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回 茶道

茶在先前都是藥用,後是民衆普遍飲茶,也多是認爲對身體有益。

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道觀崇尚飲茶,在苔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

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

飲茶始於華夏,茶葉衝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品茶的特點。

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

華夏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

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

華夏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爲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

華夏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在經濟、文化中心的大城鎮,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具特色的茶文化。

華夏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爲世界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意義十分深遠。

茶文化是華夏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極其豐富,包含着茶葉生產消費及其對人的精神生活產生影響的各個方面。

茶文化教育的表現及存形式,既有物質形態的,也有精神形態的。

表現爲物質形態的,諸如茶的歷史文物、遺蹟,各種名優茶、茶棧、茶具、茶歌舞和茶藝表演等等。表現爲精神形態的,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等。

由於茶文化的內涵極其豐富,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因此茶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發揮的社會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

傳統的茶文化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係,向來就是非常密切的,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茶文化的發展使茶的社會功能更加突出,歸納其重要方面有很多,如以茶會友、以茶示禮、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養性、以茶爲媒、以茶祭祀、以茶做菜、以茶爲食、以茶設宴、以茶健身、以茶製藥……

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

通過品茶,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隨意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故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爲的美德和要求。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名流人士願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

。茶文化覆蓋民衆,影響到整個天下。

茶文化對天下的作用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茶德爲中心,重視人的羣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

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對人生挑戰的益友。

在激烈的競爭、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

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對人生的挑戰。

三是有利於倡導文明,天下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和醜惡,茶文化有利於促進精神文明。

四是對提高民衆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

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飲茶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

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

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

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茶獨有的“活、甘、清、香”的巖韻,飲後齒頰留香,香高而悠遠;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令人心曠神怡。

它的高貴品質和美德,集中表現在:一是能給人以解渴、療疾、健身物質上的享受;二是能給人以愉悅身心精神上的享受。

茶葉沖泡時,要輕而快,八分滿即可。

沖泡後,有禮貌地對客人說:“請用茶。”客人也應表示謝意,待一盞茶功夫後,即可品茶。

品茶時,若用茶杯,應右手拿杯柄,左手啓杯蓋;如用杯,則用大拇指和中指、食指夾杯,無名指和小指託底;如用蓋碗,則右手持杯,左手啓蓋,客人可以撥去茶湯上的茶葉,慢慢細飲。

如感到茶水過熱,應放在茶几上稍涼後再飲,不要用嘴吹降溫。

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

茶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可以預防老年性白內障,能保護人的造血機能,還能防暑降溫。

茶有德,飲茶人有茶德。其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馥郁馨香的蘭芷,並以茶的儉樸清淡,由此而引用“茹芝延壽,采薇養生,一啜仙山靈芽,就會輕身換骨,飄然欲仙”之說。

茶具有“清、和、澹、靜”的美德。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從事茗飲。天下之士,勵志清白,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以不蓄茶爲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

茶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

一杯之後,再試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之不同。

華夏茶德爲:廉、美、和、敬四字,它作爲大自然的產物,深得自然的秉性。

鍾靈毓秀,造就優良茶德。茶性儉,苦而後甘,其儉樸、清淡、和靜、健身的秉性,恰與華夏人崇尚先苦後甜,溫和謙遜,寧靜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們的喜愛。

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一百一十六回 死脫見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三百五十五回 鬥聖仙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道之威第六百四十九回 逆運第十四回 爲軍之將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七百九十二回 養小鬼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四百二十四回 呂洞賓(二)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四百六十九回 善得第三百九十五回 修道之境第九百三十九回 到來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四百三十一回 魂殤修兮第四百四十九回 除惡(六)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七百七十一回 冥錢度第六百二十七回 心識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七百七十三回 訓誡第七百八十六回 黑王(二)第二百九十八回 修仙心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五百五十五回 善心人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五百一十二回 風水術(二)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四百九十回 大小善第九百四十五回 五色雲界旗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第三十一回 九成宮第九百三十一回 外熱內冷第三百八十九回 六甲胎道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一十一回 兼道第七百六十四回 緣由第一百八十回 天火燒第二百三十八回 仙心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間術第六百三十九回 惡徒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八百九十二回 冥君之威第五百一十三回 水風術(二)第七百三十三回 雷王第九百五十八回 神殿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記第二百七十三回 定風水第二百四十三回 神說第八百零六回 來客第九百四十一回 突變第八十六回 江湖路第五百七十二回 修道歌(三)第二百八十二回 太極第七百二十五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五)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氣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七百五十六回 異事《至尊曲》之文談——序第一百六十九回 心誠則靈第一百六十七回 約定第四百六十回 關口(一)第六百一十回 大道長第二百三十四回 齊來第六十九回 江湖人第五百七十回 修道歌第九百三十回 聖蹟第八百三十三回 雲逢仙第五百二十九回 出竅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七百零四回 太危來第一百七十四回 符文字第八百九十一回 破九重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五百一十八回 天數第十八回 斷劍仁情第九百零七回 巫恆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六百九十四回 長明燈(二)第六百五十二回 衝劍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六百二十七回 心識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二百五十五回 德行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三百四十五回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二百七十七回 好歹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四百二十七回 道法尚青
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一百一十六回 死脫見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三百五十五回 鬥聖仙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道之威第六百四十九回 逆運第十四回 爲軍之將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七百九十二回 養小鬼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四百二十四回 呂洞賓(二)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四百六十九回 善得第三百九十五回 修道之境第九百三十九回 到來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四百三十一回 魂殤修兮第四百四十九回 除惡(六)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七百七十一回 冥錢度第六百二十七回 心識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七百七十三回 訓誡第七百八十六回 黑王(二)第二百九十八回 修仙心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五百五十五回 善心人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五百一十二回 風水術(二)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四百九十回 大小善第九百四十五回 五色雲界旗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第三十一回 九成宮第九百三十一回 外熱內冷第三百八十九回 六甲胎道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一十一回 兼道第七百六十四回 緣由第一百八十回 天火燒第二百三十八回 仙心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間術第六百三十九回 惡徒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八百九十二回 冥君之威第五百一十三回 水風術(二)第七百三十三回 雷王第九百五十八回 神殿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記第二百七十三回 定風水第二百四十三回 神說第八百零六回 來客第九百四十一回 突變第八十六回 江湖路第五百七十二回 修道歌(三)第二百八十二回 太極第七百二十五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五)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氣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七百五十六回 異事《至尊曲》之文談——序第一百六十九回 心誠則靈第一百六十七回 約定第四百六十回 關口(一)第六百一十回 大道長第二百三十四回 齊來第六十九回 江湖人第五百七十回 修道歌第九百三十回 聖蹟第八百三十三回 雲逢仙第五百二十九回 出竅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七百零四回 太危來第一百七十四回 符文字第八百九十一回 破九重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五百一十八回 天數第十八回 斷劍仁情第九百零七回 巫恆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六百九十四回 長明燈(二)第六百五十二回 衝劍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六百二十七回 心識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二百五十五回 德行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三百四十五回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二百七十七回 好歹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四百二十七回 道法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