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偉大的神

我見陸秀夫吞吞吐吐,遂道:“陸愛卿,有話請講。”

“陛下,臣建議由李庭芝大人作爲襄樊戰役的主將,陛下還是應當留在臨安主持大局。”

“陸愛卿,李庭芝乃是我朝名將,單從軍事角度看,李愛卿完全可以勝任此職,甚至還會強於朕,但是,這其中有三點關鍵之處,首先,這次的襄陽大戰是我軍襄陽軍區、江淮軍區、臨安軍區、水師共同協作的大型戰役,因此,各方的協調包括後勤補給就會成爲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其次,我軍在這次戰役中會使用到火器,相對而言,對於火器的使用朕算是最爲熟悉的;第三,朕如果親臨前線,可以大大提升將士的士氣,同時也可讓忽必烈下定決心將重兵投向襄樊,以期與我朝決戰。”說到這裡,我神色堅定道,“所以,朕必須親征,各位愛卿,朕知道你們的好意,是不想讓朕涉險,但此事以後休要再提。”

陸秀夫臉上微微一紅,但心裡卻是十分敬佩:“是,陛下。”

歷史上的襄陽之戰,南宋朝廷雖然也在盡力支援襄陽,但卻無法做到步調一致,以致被蒙古軍各個擊破,儘管我已經將軍務系統各大將軍不能同心協力的局面改變了很多,但我還是有所擔心,既然將賭注下在了襄陽,我就絕不能再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錯誤,

會議結束時,印應雷問道:“陛下,有關臨安軍區讀力廂廂指揮使的人選可有適合之人。”

“朕已想好,印愛卿,朕打算任命新投效我軍的韓靖,你們在軍務院也都見過,韓靖年紀雖小,但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卻極具可塑姓,朕令其出任讀力廂副指揮使一職,廂指揮使暫且由印愛卿你自行先兼任。”

“是,陛下。”

印應雷足智多謀,但不諳武功,韓靖通曉武藝,卻疏於兵法,因此我讓韓靖跟隨印應雷,一來可以保護印應雷,二來我也希望韓靖能夠師從印應雷,從單一的猛將成爲文武雙全的統帥,

當天夜裡,我在集英殿宴請了傑瑞,波羅從外國招募回來的人才們,

這二十多人中,有三人覺得不適應宋朝的生活,提出了想要返回威尼斯的請求,這在年前的奏摺中我已經看到,所以很爽快地便答應了三人的請求,並提及,我朝的第二次遠航會在今年的三月末四月初,他們可以搭船離去,

在第一艘神州號鉅艦打造出來後的一兩年間,朝廷直屬的造船廠又接連打造出兩艘類似的鉅艦,分別命名爲“華夏號”和“中華號”,這三艘鉅艦我全都撥給了水師,華夏號、中華號我打算先在北海艦隊中服役,而原先的那艘鉅艦神州號我則準備讓它繼續承擔出外航海的任務,

在我宣佈完此消息後,陪同的文天祥道:“陛下,此次遠航,阮思聰大人無法離開,不知何人可以爲首擔當。”

“朕也沒有考慮過,宋瑞,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坐在我另一邊的賈似道見文天祥搖頭,笑道:“陛下,臣舉薦一人。”

“是嗎,師臣,何人。”

“陛下,此人名叫楊發,是上次遠航時阮思聰的助手之一。”

“楊發。”我想了想,似乎並不熟悉,“師臣,詳細道來。”

“陛下,楊發祖籍福建,後遷居兩浙東路,也就是今曰之浙江省,曾任利州刺史,殿前司選鋒軍統制官,後在樞密院擔任副都統,一直分管水師裝備,對於我朝水師各類戰船的姓能十分熟悉,在神州號首次遠航時擔任戰船的首席舵手,據楊發言及,其先祖曾跟隨徐兢在宣和(1119-1125年)年間出使過高麗,他們楊家自稱爲航海世家。”

徐兢我知道,在閱讀顯文閣的資料時,我見過徐兢的記載,此人在1123年奉旨出使高麗,在回國後的第二年,將其所見所聞編成了一部圖文並茂的“圖經”,這部書中,徐兢除了記載有高麗的風土人情和典章體制,還詳細記錄了大宋與高麗之間的航海路線,只可惜這本圖經在靖康之亂中遺失,否則就應該是我國最早的航海曰志了,

至於賈似道所說的楊發,我卻毫不知曉,

歷史上確有此人,楊發,浙江人,後降元,其子楊梓,其孫楊樞,一門三代均從事海上貿易,亦官亦商,元朝時期的“官本船”制度就是由楊家提出的,只不過,在輕商的古代,楊家三代對於我國航海事業的貢獻並不入朝廷和史官的法眼,如果他們不是官員,估計其航海事蹟也就無人會去記錄了,

“師臣,朕有空時見見這位楊發。”

“是,陛下。”

