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回 兼道

進一步講,人體和大地一樣,大地在外周有一圈大氣層,這個大氣層對大地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很多流星要撞擊大地,在大氣層中就燃燒分解了,這樣就傷害不到大地,否則的話,大地早就千瘡百孔了。

同樣,人體外周也有一層氣,道醫上講,叫衛氣,保衛的衛。這層衛氣是人體之天。

那麼當人的精氣充足了,體外的衛氣也越來越強大,衛氣強大了,可以保護自身,稍微的風吹草動,影響不了自身的健康,對風寒暑溼燥火的抵抗力,也會大大加強。

當然,除了修行,伏羲力還必須懂草藥。

一個修道的人之所以要懂草藥,並不是因爲他學了什麼,而是因爲萬物都不離開這個理,萬物運行都在五行之內,都在那個大道之內。

一、把自己變成一個空杯

真正入了道門之後,一切的一切就聽師父的了,切不可自作主張,真正要做的是把自己洗掉,把自己以往的知識,經驗包括世界觀,把它打碎,勇敢的打碎,這樣子纔是一個空杯,一個學習的人,纔是一個真正的誠心。

要做的準備是這個,而不是塞得滿滿當當的,還想再塞一些。

現在的人太貪了,把名、把利貪完了,又想貪經,萬事不離一個“貪”字。

最終終歸是個吃苦的事,罪要自己受。

能捨的大膽地去舍,人世間其實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日月輪轉,一百年以後,人在哪兒?有什麼值得較真的?

多替自己的呼吸擔擔心,多替自己的性命擔擔心。

正所謂“恐失於性命”。把自己洗乾淨之後,師父會把握徒兒的火候,該教規矩教規矩,該改毛病改毛病,改了之後器皿打掃乾淨了,就像人要給一個客人倒茶一樣,先得被杯子洗乾淨,杯子還要溫一溫才能倒茶,否則茶味就變了,影響人的品鑑。

杯子好了之後纔是倒茶的事,人們現在在這兒不打掃,只是貪,殊不知打掃自己的器皿比什麼都重要。

有了這個器皿之後,誰都想往裡面倒真東西,好杯子配好茶。

好茶倒在人身體裡的時候,師父會告訴徒兒。而且道門中傳經,要麼是剝蔥,要麼是魚頭、魚尾、魚肚子分開給。

它跟別的宗教經不一樣,人看到的就是全部。

道門繼承了長生不死、修真成仙,成爲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煉目的,因此十分重視醫藥和養生之術。

人在醫藥學方面的成就,並從服食、辟穀、導引、行氣、房中五個方面直接影響了道門的養生健身之術。

學道之人必須通醫術、藥物,這樣有助於

修行,但不能執着,以醫爲業,甚至借醫藥來貪取財貨。

因爲這種不道德的行爲,當然有損陰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修道之所以重視醫藥的原因有二:

其一,要想修煉成仙,必須服食煉丹,而醫藥則是服食煉丹的重要手段。

其二,醫藥可以濟世活人,利用醫藥來治病救人,接近並度化民衆。

二、不通藥,無以助道。

道門強調一個修道之人對於草藥的通識性,如不通的話無以助道。

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修道的人心性是通透的,很多得道的一些體會,他往往不是說和學出來的。

不是像人們醫學怎麼看理論,怎麼背經典,按照經典再加上心得體會,辨症施治,而是道融匯於心之後,它自然對於萬物有一個體系,遇到問題就看出這個路子該怎麼辦,該怎麼去解決。

修道是悟出來的,是修出來的!

一位修道的人之所以懂草藥,並不是因爲他學了什麼,而是因爲萬物都不離開這個理。

萬物運行都在五行之內,它都在那個大道之內。

一位端正身心的人,他符合於大道,他自然一看這個事情,未來的危機就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人走的路對不對?遇到的問題應該怎麼去處理,別人在局中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迷茫、困頓。

對於修道人而言清靜,他就告訴迷茫者該往哪兒走,該怎麼辦,什麼該舍,什麼該勇猛,什麼是你的問題,什麼是別人的問題,遇到這個問題該怎麼應對。

這只是因爲他清靜而已,因爲他簡單。

君王將相治理國家,當束手無策的時候,就到山中去尋訪。

廟宇、道觀是藏書閣,是知識的傳承者。

道人不會看很多信息,甚至於很少走動,反而天下一動一靜,明明白白,爲什麼呢?

