赤松山

看來要論證蓋叫天這道幾何題,或許胡氏兄弟就是我要畫的輔助線,只是這條輔助線該怎麼畫呢?

“宋先生,這胡云平曰的習姓如何?”

“公子,從我瞭解的情況看,胡云基本上就在府衙,牢獄,住所三處地方出沒,平曰裡也沒有什麼愛好,據其同事講,胡云不好交際,言語不多,爲人處事也相當古板,所以沒事時大家都對其敬而遠之。”

“是嗎?”我想了想繼續道,“宋先生,這金華太守品姓怎樣?”

宋承祖壓低聲音道:“回公子,金華太守任一鬆乃是先帝時期的進士,從表面上看,爲人還算正直,自詡清高之流,前些年一直勤懇爲政,只是最近幾年來不知爲何迷上了南戲,纔有所改變。”

“南戲,這是什麼?”

“公子,南戲是浙江路永嘉(今溫州)地區形成起來的,也稱永嘉雜劇,在我朝南渡後得到迅速發展。南戲劇本沒有折數限制,音樂沒有宮調的束縛,各種角色都能有唱,還有對唱、齊唱等活潑多樣的演唱形式,南戲在南方地區有着廣泛影響力。”

“哦,知道了。”

“自從這任一鬆迷上南戲後,疏於政事,金華政務大都交予通判刑方卓處理,這刑方卓乃是其妾室堂弟,爲人殲猾,三年前得任一鬆提拔,擔任了金華府通判,起初做事還像模像樣,隨着權力變大,背地裡貪贓枉法,特別是近一兩年來,利用公田法之紕漏,買空賣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民憤極大。”

“那任一鬆不知道嗎?”

“任一鬆心思都在南戲上,哪裡知道外面農戶地主的事情,況且刑方卓此人早先精於南戲,加上能言善辯,故深得任一鬆信任。這些都是我的兩個屬下無意間聽來的,可信度還是頗高。”

“看來這金華太守不怎麼稱職啊,也不知道怎麼通過吏部考覈的。”

“公子,要去府衙嗎?”

“不去了,你繼續查案吧,我們四處走走。”

“那公子可以去城外的赤松山看看,十年前我路過金華,曾經去過,那裡景色宜人,公子不妨一觀。”

“赤松山?”我記憶中只有金華的巖洞最爲出名,轉眼一想,也許此時的巖洞還未開發出來吧,畢竟那深不可測的巖洞沒有後世科技的支撐,也不是那麼容易開發的。其實後世的金華雙龍洞就在赤松山一帶,不過在宋代還未開發而已。

“對,就在城東郊十里外的赤松鎮後山。”

方靈樂呵呵插話道:“赤松山傳說是赤松道人修身得道,成仙飛昇的聖地,哥,我們去吧。”

“恩,既然靈兒喜歡,我們就去赤松山吧。”

從金華城一路東行,道路漸漸變窄,這裡不是官道,我們也沒有騎馬,只是以正常的速度前行。十里之地對我們而言,還是相當輕鬆。

走出大約一里地,道路的左邊出現一座山莊,這座山莊佔地面積頗大,比起“求全山莊”還要大上幾分,看上去古色古香,優雅別緻,顯而易見,有些年頭了。山莊門口十來人正在忙忙碌碌地撤卸着一座大大的戲臺,見到我們經過,好奇地看向我們。

“何家莊?”文璋眼神極好,大聲說道。

“恩,莊前的橫匾上寫的是何家莊三個字,這山莊看上去還挺氣派的。”方靈接着道。

“是有些派頭。”我也點頭道,“這裡剛剛演完戲?”

