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

回想我和沉櫻女士的結識,是在1956年的夏天,我隨母親帶着三歲的女兒阿葳,到老家頭份去參加堂弟的婚禮。上午新婦娶進門,下午有一段空時間,我便要求我的堂的、表的兄弟姊妹們,看有誰願意陪我到鬥煥坪去一趟。我是想做個不速客,去拜訪在大成中學教書的陳緓(沉櫻)老師,不知她是否在校。大家一聽全都願意陪我去,因爲大成中學是頭份著名的私立中學,陳老師又是那兒著名的老師,吾家子弟也有多人在該校讀書的。於是我們一羣就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大成中學。

到學校問陳老師住家何處,校方指說,就在學校對面的一排宿舍中。我們出了校門正好遇見一個小男生,便問他可知道陳老師的住家,並請他帶領我們前往。這個男孩點點頭,一路神秘不語地微笑着帶我們前往(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他那神秘的笑容)。到了這座日式房子,見到沉櫻,她驚訝而高興地迎進我們這羣不速客,原來帶我們來的正是她的兒子樑思明。

大熱的天,她流着汗(對她初次印象就是不斷擦汗),一邊切西瓜給大家吃,一邊跟我談話。雖是初見,卻不陌生;寫作的人一向如此,因爲在文字上大家早就彼此相見了。尤其是沉櫻,她是三十年代的作家,是我們的前輩,我在學生時代就知道並讀過她的作品了。

1956年開始交往,至今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來,我們交往密切,雖然叫她一聲“陳先生”,卻是談得來的文友。她和另外幾位“寫沉櫻”的文友也一樣:比如她和劉枋是山東老鄉,談鄉情、吃饅頭,她和張秀亞談西洋文學,和琦君談中國文學,和羅蘭談人生,和司馬秀媛賞花、做手工、談日本文學。和我的關係又更是不同,她所認爲的第二故鄉頭份,正是我的老家,她在那兒蓋了三間小屋,地主張漢文先生又是先父青年時代在頭份公學校教的啓蒙學生。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話題甚多,談寫作、談翻譯、談文壇、談嗜好、談趣事,彼此交換報告欣賞到的好文章,快樂無比!到了吃飯的時候,誰也捨不得走,不管在誰家,就大家胡亂弄些吃的——常常是劉枋跑出去到附近買饅頭滷菜什麼的。

這樣的快樂,正如沉櫻的名言——她常說:“我不是那種找大快樂的人,因爲太難了,我只要尋求一些小的快樂。”

這樣小快樂的歡聚的日子也不少,是當她在1957年應聘到臺北一女中教書的十年裡,以及她在一女中退休後,寫譯豐富、出版旺盛的一段時日裡。

如今呢?她獨自躺在馬利蘭州離兒子家不遠的一家老人療養院(NursingHouse)裡,精神和體力日日地衰退。手抖不能寫,原是數年前就有的現象,到近兩年,視力也模糊了,腦子也不清楚了。本來琦君在美國還跟她時通電話,行動雖不便,電話中的聲音還很清晰,但是近來卻越來越不行了。今春二月思明來信還說,媽媽知道阿姨們要寫散文祝賀她八十歲生日,非常高興,我向思薇、思明姊弟要照片——最重要的是要媽媽和爸爸樑宗岱(去年在大陸逝世)的照片,以配合我們文章的刊出,沉櫻還對兒女們催促並囑咐:“趕快找出來掛號寄去!”思明寄照片同時來信說:“媽的身體很好,只是糊塗,眼看不清楚,手不能寫是最難過的事,我也只有儘量順着她,讓她晚年平靜地過去。”據說這家療養院護理照顧很好,定期檢查,據醫院說,沉櫻身體無大病,只是人老化了,處處退步。

我們知道沉櫻眼既不能視,便打算每人把自己的寫作錄音下來,寄去放給她聽也好吧!但是思薇最近來信卻說:“……希望阿姨們的文章刊出錄音後,媽媽還能‘體會’,她是越來越糊塗了,只偶爾說幾句明白話。每次見着她,倒總是一臉祥和,微笑着環視周遭,希望她內心也像外表平靜就讓人安心了……”琦君最近也來信說:“稿子刊出沉櫻也不能看了,念給她聽也聽不懂了,只是老友一點心意,思之令人傷心!”

頻頻傳來的都是這樣的消息,怎能想象出沉櫻如今的這種病情呢!

1907年出生的沉櫻,按足歲算是七十九歲,但以中國的虛歲算,應該是八十整壽了。無論怎麼說,是位高壽者。而她的寫作齡也有一甲子六十年了。沉櫻開始寫作才二十歲出頭,那時她是復旦大學的學生。她寫的都是短篇小說,頗引起當時大作家的注意,但是她自己卻不喜歡那時代的寫作,在臺灣絕少提起。她曾寫信給朋友說,她“深悔少作”,因爲那些作品都是幼稚的,模仿的,只能算是歷史資料而已。她認爲她在五十歲以後的作品才能算數,那也就是在臺灣以後的作品了。可是她在臺灣的幾十年,翻譯比創作多多,創作中絕無小說,多是散文。她的文字輕鬆活潑,順乎自然,絕不矯揉做作。她的翻譯倒是小說居多。她對於選擇作家作品很認真,一定要她喜歡的才翻譯。當然翻譯的文字和創作一樣順當,所以每譯一書皆成暢銷。最讓人難忘的當然是茨威格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出版以後不斷再版。引起她翻譯的大興趣,約在1967、1968年間,她竟在教書之餘,一口氣翻譯、出版了九種書,那時她也正從一女中退休,很有意辦個翻譯出版社,在翻譯的園地上耕耘吧!

