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

朝鮮戰場上元山已被攻克,釜山內的日軍也只是負偶頑抗而已,面對着不斷增加兵力和火炮的中國陸軍,釜山內的日軍根本就沒有守得住釜山的機會。

某種程度上來說,到了三月份的時候,朝鮮戰事已經被徹底的定下了格調,哪怕是日軍有天照大神眷顧也不可能取得翻盤的機會。

自從攻克了元山後,中國入朝的衆多部隊就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各部隊開始分駐朝鮮各處,除了第一集團軍下屬的第六軍繼續南下,準備增援釜山方向的第十八軍徹底攻克釜山外,其他各部隊都已經相繼進入了休整期。

實際上在安州戰役後,第十四軍便已經退出第一線並進行休整,元山戰役後第十七軍也是退出一線進入休整,同時第八軍也是返回漢城休整。

第二集團軍的第十三軍和第十五軍也是在朝鮮東北部地區進行休整。

這些部隊都在補充物資和人員,準備儘快回覆全盛時期的戰鬥力,儘管陳敬雲心裡沒有登錄日`本的打算,但是陸軍方面卻是不得不做好渡海進攻日本本土的準備,畢竟未來誰也說不清楚,爲此第十四軍下屬的第四十七師已經開始相關的渡海登陸訓練。

至於還沒有拿下的釜山,面對着中國第一集團軍和海空軍航空兵的聯合打擊,不可能堅持太久。

朝鮮戰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接撞而來的是大量的外交政治事務。

“這是英國大使藍普生爵士的遞交的詢問信函!”外交部總長顧維鈞道:“英國方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們是想要插手我國和日`本的戰事!”

而已經從外交部總長位置上退下來,現任總統府顧問的施肇基道:“這遲不來,早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莫非他們這是要欺我華夏無人否!”

主持中國外交工作的施肇基和顧維鈞如此在陳敬雲面前說,自然是有原因的,中國陸軍拿下元山沒有幾天,英國方面立即就是跳出來說可以爲中日兩國的戰爭進行調停。

而緊隨英國人後頭的法國也是表示:法蘭西願意爲中日兩國的和平做出努力!

而一直以來都支持中國對日`本開戰的美國這一次竟然也是主張中國日兩國進行調停,於是乎沒多久英法美三國就已經聯合對中日戰爭進行調停了。

“哼,他們以爲自己是誰,說調停就調停!”相對於政務院方面的的和言和氣,軍方的人卻是沒這麼好的脾氣,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馬成上將此時冷言道:“就算要停戰,那也得我們想停戰了才停戰,他們算個什麼東西!”

聽到馬成如此不客氣的話,一邊的顧維鈞笑了笑,搞外交那麼多年了,顧維鈞臉上隨時都是保持着職業外交家的表情,哪怕是遞交宣戰書,他都是面帶微笑從容而對。微笑並不代表他同意別人的意見。

“他們的確不是東西,不過這種時局下,他們的意見也不能不考慮!”長期和外國打交道的顧維鈞顯然要比國內一大票軍方高層將領更清楚英法美三國聯合起來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按照他們現在透露出來的意思是,是希望我們和日`本保持目前這種狀態,朝鮮問題可以延後討論,但是如果我軍繼續跨過對馬海峽的話,那麼極有可能引發英法美三國對我國的敵視!”

顧維鈞這個時候看了眼馬成,道:“畢竟現在是我們已經把日`本打了個半死,如果還登陸日`本本土的話,那麼就相當於把日`本徹底打垮!屆時,我國就會成爲英法美等國在東亞地區的最大敵人,對於他們而言,這將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

一直在上頭的陳敬雲聽着這些話也沒有多說話,身爲整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他比下面的衆多官員將領更加清楚目前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機遇就是這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擁有衆多人口的中國如果能偶充分的挖掘出國內消費市場,那麼就能夠讓國內的工業經濟提升一個巨大的臺階。擊敗日`本後,更是能夠獲得東亞地區的更多市場,獲得朝鮮地區的重要礦產。

比如朝鮮的鐵礦,鈾礦。其中的鐵礦還好說,雖然朝鮮有一個亞洲最大的鐵礦茂山鐵礦,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中國對朝鮮的鐵礦沒有太多的需求。

日`本是一個缺乏礦產資源的國家,煤炭、鐵礦、石油以及其他的稀有礦產都嚴重依賴進口。石油就不用說了,日`本是個嚴重缺乏石油的國家,戰前從中國、美國和東南亞地區進口石油。而鋼鐵上,日`本的鋼材生產主要依靠從美國進口的鐵礦石和廢鐵進行鍊鋼,此外也有日`本本土的少量鐵礦以及從朝鮮開發的鐵礦。煤炭上則是一部分依靠國內自產,一部分是從朝鮮獲得,而剩下的不足則是從中國進口。

儘管中日兩國處於敵視狀態,但是在1930年戰爭爆發前,兩國的經貿活動是非常活躍的,日`本較爲依賴中國的石油、煤炭和鐵礦以及其他的部分稀有礦產。

戰爭爆發後,中國自然是不會繼續對日`本提供資源,現在又把朝鮮給佔領了,以後日`本想要獲得大量的礦產資源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了。

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國自身除了少數種類的礦產外,並不缺乏主要工業化所需的礦產資源,頂多就是某些礦產上數量有些不足。而主要的幾種礦產,比如煤炭、鐵礦、石油目前都已經不需要進口,甚至還有富餘的可以用於出口。所以這種情況下的中國並不太急需朝鮮的鐵礦,但是朝鮮的鐵礦對中國而言重要性不大,但是朝鮮的鈾礦對中國卻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陳敬雲並不是什麼礦產方面的專家,但是他也知道中國自身的鈾礦並不充足,而且品相較低,本來中國還有一個可以選擇的地區哈薩克地區,不過哈薩克地區正處於中國和蘇俄的軍事對持地區,而中國佔據的地盤也不大,能夠實際控制的就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地區乃是蘇俄控制區。

