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

元朝的疆域是歷朝歷代中最爲廣闊的,因此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也最爲粗獷。這種粗獷集中的表現就是行省的設置。金朝也有行尚書省的設置,但一來不是全局性的,二來也是臨時措施。元朝繼承了這個體制,並將之固定化。在蒙古草原之外的統治區域,除大都周圍的“腹裡”外,元朝設置了十個行省。所謂的行省,就是“行中書省”,屬於中央政府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本來,“省”的稱謂是宮禁的意思,當年設置三省,本是君權集中的體現,但是隋唐以後,省的設置逐漸脫離了原本宮廷附屬機關的本義,變成純粹的行政機構。到了金元,又進一步演變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稱。

行中書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人員參照中書省,設置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參知政事。他們在名義上屬於中央官,但對於地方所有政務都可以管理。行省一級,還設有幾個平行機關,有行御史臺、宣慰使司、肅政廉訪使司(管刑獄和監察)、儒學提舉司(管學校和祭祀)、都轉運鹽使司(專管鹽課)。其中,宣慰使司也是省一級大行政區的行政機構,職權幾乎跟行省一樣,卻受行省管轄。自從行省成爲一級地方區劃以後,“省”這個概念就由原來的中央屬性,變爲具有地方意義的單位。這個無論如何都過於龐大的地方建制單位,後來被明清兩代繼承下來,延續至今,使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地方行政單位。行省的劃分,當初只是一種跑馬圈地的感覺,簡單地將地方分成大塊,並沒有考慮區域內經濟文化的關聯性,比如將經濟文化聯繫密切的長江三角洲一分爲二,江南爲江浙行省,江北爲河南江北行省。將長江中游聯繫密切的兩湖(洞庭湖、鄱陽湖)流域分屬兩省,湖廣與江西,而將珠江三角洲歸屬江西。這爲後世經濟文化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行省之下基本上沿襲金制,設置路、府州和縣三級行政區劃。路設總管,府設府尹,州設州尹,縣設縣尹。不過,三級政府在最高長官之上均設達魯花赤,蒙古語“鎮守者”的音譯,一般由蒙古人擔任,具有最後的裁決權。實際上,達魯花赤是作爲地方官的監視者出現的,什麼事情都不做,但什麼都可以管。元代有直轄於省的府州、直屬於路的縣,也有不設路的府,還有屬於府、州的縣,有的府、州只有一縣,也有不設縣的州,有的縣在此處卻屬於其他州管轄。總之,元代不僅行政區劃的層級混亂,而且統轄不一,是厲代最混亂的地方行政體制。

這種混亂部分來源於草原帝國的領主式地方管理形式。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之後,實行各個層次的那顏(貴族)類2似分封形式的管理方式,每個那顏都有自己的領地,負責領地的全部事務,對於所管轄的百姓有生殺予奪之權。在進行廣泛的征服以後,對於新佔領的土地,只要滿足蒙古統治者“六事”,即“人覲、納質、獻戶口、助軍、納貢賦、置達魯花赤”,往往聽任地方上有力者割據。就是說,如果有能力控制一方的人,只要能親自到大汗所在地朝覲,以子弟爲人質,上報所轄地的人口數,爲蒙古軍出兵助戰,交納賦稅和接受蒙古人派的監視自己的達魯花赤,就可以獲得類似於西周時期諸侯一樣的地位和權力。無論這些有力者是原來的地方官、守軍將領,還是土匪惡棍。這些“諸侯”所控制的地方往往大小不一,犬牙交錯,甚至據守此地者,在彼處有塊飛地。這種情況雖然在忽必烈稱帝后,經過整頓有了改觀,但並沒有徹底解決。因爲在整個漢人區域,除了原有的割據痕跡外,還充斥了蒙古貴族的封地,這些貴族以“投下主”的形式佔據領地,實際上將地方官視爲他們的辦事人員,無論怎樣整頓地方,都必須遷就他們的利益。所以,元朝的地方區劃,就形成了這樣混亂的局面。 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 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530.html

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18章 三國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8章 三國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5章 宋朝的兵制
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體系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18章 三國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9章 法家帝國秦1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8章 猛安謀剋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18章 三國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45章 宋朝的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