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

亞芳一走進房裡,就把手提包扔在桌上,又把自己摔進那張一躺上去就吱吱亂叫的竹牀上,長長地舒了口氣。身子仰躺着,一條腿架在牀上,另一條腿順着牀沿垂下來,兩手交叉壓在頭底下,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屋頂的甘蔗板。疲憊的身體得到安息,可是思潮又開始襲擊她,在表妹家的一場談話又浮了上來。

表妹約她去吃午飯,本是常有的事,可是表妹說是妹夫出差了,悶得慌,是假話。她知道,四個蘿蔔頭大的孩子,再加上一個娶了太太手腳就變成了廢物的依賴者的妹夫,表妹便一天忙得跟鐘擺似的,一刻休息都得不到。妹夫出差了,表妹巴不得鬆一口氣,哪還能說悶得慌?她知道表妹是有心人,想得周到,同情獨身在外的表姐,所以隔些日子總要邀她去吃個便飯,或者差人送幾樣小菜來。對於表妹這種盛情,她有說不出的感激,每次去也不免要提上幾個大小包包,給迎在門前喊“表姨”的矮小者一陣歡樂。

吃過飯表妹哄小的睡了,大的每人手裡塞了幾塊糖果趕出去,屋裡立刻像客散後的戲院一樣寂靜。表妹似乎有什麼事要對她說,亞芳覺得出,因爲她已看出表妹出出進進侷促不安欲言又止的樣子。她喜歡錶妹,就因爲她世故比歲數更年輕,還沒說話先漲紅了臉,吞吞吐吐地:

“表姐,我跟你提一件事兒,不知道你生氣不生氣?”

生氣?從表妹這裡她能碰到什麼生氣的事兒呢?亞芳不禁斜着頭笑問:

“有什麼事值得叫我生氣的,你說說看。”

表妹更難爲情,急忙搖着頭笑說:

“不是的,不是的,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力行臨走時還再三囑咐我,務必跟表姐談談。”

“能有叫人生氣而又很好的事嗎?”亞芳又逗她。

“哎呀,表姐,別笑我不會說話的人,行不行?是這樣,力行的一個老師,是南部的廠長,他姓張,他的太太死了四五年了,孩子都在大陸上。力行很想給表姐介紹,又怕表姐生氣,就是這麼回事兒。”

“啊!”亞芳愣住了。關於婚姻的一切,例如她爲何貼四十邊兒上了還沒有結婚,她曾否有過戀愛的過去等等,從來沒有跟表妹談起過。因爲跟表妹差了一段年齡,又是來臺灣後才認的這門表親,加之表妹夫婦一直都是很禮貌的,以敬重老大姐的態度對待她。所以這樣突如其來的問題,倒叫亞芳難以回答了,她只好半玩笑地說:

“宗瑜,你們賢夫婦什麼時候又念頭轉到我身上來了?”

表妹分明是怕亞芳生氣,急得又紅了臉:“表姐,不是跟你開玩笑的喲!力行早就想給張先生介紹一個女朋友,因爲張先生人好得很,可是在臺灣找合適的外省小姐真不容易,力行就想到表姐了,年紀也合適,張先生今年四十六歲,地位也不錯。”

不知是否表妹的話裡有語病,還是亞芳因了年齡的關係,在婚姻上未免有些自卑感,她覺得表妹夫婦所以要把她介紹給張先生,原來是“在臺灣找合適的外省小姐真不容易”,剎那間這念頭流星樣地掠過她的心頭,但她隨即做出滿不在乎的神氣說:

“這麼大歲數了還結什麼婚!”

大概是表妹又拙於辭令了,暫時跌入沉默中。亞芳覺得不合適,想找話來緩和這僵持的空氣,便指着桌上那瓶杜鵑花問:

“咦,怎麼這時候了,還有杜鵑花,草山的早就一敗塗地了!”

“是的,這是從院裡一株遲開的杜鵑上摘下來的,喏,看。”表妹指指窗外。

可不是,有一株盛開的杜鵑,倚在牆角孤孤單單,可是那簇簇粉紅的花朵也頗有點傲然的神氣,它是這小庭院裡唯一遲開的杜鵑。

“表姐。”

“嗯。”

“如果把你比做一株遲開的杜鵑不可以嗎?開得雖晚,又有什麼關係。”

亞芳鼻尖貼在玻璃窗上,望着那株杜鵑,心中若有所思,沒有答話,表妹又接着說:

“力行這次出差到南部去,那位張先生也要出差到北部,可能一道回來。如果表姐同意的話,大家何妨見見,先交交朋友也沒有關係。”

亞芳回過頭來淡然地一笑,回答了一句未置可否的話:

“你們賢夫婦是要給我介紹定了!”

