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

在從前,一個城中,有兩個棺材鋪。原先,這城中本只有一家,老闆敦厚老實,手藝高超,雖是死人生意,卻做的紅紅火火。

有一人,名雲凡,見此眼紅,竟在棺材鋪旁,也開了一家。

然而他爲人斤斤計較,百姓多不願上門。

見生意不好,雲凡不思量自己過錯,反而偷工減料,以至生意更加慘淡,眼看就要關鋪。

這日,雲凡見旁邊棺材鋪,忙的不可開交,自己店鋪裡,卻擺了好幾副,落滿灰塵的棺材。正妒忌時,一身穿華麗衣服的人,走進旁邊的棺材鋪。

雲凡咧了咧嘴,真想一把火燒了那棺材鋪。不料,來人很快又進了自己店鋪,且開口要三副上好的桃木棺,還要刷上大紅漆。

來人直言錢不是問題,只是趕着第二天要。想來,是旁邊棺材鋪來不及,才找上雲凡。

雲凡眼珠一轉,拍拍胸脯,直言小事,今夜就送。來人留了一袋貝幣,說了府第,便匆匆離去。

豈料這雲凡在店鋪中隨意挑了三副普通棺材,刷了厚厚一層大紅漆,卻是想以假亂真,瞞天過海,事後叫人送到那人府中。

本以爲,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哪料幾日後,雲凡突然頭暈眼眩,覺得額頭髮燙,渾身無力,接着,連續幾個晚上做噩夢。

夢中,兩個老人和一女子,不停追着自己,嘴裡嗚嗚唸叨着:“好冷!好冷!房子好冷!”雲凡找大夫開了藥,身體卻依然不見好轉。

偶然間,想到賣出去的三副棺材,趕緊託人打聽。這才知曉了一件,讓他後悔不已的事。

原來,那日買棺材之人,家裡雙親和妹妹被人害死。這女子早時,和一窮小子交往,被二老發現後,見男子家境貧寒,便極力阻止。

女子便不再搭理男子,不料,男子懷恨在心,一個深夜,偷偷潛入女子府中,把女子連同二老殺害。

雖然最後被繩之以法,可家中發生如此不幸,在外做生意的那人回家後,悲傷之餘,請來道士做法。

道士再三告誡,要趕緊用刷紅漆的桃木棺下葬,方能壓住三人的煞氣。可誰知,遇到雲凡這奸商。

知道緣由的雲凡,急忙拖着病軀,去了山中道觀。

奇怪的是,他一到道觀,就覺得神清氣爽,想來是神明之地,惡鬼入不來。

找了老道一說,老道搖頭之餘,直言此事難辦。思量許久後,喊叫來了道觀中的乩童(乩童,即神靈仙人和人或者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

因爲牽涉到三個惡鬼,所以請了大仙家上身。隨着道觀中香菸升起,乩童渾身抖動,突然猛的朝上一跳,衆人知道,大仙來了。

不曾想大仙一來,開口便罵雲凡,說雲凡做了遭天譴的事,怎好意思來求他,硬是不管。

雲凡嚇得跪在地上,不停磕頭,道士們也幫着哀求,大仙才終於答應。

只見被大仙上身的乩童,搖晃着走到道觀門外,似在和誰說話。

一會後,叫人拿來三個瓷瓶子,好像引着什麼東西,最後用紅布包起來,進了道觀,放在香火桌下。

最後大仙告誡雲凡,把賣三個棺材賺的錢,拿到道觀中做香火錢,且從此必須在道觀中做道士,否則小命不保。

雲凡連連磕頭說是,此事才揭了過去。說來也怪,聽說雲凡做了道士以後,身體便一天天恢復如初了……

八字命理:“陰陽、動靜、虛實、明暗”。

陰陽動靜虛實明暗。

八字命理之陰陽初探,爲何人們稱八字命理是易學呢?

在人們還沒接觸到八字命理之前,不論是對路邊的擺灘算命的,還是對易學家,都是嗤之以鼻的。

認爲算命的就是忽悠人的,忽悠人的錢財、忽悠人的感情、忽悠人的智商。

在人接觸到五行八卦,而沒接觸到八字命理時,仍然認爲算命是忽悠人的,認爲算命之術遠不足以稱爲易學。

這是因爲學識淺,認識不到算命之術和易學的關聯在哪裡。

所謂易學,就是從易裡衍生出來的陰陽變化思想。

《易經》裡有一句經典的話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本體是簡易,運動規律是不易和變易。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懂陰陽變化之道,而想一窺任何一門易學知識的面貌都是不可能的。

而不懂陰陽變化之道,學易之路是走不遠的,並且是僵化的。

然而僅能辨陰陽的象,亦足以讓易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簡易化。

陰陽、動靜、虛實、明暗、先天、後天、旺衰、強弱、體用、順逆、過不及、乾坤、前後、左右、大小、吉凶、悔吝等等,尤其要明瞭“陰陽、動靜、虛實、明暗”這八個字,因爲它在八字命理學中用的最多。

