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

1.非體制因素的體制化,宦官與內寵的影響

唐代的集體宰相制,是一種主逸臣勞的行政體制。作爲國家元首的皇帝,將大部分管理國家的事務交給了宰相,而自己則只掌握最後的決定權。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充分發揮行政官員的作用,使得帝國政府具有最高的行政效率。君臣相比,不用說也是整天忙於處理政務的宰相們對國家管理事務更熟悉,更有經驗。即使皇帝掌握了最後決定權,依然可能完全被大臣牽着鼻子走。因爲拿出處理方案的是宰相,而皇帝的決策,在多數情況下只是諸方案中供選擇的一個罷了。即使皇帝對所有方案都不滿意,也只好請宰相們再擬一個。在這種政治的反覆拉鋸中,雙方實際上都得作出某些妥協,最終最大的可能性是,採用了一種妥協方案,而且在該方案中往往體現宰相的意見更多些。因爲,對於最後拍板所必需的信息掌控,明顯是擔任具體事務性工作的宰相要更有優勢。

因此,這種權力架構,優點是明顯的。它能夠發揮官僚制集體的智慧,使行政效率達到相當高的地步。但也確實存在皇帝被宰相架空的危險,特別是出現別有懷抱的大臣,加上相對糊塗一點的皇帝時,情況甚至很有點危險。

唐初的兩位統治時間最長的統治者,唐太宗和武則天,都是具有超凡魅力和豐富統治經驗的領袖人物,洞察力和掌控大局的能力非常強。他們可以放手讓宰相們處理軍國大事,同時又能牢牢控制住局面,不至於大權旁落。但是,擔心管理全局的人欺騙自己,也許是皇帝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除了從體制內其他渠道獲得額外信息外,皇帝還往往要依賴某些非體制的其他渠道的信息補充。即使是唐太宗和武則天這樣的皇帝,也要依賴各種信息補充,防止宰輔們可能的欺瞞。至於後來的皇帝,尤其是那些生長在深宮裡的皇帝,就更是難以免俗。所以,皇帝身邊,換句話說,也就是最高權力核心周圍,往往少不了有一些體制外的人在活動。他們沒有制度賦予的權力,但卻是皇帝的親信和寵兒。所謂明君和昏君或者不太明的君之間的分別,就是前者對於寵信的人不賦予或者較少賦予他們參與決策的權力,而後者則反之。

武則天死後,唐朝的中樞一直處於動盪之中,一連串的宮廷陰謀和政-變,使得一些深居後宮的人也捲了進來。動亂中的皇家人物,最信賴的只有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中自然少不了宦官。

此時,距離東漢的宦官之禍已經過於遙遠,人們早就忘記了這些肢體不全的人也照樣能在朝廷掀起大浪。武則天之後的動盪過去,政權最後花落唐睿宗的兒子李隆2基之家,奪權有功的人土中,就有一個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可以說是唐代宦官參政的第一人。《新唐書》說他權傾朝野,“四方奏請,皆先省後進。小事即專決,雖洗沐未嘗出。眠息殿幄中,僥倖者願一見如天人然。”(《新唐書》卷207《高力士傳》)可能有點誇張,大概由於史家對宦官專權的痛恨,不免凡事極而言之。平心而論,高力士雖然受寵,但處世還是相當低調,根本談不上作威作福、把持朝政。民間小說家言,則傳得更神,說李白都是因爲酒醉讓高力士脫靴,而得罪之,被賜金還山。如果這事是真的話,只能證明高力士確實不善弄權,僅僅將一個侮辱了自己的文人客氣地請出了皇宮,而不是殺了他。不過,雖然高力士沒有若是之惡,唐玄宗李隆基也沒有放手將朝廷大權交給他,但是,作爲一個宦官,在軍國大事上說話,畢竟是開了皇帝讓自己親信參政的一個唐朝的先例。

