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玫 瑰 (2)

“你將要努力於哪一門?”我問這話似嫌過早,但是她卻應聲而答:

“聲樂。老師。”

不錯,那優美的歌喉早已聞名全校,同樂會上人們都不信一個小女孩會唱出那麼成熟的聲調來,她說她常聽母親唱,而且她不唱小孩子的歌,學的都是些流行歌曲,雖嫌庸俗,但終因她的美麗的歌喉被原諒了。

秀惠已經進了中學,本不在我的轄管下了,但是一份互相瞭解的感情,沒有因爲實際的分離而隔閡。她經常回母校找我,在這窗前的芭蕉樹前,我看她一年年地長大。她像一隻黃鶯,時時在唱,我鼓勵她,爲培養她的美的人生,我不斷把世界名著送進她的書包裡,我聽她唱,聽她訴說。

有時我忙於批改課業,她便站在窗外輕聲地唱,在芭蕉樹前輕舞着。有時她唱到我的面前來,伏在我的桌上,停止了歌聲,滿臉淚痕:

“林老師,有一天我會去陪酒,站在一邊唱給客人聽嗎?”

“傻孩子,神經過敏,完全在亂想!”我截止她。

她也常常來信,天真地寫着她的中學老師的笑話,寫着我給她看的書籍後的感想,寫着她的生活的發展。有一次她說祖母爲她請了專教歌唱的教師。“老師!我的祖母爲什麼爲我下這麼大本錢?你明白嗎?好,我不說了,我說了您就認爲我神經病。反正我愛唱,我儘管唱下去就是了。”她在信中這麼寫着,我看了只覺得滿心不舒服,我希望那真是祖母的一片慈愛之心,但是陋巷中的這份人家啊!我也不敢相信她的祖母會有真正高潔的思想。

“我發瘋地愛着我的歌唱,我歌唱,忘掉痛苦。”

“當我心中感到有了什麼害怕時,我唱歌,並且想着老師,——我想飛到您的身邊,向您痛哭。”

屢次地,秀惠把悲傷的文字寄給我,我的鼓勵簡直敵不過她的哀感。我甚至問她,需要我幫助她什麼。

“您多多鼓勵我,就是給我的最大幫助,給我增加一份勇氣,面對這萬惡的世界!”

我的孩子!秀惠才滿十五歲,便對這世界言萬惡是否嫌早了些呢!我讀着她的秀麗的字所寫出不應當是十五歲的初中二年級學生的信,不覺淚眼模糊。我想她一定是將遭遇到什麼了,我記得收到這封信的前一個星期,秀惠還到學校來看我,從操場那邊跑過來的時候,發育成熟的胸部因呼吸急促而顫動着,當她跑到我面前時,我不由得拉着她的手愛撫着。“我天天在看你長大!”我說。

她雖然只十五歲,可是熱帶的早熟,看上去她成人了,不再是那撒嬌的小女孩了。那麼她的祖母可能……想到這兒,我的心萬分沉重,急速給她回一封信,我說:“這世界並不可怕,只要你勇於面對它,必要時反抗它,直到你的勝利。”

此後的一段時期,沒有了秀惠的消息,這是常有的事,時常有兩三個月不見她,她會忙着考試呀,旅行呀,忙這忙那呀,她總會寫信告訴我的。

有一天秀惠的信來了,秀麗的字跡帶着顫抖的聲音,每一句打入我的心坎:

“老師:一個叫做玫瑰的姑娘,終於坐在青島酒樓陪着客人喝酒唱歌了。老師!你不要鄙夷這個沒出息的學生,有一段日子我想到怎樣反抗,但是環境不容易,我暫時掉入泥淖中了。兩三年來,祖母的熱心培養,使我受了較高的教育和練習歌唱,下了大的本錢,可以撈回大的利息,這是她真正的意思。老師,我只要您仍要常常鼓勵我。”

我捧着這封信,想着幾個月前從操場上跑過來的那個女學生。我應當緊緊地記住她那天的打扮,姿態,對於秀惠,我所喜愛的學生,那是可紀念的一個裝束。在那以後,我如果再見到秀惠,不,應當是玫瑰,就是一個新的軀殼了。但我瞭解她,在那軀殼中的靈魂是不易變的。所以我給她寫了第一封轉變生活後的信,我在信裡說:

“無論你陪客人喝多少酒,你的靈魂總是純潔的!”

沒人知道的我的生日,我寂寞地改着學生作業,預備中午一個人到河北人開的小店吃一碗麪,給自己添添壽。這時工友拿來了一束荷花和一大盒壽糕,還有一封信,秀惠寫來的:

“老師,我記得您說過,荷花的生日也是您的生日,我是無意中查到這個日子的。送上了我的祝意,但是我自己卻沒有來,舊日的生活會佔據了我整個的心情,並且惡化,所以我不願看見母校。”

我咬着秀惠送來的壽糕當午飯,翻開了照相簿,找到她在小學畢業的相片,我注目而視,心中充滿了對人世的迷茫,嚥下去的蛋糕,堵塞着,一閉眼,眼淚便流下來了。

我也一直沒有企圖和秀惠見面,我想象不出改變了生活以後的秀惠是什麼樣子,我也不願去仔細琢磨,我一想到秀惠,總是那柔美的短髮的女孩子站在我的面前。

我們以書信聯繫着彼此的距離,我時常鼓勵她,並想以精神的力量拯救她拔出泥淖。她的信有時很悲觀,有一次她在信中說:

“如果我死了,您要寫一篇養女的故事,告訴人們,生生世世不要做人家的養女。”

我漸漸感覺到那秀麗筆跡下的文字是愈來愈進步了,但那悲觀的成分也是正比例地進展着。我有些後悔給了她太多的書讀,使她對於是非的辨別太清楚;給了她太多沒有辦法實現的鼓勵,這鼓勵對她又有何益?倒不如糊里糊塗地做着物質享受的奴隸,這樣不就可以減少痛苦嗎?我不應當時時刺激她,而又沒有辦法實際助她拔出泥足。

我是因了覺悟而漸漸使信訊疏遠,我在信上不再做積極性的刺激了。我有時淡淡地而也正經地寫着:

“你也不要太悲觀,客人中也不是全壞的,遇到好的你可以跟他結婚,幸福的家庭生活對你也並非絕望。”

有一陣子我們沒有通信了,我又在一位熟悉酒女情形的族叔口裡聽到秀惠的消息。族叔說:

“你那學生呀,真了不起,是青島的第一號臺柱了,她真會喝酒,和男人耍起來也夠瞧的。聽說已經賺下了兩棟房子囉!”

我聽見一方面覺得難過,一方面又覺釋然。想到那樣一個純美的女孩子,怎麼會落得酒樓陪客,任人蹂躪。但想到她終能適應這種生活,未嘗不是她的福氣。生活會慢慢習慣的,金錢也可以收買靈魂,我這麼想。

實際上,青島酒樓是我常經過的地方,我每次看完電影等公共汽車回校時,便是站在“青島”的對面。悠揚的音樂,隱隱可以聽到的歌聲,加上雜亂的豁拳聲,和人影幢幢的樓窗,等車的人似乎不會寂寞或焦躁於二十分鐘才駛過來的車輛。每一次仰頭望着對面樓窗,都使我與別的等車的人有異樣的感覺:想到樓上有一個善歌善飲的女郎和我的關係,想到我給她的教育,想到她那憂傷的句子,想到歌聲淚痕下的純潔靈魂,想到我們始終未見面而我竟站得離她這麼近,她推開樓窗就可以看到我……

許久沒有接到秀惠的信,我的心反而平靜了許多,再沒有什麼痛苦的呼聲壓迫我了。對整個教育來講,我是失敗的,我既未能以教育的力量去拯救她,又何必灌輸給她那樣多對人的是非認識?

她今年十七歲了,我忽然發着奇想,可以領一個小養女了,湊成五世同堂的養女之家,把那小女孩送到我的學校來吧,我不會再那樣教育她的了,請放心吧!

聖誕節前,我收到秀惠寄來的一張講究的聖誕卡,是特製的,上面沒有天竺豆或聖誕花,卻意外地畫着一束玫瑰。我發現那畫圖的人疏忽了,竟忘記在玫瑰枝上畫刺,我心裡念着:啊,沒有刺的玫瑰是會被人隨便摘去的!

正當我認爲秀惠選擇了她所投降的道路是不錯的,慚愧於我的教育是多餘時,風雨交加的黃昏,使我讀到這條不引人注意的新聞,而新聞上只簡單地說,一個十七歲的叫做玫瑰的酒女因厭世而自殺,在她的身旁扔着一張似乎算是遺書的字條,那上面寫着:“無論我陪客人喝多少酒,我的靈魂是純潔的。”

雨停了,風卻吹着芭蕉嘩嘩響,我關上窗,奔到牀鋪上躺下去,我沒有開燈,只啜泣着。

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24章 藍布褂兒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75章 蟹殼黃 (2)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8章 新竹白粉第27章 文津街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40章 友 情第14章 蘭姨娘 (3)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5章 我的童玩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0章 貧非罪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0章 貧非罪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章 惠安館 (5)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6章 玫 瑰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4章 惠安館 (3)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章 惠安館 (3)第45章 相思仔第53章 初 戀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6章 竹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9章 愛與牽手第24章 藍布褂兒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75章 蟹殼黃 (2)第28章 擠老米第2章 惠安館 (1)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6章 惠安館 (5)第13章 蘭姨娘 (2)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8章 墮胎記第46章 竹第40章 友 情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18章 後 記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
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24章 藍布褂兒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75章 蟹殼黃 (2)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8章 新竹白粉第27章 文津街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40章 友 情第14章 蘭姨娘 (3)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5章 我的童玩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0章 貧非罪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0章 貧非罪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63章 奔向光明第6章 惠安館 (5)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6章 玫 瑰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4章 惠安館 (3)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章 惠安館 (3)第45章 相思仔第53章 初 戀 (1)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6章 竹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9章 愛與牽手第24章 藍布褂兒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75章 蟹殼黃 (2)第28章 擠老米第2章 惠安館 (1)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6章 惠安館 (5)第13章 蘭姨娘 (2)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8章 墮胎記第46章 竹第40章 友 情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18章 後 記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