說起她的翻譯,應當說是很受樑宗岱的影響。1935年她和樑宗岱在天津結婚,他們是彼此傾慕對方的才華而結合的。尤其是文采橫溢的樑宗岱,無論在寫詩、翻譯的認真上,都使沉櫻佩服,她日後在翻譯上,對文字的運用,作品的選擇,就是受了樑宗岱的影響。但是在他們婚後的十年間,沉櫻的譯作卻是一片空白,因爲連續生了三個孩子,又趕上抗戰八年。但是沒有想到抗戰勝利後,她和樑宗岱的夫妻之情再也不能維持下去,因爲樑宗岱對她不忠,又和一個廣東女伶結合,她的個性強,便一怒而攜三稚齡子女隨母親、弟弟、妹妹來臺灣,一下子住進了我的家鄉頭份,在山村鬥煥坪的大成中學一教七年纔到臺北來。她並沒有和樑宗岱離婚,在名義上她仍是樑太太,而樑宗岱的妹妹在臺灣,她們也一直是很要好的姑嫂。

記得有一年她正出版多種翻譯小說時,忽然拿出一本樑宗岱的譯詩《一切的峰頂》來,說是預備重印刊行,我當時曾想樑宗岱有很多譯著,爲什麼單單拿出這本譯詩來呢!不久前,在一篇寫去年去世的樑宗岱的資料,說樑於1934年在日本燕山完成《一切的峰頂》的譯作,而這時也正是沉櫻遊學日本,和樑同遊,當然完成這部譯作,沉櫻隨在身邊,這對沉櫻來說,是個回憶和紀念的情意,怪不得她要特別重印這本書呢!也可見她對樑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消失,她的子女也說,母親對父親是既愛又恨!也怪不得這次我向她子女索取一定要有爸媽合照的照片時,她催着子女一定要掛號趕快給我寄來。如果不是海天相隔樑宗岱已故去的話,今年也是他們的金婚紀念呢!

在我收到的一批照片中,有幾張是1935年二十四歲的馬思聰、王慕理夫婦第一次到北平開演奏會,住在沉櫻家一個月時合拍的。沉櫻想到1935年時和故友同遊的情景,如今她形單影隻,怎能不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心情呢!

頭份如今是個有七萬人口的鎮,鬥煥坪是頭份鎮外的山村,經過這兒是通往獅頭山的路。沉櫻把這裡當做她的“有家歸不得”的精神的老家。她退休後在這兒蓋了三間小屋。她所以喜歡這兒,不止是爲了她在這兒住了七年的感情,不止是果園的自然風景和友情,而是一次女兒思薇來信說到曾做夢迴臺灣時,加註了一句:“不知爲什麼每次做這種夢,總是從前在鄉下的情景。”就是指的鬥煥坪。於是她才決定在那山村中,蓋了三間小屋,使孩子們有了個精神的老家,她也跟着有了第二故鄉。

她在臺北居住忙於翻譯出書時,總還會想着回到木屋去過幾天清悠的日子,那是她這一生文學生活最快樂的時期,所以她說:“我對生活真是越來越熱愛,我在這個世界還有許多事沒做呢!”

沉櫻退休赴美定居後,時時兩地跑,倒也很開心。1981年是沉櫻回臺灣距今最近的一次。1983年身體才變化大,衰弱下來。今後恐怕她不容易再有回臺灣她的第二故鄉的機會了,我們只希望她聽了我們每人的錄音,真能“體會”到和我們歡聚的那些美好的日子。

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章 惠安館 (3)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40章 友 情第58章 墮胎記第53章 初 戀 (1)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5章 一件旗袍第47章 愛玉冰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40章 友 情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8章 後 記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35章 我的童玩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49章 愛與牽手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章 惠安館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3章 初 戀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74章 蟹殼黃 (1)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64章 雨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28章 擠老米第47章 愛玉冰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7章 惠安館 (6)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6章 竹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66章 玫 瑰 (1)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18章 後 記第28章 擠老米第54章 初 戀 (2)第4章 惠安館 (3)第27章 文津街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70章 貧非罪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章 惠安館 (5)第6章 惠安館 (5)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7章 愛玉冰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4章 蘭姨娘 (3)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3章 初 戀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1章 一張地圖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58章 墮胎記第23章 看華表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13章 蘭姨娘 (2)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8章 惠安館 (7)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
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章 惠安館 (3)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40章 友 情第58章 墮胎記第53章 初 戀 (1)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5章 一件旗袍第47章 愛玉冰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40章 友 情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18章 後 記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35章 我的童玩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49章 愛與牽手第47章 愛玉冰第53章 初 戀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章 惠安館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53章 初 戀 (1)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74章 蟹殼黃 (1)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64章 雨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53章 初 戀 (1)第47章 愛玉冰第28章 擠老米第47章 愛玉冰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7章 惠安館 (6)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6章 竹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66章 玫 瑰 (1)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18章 後 記第28章 擠老米第54章 初 戀 (2)第4章 惠安館 (3)第27章 文津街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70章 貧非罪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章 惠安館 (5)第6章 惠安館 (5)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47章 愛玉冰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14章 蘭姨娘 (3)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3章 初 戀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1章 一張地圖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58章 墮胎記第23章 看華表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13章 蘭姨娘 (2)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8章 惠安館 (7)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