但是回到宿舍的亞芳卻思潮起伏,她念念不忘表妹家裡那株遲開的杜鵑和表妹聰明的比喻。

來臺灣三年了,搬進這間宿舍也有兩年多,對面牀上的小姐換了四五個,眼看她們一個個結婚搬走了,現在牀上又是空空的,不知道明天又要搬進哪一位單身小姐來。想到這裡,她的視線不由得從甘蔗板上掉下來。落到對面空牀上,空牀好像一張平板的臉向她冷笑,她一賭氣又把視線收回來,轉向窗外望去。眼力所及只有一枝被微風吹動的榕樹和一塊正在輕移的浮雲。當一個人的思想來臨的時候,即使一雲一葉都能引起無邊的思潮,回憶的網也撒開來了:

和婚姻發生不着邊際的關係,該是從女師畢業那年開始的,從P城夾着文憑回家,白髮蒼蒼的寡母樂得滿臉皺紋綻開了花。她也覺得熬了一張文憑,從此可以貼在母親的身邊奉養她,守寡後的母親守着唯一的女兒掙扎了這許多年,如今總可以稍息肩仔了。可是母親偏偏閒不下,回家的第三天,就向亞芳提出了婚姻大事,對方是姨表弟,那個比她小了兩歲的小鎮上的公子哥兒。

姨夫在鎮上有兩個米莊,北方多荒年,可是最能產生富米商。姨母一輩子就生了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她常得意地說,要不是姨夫給表弟噴了兩口鴉片,今天也許成絕戶了,因此對於表弟無微不至,真是頂在頭上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不知怎麼嬌養才合適。從城裡的中學畢業後,就回到鎮上當大少爺,病病怏怏地,有氣無力。亞芳讀書在外難得遇見他,可是每逢看見他那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就不由得納悶,這樣的男人對於他自己的生活,會有什麼感想?

和表弟談不來,沒話說,不過是點頭之交,誰想這會子母親竟提出這門親事來了,原來是憐憫的心情,不知怎麼變得極端厭惡了,她不由得氣惱地對母親說:

“娘怎麼這樣糊塗!”

斬釘截鐵地給拒絕了,母親是懦弱的女人,抹着眼淚嘆氣,嚇得以後再也不敢提了。

回到這小鎮來,就像給小鎮添了一隻鳳凰,來說媒提親的婆婆媽媽踏穿了門檻,做孃的頭回就給嚇回去了,來了說媒的,便望着板着面孔的女兒向來人努嘴,擺手,怕招惹女兒。亞芳也討厭這些三姑六婆,見來了人便把嘴脣閉得死緊,一絲兒笑容都沒有。鄉下的婆娘哪裡見過這麼大學問的女人,便都嚇得不敢登門了。

如果說亞芳有什麼對於母親感到歉然的,在她多年以後偶然想到時,便是她在母親的生前終於沒有結婚這一回事,該是最使母親死不瞑目的了。三年的教書生活過得很平靜。沒想到突然失去可憐的母親,母親死後從此人海漂流,便一直過着沒有家的日子,以及職業不斷地轉戰,從這個單身宿舍搬到另一個,有時朋友家借住,有時親戚家貼伙食,日子就這麼零零碎碎地打發了。可是這些年來爲什麼就沒有走上婚姻之路,她可就答不出來了。

並非爲抱獨身主義,而且曾是許多追求者的對象,沒有一個具體的原因,可以解釋出她和婚姻的絕緣。說是歸罪於開頭的不利,對錶弟的印象太壞了,因此對婚姻有了惡感?說是自己的理想太高,可是她心目中從沒有過理想丈夫的標準。也許是自己太寡情了,缺乏青春的熱情?或者是事業心重於家庭嗎?那纔怪,江湖混跡這麼些年了,也不過是從教小學爬到中學教員,好像從事職業的目的一直是爲了解決生活,從沒有過偉大事業的心胸。總而言之,這都不是絕對的理由足以使她拒絕婚姻的。