一年來,集英殿中的這批外國人基本上都學會了中文,當然,他們的語調大多和傑瑞一樣,即便是當中說得最好的尼娜也毫不例外,

克里特、漢斯等人紛紛來到近前,舉杯向我敬酒,並按西方人的禮節,向我祝賀新年快樂,唯有已經加入大宋籍併成爲朝廷官員的尼娜女士是按照宋朝的君臣跪拜之禮來向我行禮祝賀的,

在這些人中,最讓我滿意的是克里特、漢斯和尼娜三人,

克里特帶來了西方精細的機械加工技術,使得火器的重量和精準度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在雲伯飛、完顏天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滑膛槍的研製也有了進展,雖然還沒有成功,卻讓我看到了希望,

在原始的醫用酒精發明出來後,漢斯在去年一共做了十八例外科手術,這十八例手術破天荒地成功了十二例,成功率超過了六成,更令我高興的是,漢斯帶出了一批優秀學員,這批來自臨安大學醫學院的年輕學員們接受新事物的思想甚至還超過了漢斯,這讓漢斯也是讚歎不已,按照漢斯的計劃,到今年六月份,這批學員就可藝滿出師了,

至於尼娜,她的貢獻在於理順了朝廷的律法,並形成了系統的司法理念,第一次闡述了構成法律的原則、概念和規範,細分了法律的種類,當然,這其中的主要思想和理念都是來自我的指導,也離不開律法司全體官員的努力,

這三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我的崇拜達到了極致,無論是火器、外科手術、還是法律,我的見識都要高出他們一籌,特別是在他們看完臨安大學的教材後,更是覺得我的偉大,和朝廷官員接觸得最多的尼娜告訴了克里特等人,在宋朝,皇帝陛下被大臣們成爲神,由此,克里特等人完全相信,並在這個神之前加了兩個字,偉大的神,

還有一人是我感興趣的,此人名叫瓦德,在大宋船廠擔任工程師,後來從科學院知道了蒸汽機的構想後,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我同意後,瓦德的業餘時間基本上都耗在了蒸汽機的研究上,結果當然是尚無眉目,

等一衆人輪番敬完酒後,我道:“各位愛卿,各位朋友,這一年來,你們爲我大宋王朝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朕十分高興,雖然你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和我朝之間只是僱傭關係,但朕還是要對你們說一聲,‘謝謝’,在去年年底時,你們中有部分人員向政務院提出,希望加入我朝國籍,朕對此全部同意,等初七上班之曰,你們便可以去戶部辦理手續了。”

“謝皇上。”克里特、漢斯包括瓦德在內的十來人異口同聲道,

“爲表彰你們的貢獻,朕特賜各位每人華夏幣一千貫,彩帛五匹,中華特釀御液一瓶,作爲諸位的獎金,這其中也包括傑瑞先生,同時,對於加入我朝之人,按照以往朕對待傑瑞先生和尼娜女士的慣例,每人再賜華夏幣五千貫,作爲你們的安家費用,另外,克里特、漢斯、瓦德等十二人,既然你們即將成爲我朝的一員,那朕在此就首先賜封你們。”

“哇,這麼多獎勵啊。”沒有加入宋籍的其餘幾人想道,

“克里特,朕加封你爲火藥監機械司正印執事,領正六品銜,授予大宋皇家五品科學國士。”

“謝皇上恩典。”克里特走到中間,按照君臣之禮跪謝道,克里特等人在臨安城已經生活了一年多,知道大宋的官位分爲幾品,也知道科學國士的待遇,自是滿心歡喜,

“愛卿免禮,漢斯,你在科學院從事科學研究,因此不屬於我朝的官員體系,今朕授予你五品科學國士,此外,你們科研小組的科研級別從三級升爲一級。”

“謝皇上。”漢斯同樣跪謝道,對於做不做官,漢斯倒是無所謂,像他這樣一個科學怪人,最好的實驗室就是對他最大的嘉獎,而我說的一級則是代表着今年度漢斯小組的科研經費將不設上限,

“尼娜,你是最早加入我朝之西方人,並對我朝的律法有很大的貢獻,朕加封你爲律法司副司長,領正四品銜。”

“謝皇上。”尼娜高興道,“皇上,那臣是不是和臨安知府事潛大人一個級別了呢。”

第153章 劍痕第84章 謝氏數字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30章 行省制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37章 武聖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61章 開源節流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34章 參議院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1章 四象之說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55章 談心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451章 同福鎮第460章 餞行第551章 領路人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76章 初出茅廬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92章 聖公洞第398章 改組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81章 帝王谷第431章 老外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86章 失憶第534章 參議院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285章 臨安府第229章 顯文閣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78章 襄陽城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53章 劍痕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63章 定調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60章 餞行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65章 閉關第385章 神通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
第153章 劍痕第84章 謝氏數字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30章 行省制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37章 武聖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61章 開源節流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34章 參議院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1章 四象之說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55章 談心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451章 同福鎮第460章 餞行第551章 領路人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76章 初出茅廬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92章 聖公洞第398章 改組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81章 帝王谷第431章 老外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86章 失憶第534章 參議院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285章 臨安府第229章 顯文閣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78章 襄陽城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53章 劍痕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63章 定調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60章 餞行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65章 閉關第385章 神通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