一、陰陽

蓋乎牡牝之別,天生而地成之也。陰陽各秉有自身的本質以及自身獨特的運行規律。蓋排命之初皆要先明是乾造還是坤造,因爲乾造和坤造在排大運時是有順逆之別的。是所謂的陽男陰女順行,陰男陽女逆行也。另外乾造和坤造的算命方式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六親定位、十神取象都有些微的差別。五行分陰陽,八卦亦分陰陽,十神也分陰陽。五行的運行方式亦分陰陽。例如正五行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以及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是五行的先天運行方式,也可以稱之爲靜止狀態下的運行方式,這種運行方式屬於陰的運行方式。

那麼五行也一定有它陽的運行方式,即是後天的運行方式,動態下的運行方式,也即是人們常說的組合下的變化,那就是反生反克。

十神亦復如是存在變化,人們常說的十神心性,就存在着先天心性和後天心性的差別,也即是說必須看組合,這組合纔是後天的。

二、動靜

命局、大運、流年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要明白動靜關係的,這很重要。這還是陰陽的易學知識。包括干支生克也非常注重動靜的。六爻裡也有不動不生克之說。

三、虛實

虛實,虛根、實根這是經常說的。填實更不用說了。虛神、實神、虛象、實象。

四、明暗

明暗之說,這是高手才懂的。柱的夾拱之類。天元、地元爲明,人元即是爲暗明暗是對虛實之說的補充。有更多的陰陽的劃分,人們可以自己多理一理,因爲這是貫穿於整個易學體系的。

懂得了陰陽動靜、虛實明暗,纔會把算命之學從術中解救出來,而入於道法行列。

天道、地道、人道

學《道德經》參悟天道、地道、人道,《道德經》開篇就口“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說的並不是人們這些凡人講不出道來,悟不出道來。

這句話有兩個要點,一是互文修辭,二是“恆”。

子與臆爲用白話譯出來應該是“道是很難用一個名字來命名的,也是很難用一個概念來定義的,人們很難完整的把它說出來,它就是一個變動不居的傢伙”。

“道”與“可道”之間是可以加上“如果”和“是”兩種不同的助語的。

這一句話就體現了道德經對道的本質特徵的圈點,就是“恆”上,變動不居上後文中出現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及“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這裡就抖出部分道的本質特徵與運行規律。

很多人把這“一二三”理解得很僵硬,其實沒必要一定說成是什麼東西,它只是說出了道的本質和運行節律而已。

譬如人講物體的生長,單細胞裂變成兩個細胞,再裂變成四個細胞,一路繼續的裂變下去而已。當然術數者是可以理解爲道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也可以理解成道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五行(或八卦),五行八卦生萬物。不外乎講的就是氣運造天地,氣運造萬物。

從這裡人們可看到道的本質特徵就是陰陽五行的一種架構,遵循着“衝氣以爲和”及“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的運行規律。

《道德經》是在概括前人的悟道結論,有從《易》中汲取營養。那裡的名句有:日月易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也。說的也夠言簡意賅的。

道德經其實主要是述說給王者看的,主要在於述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在講怎麼樣得道問題。

這裡講的就有一種節律的存在並不是人說的“強調了階級森嚴屬性”之類的。

天述法,地執法,人效法這裡存在着節奏、節律,就是說天道下達於民之身時,存在着一種多少快慢強弱等等陰陽上的一種過濾,譬如自然要給人魚吃,那麼道在中間架了一條網,天也在中間架了一條網,地也在中間架了一條網,人也在中間架了一條網,那麼“自然”撒了一大把魚,到達人網的魚會有幾個呢?被過濾掉了很多,甚至一條魚也沒得到,有的人得到了蝦,有的人得到是泥巴。

南華真人說“道在屎中”。可見道是無所不在的,當然也可以存在於八字中。無疑,讀懂八字是入道的一個法門。

人們看八字,不是爲了得道,應該是看這種節律的,看人蔘與到這種節律中來,對人的吉凶影響,這應該是天道地道人道要研究的一個基本方向吧。

八字中的天道、地道、人道

一、從八字中看健康。人在經書中已經把天道地道人道之間的關係講得很清楚了。人們研究八字者就是很難把那種模式很好地切入到八字中去,實際上命理界研究這種理法的也很少。

再後來者也沒見過幾人說過,也許是人太過於孤陋沒聽過。

八字生成時的五運六氣就是天道和地道,這是運氣造人。在經過流年流月的參與就是運氣至病,這仍是天道和地道。人道就是人的生活的規律,人所改變自己的東西。

天道地道是共性因素,人道是個體因素。

如果要精確的說,八字研究的東西也是共性的東西,因爲相同八字的人很多,研究的就是天道地道,要想研究精準的人道,八字中是看不出來的,那需要看他的生活記錄。如果狹隘的講人道的話,整個八字的內部結構就是人道因爲天道地道是有五運六氣來表述的,而五運六氣是沒有完整地看八字內部構造的。