對世事似乎有一種難以解釋的淡然的態度,日子便在淡淡中打發過去。可是眼看自己的年齡已經給世人帶來某種觀點時,她也不免懷疑,自己的生存是否毫無意義?而且對於過去所厭惡的事事物物,竟也有了溫情的回味,過去樣樣情形似乎都比現在好。有些人被她拒絕得那麼堅決,現在想起來未免傻氣了一點。

在P城女中教書的時候,該是她的全盛時代,因爲常常代表學校去參加各種集會,或者領導學生到外面參加活動。和外界接觸的機會多了,認識的人也多了,傾慕的男人便接踵而至,有些她連名字都想不起來。

在隔壁男中教書的李,是對亞芳苦纏不已的一個,頭髮中分一輩子不換樣的,矮個子,藏青的小西服,玳瑁邊的眼鏡,“一輩子也不嫁這樣的男人”,見了李她噁心,心裡就這麼起誓。後來亞芳把李介紹給一箇中學的同學,誰知兩個人一拍即合,亞芳心裡冷笑,男人的愛情就是這樣的嗎?後來那位同學居然害怕男的不忘情於亞芳,竟露出不願意亞芳參加到他們中間來的意思,亞芳氣壞了,曾在宿舍挑着眉毛諷刺着:“男人就這麼稀奇?”

帶學生去參加話劇團演戲,還惹來了一個剛從藝專畢業出來,沒有正式職業的鬼導演。那時學生演話劇的風氣盛,這位客串的業餘導演,便有的是時間泡女學生。住在西城的公寓裡,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藝術家居然也在亞芳身上打主意。亞芳看不得那種長頭髮,黑領花的打扮,見了他就轉過頭去,冷得像冰一樣。

她還想起那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的張來了,是姓張嗎?她有點兒鬧不清了。那麼可笑的竟在出國前要人介紹認識她,認識她不要緊,到了美國就寫起熱烈的情書來了。她心裡有數,唸完碩士念博士,來日方長,剛認識就要慢慢地等,多渺茫,多遙遠的愛情。她沒有回信,那邊也冷下來了,從此沒了消息。

應該是充滿了火般熱情的青春,亞芳卻是又冷又傲,對於追求者沒有一點施與和憐憫。一個浪漫派的小說家曾經因爲追求不得而形容她說:“那是一個高高的,冷冷的,帶着薑汁味的女人呀!”

這些可能與她發生婚姻關係的追求者,後來都到哪兒去了呢?像銀幕上的人,在黑暗中神靈活現,可是燈亮了,他們卻無影無蹤!

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57章 小紅鞋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54章 初 戀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8章 惠安館 (7)第54章 初 戀 (2)第45章 相思仔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68章 會唱的球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章 惠安館 (1)第65章 冬青樹第23章 看華表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63章 奔向光明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章 惠安館 (4)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2章 蘭姨娘 (1)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45章 相思仔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45章 相思仔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章 惠安館 (2)第7章 惠安館 (6)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47章 愛玉冰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4章 蘭姨娘 (3)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63章 奔向光明第58章 墮胎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58章 墮胎記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1章 一張地圖第49章 愛與牽手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7章 玫 瑰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70章 貧非罪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70章 貧非罪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24章 藍布褂兒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6章 惠安館 (5)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31章 一張地圖第65章 冬青樹第13章 蘭姨娘 (2)
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57章 小紅鞋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54章 初 戀 (2)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8章 惠安館 (7)第54章 初 戀 (2)第45章 相思仔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68章 會唱的球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章 惠安館 (1)第65章 冬青樹第23章 看華表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63章 奔向光明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章 惠安館 (4)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2章 蘭姨娘 (1)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45章 相思仔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45章 相思仔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章 惠安館 (2)第7章 惠安館 (6)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47章 愛玉冰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14章 蘭姨娘 (3)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92章 遙念胡蝶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63章 奔向光明第58章 墮胎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58章 墮胎記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1章 一張地圖第49章 愛與牽手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7章 玫 瑰 (2)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70章 貧非罪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70章 貧非罪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24章 藍布褂兒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6章 惠安館 (5)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31章 一張地圖第65章 冬青樹第13章 蘭姨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