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日軍入關

1933年的新年,顯得格外的沉悶,北平城內沒有任何節日的喜慶氣息。

因爲昨晚山海關守軍發出了通電,守軍在電報中說道:“吾等愛國軍人,決心效仿19路軍將士,誓與山海關共存亡。”所以北平城的市民根本就沒心思過新年。

(1925年,國民政府發佈964號政令,宣佈廢除陰曆,禁止過陰曆年。今後必須用國曆記年,提倡過公曆新年。)

1月3日,壞消息傳來,日軍攻下了山海關,守衛山海關的東北軍將士,無一人投降,無一人臨陣脫逃,全部戰死在陣地上。

1月4日,日軍主力進入山海關,虎視眈眈的注視着熱河。

山海關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個軍事要塞,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然而如今的中國,卻無力保護自己的國土。

只是短短的3天時間,這座雄關就換了主人。那面象徵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被日軍從城樓上扔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紅白相間的旭日旗。日軍佔領了山海關,就等於打開了華北的大門。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將直接面對那貪婪成性的豺狼。

山海關的淪陷,舉國震驚,民衆譁然。各地報紙紛紛刊載這個驚人的消息,通篇的社論都在抗議日軍的侵略行徑,譴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責問東北軍統帥張學良,究竟要容忍日軍到什麼時候。

《北平日報》發表了措辭犀利的評論,在評論中諷刺道:“中央知道山海關失陷嗎?張學良還記得山海關嗎?......中央政府仍在猶豫不決,還是那一套文章,一味的指望國聯調停。去年日軍進攻錦州,各國使館均派員視察,至今效果如何?明知不行,還要繞這個彎子,不是欺騙國民是什麼?......”

1月5日,山西的閻錫山,山東的韓復榘,分別發出通電錶示誓爲抗日前驅。1月8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再次照會日本駐華大使,要求日軍撤出山海關。

1月9日,北大、清華、燕京等學校的學生,走上接頭遊行情願。

遊行隊伍來到了少帥府,學生們高喊道:“不抵抗將軍張學良,民族罪人張學良。”

龍風作爲學生代表,來到府門前指着衛兵們質問道:“你們去問問少帥,他到底還是不是中國人,還是不是個東北爺們。他已經把東三省拱手送給日本人了,接下來是不是又要把熱河送給日本人了,那麼熱河送完了呢?是不是就該輪到北平和天津了呢?”

面對龍風的質問,衛兵們都低着頭,誰也不敢面對龍風的質問。

北平少帥府內,張學良沉悶不語,臉色蒼白的坐在沙發上,整個人如同丟了靈魂一樣,兩行熱淚涌出眼眶。

張學良揹着“不抵抗將軍的罵名”整整苦熬了一年,終於反省到了自己的錯誤。如今日軍又進逼到山海關下,他那顆一直在滴血的心再次震顫起來。他意識到不能再指望國聯了,更不能指望蔣委員長了,他決心與日軍在山海關決死一戰。

可是現實是極其殘酷的,僅僅只過了3天時間,自己苦心經營的山海關防線,就在日軍的進攻下土崩瓦解了。這對自己絕對是個致命的打擊,日軍拿下了山海關,下一步就是熱河了。

可熱河並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那個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是父親的把兄弟,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如今山海關已失,如果熱河再有不測,那自己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外面的喊聲。張學良來到2樓的窗戶邊,透過窗簾的縫隙,看着院外的學生們。憤怒的學生們在院外喊着:“張學良滾出來......”

1月17日,日軍下達了準備進攻熱河的命令,關東軍各參戰部隊,都開始做着戰前準備。

1月18日,張學良飛抵熱河省首府承德,要與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共商抗日大計。湯玉麟攜省政府的大小官員到機場迎接,並表示熱河軍民以做好了抵抗的準備,決心迎頭痛擊來犯的日寇。當晚張學良就將現有的東北軍部隊整編了一下,成立了兩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司令由張學良兼任,主要負責長城一線和平津地區的防禦。

第二集團軍司令由張作相擔任,副司令由湯玉麟擔任,主要負責守衛熱河省。當晚還以張學良和湯玉麟的名義,聯合發表了決心守土抗戰的通電。

1933年2月23日,日軍殺出山海關,兵分四路撲向熱河。張學良本來指望熱河的東北軍,可以抵抗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等戰鬥打響之後,張學良就徹底的絕望了。日軍的4路大軍剛開始進攻,東北軍就亂做了一團,東北軍崔興武騎兵旅望風而降,朝陽守軍董福亭旅不戰而潰。只有凌源的萬福鱗部抵抗了一下,但擔心被日軍包圍,於3月2日退守長城上的喜峰口。