哈薩克的主要地區是被蘇俄佔領,如此情況下自然也就談不上大規模開發鈾礦了,如果有朝鮮的鈾礦在,那麼對中國未來的原子彈發展就會方便許多,至少不用擔心找不到鈾礦了。

除了能夠開發朝鮮的礦產外,此外還能夠爲國內的工業產品獲得一個市場,日軍在朝鮮的失敗同樣代表着日`本產品會退出朝鮮市場,他們走了後留下的空白自然是會由中國的工業產品填補,這個市場將會爲中國的經濟復甦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佔領朝鮮,自然是好處多多的。

但是存在好處的同時也有着危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隨着日`本在朝鮮的敗退,日`本很有可能和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進行聯合,以對抗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強勢。

就和以前的中國一樣,爲了對抗強勢的日`本,中國和美國進行了聯合,甚至英國也是默認了中國的崛起。

時過境遷,現在的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強弱關係已經換了過來,這種情況下,英美扶持日`本對抗中國的崛起就會成爲一種極大的可能性。

此外,數次戰敗,朝鮮被奪後的日`本將會視中國爲最大的敵人,在日`本本土隨時都會遭到中國海空軍的威脅下,日`本就不會和陳敬雲所期待的那樣把戰略方向轉爲南進。畢竟日本人又不傻,他們不會在自家本土面臨着中國的嚴重威脅下,冒險採取南進政策,真要那麼做的話,那絕對是日`本的軍政高層都集體腦癱了,而陳敬雲做夢都會笑醒。

目前陳敬雲所需要的就是,避免日`本徹底的倒向英美那邊。

對於三國的調停陳敬雲並不打算理會,哪怕是要停戰,他也不打算讓英法美插上一腳,他大可直接找日本人談。

當顧維鈞領會了陳敬雲的意思後,就是找到了日本方面,透露了停戰談判的口風。

而這個消息卻是讓日`本國內又是生出了劇烈的爭論。

“我們在朝鮮還沒有失敗,釜山的守軍依舊在堅守,哪怕是釜山失守了,我們重新動員大軍登陸朝鮮,一定能夠奪回朝鮮的,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割讓朝鮮是決不可能的事情!”不少日`本陸軍的高層將領都是有着反攻朝鮮的心思,所以想要極力的保住釜山這個唯一的據點。

不過日`本海軍對於反攻朝鮮已經是沒有任何信心,換句話說是對陸軍沒有信心。在日`本海軍內部的諸多言論中,對陸軍的戰敗大大不滿的,指責陸軍和上一次戰爭一樣毫無作爲。

面對海軍方面的指責,日`本陸軍還真反駁不了,朝鮮的戰敗損失了三十餘萬兵力,最後在元山地區撤回來好幾萬人也是在海軍的幫忙下才撤了回來,要不然就是個全軍覆滅了。

日`本海軍在和中國海軍的一連串交戰中,雖然損失也比較大,但是沒有出現一敗塗地的情況,日`本海軍到目前爲止依舊能夠保護日`本沿海的安全,依舊掌控着對馬海峽。

而在未來可以預料的戰爭中,如果中國要對日`本進行登陸作戰的話,就只能依靠海軍了。

反攻朝鮮已經沒有希望,但是總不能讓戰爭狀態一直持續下去吧,中國的陳敬雲想要結束掉這場戰爭繼續進行經濟建設,日`本的浜口雄幸同樣也是想要結束掉戰爭。日`本國內的經濟情況已經非常嚴重,本來在經濟危機下就不好過,加上和中國在朝鮮打了一場,更關鍵的是還打輸了,失去了朝鮮這個重要的原材料和市場後日`本經濟就更難過了,如此種種情況加起來就使得日`本經濟情況極爲嚴峻。

加上浜口雄幸一開始就是反對開戰,現在陸軍在朝鮮戰敗後,浜口雄幸更是直接把矛頭對準了陸軍,加上日`本海軍在一邊推波助瀾,使得日`本國內的輿論對日`本陸軍極爲不利,把朝鮮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了日`本陸軍身上。

而陸軍大將白川義則更是首當其衝,1930年11月中日爆發邊境衝突後,白川義則支持駐朝部隊發起進攻,乃是陸軍中幾個支持和中國開戰的高級將領。

現在朝鮮戰敗後,日`本國內把責任都推到了陸軍頭上,而陸軍內部也是被迫推出了好幾個重量級的高級將領承擔責任,於是乎白川義則大將在三月份十五號正式宣佈退出現役,隨同他一起退役的還有其他好幾個陸軍高層將領。

有意思的是,由於陸軍好幾個高層將領都同時間退出現役,爲了平衡陸海軍的大將人數,日`本海軍也是出現了幾個大將退出現役,不過和日`本陸軍的那幾個位高權重的大佬退出現役不同,日`本海軍退出現役的幾個高層將領都是邊緣角色。

當日`本的陸軍、海軍以及政界三方經歷了大規模的高層動盪後,三月二十號,日本方面浜口雄幸和海軍終於是壓過了陸軍的反對,首次回覆了中國提出的和平談判提議,表示願意爲兩國的和平而進行談判。

儘管這個時候雙方甚至連和平談判的條件都沒有提出,但是總算是開了個小小的頭。

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09章 衝鋒(一)第187章 上海亂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33章 59號戰艦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61章 低估(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1章 各省局勢
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09章 衝鋒(一)第187章 上海亂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33章 59號戰艦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61章 低估(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1章 各省局勢