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奪回武關

即是在丹水之戰的前夕,白狼和休馬兩大部落離開武關不久,藏兵在武關周圍深山的鞠信和申屠虎當機立斷,截斷了兩支萬騎部落和武關留守戎狄的聯繫,一日的功夫又是將武關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哼!”申屠虎一聲冷哼,看着地上的那些戎狄屍體,面色十分陰沉,隨即瞧着鞠信說道:“此番犧牲了數千大秦的兒郎,纔是將武關重新拿下,這些戎狄真是可恨!”

鞠信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

申屠虎問道:“鞠將軍可是在擔憂丹水?”

對申屠虎,鞠信也是沒有隱瞞,分析時弊說道:“留守武關的雖然大多是戎狄的奴隸,但是也是有着十萬之衆,我軍折損三成方能夠再次奪回武關,這份代價不可謂不大,若是丹水那邊困不住兩個萬騎戎狄部落,腹背受敵,恐怕南陽軍和武關守軍便是要悉數留在這武關大山中了!”

聞言,申屠虎也是臉色十分凝重,反問鞠信道:“早知今日,鞠將軍何必聽信公子琰的計謀,這般冒險?!”

鞠信反過頭來,看着申屠虎,說道:“因爲……待在武關據守亦是十成的敗局,若是遵從公子琰的計謀,便是有一成的勝算,而這一成的勝算壓在了公子琰的身上,便可以達到五成,甚至是七成……也不爲過!”

申屠虎一臉訝然之色,問道:“爲何鞠信將軍這般信任公子琰?”

鞠信想了想,纔是一臉鄭重的看着申屠虎,說道:“南樑一戰,某便是對這位公子琰殿下十分好奇,申屠將軍,你可知曉爲何君上會將武關這般危機時刻不派遣任何援兵,直接依託給你我二人?”

“難道不是爲了考驗麼?”

鞠信搖了搖頭道:“申屠將軍,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君上的心思,絕非是先代秦君那般將帥之心,莒老將軍說過,當今君上不善武事,一門心思落在了朝堂權謀之中,正是因爲這般,得到了韓悝這般舉世賢才,才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算老氏族在朝堂上的權力,正是因爲這般,無論是當今君上,亦或者是那位穩坐朝堂的國相,皆是不可能將繫於大秦安危的武關,真正地交到你我的手中!”

申屠虎點了點頭。

隨即鞠信又是說道:“朝廷並非是沒有派遣援兵來,從某方面來說,這位公子琰將軍便是朝堂上對武關最大的支持,可抵十萬兵,君上和韓相要考驗的是某與爾兩位,何嘗不是仔細看看這位公子琰呢!”

申屠虎一臉駭然,當初看到公子琰的第一眼,便是覺得這位公子是個紈絝,萬萬沒有想到數年之後,大秦的國運居然是繫於此人的手中。

“將軍,將軍!”就在此時,一名傳令卒從遠處小跑過來喊道,“申屠步將軍回來了!”

“申屠步!”申屠虎看了一眼鞠信,這申屠步乃是派往協助公子琰丹水一戰的偏將,此事回來,應該是丹水那邊有着落了,當下申屠步面色漲紅,伸出手說道:“快快請到面前!”

不多時,申屠步便是來到了鞠信和申屠虎的面前,比起來兩位上將軍的緊張,申屠步便是一臉大喜的模樣。

鞠信見到申屠步這般模樣,也是大笑道:“既然申屠將軍這般喜色,看來丹水一戰,乃是大捷了?!”

申屠步看着鞠信,當下點了點頭說道:“丹水一戰,大捷!兩位上將軍,大捷啊!”

“大捷?!哈哈!”申屠虎也是笑道,隨即看着申屠步問道:“步兒,你且說說是如何的大捷!”

申屠步這才娓娓道來:“如韓巖參軍先前所言,戎狄兩支萬騎在入了武關,發現周圍數十里的老秦人盡數撤入丹水以南,便是想要進軍博山方向,韓巖參軍幾日前便是召集了各地的民夫,在丹水上游設土壩攔截水流,待戎狄騎兵半渡而擊,後又派斥候營用博山打造的大量鐵蒺藜截斷了戎狄的退路,逼迫其與某軍正面交戰,故而大勝!”

“正面交戰?”申屠虎十分好奇,說道:“丹水並不寬闊,即便是公……韓巖參軍半渡而擊,水淹戎狄,也不可能讓戎狄沒有還手之力,況且只有區區兩千的兵馬,如何能夠和戎狄的騎兵正面交戰?”

鞠信也是看過去,他對此也是十分好奇!

申屠步驚喜道:“乃是韓巖參軍改造的戰車大發神威!”

“戰車!”鞠信和申屠虎皆是十分驚訝,沒有想到這位公子琰居然環環相扣,這般擊敗了兩萬餘人的戎狄騎兵,申屠虎一拍桌案,喜道:“真是天縱奇才!”

還是鞠信謹慎,問道:“韓巖參軍那邊如何了?”

申屠步應道:“韓巖參軍利用鐵蒺藜和戰車將戎狄逼入了丹水岸邊的小山丘之上,四下佈置了柴薪和火油,一念之間便是可以火燒戎狄殘兵!”

“奶奶的,兩萬多戎狄騎兵!”申屠步一拍大腿,也是被公子琰這般讓兩萬餘戎狄騎兵全軍覆沒的手筆驚愕住了,往昔十年,武關守軍出征隴東戎狄部落斬殺的戎狄騎兵總數,不過方纔是這個數!

鞠信也是感嘆道:“這位真是像極了太伯、高伯和武伯三代先君啊!”

一旁驚喜的申屠步聞言,也是一臉驚駭的看向鞠信,太伯、高伯和武伯,乃是南秦建國的先代君主,鞠信這般說,倒是讓申屠步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鞠信也是注意到了申屠步的眼神,察覺自己失言,當下咳嗽了幾聲,問道:“韓巖參軍將你派過來是爲何?”

申屠步放下心中的疑惑,如是說道:“乃是想要請鞠信將軍親自率領本部軍隊前去封鎖住丹水岸邊的戎狄殘兵!”

“爲何?”問話的乃是申屠虎。

申屠步一陣心虛:“韓巖參軍言明此次乃是受鞠將軍的計謀行事……再者,便是,韓巖參軍想要親自和武關外的戎狄部落談判!”

鞠信知曉前者的用意,但是後者……鞠信想了想,和戎狄談判,怎麼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難道是爲了……

鞠信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當下便是欣然同意。

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羋雲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對問(上)第四十九章 青穂宮落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範離又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淵(上)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二百七十章 奪回武關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二百一十二章 穎陰守人選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宮草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傷心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九十八章 兵臨襄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嚴肅軍紀(上)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九十七章 兵臨襄城(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試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風伐檀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二百一十六章 爭儲現狀
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羋雲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對問(上)第四十九章 青穂宮落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範離又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淵(上)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二百七十章 奪回武關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二百一十二章 穎陰守人選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宮草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傷心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九十八章 兵臨襄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嚴肅軍紀(上)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九十七章 兵臨襄城(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試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風伐檀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二百一十六章 爭儲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