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解散國會

“大總統,現在既然孫文和黃興都已經倒臺了,你看這國民黨是不是也……”段祺瑞此時手端茶杯,對着袁世凱道。

袁世凱這時候臉上神情也算不錯,他的心情的確不錯的,安徽一戰中,北洋軍終於發揮出來他應該有的戰鬥力,一洗之前蘇南戰事中的憋屈,當初蘇南戰事的時候,種種不利的戰報可是把袁世凱折磨的不輕,當時簡直是讓他夜不能寐,吃飯也吃不香,喝水都覺得苦,原本他還有些擔心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北洋軍就此沒落,戰鬥力已經不復當年,不然怎麼會在蘇南打的那麼艱苦,甚至損失那麼大後丟失了南京,以至於讓江南地區全部落入國民軍的掌控當中,

一度讓他失去信心的北洋軍如今在安徽一戰中,終於是發揮出來他印象中的威力,就和當初湖北戰事一樣,曹錕的第三師甚至都沒花費太大的力氣,就已經把皖軍徹底擊敗,從而讓北洋掌控了安徽中部和北部地區,奠定了長江以北的局勢安全。

這樣的結果他是滿意的。

“現在的國民黨已經是無根之萍,要拿下不用費什麼力氣,而且有先前這暗殺一事在,外人也不能說什麼了!”袁世凱彷佛對段祺瑞說,但是又像是自言自語:“現在國會裡鬧的那麼兇,天天朝着要組閣,改選總統,進步黨他們也牽制不住國民黨!”

當國民軍和北洋軍同時進軍江西和安徽的時候,國會裡的那些國民黨議員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連接發起了好幾個提案要禁制北洋軍和國民軍的出兵行爲,好在這一件事情上進步黨是國社黨都半步不讓,兩者形成了僵局,這纔沒讓那些提案通過,不過國民黨畢竟是國會第一大黨,老是讓他們這麼鬧下去也不是辦法。

袁世凱沉默了會後道:“既然國民黨之前策劃了刺殺,那麼這就是叛國行爲了!我看,這個國民黨也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存在了!讓下面人先發動輿論,過幾天就把這個國民黨給解決了!”

袁世凱的魄力還是有的,指示下去後,下面人很快就發動了相關的輿論,大肆批判國民黨的叛國行爲,然後又把當初孫文試圖用滿洲蒙古換取日`本貸款的事情拿了出來,加上其他的零零碎碎的小事已經北洋捏造的虛僞事實,在報紙上大肆宣揚了一番,把國民黨罵了個狗血淋頭,而這個時候國社黨也是巧妙的配合起來袁世凱來,大肆宣揚國民黨的劣跡。、

經過這一番充分的輿論準備後,五月十五號,袁世凱宣佈國民黨爲叛國組織,孫文、黃興、宋教仁等國民黨重要領導人爲叛國者,進行通緝。於此同時驅除國會中的國民黨籍議員。

一時間,國民黨就四分五裂,再也沒有當初那種國會第一大黨的氣派了。

宋教仁爲此痛心疾呼,這個改組後的國民黨可是他的心血所在,當初宋教仁要改組同盟會成立國民黨的時候,孫文和黃興等人都是不去怎麼看好,孫文最開始甚至都還不是國民黨的成員,直到後來才加入進去當了理事長。宋教仁還指望着用國民黨從國會中爭取組閣的權力,事實上進行的也極爲順利,國民黨成爲第一大黨,哪怕是當初的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以及統一共和黨聯合起來組建了進步黨,也無法撼動國民黨是國會第一大黨的事實。不過進步黨的組建也讓國民黨獨自組閣的願望落空,不得已之下宋教仁是打算着和進步黨協商,準備聯合組閣。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現在卻都化爲了泡影,突然起來的暗殺時間被陳敬雲和袁世凱兩人利用,最後把矛頭指向了國民黨,而後更是還沒等國人反應過來,這兩者就已經分別進兵江西和安徽,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把江西和安徽給拿了下來。讓革命黨人失去了最後兩省的地盤,而沒有地盤的國民黨也就成爲了無根之萍,面對袁世凱的驅逐無能爲力。

“他袁世凱倒是心急的很,這就把國民黨給解散了!”陳敬雲對於袁世凱的這個做法是理解的,甚至是支持。他和袁世凱之間的戰爭歸戰爭,但是現在來說他們都有着同樣的敵人,那就是國民黨,現階段就是要把革命黨人的所有勢力全部剷除,避免後患,要知道現在國民軍可是佔據了江西,和國民黨之間已經成爲生死大仇的敵人,兩者之間已經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再者,現在中國的軍閥實在多了點,能少一個是一個。

