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氣

氣分先天“炁”和後天“氣”,炁,音同“氣”,今亦常以“氣”字代之,然“炁”與“氣”並不相同,甚至不應該通用。

於道門中,“炁”是一種形而上的能量,是宇宙中存在的先天之炁,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始無終,無色無味,卻是萬物生滅流轉的原始動力,是道之本源。

在道門醫學概念裡,“炁”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能量,同時也具有生理機能的含義。

“炁”是指人體內的炁;氣功和醫書中用的“氣”字,是指人體外所有的氣,雖然人在呼吸時吸入大量的氣,但是,吸入的這個“氣”,必須混合人體內部的這個“炁”,外部的“氣”對人體才起作用,起主導作用的是這個“炁”,而這個“炁”爲五穀之精微,是精液化成的能量炁和細胞代謝生成的信息炁,所謂“炁聚則生,炁散則亡”。

“炁”指的是先天之氣,而“氣”指的是後天之氣。

“炁”是一種療愈的能量,在道門養生實踐中,“炁”是一種療愈能量,是存在於宇宙萬物間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

在氣功、吐納、導引術及打坐之中,所講究的氣即是這炁的能量流,動作與意識的相互配合,對人體達到療愈的效果而提高健康。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真氣,來源於先天。

真氣,即元氣也。

元氣是人身的根本之氣,是我們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一個人的元氣盛衰與體質強弱、疾病的發生都有密切的關係。

醫簡中指出:“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

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防禦邪氣的元神、功能),故(元)氣者,人之根本也。”

這種來源於先天的真元之氣,又必須與後天之氣相結合,才能充養人們周身,維持人的生命活動。

先天與後天的相結合便是宗氣,它包括飲食水谷之氣和吸入的大自然的清氣。

醫學中認爲精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這個氣就是由精化生的。

這也是所謂講的“煉津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所以在修煉的過程,一定要有一整套的修煉體系,沒有體系的修煉、不如不練。

精分兩種:先天之精、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人體本來就有的,後天之精也稱之水谷之精,是飲食吸收而來的。

所有精生氣,相對應的是生成了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這是氣的兩部分來源,人們每天呼吸的氣。

這個呼吸自然界的氣叫清氣。我們人體所需的氣主要是這三部分,先天之氣(元氣);後天之氣(水谷之氣);清氣。

人們腎是做什麼的,腎藏精。精區分兩大塊,先天之精,後天之精。

後天之精是通過飲食後充養到腎,等於是補給,腎稱爲先天之本,人們所修煉的樁法、胎息、丹田、盤腿等等都與腎息息相關。

古人云:“命意源頭在腰隙”。這裡腰隙指的就是腰椎間的命門穴。

人體的命門前面,兩腎中間的區域在道家修煉稱之爲“混元神室”。是人體先天氣場的所在地。經過丹田修煉,脊柱的拉伸,把命門穴逐漸填滿,讓後天之氣和先天之氣在這裡混合成對人體機能修復與強壯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整體之氣。

太上道祖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

其爲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

要學習道門精典,或者說從本源上學道,無論如何都繞不開這個“氣”字。

無論是醫家的六氣論,還是武者的氣感等都是在此基礎上的一個發展,算得上是在華夏人的潛意識中默默傳承的一個符號,無論人們是否能真實的感知。

氣在華夏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哲學觀念,它不同於異域的風火土水那樣的物質化,它更是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產物,認爲萬物皆一氣而來。

太虛之先,寂寥何有。

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

真一運神,而元氣自化。真空中有真精存在,而其相感相激,產生了真一。

真一通過運神,而產生了元氣。元氣的性質是無中生有,可以稱爲先天之氣。

這個元氣與醫家的不一樣,醫家的目的是治病養生,所以把形體上的稱爲後天,先於形體的稱爲先天。而道家則以天地萬物爲後天,在此之前爲先天。

先天之氣無形無象,周流而自成。也不是刻意通過某種練習方式就可得到,像氣功修煉的也是後天之氣,這是跟道家真氣最大的區別之處。

用後天真氣修煉,還是鏡花水月,這種修煉對健康有益,卻難以成就仙道。而先天之氣怎麼得?只能通過感召而得。

人體之氣,由精化生,並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融合而成。

一身之氣的生成,是脾、腎、肺等臟腑的綜合協調作用的結果。

人體之氣來源於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即元氣)、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後兩者又合稱爲後天之氣(即宗氣),三者結合而成一身之氣,《內經》稱爲“人氣”。

來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結合成爲胚胎,人尚未出生之前,受之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氣,成爲人體之氣的根本。

先天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爲“真氣”,古簡中有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另外,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津液,也可作爲化氣之源。來源於自然界的清氣需要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腎的納氣功能才能吸入體內。

天氣通於肺,清氣參與氣的生成,並且不斷吐故納新,促進人體代謝活動,因而是生成人體之氣的重要來源,清氣隨呼吸運動源源進入體內,不可間斷。

從氣的來源得知,人體之氣的充足與否有賴於全身各個臟腑的綜合協調作用,其中與腎、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爲密切相關。

腎爲生氣之根。

腎藏先天之精,並受後天之精的充養。

先天之精是腎精的主體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是人體之氣的根本,因而腎藏精的生理功能對於氣的生成至關重要。

腎封藏腎精,不使其無故流失,精保存體內,則可化爲氣,精充則氣足。如若腎失封藏,精耗則氣衰。

脾胃爲生氣之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共同完成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