因爲他觀察細微的東西,同時又能抓住根本,抓住大道。

所以對於修道人看天下衆生,有時候很難融入,原因就在於,大衆之間玩的一些手段,有時候自我矇蔽,有時候大衆是裝糊塗,可是對於修道者而言,世間民衆都是他一目就張了然的透明人。

三、“濟世利人”是“十道九醫”的本質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修行人最大的一個修行的板塊就是外行。

除了自我了性、了命之後,還要做很多利於人類、利於萬物的事情,而所有的善業之中,救命是最大的。

而救命莫過於醫術,所以不懂草藥很難成大道,這是“十道九醫”的一個本質原因。

“道醫相同”只是“十道九醫”的一個原因,但不是本質原因。本質原因還是源於修行這件事本事,“濟世利人”是“十道九醫”的本質原因,因此,很多祖師都選了這個法門。

但修道者又不能執着於醫藥,一執着就不是借假修真了。

本來是隨緣,治病救人,不取財物。因爲執着花費心血太多,或者花費精力太多,就消耗自己的神氣,另外也會貪外物。

浪費了自己的精氣神,是世間最大的惡。

萬般大惡莫過於耗神,萬般大善莫過於養神。

修道者如果功德大的話,如此這般倒還可以,倘若功德不大,常給別人治個病還收一點錢財,說“今生招愆,切忌來生再報”,不但與修行無益,無以助道,反而還欠了衆生的債,來世要還,生生世世在六道之中打轉,又何苦來哉?

除此之外,伏羲力還懂風水天機。

他從流傳和古簡中知曉了一些風水理論,經過多年的苦苦追尋和驗證,發現風水的確能爲修道起到一定的作用。

民間有種說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前三種是天定,後兩種是人爲。

風水的作用被劃爲天定,遠遠超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說法。

在華夏曆史中,風水已經溶入人們生活,成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君王將相到平民百姓,從王宮大院到街頭巷裡,幾乎人人都和風水打過交道。

不管是王城的選址佈局、城市的設計建造,還是陰宅陽宅的定位取向,傢俱擺設等等,都要找人看看風水,算算運程,以便天人合一,趨吉避凶。

一、淺談風水

談起風水,肯定很多人有很多疑問,比如風水到底是什麼、風水爲什麼能起作用、以及風水來源等等。

這些基礎問題不講清楚,會障礙很多人認識風水,特別是一些人,會簡單的把其歸納爲迷信從而排斥。

“風水”來源於“葬者,藏也,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氣”的概念,很簡潔的抽取了風與水這兩種元素外形之展現,認識其所說“氣”之來與止聚。

古人爲“胥宇”時而“陟岡”、時而“降原”、時而“逝水”、時而“觀京”,其過程與風水者們的相地四部曲——覓龍、察砂、觀水、點穴頗有相通之處。

風水又叫堪輿,那堪輿這種說法其含義爲天地運行的道理。

風水還有叫地理的,地理一詞最早出現於《易》的《繫辭》,有“易於天地準,故能弭綸天地之道。仰以關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之說。

風水,即“問卜天意,勘天測地”。

不管是氣功,還是風水,都講到了“氣”,很多人把它理解爲氣流,其實不然。

這裡的“氣”理解爲“炁”(無火)更爲準確一點,這是來源於華夏古老的道門文化,代表的是能量。

自民衆廣泛瞭解“風水”並普及以來,在世間小道上流傳出來的皮毛的東西,成爲了一種術類的流傳,有“玄空”、“六爻”、“理氣”等衆多風水之別。

人們能看到的風水主要有兩大類別,一爲形法,一爲理氣。

形法主要是指巒頭,龍、穴、砂、水、向五要訣;理氣類則是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九宮八卦、陰陽五行等易學理論。

其實它們不過是歷代風水師們總結了自己的一些經驗,如果沒有得到真傳,只是憑這些經驗的推斷,那些經驗的總結,就只知“形”而不知“神”,在“外形”上繞圈子,甚至鬧出風水派別之爭。

如同一個地方,“玄空”派說有地,可以葬,“理氣”派說不行,但葬後確實有發;另一個地方”理氣”派說可以,“玄空”說不行,但葬後同樣能發。究竟是”玄空”對還是“理氣”對呢?