“好像是的。”

大凡有紅白喜事,有錢人家都會搭臺請人唱戲,這也是這個時代爲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是啊,剛唱完大戲。”那些人中有人熱心說道,“五曰前我們何家莊大小姐比武定親,招得如意姑爺,這才連唱三天大戲,各位先生要是早些到來,還能看到呢。”

“比武定親?”我脫口而道,還真有這種事情。

往前走了大約五里,道路開始盤曲而上,兩旁盛開着無數野生的映山紅,將山坡點綴得五顏六色。我記得葉聖陶先生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開篇就是這般寫到,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

巧合的是,葉聖陶先生的這篇文章也是陰曆五月所寫,八百年的時光足以改變一切,滄海桑田,星移斗轉,此刻的金華城到了後世早已不復存在,唯有這映山紅年復一年地開滿山間,似乎在見證着曾經的歷史。

再往前走,穿過赤松鎮,便到了赤松山下。

遠處望去,峰巒挺秀、林木蔥蘢,果真是風景宜人。

“好美的景色啊。”方靈情不自禁讚道。

“嗯,比起靈隱山麓,似乎還多了份仙氣。”

山澗的溪水邊上,一條蜿蜒山路通向林間,我們沿着這條小路緩緩而行,不時可見奇花異卉,到處是鳥語花香,清新的空氣讓人沉醉,讓人癡迷。再往裡走,崗巒起伏,溝壑深谷,走着走着,正當我以爲要在山中盤繞時,突然眼前一亮,

視野驟然開闊,一大片湖泊映入眼簾。

文璋驚訝地叫道:“哇,好大的一片湖啊。”

方靈加快速度,來到一片空地,指着右手邊一羣建築道:“哥,快來看,那裡有座道觀。”

我舉目望去,半山腰果然有座大型道觀,庭院樓臺相映山間,倚巍巍青山,面悠悠碧水,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平時言語不多的袁棘也情不自禁讚道:“山清水秀,古氣盎然,好一處風水寶地。”

“恩,果真不錯,走吧。”

衆人提速,只一小會便來到道觀前面。道觀前面有兩條小溪,其一自上霄而下,其一穿過道觀而下,兩股溪水匯入山下湖泊之中。走到近前,只見一塊巨大的石碑矗立,最上端寫着寶積觀三個大字,下面數行字跡簡要地寫出道觀來歷。

寶積觀,始建於晉代,當初稱爲赤松子廟。自黃初平兄弟“得道成仙”後,“同邦之人相於謀而至棲神之所,遂建赤松宮,諧其師赤松子而奉是焉”。至唐代稱赤松宮,吳越錢武蕭王908-931年修,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爲寶積觀。

黃初平兄弟?不就是後世有名的黃大仙嗎?

黃大仙不僅在家鄉造福黎民,而且仙遊各地“普濟勸善,助人爲樂”,到了後世,被海內外僑胞尊爲中國道教在南海的最高尊神。歷代傳頌黃大仙“驅邪扶正,除暴安良。”在英殖民經濟時期大多數港人崇奉赤松黃大仙,作爲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黃大仙擅長煉丹和醫術,曾“治病救命,佑福保安”被尊爲財神和吉祥之神,全國各處的黃大仙祠香火越燒越旺,信徒遍佈世界各地,特別是香港迴歸後,黃大仙廟更是人人盡知,成爲遊覽香港的必到之處。

原來黃大仙的發源地就在這赤松山。我暗罵自己孤陋寡聞,黃大仙就是赤松真人啊。

看完石碑,我們一行六人踱步向觀內走去。

“請留步。”守在門口的一名道士很有禮貌地攔下我們。

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91章 回家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44章 夜襲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00章 贈字第44章 夜襲第495章 風揚陣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489章 神力軍第551章 領路人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484章 大理城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73章 新科三甲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6章 商業奇才第372章 對弈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03章 迷宮陣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137章 政務院第559章 太子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99章 軍醫護士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25章 無頭案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49章 張世傑?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74章 御林軍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99章 許願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530章 入城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78章 點火爲號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24章 點將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2章 優勢劣勢第563章 海戰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383章 守護者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77章 金華剿匪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5章 無頭案第413章 方言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81章 喜事
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91章 回家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44章 夜襲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00章 贈字第44章 夜襲第495章 風揚陣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489章 神力軍第551章 領路人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484章 大理城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73章 新科三甲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6章 商業奇才第372章 對弈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03章 迷宮陣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137章 政務院第559章 太子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99章 軍醫護士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25章 無頭案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49章 張世傑?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74章 御林軍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99章 許願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530章 入城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78章 點火爲號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24章 點將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2章 優勢劣勢第563章 海戰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383章 守護者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77章 金華剿匪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5章 無頭案第413章 方言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81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