脾氣升轉,將水谷之精上輸心肺,化爲血與津液。

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與津液,皆可化氣,統稱爲水谷之氣,佈散全身臟腑經脈,成爲人體之氣的主要來源,所以稱脾胃爲生氣之源。

若脾胃的受納腐熟及運化轉輸的功能失常,則不能消化吸收飲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氣的來源匱乏,影響一身之氣的生成。

故經中曰:“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肺爲生氣之主。

肺主氣,主司宗氣的生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氣,通過吸清呼濁的呼吸功能,將自然界的清氣源源不斷地吸入人體內,同時不斷地呼出濁氣,保證了體內之氣的生成及代謝。

另一方面,肺將吸入的清氣與脾氣上輸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氣二者結合起來,生成宗氣。

宗氣積於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貫注心脈行血氣,下蓄丹田資元氣。

若肺主氣的功能失常,則清氣吸入減少,宗氣生成不足,導致一身之氣衰少。

總之,腎的生理功能與先天之氣的生成關係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與後天之氣的生成關係密切,諸多臟腑的功能協調,密切配合,則人體之氣的生成來源不斷,人體之氣得以充足旺盛。

如若腎、脾胃和肺等臟腑生理功能的任何環節異常或失去協調配合,都會影響氣的生成及其功能的發揮。

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四百四十六回 除惡(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六百七十一回 東方雄的道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八十回 善意人第七百零四回 太危來第四百七十五回 善得第六百一十七回 陰陽事第四百二十三回 呂洞賓(一)第四百六十六回 善惡分第二百八十五回 劫後餘生第九百回 衆聖之戰第五百二十六回 覺知第一百六十六回 和爲貴第三十九回 五大天帝第五十九回 家族鬥第二百五十回 修行者第四百五十回 行善者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八百二十四回 死戰第六百九十八回 琴聲還魂夢第五百八十二回 行善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七百七十三回 訓誡第七百二十二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二)第五百二十三回 惡人意第三百七十三回 任督二脈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四百四十五回 除惡(二)第二百三十七回 分歧第一百六十一回 死鬥第三百四十六回 天地玄理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六百一十三回 冤親債主(二)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五百二十回 學道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七百六十二回 善報者第六百四十三回 蛐鱔魚第四百一十三回 無心之失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三百五十八回 九重天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二百五十回 修行者第三百八十一回 鬥孤道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八百八十回 下策第七百二十三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三)第五十九回 家族鬥第四百八十五回 時光塔第五百一十七回 風水術(六)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八百六十七回 縱橫手第九十回 天地殤曲第六百六十九回 相術第二百四十六回 諸行無常第四百五十三回 靜功六訣第一百六十三回 危辯第十九回 明爭暗度第七百一十三回 落憶鎮(二)第四百八十二回 惡意第八百零二回 任寧再現第五百七十回 修道歌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八十六回 江湖路第五百五十三回 註定運第一百七十七回 塵紛擾第二百七十四回 不言棄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五百八十八回 惡循止欲第八百四十五回 穆人策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四百九十九回 三脈七輪(三)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僞第七百九十六回 任寧(一)第五百五十九回 鬼靈第二百六十三回 殘陽如血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二百六十六回 狂風暴雨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七百七十二回 王之光第九百六十一回 顓宮第二百七十三回 定風水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四回 那顆活着的人心第一百九十二回 聽風第十三回 不速之客亦友第四百零三回 修道養生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七百六十回 靈性
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四百四十六回 除惡(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六百七十一回 東方雄的道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八十回 善意人第七百零四回 太危來第四百七十五回 善得第六百一十七回 陰陽事第四百二十三回 呂洞賓(一)第四百六十六回 善惡分第二百八十五回 劫後餘生第九百回 衆聖之戰第五百二十六回 覺知第一百六十六回 和爲貴第三十九回 五大天帝第五十九回 家族鬥第二百五十回 修行者第四百五十回 行善者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八百二十四回 死戰第六百九十八回 琴聲還魂夢第五百八十二回 行善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七百七十三回 訓誡第七百二十二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二)第五百二十三回 惡人意第三百七十三回 任督二脈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四百四十五回 除惡(二)第二百三十七回 分歧第一百六十一回 死鬥第三百四十六回 天地玄理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六百一十三回 冤親債主(二)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五百二十回 學道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七百六十二回 善報者第六百四十三回 蛐鱔魚第四百一十三回 無心之失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三百五十八回 九重天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二百五十回 修行者第三百八十一回 鬥孤道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八百八十回 下策第七百二十三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三)第五十九回 家族鬥第四百八十五回 時光塔第五百一十七回 風水術(六)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八百六十七回 縱橫手第九十回 天地殤曲第六百六十九回 相術第二百四十六回 諸行無常第四百五十三回 靜功六訣第一百六十三回 危辯第十九回 明爭暗度第七百一十三回 落憶鎮(二)第四百八十二回 惡意第八百零二回 任寧再現第五百七十回 修道歌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八十六回 江湖路第五百五十三回 註定運第一百七十七回 塵紛擾第二百七十四回 不言棄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五百八十八回 惡循止欲第八百四十五回 穆人策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四百九十九回 三脈七輪(三)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僞第七百九十六回 任寧(一)第五百五十九回 鬼靈第二百六十三回 殘陽如血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二百六十六回 狂風暴雨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七百七十二回 王之光第九百六十一回 顓宮第二百七十三回 定風水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四回 那顆活着的人心第一百九十二回 聽風第十三回 不速之客亦友第四百零三回 修道養生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七百六十回 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