當唐玄宗還有心也有能力勵精圖治的時候,這種親信在國事上插嘴的現象,還不足以引起大的問題,有時,甚至還有點好處,等於多了個出主意的人,多了條信息渠道。可是一旦做皇帝的覺得天下太平、可以享福的時候,毛病就出來了。皇帝跟高力士等宦官在一起玩樂的時候多了,對他們的信任也就更多。那些還堅持按照制度辦事的宰輔,自然會因爲照規矩辦事、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令皇帝不耐煩,最後一切順着皇帝意思的李林甫成了宰相。皇帝體制外的親信又添了寵妃和她的家人,楊貴妃的堂兄甚至做了宰相,由體制外進到了體制內。到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安史之亂”爆發前,體制外的信寵對於軍國大事的干預甚至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顯然,如果沒有對楊貴妃的特別作用,唐玄宗即使再糊塗,也不會在滿朝文武都說安祿山要反的情況下,依然信任這個胡帥。

如果連在下面混過、嘗過辛苦的李隆基都喜歡宦官,那麼他從小生長在深宮裡的兒子上臺後,事情就變本加厲了。在唐肅宗時代,親信宦官李輔國,其權力之大,是名副其實的“輔國”。不僅唐肅宗的所有決策(拍板),都要跟他商量和由他傳達,而且他還手握皇帝禁軍的兵權,連皇帝的小命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從此,開始了唐朝宦官專權的時代。

盛唐軍事變革,府兵制廢弛,募兵的結果,使原來擔任宮廷宿衛的南衙十六衛逐漸空虛,將領成了安置老人的虛銜,而屬於北衙的皇帝親軍則膨脹起來。先是北衙六軍地位突出,左右御林軍在武則天之後的一連串政變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後來,北衙禁軍又擴展出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以及左右3神策軍、左右神威軍。從李輔國開始,這些禁軍的將領都非實領,軍權實際上掌握在宦官手裡。唐朝後期,左右神策軍成爲禁軍中的主要力量,自唐代宗時的宦官魚朝恩始,凡以神策左右護軍中尉名義統領該軍的宦官,就是事實上的宦官領袖。

跟宦官權力膨脹、日益受到皇帝寵信的狀況相適應,唐代宗時,專爲宦官設置樞密使一職,負責各地奏章的接受和皇帝旨意的下達。後來,這種口銜天憲的樞密使權力愈發膨脹,到了唐憲宗時,已經開始參加政事堂宰相議事,成爲名副其實的“內相”。

不過,宦官雖然專權,但他們畢竟是需要嚴重依賴皇權的羣體。一般只要不觸犯他們的利益,宦官並不與皇權發生直接衝突,凌駕於皇權之上的事情實際也不多見。(唐文宗曾對臣下訴苦說:周赧王和漢獻帝受制於強諸侯,而他受制於家奴,連周赧王和漢獻帝都不如。(參見《資治通鑑》卷246《唐紀62》)但事實上他的地位顯然沒有周赧王和漢獻帝那麼慘,至少還不是傀儡。)只有皇帝打算將他們除滅時,他們纔會起兵反抗。像“甘露之變”這樣的事情(甘露之變:公元835年,唐文宗有意消滅宦官,宰相李訓冒險設計,謊稱左金吾大廳後石榴樹上有甘露,誘宦官首領仇士良等去觀看,伏兵殺之,結果事情敗露,朝臣被殺上千人,史稱“甘露之變”。),畢竟是不得已而爲之。況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宦官都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作爲皇帝耳目存在的。跟從前一樣,宦官的專權,完全是皇帝感到對政局失去把握、拼命擴張皇權的結果。宦官被派往各地監軍,中央機構專設樞密使以參與決策,甚至讓宦官掌管御林軍,都是皇帝的意思。行廢立之事,對宦官來說,也不過是爲了找一個對他們好的皇帝。事實上,如果皇權真的衰落了,宦官的命運也會一同衰落。