第六百八十五回 鳳來(三)第八百二十三回 七絕第七百三十四回 鳳雷鬥第三十九回 五大天帝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八百七十四回 追蹤第二百八十回 星宿第四百八十六回 歸還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六百九十九回 弟子劫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關第九百三十五回 帝王天第九百四十回 動靜第六百六十四回 兼職陰司判第三百五十二回 牢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六百五十五回 辟穀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七百二十五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五)第六百九十一回 峽谷域第一百七十回 明月初照第六百四十九回 逆運第一百七十八回 法門第五百一十四回 風水術(三)第三百二十三回 琴之正音第八百一十二回 天誅第一百一十二回 問道蒼茫第四百三十三回 善行第一百九十一回 說劫就劫第六百零四回 貓的尊嚴第九百三十一回 外熱內冷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七百四十四回 雷王的弟子(二)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六百七十二回 來也(一)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一百三十七回 三聖出第一百一十四回 隱仙第四百七十三回 惡性(一)第七百六十七回 靈局第八十二回 覺醒的太子長琴第六百零四回 貓的尊嚴第一百零一回 追尋熱第八百八十八回 長鋏歸來兮第九百六十七回 齊聚融宮第三百二十五回 白王第一百六十回 雷火第二十八回 仙遇漫過關第三百五十三回 牢可破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六十三回 心中德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二百九十二回 元貞利亨第一百四十回 混元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三百一十五回 鬥心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九百二十九回 三聖皇第一百五十七回 歸去來第二百零四回 刺仙第五百九十六回 善人得第九百一十六回 侍碑者(五)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二百回 仙樹劫第三百九十四回 斬三尸第一百零四回 仙島丈人第八百八十三回 受死第四百七十八回 道難爲第三百四十六回 天地玄理第六百六十一回 變化之化(二)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僞第五十三回 玄氣立威第三百九十一回 夜不歸第五百四十四回 狐妻第九百四十一回 突變第二百一十三回 仙路第九百五十七回 交鋒第四百八十二回 惡意第六百九十一回 峽谷域第一百三十二回 鳳麟洲第七百八十三回 玄冥果第七百五十一回 狐醫第七百九十五回 能量第四百七十三回 惡性(一)第六十一回 山門前的風波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三十回 軒轅帝的恩賜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四百六十三回 報應第六百三十一回 明理第六百六十七回 百鬼錄(三)第六百一十九回 陰局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四百五十八回 因果報
第六百八十五回 鳳來(三)第八百二十三回 七絕第七百三十四回 鳳雷鬥第三十九回 五大天帝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八百七十四回 追蹤第二百八十回 星宿第四百八十六回 歸還第三百四十九回 簡中妙第六百九十九回 弟子劫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關第九百三十五回 帝王天第九百四十回 動靜第六百六十四回 兼職陰司判第三百五十二回 牢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六百五十五回 辟穀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七百二十五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五)第六百九十一回 峽谷域第一百七十回 明月初照第六百四十九回 逆運第一百七十八回 法門第五百一十四回 風水術(三)第三百二十三回 琴之正音第八百一十二回 天誅第一百一十二回 問道蒼茫第四百三十三回 善行第一百九十一回 說劫就劫第六百零四回 貓的尊嚴第九百三十一回 外熱內冷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七百四十四回 雷王的弟子(二)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六百七十二回 來也(一)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一百三十七回 三聖出第一百一十四回 隱仙第四百七十三回 惡性(一)第七百六十七回 靈局第八十二回 覺醒的太子長琴第六百零四回 貓的尊嚴第一百零一回 追尋熱第八百八十八回 長鋏歸來兮第九百六十七回 齊聚融宮第三百二十五回 白王第一百六十回 雷火第二十八回 仙遇漫過關第三百五十三回 牢可破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五百六十三回 心中德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二百九十二回 元貞利亨第一百四十回 混元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三百一十五回 鬥心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門第九百二十九回 三聖皇第一百五十七回 歸去來第二百零四回 刺仙第五百九十六回 善人得第九百一十六回 侍碑者(五)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二百回 仙樹劫第三百九十四回 斬三尸第一百零四回 仙島丈人第八百八十三回 受死第四百七十八回 道難爲第三百四十六回 天地玄理第六百六十一回 變化之化(二)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僞第五十三回 玄氣立威第三百九十一回 夜不歸第五百四十四回 狐妻第九百四十一回 突變第二百一十三回 仙路第九百五十七回 交鋒第四百八十二回 惡意第六百九十一回 峽谷域第一百三十二回 鳳麟洲第七百八十三回 玄冥果第七百五十一回 狐醫第七百九十五回 能量第四百七十三回 惡性(一)第六十一回 山門前的風波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三十回 軒轅帝的恩賜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四百六十三回 報應第六百三十一回 明理第六百六十七回 百鬼錄(三)第六百一十九回 陰局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四百五十八回 因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