國民黨完蛋了,孫文和黃興乘搭了日`本人的船先是逃到了上海租界,然後袁世凱的通緝令發出後,他們就是東渡到日`本,準備依靠日`本爲革命基地,試圖再來一次革命,上一次的革命對象是滿清,而這一次,他們的革命對象就變成了袁世凱和陳敬雲。宋教仁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沒傻到留在國內被抓了去,當即也是緊隨孫文和黃興其後,逃到了日`本。不過到了日`本後他的日子不太好過,因爲孫文已經籌劃着重新組建國民黨,而這個國民黨已經和當初宋教仁弄出來的國民黨不一樣了,因爲孫文鑑於之前同盟會的失敗,認爲革命首先需要忠誠,所以要求入黨的時候對他宣誓忠誠,永生不得背叛,而這樣的行爲讓宋教仁極爲不滿,認爲這樣的黨章已經嚴重違背了共和精神。

“如果黨員宣誓對先生效忠,那麼他和袁世凱和陳敬雲又有什麼區別?”宋教仁毫不顧忌孫文的面子,在日`本公開表示自己不會加入新組建的國民黨。這些革命黨殘餘力量在日`本的事情自然已經是後事,暫且不提。

國民黨垮臺後,國會中議員人數嚴重不足,趁着這個機會袁世凱以國會議員人數不足的理由宣佈解散第一屆國會,重新選舉。自從國會組建的那一天起,袁世凱對這個國會就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礙手礙腳不說,還企圖推翻他的統治,不管是組閣還是改選總統都是袁世凱不能忍受的。

所以現在一有了機會,他就毫不猶豫的把國會給解散調了,這樣一來,沒有國會的牽制,他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至於重新選舉國會嘛,慢慢拖着,等第二屆國會選舉完成後,至少也得是明年了,而這段時間裡已經足夠讓他做很多事情了,比如完成國內統一。

只要把國內統一了,到時候還怕什麼國會牽制嘛!

甚至他都想着,如果自己真的能夠完成中國統一,帶領中國完成復興,那麼這份功績已經足以讓他名留青史。縱然不能和漢唐時的那些偉大帝王相比,但也應該是數百年來的第一人了。如果真的能夠完成,到時候自己再退下來安享晚年也是一件美事。

袁世凱並不是一個短視護着古板的人,他也知道那些什麼國會政治的好處,也知道軍權政治的壞處,但是他更清楚,現在這個時間弄什麼多黨政治都是假的,不管是陳敬雲還是南方的其他大小軍閥們,哪一個都是不會在乎什麼國會,中央,他們害怕的只是北洋的強大軍力而已,只要把他們都給收拾了,有了穩定的國內基礎後,纔是實行國會黨派政治的時候,現在嘛,他需要權力來完成這個基礎。

在一個亂世裡,不管是袁世凱還是孫文黃、興、蔡鍔,甚至段祺瑞馮國璋之流,這些人都不能用單純的好壞去區分,身處高位的人想法和普通人總是不一樣的,儘管他們所堅持的道路和方向都不一樣,倒是最終的目標卻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爲了中國的復興。有些人選對了,並且成功了,那麼他就是偉大的愛國者,有些人道路選錯了,並且失敗了,那麼賣國者之類的頭銜就得待在他們頭上。

至於個人私利、權力慾望這些,某種程度上已經和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聯合到一起,屬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畢竟像慈禧這樣爲了弄個私家園林就把國庫掏空的奇葩沒有幾個。袁世凱、陳敬雲這些人能夠享受的基本都能享受到了,私人錢財對他們而言已經沒有意義,剩下所在乎的不過是‘名’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了。

和袁世凱一樣,現在的陳敬雲也已經開始朝着這方面轉變,在國民軍體系裡,陳敬雲的權力已經到頂了,錢財而言對他沒什麼意義,那麼所剩下的就是心中的所謂理想和身後名了。

五月十七號,福州港口裡的另外一端福州艦隊專用港口內,停泊着大大小小十餘艘軍艦,這些軍艦裡頭有海圻這樣的四千餘頓的大軍艦,也有海籌號這樣的兩千多頓的中型軍艦,當然更多的則是那些數百噸的小型軍艦,其中絕大部分也都是炮艦。

而這些軍艦當中,有三艘顯個格外顯眼,這三艘軍艦的個子在這一大羣軍艦當中並不顯的大,但是和其他衆多三四百噸的小軍艦相比也就顯得狀況多了,尤其是這三艘幾乎一摸一樣的軍艦排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格外的壯觀。

這三艘軍艦就是長樂級炮艦,分別是在馬尾船廠建造的長樂號,從日`本回國已經月餘的永豐號、永績號。這兩艘炮艦回國後先是抵達上海,然後進行各種測試訓練,並與數天前和海籌號一起抵達福州港。

雨天地理不過關,寫這幾章的時候也沒怎麼細看地圖,導致認爲是安慶位於長江南部,以至於寫的時候把安慶放在了長江南部,還得多虧了‘yin者無敵’指出才發現。現在已經對前文多個章節進行了細微修改,換成是國民軍第六師渡江後攻佔安慶,這不會對整體劇情形成太大的影響……造成的閱讀理解不便,各位多見諒!

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2章 左將軍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08章 煉油廠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57章 北京初雪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章 密議(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
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2章 左將軍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08章 煉油廠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57章 北京初雪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章 密議(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