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賣凍兒

如果說北平樣樣我都喜歡,並不盡然。在這冬寒天氣,不由得想起了很早便進入我的記憶中的一種人物,因爲這種人物並非偶然見到的,而是很久以來就有的,便是北平的一些乞丐。

回憶應當是些美好的事情,乞丐未免令人掃興,然而它畢竟是在我生活中所常見到的人物,也因爲那些人物,曾給了我某些想法。

記得有一篇西洋小說,描寫一個貧苦的小孩子,因爲母親害病不能工作,他便出來乞討,當他向過路人講出原委的時候,路人不信,他便帶着人到他家裡去看看,路人一見果然母病在牀,便慷慨解囊了。小孩子的母親從此便“弄真成假”,天天假病在牀,叫小孩子到路上去帶人回來“參觀”。這是以小孩和病來騙取人類同情心的故事。這種事情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發生的,像在臺北街頭,婦人教小孩纏住路人買獎券,便是類似的作風。這些使我想起北平一種名爲“賣凍兒”的乞丐。

冬寒臘月,天氣冷得潑水成冰,“賣凍兒”的(都是男乞丐)出世了,蓬着頭髮,一臉一身的滋泥兒,光着兩條腿,在膝蓋的地方,捆上一圈戲報子紙。身上也一樣,光着脊樑,裹着一層戲報子紙,外面再披上一兩塊破麻包。然後,縮着脖子,哆哩哆嗦的,牙打着戰兒,逢人伸出手來乞討。以寒冷無衣來博取人的同情與施捨。然而在記憶中,我從小便害怕看那樣子,不但不能引起我的同情,反而是憎惡。這種乞丐便名爲“賣凍兒”。

最討厭的是宋媽,我如果愛美不肯多穿衣服,她便要諷刺我:

“你這是幹嗎?賣凍兒呀?還不穿衣服去!”

“賣凍兒”由於一種乞丐的類型,而成了一句北平通用的俏皮話兒了。

賣凍兒的身上裹的戲報子紙,都是從公共廣告牌上揭下來的,各戲院子的戲報子,通常都是用白紙紅綠墨寫成的,每天貼上一張,過些日子,也相當厚了,揭下來,裹在腿上身上,據說也有保溫作用。

至於拿着一把破布撣子在人身上亂撣一陣的乞婦,名“撣孫兒”;以磚擊胸行乞的,名爲“擂磚”,這等等類型乞丐,我記憶雖清晰,可也是屬於陳穀子、爛芝麻,說多了未免令人掃興,還是不去回憶他們吧!

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18章 後 記第49章 愛與牽手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7章 惠安館 (6)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6章 玫 瑰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47章 愛玉冰第70章 貧非罪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0章 友 情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3章 初 戀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29章 賣凍兒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章 惠安館 (3)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章 惠安館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章 惠安館 (6)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5章 冬青樹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32章 虎坊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章 惠安館 (6)第3章 惠安館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92章 遙念胡蝶第30章 臺上臺下第7章 惠安館 (6)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4章 藍布褂兒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8章 擠老米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32章 虎坊橋第65章 冬青樹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7章 愛玉冰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57章 小紅鞋第54章 初 戀 (2)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8章 會唱的球第67章 玫 瑰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2章 惠安館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章 惠安館 (5)第90章 亮麗且溫柔
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18章 後 記第49章 愛與牽手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7章 惠安館 (6)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6章 玫 瑰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47章 愛玉冰第70章 貧非罪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0章 友 情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3章 初 戀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29章 賣凍兒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章 惠安館 (3)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章 惠安館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章 惠安館 (6)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65章 冬青樹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32章 虎坊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章 惠安館 (6)第3章 惠安館 (2)第69章 兩粒芝麻第92章 遙念胡蝶第30章 臺上臺下第7章 惠安館 (6)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4章 藍布褂兒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8章 擠老米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32章 虎坊橋第65章 冬青樹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7章 愛玉冰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57章 小紅鞋第54章 初 戀 (2)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8章 會唱的球第67章 玫 瑰 (2)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2章 惠安館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6章 惠安館 (5)第90章 亮麗且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