2.體制內因素的畸變:翰林學士參政

在內廷設置待詔和供奉的文學之士,本是唐朝的一種慣例。唐初就設置弘文館,選拔一些文學辭章之土,進人大內,做皇帝的文學侍從,以他們的文學才能,爲皇帝服務。這些人從本質上講,只不過是給皇帝解悶的清客,跟其他以自身技藝伺候皇帝的人沒有什麼區別,比如下棋的、寫字的、說唱的、占卜的,甚至還有僧人和道土,他們與文學之士一樣,都有待詔和供奉的頭銜。這些文學之士,伺候好了,可能像張九齡、張說那樣的升上去,直至位爲宰輔,也可能像李白那樣,放回民間,依舊白丁。開元年間,添了集賢院、翰林學士院,文人的地位略有提高,具有正式官員的身份,不再與說唱、雜4技者同列,但依然沒有擺脫供奉的性質。當然,偶爾翰林學士也會被召去草擬一些文辭華麗的制誥,即皇帝爲某項禮儀性事務特別頒佈的詔書。但這些人和他們身屬的機構,基本上屬於體制內的閒置部分,沒有什麼具體政務需要處理。

然而,傳統制度有一種特質,就是凡是處在權力中心的人,即使沒有制度規定權限和具體管理的事務,或多或少都會對權力的行使產生影響,因而自己也具有了某種權力。晚唐的政治,由於藩鎮的存在,是一個外重內輕的結構。在這種結構的刺激下,皇帝越來越擔心大權旁落,因此對原有決策體制和行政網絡都不放心,更加趨向於求助自己、擴展自己個人的權力。因此,屬於內廷的和皇帝身邊親信的權力也因此而得到擴張。宦官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皇帝朝夕相處最可信賴的人,所以,權力膨脹得最快。接着就輪到了翰林學士。因爲跟宦官相比,翰林們畢竟有文化,有政治頭腦,可以更好地爲皇帝出謀劃策。因此,在晚唐,翰林學士院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內廷的決策參與機構。學士們不僅將一部分詔令起草權抓在手裡,而且對皇帝的最後決策(拍板)給予建議,儼然與外廷的宰相形成分庭抗禮之勢。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宰相甚至要聽命於得寵的翰林學士。比如著名的“二王八司馬”改革的發動,其中的“二王”就是翰林學士,他們在唐順宗在世的時候,居然操縱了整個政局。

古代政治是個講究平衡的政治,制度是平衡的一種保證。晚唐皇權的膨脹固然有它的道理,但這種膨脹引入的種種非制度因素,導致制度的變形,不僅不能改變內輕外重的局面,反而使得中央政府政出多門,決策混亂。宦官的干政更是破壞了朝廷的政治文化氛圍,使得朝野朋黨之爭加劇,官場道德下降,導致國勢更衰。

需要掌握的概念

三省六部

開皇律

科舉制

集體宰相

政事堂

宰相會議

進士科

明經科

省試

行卷

朋黨

流內流外

告身

四善二十七最

府兵

上番

團結兵

擴騎

官健

內輕外重

節度使

牙兵

書記判官

三京府

都護

五刑

十惡

八議

三司推事

甘露之變

翰林學士

樞密使

思考題

1.隋朝創制的基本框架是怎樣的?

2.唐朝宰相體制的特點是什麼?

3.爲什麼說唐朝中央政府的運5作方式是君逸臣勞模式?

4.科舉制對於官僚制的意義是什麼?

5.唐朝科舉制有哪些內容?

6.唐朝科舉制有哪些隱性制度安排?爲什麼能夠實現這些安排?

7.科舉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8.唐朝的官員任用與考覈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哪些?爲什麼要定期考覈官員?

9.唐朝的監察制度跟政治運行有何關係?

10.府兵制爲什麼會最終廢弛?

11.唐朝的開邊政策與募兵制有何關係?

12.唐朝道這一級地方政權有着什麼樣的演變過程?

13.唐朝地方建制的特點是什麼?

14.爲什麼說隋唐司法制度的改革越發趨於人性化?

15.唐朝司法制度的“八議”體現了什麼精神?

16.中唐爲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

17.中晚唐宦官專權的原因是什麼?

1.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

2.沈任遠.隋唐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3.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
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戶調式與門閥政治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體系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67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2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