第二百一十回 金麟第四百一十九回 守道者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二百七十七回 好歹第一百四十四回 暴亂血紅第四十回 三俠顯本真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一百九十五回 弄雨第五百零一回 仙真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五百一十七回 風水術(六)第九百零七回 巫恆第三百八十二回 獨行道第八百六十六回 四大神將第九百三十二回 外冷內熱第七百八十三回 玄冥果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八十回 興師問罪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五百零二回 道真第一百九十六回 截殺第四十二回 羣英激戰第七百九十一回 黑王(七)第七百一十五回 落憶人第四十三回 王者天下第三百五十一回 掌中人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八百零七回 任寧之威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八十五回 江湖雲第三百七十三回 任督二脈第五百零一回 仙真第五百七十五回 睡功第七百三十九回 三王鬥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七百九十九回 覺知(一)第二百五十七回 先天功第七百一十一回 落憶山村鎮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一百一十三回 歌聲第二百四十六回 諸行無常第一百二十回 恢復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一百零四回 仙島丈人第八百八十八回 長鋏歸來兮第二百三十八回 仙心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六百五十六回 仙鬼的陰陽之能第六百九十七回 明月之琴(二)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七百二十三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三)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八百九十五回 地獄戰第一百四十五回 三清第七百二十九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九)第三百五十回 謀天第三百零四回 消失的氣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九十五回 三英蕩平帝丘第九十二回 英雄末問路第一百六十四回 內乾坤第四百八十九回 奇仙第七百零六回 太危來(三)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四百回 永生運第二百七十四回 不言棄第二百二十五回 鬥法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四百四十四回 除惡第八百二十一回 暴走(二)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七百零七回 太危來(四)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六百七十七回 輪迴狐第一百八十七回 雷仙第八百四十四回 聖元經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八百五十八回 龍鳳手(一)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七百八十回 赤羽往事第一百五十四 火併第九百二十二回 溝通妙第三十二回 無斷在乎的恆第五百三十一回 好壞心第二百九十九回 善惡報第二百四十五回 行道難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五百八十八回 惡循止欲第二十八回 仙遇漫過關第六百七十二回 來也(一)第三百四十七回 自我強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
第二百一十回 金麟第四百一十九回 守道者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二百七十七回 好歹第一百四十四回 暴亂血紅第四十回 三俠顯本真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一百九十五回 弄雨第五百零一回 仙真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五百一十七回 風水術(六)第九百零七回 巫恆第三百八十二回 獨行道第八百六十六回 四大神將第九百三十二回 外冷內熱第七百八十三回 玄冥果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八十回 興師問罪第一百二十一回 東皇家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五百零二回 道真第一百九十六回 截殺第四十二回 羣英激戰第七百九十一回 黑王(七)第七百一十五回 落憶人第四十三回 王者天下第三百五十一回 掌中人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八百零七回 任寧之威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八十五回 江湖雲第三百七十三回 任督二脈第五百零一回 仙真第五百七十五回 睡功第七百三十九回 三王鬥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七百九十九回 覺知(一)第二百五十七回 先天功第七百一十一回 落憶山村鎮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一百一十三回 歌聲第二百四十六回 諸行無常第一百二十回 恢復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一百零四回 仙島丈人第八百八十八回 長鋏歸來兮第二百三十八回 仙心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六百五十六回 仙鬼的陰陽之能第六百九十七回 明月之琴(二)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七百二十三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三)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八百九十五回 地獄戰第一百四十五回 三清第七百二十九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九)第三百五十回 謀天第三百零四回 消失的氣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九十五回 三英蕩平帝丘第九十二回 英雄末問路第一百六十四回 內乾坤第四百八十九回 奇仙第七百零六回 太危來(三)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四百回 永生運第二百七十四回 不言棄第二百二十五回 鬥法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四百四十四回 除惡第八百二十一回 暴走(二)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七百零七回 太危來(四)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六百七十七回 輪迴狐第一百八十七回 雷仙第八百四十四回 聖元經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八百五十八回 龍鳳手(一)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七百八十回 赤羽往事第一百五十四 火併第九百二十二回 溝通妙第三十二回 無斷在乎的恆第五百三十一回 好壞心第二百九十九回 善惡報第二百四十五回 行道難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五百八十八回 惡循止欲第二十八回 仙遇漫過關第六百七十二回 來也(一)第三百四十七回 自我強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