至此熱和省會承德門戶洞開,直面日軍的兵鋒了。

3月4日,日軍僅以128人的騎兵隊,就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承德。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早就攜帶着家眷和財務,望風而逃了。

這場混亂的熱河保衛戰,讓國人感到了震驚,6萬多人的東北軍竟然如此的不中用,熱河的防務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各地報紙紛紛發表社論,譴責南京政府,張學良更是被國人罵得體無完膚。

北平和天津的學生們憤怒的走上接頭,來到北平少帥府外,要求張學良懲辦望風而逃的熱河省主席湯玉麟。

張學良始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一年多以來,他忍辱負重,就盼着這一戰能一雪前恥,摘掉“不抵抗將軍的帽子”。可是如今熱河的戰況,讓自己無地自容。那個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前幾天還信誓旦旦的表示,會與熱河共存亡呢,可戰鬥纔剛打響,他就帶着家眷和財物,逃到了天津的租界裡去了,這實在是讓自己太傷心了。

3月7日,張學良給南京發去電報,自請政府免去自己的本兼各職,以此來向國人謝罪。南京政府回電,他的請示政府不予批准。

3月8日,張學良下令抓捕湯玉麟,送交南京國民政府處置。

3月9日,老蔣飛抵武漢,又乘火車抵達石家莊,與張學良共同商討華北局勢。

3月11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辭去本兼各職。緊接着東北軍被整編爲4個軍,分別由於學忠、萬福鱗、何國柱、王以哲擔任軍長,並仍由於學忠任河北省主席。

下野後的張學良對外界宣佈,他將出國遠赴歐洲考察。東北軍萬福鱗和于學忠部,開往長城一線佈防。另調西北軍宋哲元部,晉綏軍商震部,進入長城協助東北軍,防禦日軍接下來的進攻。

蔣委員長又從剿共前線,抽調了中央軍3個師北上平津,加強華北的防禦力量。軍政部長何應欽來到北平,擔任北平軍分會的委員長,負責指揮華北地區的軍隊。

日軍獲悉張學良下野的消息,就加緊了進攻長城一線的準備。

當得知何應欽來到北平,接替張學良主持局面的消息。日軍高級軍官們欣喜萬分,因爲他們知道何應欽是個親日派,他擔任北平軍分會的委員長,對帝國的下一步軍事行動是十分有利的。

爲了保證順利的拿下長城一線,日軍先後從國內調來了大批的部隊,同時各種物資也緊急凋運過來,武藤信義有信心一舉拿下中國軍隊的長城防線。

龍風這幾天一直考慮着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想先放棄學業,去參加即將到來的長城抗戰。可是每當他想起父親的囑咐,他就又猶豫了起來。他怕日後父親知道了,他沒完成北大的學業會責罵他。

所以這些日子,他一直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心情苦悶的龍風,走出了北大的校門,他來到了學校邊上的小酒館裡,準備以酒澆愁。

就在自己剛踏進酒館的時候,就聽到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喊道:“來盤暴炒腰花,腰子不用洗,味越濃越好。”

龍風趕緊走了過去,猛然的在那人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那人回過頭來看了一眼,頓時就高興的說道:“龍風,怎麼是你啊?”

龍風也不理他,一屁股坐到他旁邊的座位上,猛吃猛喝起來。

那人再次說道:“你小子,怎麼會跑道這來的。”龍風還是不理會他,依舊照吃不誤。那人看着桌上的菜在迅速的消失,就不在和龍風說話了,拿起筷子趕緊往自己的碟子裡夾菜。

龍風吃得差不多了,才抿了抿嘴,朝那人說道:“你小子不講究啊,在北大邊上吃飯,也不說叫我一聲。20來年的發小了,你到了北平也不說來北大來看看我?”

說完龍風故做生氣的樣子,站起身來就要往外走。

那人趕緊放下筷子,起身攔住龍風說道:“兄弟,你別生氣啊,聽我給你解釋啊,你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總得讓我說完了,你再走啊。”

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59章 北上投軍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88章 74軍遭遇慘敗(上)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5章 初到北大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74章 大撤退(二)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3章 再遇故人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5章 初到北大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79章 南京!南京!(二)第87章 南京!南京!(十)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09章 回家(下)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99章 徐州會戰(四)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230章 徵兵令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
第40章 西安事變(四)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59章 北上投軍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88章 74軍遭遇慘敗(上)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232章 滇緬大反攻(一)第5章 初到北大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74章 大撤退(二)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3章 再遇故人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5章 初到北大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79章 南京!南京!(二)第87章 南京!南京!(十)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09章 回家(下)第43章 華北陰雲(上)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99章 徐州會戰(四)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230章 徵兵令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